1、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原理1,2,3,10(中)2.生态工程的实例4,5,6,7,11(中),12(中)3.综合考查8(中),9(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总投资超过2 000万元的贵州兴义市第三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A.B.C. D.解析:小流域治理是利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等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2.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D)西方
2、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A.B.C.D.解析: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除了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外,主要是通过介于工程和依靠自然恢复力的一种中间途径,集中于对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我国的生态工程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的应用范围比我国小,也不那么强调经济效益,不过,目前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
3、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3.下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C)“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由图可知,该图突出了“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区域小循环,做到了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分级利用,因此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小流域治理已经从开始时的单纯造林和减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目标是(C)A.建立节约型生态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B.建立原始和现代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C.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
4、和经济效益D.建立农村小流域综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解析:小流域治理模式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其目标是建立稳定、持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5.(2013深圳二调)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北方农区的一种“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示意图,其中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比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在农村发展沼气有利于保护林草植被B.该工程充分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C.保持生物比例合理遵循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D.能量可随着沼气的使用而流入
5、生物体内解析:保持生物比例合理遵循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沼气中的能量被人作为热能等形式利用,并没有随着有机物流入人体内。6.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使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解析:该图是人工生态系统图,利用生物学原理设置的生态农业;在该系统内,葡萄、蔬菜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通过食物链把能量传给人、猪等生物,同时为了提高能量和物质利用
6、率,猪粪流进沼气池,沼渣喂养蚯蚓、蝇蛆,施农田等,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促进了能量流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7.(15分)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原理、原理和原理。(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如果将“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 。(3)据生
7、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请你结合所学有关生态工程原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解析:(1)生态工程中的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物质循环再生与物种多样性和整体性等原理基础上的,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目的。如果把“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势必会造成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无机物得不到及时补充,土壤肥力会下降。(3)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分析,食物链不能无限延长,一般维持在56级。答案:(1)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整体性(2)如图所示
8、:土壤中的无机物得不到补充,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3)不正确。因为食物链长,各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难以达到一定规模,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多,高层次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较少,该营养级生物数量也较少。8.(2014山西省联考)(15分)一青年农民利用自己学习的生态学知识在自家庭院里建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是该家庭生态工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突出的优点是 。(2)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 。(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
9、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是一类的工程体系。(4)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5)根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食物链越长越好,营养级越多越好,你是否支持这一观点?为什么? 。解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应当能够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应当能够构成一个合理的生产结构;应当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应当体现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所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从理论上看应当能够实现良性循环。答案:(1)减少了污染(2)充分利用了废弃
10、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3)物质循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5)否,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流动时有损失,营养级越多、损失越多9.(2014河北保定模拟)(15分)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保定市频受沙尘暴之苦,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是当前的紧要任务。(1)据研究,我市沙尘暴的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变首先要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2)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要注意树种、草种不要过于单一。这种做法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
11、近年来大力推广的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其特点是保持和完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其设计原则是能量的和物质的,以求得最大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民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使其转变为有机肥料;保持土壤肥力的做法称为农业。(4)某科研小组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旱植物用于治理水土流失。将抗旱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要检测抗旱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DNA中,采用的是技术。若检测结果表明抗旱基因已经插入到受体细胞的DNA中,则培育的植株(填“一定”或“不一定”)具有抗旱性状。解析:(1)土壤沙漠化是由于缺水造成的,要想改变西部生态环境,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2)生态系统的物种越多,食
12、物网也就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3)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是通过食物链完成,可通过合理设计食物链,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4)导入植物细胞的运载体常用土壤农杆菌,检验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常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DNA中,也不一定能表达,所以培育的植株不一定具有抗旱性状。答案:(1)水(2)物种多样性原理(3)多级利用循环再生无废弃物(4)农杆菌转化法DNA分子杂交不一定10.(15分)下图是我国南京古泉生态农场的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
13、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蘑菇房中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2)某同学据图写出一条捕食食物链:果树蚯蚓鸡,该食物链(填“正确”或“不正确”)。(3)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这些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果园与森林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填“高”或“低”),原因是 。(5)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是和 。(6)假设图示是建成生态农场前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请画出与该图对应的能量流动图解。解析:(1)蘑菇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其利用的是有机物,属于分解者。(2)蚯蚓属
14、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构成。(3)光照、性外激素分别为物理、化学信息。这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4)与果园相比,森林的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更高。(5)生态农业的优点在于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从而降低了污染。(6)注意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特点。答案:(1)分解者(2)不正确(3)信息传递(4)低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少答不正确)(5)能量多级利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等)(顺序可颠倒,答出两点即可)(6)如图【教师备用】1.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浙江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试根据图
15、示回答下列问题:(1)粮桑渔畜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流入这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依据的主要生态学原理有、等。(3)该生态系统的“沼气池”中主要微生物(如甲烷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因此,操作中应特别注意采取的措施是 。(4)实践证明这一生态系统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实现了 。(5)在实际生产中,农民在桑园下层养鸡,试谈谈这种做法的好处: 。解析:(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建立生态工程依据的主要生态学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与工程
16、学原理等;(3)沼气微生物主要是甲烷杆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因此在沼气发酵过程中特别要求无氧环境;(4)此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高是由于有更多的产品输出,即该生态系统能够输出更多的物质和能量;(5)树下养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而且能够利用“桑虫鸡”的食物链,减少桑树的虫害。答案:(1)小麦、水稻、油菜、桑等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对2点即可)(3)异养厌氧型隔绝空气(密封沼气池)(4)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利用率高(5)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而且可以减少桑树的虫害2.(2013浙江海宁月考)大力发
17、展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中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开始的,食用菌和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2)图示的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原理。(3)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4)此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高,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原因是。解析:(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食用菌和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2)无废弃物农业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3)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将社会、经济和自然发展协调一致,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4)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较短,营养级较少,能量的损耗少,能量利用率较高。答案:(1)农作物固定太阳能分解者(2)物质循环再生(3)整体性(4)食物链营养级少(食物链短),能量损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