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现代史)0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5822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现代史)0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现代史)0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现代史)0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现代史)0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现代史)0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现代史)0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安徽省2015年高考大市一模二模三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现代史)0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俄国十月革命1(2015安徽合肥一模21)下面是不同时期俄罗斯关于十月革命的民意测验数据统计表。该表说明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评价() 时间(年)项目百分比(%)1990199720042006开辟了俄国各民族历史的新纪元23233030给予了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26262728阻碍了俄国社会发展1819对俄国来讲是个灾难12161410难以回答21161316A随着苏联解体,基本否定 B不受时间影响,一直都是否定C随着苏联解体,认识模糊 D随着时间推移,肯定超过否定【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两极格局的瓦解苏联解体 【解析】表格显示,1990年以后肯定俄国十月革命数字增多,故A项错误;表格中显示随

2、着时间变化,肯定统计增多,故B项错误;苏联解体后,对十月革命赞同的仍然居多,故C项错误;表格以1990年为界,肯定的数字明显增多,否定的明显减少,故D项正确。【答案】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2015安徽淮北一模22)列宁曾强调“它是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实行的是一些非常措施,但是非常明显,这个政策在军事上战胜了敌人,但在经济战线上没有取得成功。”为纠正这一问题,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考点】新经济政策 【解析】题干可知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项与问题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

3、义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阻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推行的,故B项正确;C、D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与问题中列宁采取的政策不符,故C、D项错误。【答案】B2(2015安徽淮南一模37)(28分)20世纪是世界经济政策大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大探索时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的建国思想。老曲苏联的颜色革命始于赫鲁晓夫(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

4、些重大调整。(6分)【考点】(1)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解析】(1)根据材料一“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的建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上: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到直接过渡;所有制结构上:从多种所有制并存到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体制上:从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分配制度上: 从按劳分配到绝对平均主义。【答案】(1)调整: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上: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到直接过渡;所有制结构上:从多种所有制并存到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体制上:从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5、体制。分配制度上: 从按劳分配到绝对平均主义。(任答三点即可)(6分)“斯大林模式”1(2015安徽黄山一模17)在苏联七十多年历史上,大规模的饥荒有三次,即19221923年、1932-1933年、19461947年饥荒。其中1932-1933年大饥荒的程度最为严重,1932年苏联主要农业区乌克兰地区谷物产量仅是1930的368%,据估计饥荒死亡人数的在600800万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错误 B农业集体化目的与客观效果相悖C经济建设模式模糊导致社会混乱 D苏联的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特征2(2015安徽合肥二模36)(30分)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

6、础,近代以来中外土地制度的变革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8世纪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表1)。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表1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 年份项目1760年以前17611796年17971820年发布圈地法令208项1482项1727项圈占农民土地310000英亩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

7、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材料二 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十月革命后,根据土地社会化原则所进行的土地改革,造成了遍及全国的占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斯大林实行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并不以农村为直接销售市场。相反,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保证国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就要求压缩农村市场,紧缩农民消费水平。因此,苏联国家工业化道路就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那样,把农村改造成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优先发展重工业所能吸收的农村劳动力也很有限,要由国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由轻工业遍地开花那样吸收自由雇佣劳动者。 改编自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

8、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和苏联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并简析苏联工业化模式形成的原因。(12分)【考点】(2)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斯大林模式”【解析】(2)第一小问经济发展模式,据材料一“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和“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经济模式是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也可称之为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内生性经济发展模式;据材料二“斯大林实行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并不以农村为直接销售市场”、“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保证国家能最大限度地集中资金,就要求压缩农村市

9、场,紧缩农民消费水平”和“要由国家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不像资本主义工业化由轻工业遍地开花那样吸收自由雇佣劳动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经济发展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村存在农奴制的严重残余,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十月革命后,根据土地社会化原则所进行的土地改革,造成了遍及全国的占有小块土地的农民”可知小农经济占有优势,据材料二“斯大林实行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为了保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可知为了迅速改变国家工业落后面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加强国防。【答案】(2)模式:英: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或答自由

10、经济发展模式、内生性经济发展模式。)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或答斯大林模式)(4分)原因:小农经济占有优势;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加强国防;为了迅速改变国家工业落后面貌。(8分)(育之有理亦可)3(2015安徽淮南一模37)(28分)20世纪是世界经济政策大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大探索时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的建国思想。老曲苏联的颜色革命始于赫鲁晓夫材料三 形成于一

11、定时空之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经济发展方式,常常称之为经济发展模式。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其发展模式就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处于危机或竞争弱势的国家,予以研究甚至学习模仿,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摘编自李明玉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重大调整。(6分)(3)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三,以20世纪主要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的史实论证“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12分)【考点】(1)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3)罗斯

12、福新政;“斯大林模式”【解析】(1)根据材料一“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超工业化”的建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上: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到直接过渡;所有制结构上:从多种所有制并存到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体制上:从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分配制度上: 从按劳分配到绝对平均主义。(3)在论证过程中要体现材料三的观点,即“导致处于危机或竞争弱势的国家,予以研究甚至学习模仿,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在论证过程中做到史论结合即可,可列举苏联斯大林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作

13、为史实进行论述。【答案】(1)调整: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上: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到直接过渡;所有制结构上:从多种所有制并存到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体制上:从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分配制度上: 从按劳分配到绝对平均主义。(任答三点即可)(6分)(3)(12分)等次论述第一等认识全面,思路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表达通顺。第二等认识不够全面,有基本思路。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表达较通顺。第三等认识模糊,缺乏条理性。未能结合史实。表达欠通顺。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1(2015安徽马鞍山二模21)1970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安德鲁萨哈罗夫在致党政领导人

14、的呼吁书中,把苏联比喻为“一辆巨大的卡车”,而驾驶员“一只脚使劲往下踩加速器,却用另一只脚踩刹车”。这里的“踩加速器”是指()A利用科技革命成果 B巩固计划经济体制C支持第三世界国家 D加快工业化步伐【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解析】1970年,苏联处于勃烈日列夫改革时期,将重点放在重工业领域,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军工业,故A项正确;勃烈日列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不是巩固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是苏联经济方面内容,不是政治领域,故C项错误;加快工业化步伐不符合“踩加速器”,故D项错误。【答案】A2(2015安徽蚌埠三模21)据所学判断,图3反映的是下列哪国经济指标(1966至1985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统计情况(%)()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中国【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解析】材料图片中显示19661985年各类经济指标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美国在19661985年这一时段经济出现黄金时代,故A项错误;苏联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停滞不前导致苏联经济下滑的经济特征,故B项正确;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腾飞,故C项错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改革开放实行,经济呈现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