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专练四 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5622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专练四 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专练四 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专练四 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专练四 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专练四 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专练四 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专练四 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专练四 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专练四 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专练四 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状元之路》201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专练:专练四 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练四地壳运动规律与地理分异规律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60分)(2014洛阳高三统考)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及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1在图中,M处的地形可能是()A背斜山 B背斜谷C向斜山 D向斜谷解析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M处的岩层较新,而其两侧的岩层较老,则该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根据图中河流的支流发源于M处可知,M处为海拔较高的山地,故M处为向斜山。答案C2若在N地发现有溶洞景观,则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是右图中的()AaBbCcDd解析溶洞景观一般出现在可溶性石灰岩中,它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沉积岩,该类岩石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对应图中的a。答案A(2

2、014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读红海剖面图,完成34题。3有关图中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类岩石可能带有气孔B是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D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解析由图可知,类岩石是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浆岩,多气孔;玄武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通过冷却凝固作用形成的,不是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也不是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软流层不属于岩石圈。答案A4图中所示区域的地壳()A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解析由图可知,红海是由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因此图示区域地壳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答案A(2014乌鲁木齐

3、一诊)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南北向的褶曲、断层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由图可知()A地蕴藏有石油资源B地岩层在张力作用下破碎,受侵蚀作用形成谷地C岩层形成年代地早于地D目前地的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堆积、挤压、抬升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地为背斜构造,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加之受侵蚀作用形成谷地;地为向斜构造,没有石油;地岩层形成的年代晚于地;地的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答案B6为同一条河流。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A该河从图中断块山东侧绕过B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C该河从图中断块山西侧绕过D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解析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由图可知,处河流的堆积物在北

4、岸,说明河流偏向于南岸,河流由西向东流;处河流的堆积物在南岸,说明河流偏向于北岸,河流由东向西流;由此说明河流从图中断块山东侧绕过。答案A(2014长春第一次调研)某同学画了一幅素描图(如下),并知A地常年风由海洋吹向大陆,据此完成78题。7图中山地可能是()A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由板块张裂形成的C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D由火山喷发形成的解析由图可知,该山地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交界地区,最可能是由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形成的。答案A8下列关于B地的自然带类型及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大气环流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纬度C温带荒漠带地形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洋流解析图中的A地常年风由海洋

5、吹向大陆,即终年盛行西风,说明该地位于西风带;受西侧山地地形的影响,B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地带,降水较少,会形成温带荒漠带。答案C(2014专家原创)盐城湿地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部的太平洋西海岸,是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受海陆的相互作用,湿地每年都要向东扩展。据此回答910题。9图中粉砂细砂滩的成因是()A涨潮时,受海水强烈冲刷作用形成B退潮时,海水运动速度慢使砂质物沉积C涨潮时,海水把砂质物带到陆地D退潮时,受海水强烈侵蚀作用形成解析盐城东部的黄海泥沙含量大,涨潮时,海水把砂质物带到小潮高潮位和大潮低潮位之间的区域,涨潮时海水运动速度快,砂质物难以沉积,退潮时海水运动速度慢,砂质物沉积形成

6、粉砂细砂滩。答案B10草滩植被是耐盐碱的盐蒿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这说明了()A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有生产功能B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有平衡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D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解析受海陆的相互作用,湿地每年都要向东扩展,形成的泥沙混合滩不断增高,由于泥沙混合滩土壤盐分高,适宜耐盐碱的盐蒿生长。随着土壤中的盐分不断降低,盐蒿逐渐演变成草滩植被,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答案C(2014浙江名校第一次联考)如图示意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据图完成1112题。1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A温差

7、逐渐变小B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解析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逐渐增大,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答案D12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解析英国南部到俄罗斯西部所处的纬度大体相同,但它们受海洋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因此导致自然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环境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A(2014名校联考一)读南半球某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1314题。13该山地最有

8、可能位于()A阿根廷 B坦桑尼亚C南非 D澳大利亚解析山地垂直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故可排除没有热带雨林带分布的阿根廷和南非;澳大利亚虽然有热带雨林带分布,但因其境内没有超过5 000米的高山,故被排除。答案B14该山地东坡的雪线明显低于西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高低 B降水类型C东南信风 D地形坡度解析由图可知,山地在海拔4 500米以上的东、西坡,其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该山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东坡和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答案C(2014专家原创)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实线表示某时期的河岸线,虚线为另一时期的河岸线。读

9、图,回答下题。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B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D甲、乙、丙三处中,乙处堆积作用最强解析图示河段甲处于凸岸,泥沙淤积严重,乙处位于凹岸,河床受侵蚀严重;河岸的变迁不仅与地转偏向力有关,还与河床本身的弯曲状况有关;甲、乙、丙三处,乙处以侵蚀作用为主,且侵蚀作用最强。答案B二、综合题(40分)16(2014合肥质检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其周围地区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材料二贺兰山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宁夏平原之间,海拔大多为2 0003 000米,最高峰海拔3 556米。降水

10、量由山麓向山顶逐渐增加,山中森林资源丰富。(1)根据图示信息,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宁夏平原的形成原因。(2)分析贺兰山对宁夏平原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解析第(1)问,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平原先是经岩层断裂下陷,之后由黄河携带的泥沙及贺兰山的洪积物沉积形成。第(2)问,贺兰山的意义主要表现对冷空气的阻挡、形成地形雨、阻挡沙漠东移、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答案(1)岩层断裂下陷;黄河携带的泥沙及贺兰山的洪积物沉积而成。(2)削弱了来自西北的寒冷空气的侵袭;抬升了东南季风(夏季风),在该地区形成较多的地形雨;阻挡了沙漠的东移;山中植被有效地减弱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起到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

11、17(2014北京西城期末)读亚欧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该地区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示海域中岛弧的形成原因。(3)图示地区植被的差异体现了自然带的_地带性规律,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地区森林正在逐渐减少,分析其对处地貌的影响。解析第(1)问,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岩层有弯曲变形且有断层存在,说明发生了地壳运动;有花岗岩形成,说明发生了岩浆活动;在花岗岩周围有变质岩产生,说明发生了变质作用。第(2)问,岛弧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处,图中岛弧位于亚欧大陆东岸,所以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第(3)问,随着海拔的升高,热量和水分条件发生变化,依次出现了阔叶林和针叶林景观,体现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规律。第(4)问,山地森林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水土流失严重,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在河流的出山口处,泥沙大量沉积,冲积扇面积扩大。答案(1)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2)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碰撞挤压形成)。(3)垂直热量,水分。(4)(随着森林的减少,)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河流携带泥沙量增大,在出山口附近泥沙沉积量增大,冲积扇面积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