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泰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卷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战国)条中描写:“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上述现象主要表明()A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战国时遭到进一步破坏B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C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缓慢D贵族政治文化被精英政治文化取代2.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
2、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统一性与集权性 B分散性与松散性C统一性与制衡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3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媺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限制
3、、监督了皇权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5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晋书职官志记载:“县五百户以上皆置乡,三千以上,置二乡,五千以上,置三乡,万以上,置四乡,乡置啬夫一人。乡户不满千以下,置治书史一人,千人以上,置吏一人,书佐二人”。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A“皇权不下县”说法确实是错误的 B“皇帝无为而天下治”的治理模式C乡绅阶层已成为乡村的主导性力量D“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状况6唐朝初年的一份借贷契约记载:“官有政法,人从私契。两和立契,画指为信。”落款有钱主、借银人、保人、知见人等的签名、画指。唐律疏议第48条中有“诸化外人相犯,同类自相犯者,
4、各以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唐律)论”的规定。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古代中国有重视民法的传统 B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完备C唐朝法律与罗马万民法某些原则相似D唐朝时期外国人在中国有法外治权7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8唐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到清时,除
5、沿用“三司”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上述制度规定的实行()A表明监察机构逐渐呈现出独立性 B.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使皇帝权威不断得到强化 D易造成权力交叉,行政效能低下9.魏晋时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后来权力逐渐增大,进而演变成了国家的核心机关。这反映()A君主的权力被削弱 B国家行政机构不断完善C专制下的权力转移 D秘书机构权力过度膨胀10汉朝时,家族中分财异居的情况很普遍;唐朝时,唐律规定:家长在世,子孙不得别立户籍、分财异物,否则徒刑三年;宋太祖甚至有“察民有父母而别籍异财,论
6、死”的诏令。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逐步居于统治地位 B中央集权制的日益完善C对家族成员的约束日趋加强 D父系家长权威不断强化11.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这一制度()A扩大了知识阶层的活动舞台 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C导致了知识阶层队伍的消失 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12元朝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元朝这一设置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地方割据 B创新管理体制 C
7、加强经济管控 D体现因地制宜13.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14元代地方政务一般采用聚会形式进行裁决,裁定结果由与会官员联名署押。这一制度在当时被称为圆署或圆坐署事。该制度()A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 B减少了政权的民族色彩C体现官僚群体内相对民主 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专制15.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分量最多且起主要疗效,“臣药”次之,“佐药”又次之,“使药”再次之。唐代某
8、太医令为皇帝病状之需,配药时没有拘泥这一原则,擅自加了三味药,被判绞刑。据此可以推知()A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 B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C中医临床固守辨证施治 D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16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以前,历代王朝均没有与外国平等交往B鸦片战争以后,仅晚清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平等C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从实质上平等变为不平等D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由朝贡体制转向条约体制17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但是“并没有造成五个新的商业中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其主要原因是()A外国倾
9、销的商品价格昂贵 B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C五口均远离经济发达腹地 D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18中国近代史上,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据记载这种银元是印有西班牙国王头像的墨西哥银元(墨西哥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以银元作为赔款货币的主要原因是()A墨西哥银元世界通用 B英国只接受第三方货币C清政府储有大量银元 D清朝严格限制白银外流19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A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
10、团 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D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20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据此可知()A这一现象出现予十九世纪中期B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C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方位开放D清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119世纪60年代,广东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香港,再运回广
11、东。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洋货质地好更受欢迎 B为洋务企业筹措资会C国货较洋货税负更重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22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23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A促成了中国起
12、步迈向近代化 B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C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241793年,(英国调派使臣到中国,提出互市、租地等要求引者注。)乾隆皇帝在给英国使臣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尺土,俱为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画界分疆,各有专属。且天朝亦无此体制,此事尤不便准行。” 但到了 1901年,清政府公布议和诏书上谕,居然提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屡经列强的侵略打击,清政府完全丧失了对外抵抗的信心和意志;B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清政
13、府认识到开放的必要性;C面对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清政府想以此获得帝国主义的支持;D帝国主义对清政府的逼迫与威胁。25毛泽东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蒋介石日记中写道:“倭寇民族特性急而短,而其军事学术非德式即法式,皆以短兵白刃速战速决为性能。我应以坚韧、忍耐、延缓、持久之道,致其死命也。”这说明()A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B国共两党领袖对抗日所见略同C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抗战 D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完全一致26日军战史承认,“作战始终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军队“引诱日军一直深入到长沙,集中长沙城内外的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尔后,
14、日军第一线部队几经苦战,于(1942年)1月15日撤回到原驻防地。这次作战,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中国军队的此次作战()A扭转了华北抗战的战略态势 B发生在相持阶段的敌后战场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体现出正面战场坚持抗战的精神27淞沪会战开始后,国民政府调集黄埔系中央军力量投入战场,蒋介石主动改善与地方实力派的关系,川军、桂军、粤军及东北军、西北军等部队,纷纷奔赴战场。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全面抗战局面开始逐渐形成C地方军阀开始服从中央领导 D国民政府坚持正面战场抗战28下面两则民谣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货,制的精,中国人认不清;若非学生闹得凶,一定
15、要了我们的老性命!”“学生学生你别闹又无枪来又无炮,赤手空拳瞎胡闹闹了几个月毫无见功效,问你害臊不害臊。”据此判断,上述民谣()A两相矛盾,反映社会心态 B叙事含混,无法用于研究C语言通俗,历史认识深刻 D流传广泛,意味民众觉醒291941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在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1943年3月12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孙中山先生逝世十八周年纪念中表示,中国共产党人愿意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下列能体现当时中共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愿意完成他(孙中山)未竟的事业的史实是()A坚持土地革命,实现新民主主义目标B执行“三大政策”,坚持团结抗
16、战到底C坚持团结抗战,实现民族独立与复兴D坚持联蒋抗日,光复台湾建立新中国30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这些言论的本质是()A歪曲历史 B掩盖真相 C美化侵略 D混淆是非二材料题(共40分)31 .(11分)“郡县制,则天下安”,自秦设县以来,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县治。古代县治的实践与思考至今仍有借鉴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六典对县官职掌明确规定:“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养鳏寡,恤孤穷,审查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疾苦。”县
17、官的职能决定了他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自隋、唐之后,各代对于县官的文化要求都作了硬性规定,(如)明代规定:“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 鹿谞慧中国县制沿革述略 材料二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以此治国者,莫不皆然。夫惟于一乡之中,官之备而法之详,然后天下之治,有条而不紊。至于今日,一切荡然无有存者。积尊累重,以居乎其上。而下无与分其职者。兴亡之涂,罔不由此。 摘编自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明隆庆元年,吏部按皇帝命令,“将天下府州县大小繁简冲僻难易细加
18、重访,逐一品第”,而后按品第的结果重划三等,“量才授任各官,考语奖荐同在优列者,先尽上等府州县升擢行取,次及中等,次及下等。”到了清雍正年间,代之以起的是直接以冲繁疲难作为分等的标准,依照四字考语缺位的不同来对官员进行量才使用。 据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县令的主要职责,分析隋唐以后县官文化水平较高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赞同的地方基层治理举措,分析其政治意图。(3分) (3)政区的分等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上的一个重要侧面。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古代政区分等标准的变化趋势。据材料三,简述政区分等的重要作用。(3分) 32. (17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
19、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发发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 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 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材料二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
20、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动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大公报 (1)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败对中国造成的危害。(8分) (2)材料二发表于哪一历史时期?你如何理解中国“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这种觉醒取得了什么成果?(7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实现救亡图存的两种途径。(2分)33(12分) 1936年12月,张学良
21、、杨虎城由于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震惊世界。围绕着西安事变,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局面,各方纷纷表态。 日本等国的势力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内战,谴责张、杨,以便乘机大规模侵华。 国民党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等坚决反对讨伐张、杨,坚持营救蒋介石,主张和平解决。 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等视张杨为叛逆,主张武力讨伐。 张、杨为停止内战,要求抗日发动政变。但面对复杂的形势,骑虎难下,急切盼望中共协调解决危机。 广大人民群众(尤其西北人民)痛恨蒋介石祸国殃民政策,强烈要求杀蒋。 请问:以上表态的势力里面,你认为还缺少哪几种(至少两种)较重要势力的表态?他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阐明理由。(要
22、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犹尊礼重信”“犹宗周王”“犹严祭祀重聘享”“论宗姓氏族”“犹宴会赋诗”等信息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对于恪守礼乐制度的相关规定日渐淡化,故A项正确;法律在材料并未提及,故B项错误;儒家思想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政治文化的更替材料并未提及,故D项错误。2.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说明西周时期不具备统一和集权的特性,故A项错误;题干中“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说明其具有分散和松散
23、的特性,故B项正确;题干“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说明其不具备统一性,故C项错误;西周分封制在当时的时代来说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族坟墓”意为同宗族的人死后,活着的族人会让其归葬本族墓地,有利于凝聚宗族,维护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故A项正确;周朝尚未实现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分封制,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故D项错误。4【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秦汉时期,皇帝下其议与群臣,唐代时三省长官相互牵制,并未提到行政效率的问题,故A项错误;秦汉时期,下其议与群臣
24、,并未说是丞相,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故C项错误;根据“下其议”“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均使得皇帝决策的集思广益,故D项正确。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秦朝在地方设置亭长、乡长等,地方的长官由中央任命,根据晋书职官志的相关记载在地方设置官员进行管理,可见当时地方受中央管辖,所以“皇权不下县”说法确实是错误的,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皇帝的无为而治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没有涉及乡绅阶层成为乡村的主导力量,故C项错误;“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体现的是地方统治以宗族为主,而材料中是中央对方的管理,不是宗族管理,故D项错误。
25、6【答案】C 【解析】唐律某些条款能够体现民法思想准则,但是不能代表中国传统社会重视民法,故A项错误;法律体系的完备材料并未提及,故B项错误;唐律具有较强的司法操作性,与罗马法具有共性的一面,故C项正确;“异类相犯者,以法律(唐律)论”可知外国人在中国并无特权存在,故D项错误7.【答案】B 【解析】三公九卿是指政府的大臣,彼此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与材料中微臣与大臣的关系不符,故A项错误;汉朝的“中朝”是 汉武帝时期用一些近信侍从如尚书、等组成的决策机构,而汉代的三公九卿则成为外朝即执行机构,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相权分割为三,以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宋代的枢密院是二府三司的组成部分,负责军事
26、,其长官枢密使为政府大臣,故D项错误。8【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清朝在司法上,除采用唐朝的三司制,针对重大案件,实行九卿会审,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故A项错误;九卿会审体现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增加了审判的公正性,故B项正确;题意并未体现皇帝从中集权的表现,故C项错误;对于重大案件的审理采取权利交叉的共同审理,不会妨碍行政效率,故D项错误。9【答案】C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因为“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所以才能“权力逐渐增大”,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
27、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魏晋时”才有雏形,材料中不能体现“不断完善”,故B项错误;为了加强皇权,皇帝重用身边做秘书等工作的人,与材料中“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进而演变成了国家的核心机关”相符,故C项正确;“原本只是充当皇帝秘书的机构”,但材料中“成了国家的核心机关”表明已经不再是秘书机构,故D项错误。10【答案】D 【解析】早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已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是指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而材料涉及的只是家庭分财异居的问题,与中央集权无关,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唐宋时期法律禁止家长在世而分财异居的问
28、题,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对家族成员的约束,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家长在世,子孙不得别立户籍、分财异物” 可知,法律禁止家庭分财异居,实际上是在强化家长的权威,而中国是传统的父权式家长社会,故D项正确11.【答案】A 【解析】科举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在这个由规定内容、规定模式组成的考试行动中,知识分子首先丧失了独立存在的可能性,进而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和以前的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让更多的知识分子可以相对公平地进入政治舞台,故A项正确;科举制考试内容限于儒家经典,故B项错误;因为科举制给更多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更多的发挥抱负施展才能的机会,知识阶层相对扩大而不是消失,故C项错误;
29、因为要传播儒学,自汉武帝起,从地方到中央建立了系统的教育机制,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故D项错误。12【答案】A 【解析】根据“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知行省制能够防止地方割据,故A项正确;这种管理体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这一设置与经济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这一设置“犬牙交错”,违背因地制宜,故D项错误13.【答案】C 【解析】材料中体现唐朝前期刺史由对尚书省(中央)负责到唐朝中后期对节度使(地方)负责,未提及皇权强化与尚书省地位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刺史的变化体现出唐中后期节度使实力的增强,并未体现刺史权力增强,故B项
30、错误;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力膨胀(地方权力增强)威胁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唐朝中后期中央缺乏对地方的管控,故D项错误。14【答案】C 【解析】材料中体现的元朝地方政务决策方式,并未涉及到(中央)中书省的运作,故A项错误;元政权为少数民族政权,与元以前建立的汉族政权地方官吏由官僚个人说了算不同,元代“圆署或圆坐署事”正是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色彩,故B项错误;材料中“裁定结果由与会官员联名署押”体现元代地方官僚内部共同进行决策,一定程度体现了民主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地方一定程度的民主显然对君主专制无关,故D项错误。15. 【答案】B 【解析】理学形成于宋代,与材料时间“唐代
31、”不符,故A项错误;“君臣佐使” 配伍组方的基本原则暗合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太医依病状加了三味药,实为一种创造性尝试,但被判绞刑,可见君主专制体制阻碍了医学实践与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该太医令“配药时没有拘泥这一原则”,表明他并未固守辨证施治,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故D项错误。16【答案】D 【解析】朝贡体系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且不同时期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不能说历代王朝均没有与外国平等交往,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与晚清关系不平等的除了西方国家,还有甲午战争后的日本,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前东西方关系也是不平等的,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朝贡体系下不肯给外国
32、平等待遇,而鸦片战争后西方借助条约体系不给中国平等待遇,这反映了中西方关系由朝贡体制转向条约体制,故D项正确。17【答案】D 【解析】近代五口通商后,大量资本主义商品涌入中国市场,物美价廉,但是由于中国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市场购买力小,故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阻碍,根据分析,故A项错误;英国通过战争的手段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故B项错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是沿海发达于内陆,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18【答案】C 【解析】近代墨西哥银元虽然流通广泛,但不是世界通用的货币,故A项错误;英国只接受第三方货币的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
33、前中国与西方正常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大量银元涌入中国,故清政府储有大量银元,用其支付赔款,故C项正确;支付的墨西哥银元虽是外国货币,但属于清政府所有,故清朝严格限制白银外流与材料中用银元支付赔款不符,故D项错误。19【答案】A 【解析】儒家传统的夷夏观念中,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视其他周边、边远之处的人为不开化的夷狄戎蛮,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利,清政府的统治受到威胁,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不得不开始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其他国家,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在实践上主动融入国际社会,B.D项只是在外交称呼上的改变,C项仅仅是对东亚朝贡体系的调整,A项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故A项正确,B.C.D
34、项错误。2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所反映的天津条约内容,故1858年,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中获得领事裁判权,侵犯中国司法主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的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但是说全方位开放表述不准确,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以后,故D项错误。 21【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本土的物产运到香港,再作为洋货进口,而不是真正的外国商品,故A项错误;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建立的企业是清政府投资或官商合资设立的,材料体现的是商人获利,故B项错误;列强侵华后获得特权,清政府不敢对洋货征收重税,只能盘剥中国商人,故商人把本土物
35、产运到香港,再作为洋货进口,就可按洋货来缴税,故材料现象的实质是国货赋税过重,故C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私人经营的近代化企业,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22【答案】B 【解析】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与公派生转变关系不大,不能成为其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公派生对政府的态度由支持到失望,故B项正确;国内武装起义与公派生转变关系不大,不能成为其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3【答案】C 【解析】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起步,与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不符,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还有戊戌维新、
36、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清政府没有“从此丧失舆论支持”,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与材料中“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直截了当地讲救亡”不等于盲目排外,概念混淆,故D项错误。24【答案】C 【解析】本题以18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初两个时期清政府不同的对外政策的变化切入考查八国联军侵华知识点。解答本题应注意从统治者的利益角度分析。18世纪90年代清朝官员认为自己“天朝上国”,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20世纪初清王朝在人民起义和西方列强的侵略下,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中,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量中华
37、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向列强示好,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以此获得帝国主义支持,C项正确;A项“完全丧失”说法错误;B项“清政府认识到开放的必要性”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的“主要原因”要求不符。25【答案】B 【解析】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毛泽东认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蒋介石认为“持久之道,致其死命也”,国共两党领袖都设想持久抗战,故B项正确;两党领袖的个人主观认识不能定性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抗战,而应以战争的客观实际为依据,故C项错误;由于阶级立场不同,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不可能完全一致,故D项错误。2
38、6【答案】D 【解析】长沙不在华北,与材料中“集中长沙城内外的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不符,故A项错误;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而材料中“引诱日军一直深入到长沙,集中长沙城内外的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是大规模会战,故B项错误;日军占领平津以后,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1938年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与材料中“(1942年)1月”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集中长沙城内外的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表明正面战场坚持抗战的战果,故D项正确。27【答案】B 【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指国共第二次合作,故A项错误;根据材
39、料“国民政府调集黄埔系中央军力量投入战场”、“川军、桂军、粤军及东北军、西北军等部队,纷纷奔赴战场”,表明抗战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共识,全面抗战正在逐渐形成,故B项正确;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了中国,淞沪会战1937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国民党各派积极投身抗战,不能表明国民政府坚持正面战场抗战,故D项错误。2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若非学生闹得凶,一定要了我们的老性命”可知,民间对学生运动持有一定的支持态度,但是,根据材料“闹了几个月毫无见功效,问你害臊不害臊”,有表达了对学生运动的一种不满,前后态度相左,故A项正确;民谣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心理
40、的第一手历史史料,故B项错误;民间对待学生运动,前后矛盾,仅仅停留在表面结果的认识,不能挖掘深层次的原因,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闹了几个月毫无见功效,问你害臊不害臊”可知,民间普遍存在麻木落后的思想,故D项错误。29【答案】C 【解析】材料中“1941年”“1943年”表明主要背景应该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时候,当时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而土地革命是阶级矛盾的体现,故A项错误;“三大政策”是大革命期间的政策,与材料中抗战时期的中日民族矛盾为主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1941年”“1943年”表明抗战时期的中日民族矛盾为主,故C项正确;材料中“1941年”“1943年”表明中华民族要
41、维护民族独立,免于亡国,而非强调局部的台湾,且材料中也没有涉及光复台湾,故D项错误。30【答案】C 【解析】歪曲历史是“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的表象,故A项错误;掩盖真相也是“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的表象,故B项错误;题干中“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体现出了其本质是美化侵略,故C项正确;混淆是非也是“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明是霸道文明,东方文明是
42、儒家理想的王道文明,日本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应主宰世界、拯救全人类”的表象,故D项错误。31【答案】(1)职责:教化百姓;扶弱济贫;执掌司法。(3分) 原因:统治者的高标准要求;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2分) (2)举措:建立完备的乡官制度;乡官参与县政。(2分) 意图:提倡地方分权。(1分) (3)趋势:从户口多少到以冲繁疲难为依据。(2分) 作用:有利于中央选贤任能,进行有效的地方行政管理。(1分) 【解析】(1)第一小问职责,据材料一“掌导扬风化,抚黎氓”得出教化百姓,据材料一“养鳏寡,恤孤穷”得出扶弱济贫,据材料一“审查冤屈,躬亲狱讼”得出执掌司法;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各代对于县
43、官的文化要求都作了硬性规定”得出统治者的高标准要求,据材料一“由进士选”得出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2)第一小问举措,据材料二“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得出建立完备的乡官制度,据材料二“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以此治国”得出乡官参与县政;第二小问意图,据材料二“于一乡之中,官之备而法之详,然后天下之治,有条而不紊”“下无与分其职者。兴亡之涂,罔不由此”得出提倡地方分权。 (3)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二“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据材料三“代之以起的是直接以冲繁疲难作为分等的标准”得出从户口多少到以冲繁疲难为依据;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三“量才授任各官
44、”“对官员进行量才使用”得出有利于中央选贤任能,进行有效的地方行政管理。 32【答案】(1)原因:腐败严重;单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疏于国防;军备落后;慈禧挪用军费。(4分,两点即可。) 危害: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分) 理解: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如答国共合作、两个战场可酌情给分)(4分) 成果:抗战胜利。(2分) (3)途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全民族团结。(2分)【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发发可危”说
45、明腐败严重,“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说明单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 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说明疏于国防和军备落后;“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说明慈禧挪用军费;第二小问危害,可以从社会性质的变化和列强的野心扩大归纳。 (2)第一小问时间,“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动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可以看出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第二小问理解,
46、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可以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分析;第三小问成果,可以从抗日战争的结果回答。 (3)材料一体现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的侵略,材料二体现了全民族抗战,因此近代中国实现救亡图存的两种途径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和实行全民族抗战。33【答案】英美等国势力:担心蒋被杀,主张和平解决。(2分) 原因:担心损害他们的在华利益,主张在维护蒋统治地位前提下,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合作。中国统一抗日,可以牵制日本的战线。(4分) 中间阶层(或民族资产阶级):反对讨伐张杨,几乎一致要求恢复蒋介石的自由。(2分) 原因:大多数人赞成抗日在民族危机关头,不认为张杨行为是叛逆,认为不应该同室操戈担心事变会引发更大的内 战(4分) 中共及其领导的力量:力争和平解决事变。(2分) 原因:从大局出发,为了民族的利益。在民族危机上升的情况下,应该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担心事变会引发更大的内战。(4分) (其它言之成理,也可给分;至少答两个方面)【解析】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五点去比较出现了哪些社会阶层和国家力量,再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可以从中共方面回答,也可以从民族资产阶级角度出发,原因不同,是因为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等。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