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5860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第十一次月考试题24.从发现的商代铸铜遗址来看,铸铜作坊主要分布在都城遗址和地方性中心聚落遗址,一般的村落遗址中基本不见。都城遗址中的铸铜作坊在规模、铸造技艺、生产铜器的数量等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地方性中心聚落遗址。这从本质上体现了商代A.官营手工业集中在都城B.手工业文明相对发达C.社会各个阶层等级分明D.都城的经济职能突出25.晋代孙绰在喻道论中写道:“佛有十二部经,其四部专以劝孝为事,殷懃(勤)之旨,可谓至矣。”这一言论反映了A.佛教与儒学思想本源相同 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C.儒佛道思想出现融合趋势 D.佛教思想中国化的趋势26.宋代朱弁在曲消旧

2、闻中云:“唐以前身、言、书、判设科,故一时之士无不习书今间有唐人遗迹,虽非知之人,亦往往有可观。本朝此科废,书遂无用于世,非性自好之者不习,故工者益少,亦势使之然也。”这反映出A.书法艺术受政治的影响明显 B.宋代废科举使书法艺术停滞C.唐朝普通民众书法水平较高 D.唐宋时期选官制度日益完善27.有学者指出,在张居正之后,“一个个阁臣在舆论的攻击中神情懊丧(阁臣)无人敢担当没有了内阁的中枢支柱,明代便在后张居正时代迷失了方向,不可能将政治与社会引向正确的发展轨道”。该学者意在强调晚明时期A.阁臣懒政导致内阁衰败 B.阁权式微加速王朝衰亡C.中枢权力机构荡然无存 D.内阁严重冲击皇权专制28.道

3、光后期以来,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传统的由“京广大水道”构成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开始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区域市场中心的转移 B.江南大量市镇的兴起C.传统交通枢纽的衰落 D.外来经济势力的渗透29.中华民国成立后,有学者指出:“我国数千年来均为专制独裁政体,人民对各事并不参与,亦无参与之权,只需安分守己,顺帝之则,便是良民。今一旦变为民主政体,一国大政之权,均交于国民之手,则今后国民所需之知识、理想、观念、习惯与技能,当然与此前不同。”这些言论A.体现了对民国政体局限性的反思 B.折射出当时国民教育内容的滞后C.旨在强

4、调提升国民道德素养 D.肯定了知识分子对待革命的态度30.1924年1月,孙中山在接受以往失败的教训时指出:中国以内贫乏之农夫,劳苦之工人,所在皆是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这一认识A.基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折射出国民党性质的根本改变C.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D.反映出国共两党目标趋于一致31.1961年8月2日,美国告诫台湾当局“搁置讨论”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已不可行,美国准备“设法使联合国大会认定中国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为重要问题”。迫使美国做出政策调整的原因是当时A.联合国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 B.美国陷入了侵越战争的泥潭C.美国企图拉拢中国对抗苏联 D.中国国

5、民经济发展比较迅速32.在向外征服和扩张的过程中,罗马统治者赋予不同地区的居民不同的权利,或给予全公民权,或给予半公民权,或以条约的形式建立同盟。罗马统治者的这一做法旨在A.维护罗马公民的特权 B.防范被征服地区形成统一阵线C.保持公民权的诱惑力 D.利用公民权激化与殖民地矛盾33.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定货币案,授权联邦政府免税发行纸币,从而使黄金迅速贬值,成为一个争辩激烈的话题。国会此举A.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 B.扩大了美国总统的权力C.提升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D.行使了宪法赋予的职权34.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巨作蒙娜丽莎,在20世纪初被当时的艺术大师杜尚戏谑几笔改为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6、(如右图)。于是,美人的神秘微笑立即消失,画面变得稀奇古怪。杜尚绘画的这一艺术流派A.真实再现了典型历史人物B.秉承了绘画艺术的教化功能C.强调艺术家的内心感受D.批判了浪漫主义的虚构意造35.从二战后到撒切尔夫人上台前的30多年里,英国保守党和工党不论哪个党上台执政,在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对工会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的取向上基本一致,出现所谓“共识政治”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A.受到了凯恩斯主义的深刻影响 B.反映出英国责任内阁制被破坏D.表明英国两党阶级利益趋于一致 C.说明英国政党的统治基础扩大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昊江县庵村市产铁搭、锄头、铁

7、悼、桑叉、滑楔等;钱塘县产帮、犁;宜兴县篠里市产铁犁;苏州府城内亦有专门“成造田器”的作坊。在松江、常州的一些地方,明清时(特别是明代)有使用大型牛转翻车及风车车水的记载,这些水车规制颇大,结构较为复杂,由专业工匠制作。嘉兴县的水车,地方志将其与绢、布等产品同列为“货品”。在元代发明并在中原、四川若干地区一度得到广泛运用的大纺车,是世界上最早的纺纱机,其技术工艺水平已接近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亚麻纺纱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先进的机器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并未能够被制造和使用。摘编自李伯重明清江南生产工具制造业的发展及其特点材料二:1617世纪,英国工业中已越来越多地使用梳毛机、金属滚轧机和滚剪机,以

8、及以水力为动力的轮锯、轮锤、鼓风机、起毛机、捻丝机等机器。18世纪初叶,刚发明的蒸汽机又被用于生产与生活,使用相当广泛,数量也已不少。这些机器都是英国本国制造的,表明当时英国在机器制造方面迅速地步入世界前列。英国铁制生产工具和工具零部件,如矿井抽水机械,制砚、染色等行业中所用的铁淘盘、铁锅釜、铁缸瓮,造船业必需的铁铰链、铁线等,都迅速增加。由于铁工具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英国国内铁消费量也在激增。到1720年前后,英国国内年铁消费量已有4.4万吨左右,以1701年的人口计算,人均铁消费量约7公斤。摘编自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

9、国江南生产工具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1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8世纪英国制造业与明清时期中国江南生产工具制造业发展的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14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尽管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并非政治而是文化,它的目的是对国民性的改造,是对旧传统的摧毁,它把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意识形态的思想改造上,放在民主启蒙工作上。但从一开始,其中便明确包含着或暗中潜埋着政治的因素和要素,如陈独秀通过“最后觉悟之觉悟”所要达到的目标,仍然是指向国家、社会和群体的改造和进步,即是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国家、民族,为了

10、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面貌,它仍然没有脱离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固有传统,也没有脱离中国近代的反抗外侮、追求富强的主线所有这一切并不是争个人的“天赋权利”纯然个体主义的自由、独立、平等。所以,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押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却不自觉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述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无意识,遇上了这种仍然异常关怀国事民疾的社会政治的意识和无意识传统。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文革”结束后不久,港澳商人

11、已与珠三角一带的县和公社开始洽谈加工贸易事宜,但省、市部门没有审批权,绝大部分项目洽谈后没有再继续谈下去。1978年6月,国务院出台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对加工装配需要进口的原料等一律免征关税,承担加工装配业务的企业,三年内免征工商统一税和所得税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加工贸易的审批权也被下放,还陆续出台配套措施,简化手续。到1978年年底的短短半年间,广东共签订151个加工贸易项目,可收加工费14331万美元,1979年更是出现“井喷式”发展。广东加工贸易的大好形势得到中央的关注,1979年6月,中央考察小组到广东实地调研,很快就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的办法,进一步把管理权

12、限下放。摘编自王莹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加工贸易政策的演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加工贸易政策演进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的意义。(7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日本是二战爆发的策源地之一。二战后,日本政坛极少数有识之士承认日本在二战中发动了侵略战争,却遭到右翼势力的攻击,并被首相否定。二战中日本从中国抓捕绑架劳工4万多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当年被抓捕的中国劳工要求日本给予赔偿。日本多家地方法院以原告具有赔偿请求权的“20年诉讼时效已过”“个人无权索赔”等为由,拒绝中国劳工的赔偿要求。日

13、本政要不仅未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向遭受屠杀的死难者认罪,相反把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牌位供奉在靖国神社,多位首相多次参拜。随着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日本从1951年起开始修改历史教科书,用“进入”来取代“侵略”,将“侵略中国”甚改为“进出大陆”。日本二战中实行的“三光”政策、建立731细菌部队等历史事实,彻底地从教科书中销声匿迹。摘编自马海伟等德日对待二战的不同态度及原因剖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政府对待二战态度的具体表现。(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政府对待二战态度形成的因素。(6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韩世忠,字良臣,

14、是我国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1105年,西夏犯境,韩世忠随部抵达银州御敌。1120年,江南方腊起义,韩世忠出兵讨寇,俘获方腊。1126年,真定被金兵围困,韩世忠率部赶往驰援,解真定之围。1129年,金兀术率大军攻破临安。韩世忠于长江上伏兵截击北归金兵,与金兵在黄天荡大战48天。此次战役,韩世忠以八千军卒战胜金兀术十万大军,彪炳史册。此战之后,金兀术放弃了消灭南宋政权的野心,采取议和手段,默许了南宋和金的并立。原本被排挤在朝政之外的主战派,重新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认可。主战派官员纷纷复职,他们对主和派官员的种种倒行逆施进行弹劾。中原百姓看到了金兀术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民间抗金热情得到了激发,抗金力

15、量得到了空前的壮大。摘编自王俊管窥抗金名将韩世忠对宋代政局发展的重要影响(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韩世忠的主要事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世忠主要事迹的历史作用。(9分)益阳市一中2020届高三第十一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参考答案24.C【解析】本题考查商代手工业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铸铜作坊主要分布在都城遗址和地方性中心聚落遗址,一般的村落遗址中基本不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铜器特别是青铜礼器,是社会等级、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一般为贵族所拥有,铸铜作坊的设立与聚落等级关系最为明显,故选C项;铸铜作坊不能代表整个

16、官营手工业,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铸铜作坊分布问题,B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排除B项;商代铜器是权力的象征,铸铜作坊集中在都城体现的是社会等级森严,并非经济职能突出,故排除D项。25.D【解析】本题考查佛教思想中国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孙绰认为佛经中也讲忠孝伦理,这是在调和佛教与儒家的矛盾,从而为传播佛教减少阻力,同时也体现了佛教思想的中国化,故选D项;佛教与儒学思想的本源并不相同,故排除A项;单凭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当时“儒学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的结论,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道教思想的信息,故无法得出“儒佛道思想出现融合趋势”的结论,故排除C项。26

17、.A【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书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唐以前书法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从而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而宋朝科举制度对书法不做要求,“故工者益少”,故选A项;“本朝此科废”指废除“身、言、书、判设科”的做法,并非废除科举,故排除B项;选官制度推动了唐朝知识分子书法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普通民众,故排除C项;D项本身表述正确,但材料的侧重点是选官制度对书法的影响,宋代选官制度完善缺乏材料依据,故排除D项。27.B【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内阁对政治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可知,在张居正之后,明代内阁大臣神情懊丧,无人敢担当,明代没有了内阁

18、的中枢支柱,便迷失了方向,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内阁权力地位衰败对晚明发展的负面影响,故选B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指出出疲软、衰败的状态,无法威胁到皇权,故排除D项。28.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大量外国商品由此进入中国市场,导致长江流域的贸易地位提升,改变了传统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故选D项;外贸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同样是开放通商口岸的结果,故排除A项;明朝江南地区就已出现大量市镇,故排除B项;C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描述,不导致材料现象的原因,故排除C项29.

19、B【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教育,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由于国民素质的落后,中国应在知识、理想、观念、技能等方面提高国民素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国民教育内容的滞后,故选B项;材料未反映对民国政体的反思,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在知识、理想、观念、习惯与技能等方面的落后,并不单是对提高国民道德素养的要求,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30.C【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党政策的调整,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中孙中山强调了依靠工农使革命成功的重要性,他这种依靠工农的思想,为后来(国民革命运

20、动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C项;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而从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孙中山这一讲话是在国民党一大之后,故排除A项;国共合作期间,即便是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国民党性质也未发生根本改变,故排除B项: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31.A【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他们大多数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反对“搁置讨论”的会员国数量逐年增多,美国“搁置讨论”的政策难以为继,迫使美国对该政策做出调整,

21、故选A项;美国陷人侵越战争的泥潭,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故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开始调整对华政策,计划联合中国对抗苏联,故排除C项;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1961年的中国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故排除D项。32.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对殖民地的统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古罗马区别对待不同地区,“或给予全公民权,或给予半公民权,或以条约的形式建立同盟”。由于公民权的诱惑力,取得半公民权的地区和居民便竭力去争取全公民权,而不是去摆脱罗马的统治,故这些地区很难形成反罗马的统一阵线,故选B项;材料主

22、旨是在强调对被殖民地区的分化管理之道,A项与“主要目的”设问要求不符,故排除A项;C项是表象,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D项中“激化与殖民地矛盾”的说法错误,故排除D项33.D【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民主政治的特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依据1787年美国宪法,美国国会享有立法权和财政控制权,授权联邦政府发行纸币是宪法赋予国会的权力,故选D项;南北战争开始于1861年,因南北矛盾激化所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联邦政府而不是总统,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美元国际地位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项。34.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主义文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

23、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戏谆几笔改为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可知,这一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绘画,现代主义绘画已经不满足于对客观对象的真实再现,而是强调艺术家内心的主观感受,以此来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故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且蒙娜丽莎属于古典主义,故排除D项。35.A【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英国经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中的时间为战后到撒切尔夫人上台前,采取的措施都与国家干预经济有关,据此可知这是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责任内阁制遭到破坏,故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两党阶级利益趋于一致,故排除D项。41.(1

24、)特点: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专业化与商业化生产的特征;出现若干相对集中的铁农具生产中心;工具制造种类多,技术工艺水平高;部分技术成果在明清并未得到运用或未得到有效的运用。(6分,答出三点即可)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适应了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未能推动社会的转型。(5分,答出两点4分,答出三点5分)(2)不同:英国制造业服务于工业发展,明清江南制造业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新的技术发明在英国制造业中广泛应用,而明清新技术成果难以传承和推广;英国制造业发展水平高、速度快,明清江南生产工具制造业的发展相对滞后。(6分)原因:明清时期中国农耕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国家对工商业的限制;纺织业市场空

25、间受限。(4分,答出两点即可)16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国家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国内外市场扩大。(4分,答出两点即可)【评分细则】(1)学生在概括明清时期中国江南生产工具的特点时,若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专业化与商品化生产的特征”写成“专业生产制造和工具产品商业化”,或分开来写成“专业生产制造”和“工具产品商品化”,酌情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学生若答出“以生产农具为主,和农业生产密切”酌情给分;在分析其影响时,学生答出“扩大了市场,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亦可给分,学生若把“适应了农耕经济的发展”写成“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小农经济(农业经济)的发展”酌情给

26、分。(2)学生在回答英国制造业与中国江南地区生产工具制造业不同的时候,若答出“英国制造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中国江南地区产业链不完整”亦可给分。学生在分析英国制造业不同原因的时候,若答出“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海外市场的扩大”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等答案亦可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地区生产工具制造业与1618世纪英国制造业,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特点”,学生根据材料“由专业工匠制作。嘉兴县的水车,地方志将其与绢、布等产品同列为货品”,可归纳出明清江南生产工具制造业区域专业化与商业化生产的特征;根据“江南吴江县庵村市产铁搭

27、、锄头、铁悼、桑叉、滑楔等”钱塘县产相、犁;宜兴县徐里市产铁犁”说明江南出现农具生产中心;元代发明的大纺车,“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并未能够制造和使用”,由此可概括出技术成果未得到运用或未得到有效的运用。第二小问“影响”,注意可从三个特征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可以依据材料二所提供的几个角度如新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等去组织答案。第二小问分析不同之处的“原因”,要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英两个时期不同的历史阶段特征去思考。42.示例一:论题: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是挽救民族危亡。(2分)阐述: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革命果实很快

28、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袁世凯为了称帝,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一战期间,然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是美、日两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挽救民族危亡,改变中国现状,反对袁世凯称帝,一些接受了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猛烈抨击孔子,重要原因之一是从袁世凯到张勋都将孔子作为他们政治复辟活动的工具。知识分子在中国宣传民主启蒙思想,也是为了让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因此,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是挽救民族危亡。(9分)总之,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推动了中国民众的探索,使中国向西方学

29、习深入到思想层面。(1分)示例二:论题:新文化运动具有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属性。(2分)阐述:新文化运动爆发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和西方民主启蒙思想传入中国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有感于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束缚,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促进了中国民众的思想解放;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提高了中国民众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如在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五四运动爆发。(9分)总之,新文化运动中救亡与思想启蒙相互促进,思想启蒙促进了救亡,救亡深化了思想启蒙。(1分)(“

30、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学生也可从“新文化运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进行阐述)【评分细则】【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学生可以首先依据材料中作者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得出自己的论题,根据材料中强调新文化运动的政治性,可以得出“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是挽救民族危亡”的论题,根据材料中既提出新文化运动的政治性,又提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可得出“新文化运动具有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属性”的论题;根据材料“它仍然没有脱离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固有传统”“却不自觉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述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无意识,遇上了这种

31、仍然异常关怀国事民疾的社会政治的意识和无意识传统”等信息可得出“新文化运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论题。然后,学生以唯物史观相关原理为指导,围绕这一论题和当时史实进行阐述,注意史论结合。45.(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人心思变;计划经济体制日益束缚经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放了思想;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改革开放决策制订。(8分,答出四点即可)(2)意义:冲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增加了就业和收入,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引进了大批外资和技术,推进了改革开放;为国家经济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和借鉴。(7分,答出三点给6分,答出四点给7分。)【评分细则】表述不同,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

32、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8分。(2)学生在分析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的意义时,若答出“扩大了广东自主权,调动了广东人民的积极性”酌情给分,学生若把“为国家经济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和借鉴”答成“为改革开放做了有益探索”亦可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加工贸易政策演进,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关于政策演进的背景,学生可以从时空观念入手,结合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内政治、经济、思想形势和国际背景、广东的区位优势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关于意义,学生可结合加工贸易发展对百姓生活、经济体制和国家政策的影响进行分析。46.(1)表现:拒绝承认侵略他国的事实;拒绝

33、为二战中强征的劳工赔偿;供奉甲级战犯,参拜靖国神社;编写歪曲二战历史的教科书。(9分,答出三点即可)(2)因素:二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不彻底,继续保留了天皇制度;日本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思想依旧存在;美国因“冷战”的需要而对日本扶持与纵容。(6分)【评分细则】(1)学生在概括日本政府对待二战态度的具体表现时,若能使用专业术语,与答案意思相近但表述不同,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9分。(2)学生分析日本政府对二战态度形成的因素时,若答出“日本右翼势力残余及发展”“二战后,对日本二战的战犯处置不彻底”等答案亦可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

34、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关于日本对待二战态度的具体表现,根据材料“日本政坛极少数有识之士承认日本在二战中发动了侵略战争,却遭到右翼势力的攻击,并被首相否定”可以得出拒绝承认侵略他国的事实;根据“日本多家地方法院以原告具有赔偿请求权的20年诉讼时效已过”个人无权索赔”等为由,拒绝中国劳工的赔偿要求”可以得出拒绝为二战中强征的劳工赔偿;从“日本政要不仅未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向遭受屠杀的死难者认罪,相反把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牌位供奉在靖国神社,多位首相多次参拜”可以得出供奉甲级战犯,参拜靖国神社;从“日本二战中实行的三光政策、建立731细菌部队等历史事实,彻底地从教科书中

35、销声匿迹”可以得出编写歪曲二战历史的教科书。第(2)问,关于影响日本对待二战态度形成的因素,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从日本的民主化改革、保留天皇制度、日本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思想以及美国“冷战”47.(1)主要事迹:致力于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镇压地方农民起义;押击并弹效主和派官员。(6分)(2)历史作用:抵抗了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促进了政治的清明;激发了民间的抗金力量;延续了南宋政权的统治。(9分,答出三点即可【评分细则】(1)学生概活韩世忠的主要事迹时,若能使用专业术语,与答案意思相近但表述不同,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2)学生在分析历史作用时,若答出“稳固了南宋政权

36、与金宋对崎的局面”亦可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历史人物,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本题第(1)问,关于韩世忠的主要事迹,学生可从“1105年,西夏犯境,韩世忠随部抵达银州御敌”和“与金兵在黄天荡大战48天”得出致力于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从“1120年,江南方腊起义,韩世忠出兵讨寇,俘获方腊”,可以得出镇压地方农民起义;从“他们对主和派官员的种种倒行逆施进行弹刻”可以得出押击弹效主和派官员。第(2)问,关于韩世忠主要事迹的历史作用,学生可依据第(1)问中的生平事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推断,可以得出抵抗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促进了政治的清明;激发了民间的抗金力量;延续了南宋政权的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