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小木偶的故事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5523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小木偶的故事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小木偶的故事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小木偶的故事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小木偶的故事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围绕着“创编课本剧”为主题展开的。通过主题活动,超越封闭的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和固定的课堂教学时空局限,将语文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其他学习领域结合起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略读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剧本和课文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两者的区别,了解课本剧的基本写法。2.引导学生概括文本的四个场景,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3.小组合作初步学习编写课本剧。【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概括文本的四个场景,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

2、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

3、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教学难点】小组合作初步学习编写课本剧。【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1.出示课文去年的树与根据课文改编的课本剧。学生自读,比较课文与课本剧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课件出示:2.交流、讨论,随机板书课本剧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发现了课本剧的基本特点,初步感受到了课本剧的基本表达方式,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二、揭题导入1.明确学习任务:读童话故事,试着改编成

4、课本剧,课外可以演一演。2.板书课题,读课题,出示初读要求:三、整体感知1.检查词语。(1)左瞧右瞧、拽住、挣扎、拎起、蹦蹦跳跳(重点识记“拽”的读音,理解“拽住”的意思)(2)板着脸、笑嘻嘻、兴冲冲、龇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怜巴巴(重点理解“龇牙咧嘴、嘟嘟囔囔”的意思)2.感知内容。(1)交流:在小木偶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相机提炼,形成板书:第一场 诞生第二场 受冤枉 (被冤枉)第三场 被误解(受委屈、被误会)第四场 得到帮助(2)把这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写到相应段落的前面。(3)编写课本剧的时候,也可以分为这样的四场。齐读每场的标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课文围绕小木偶发生了哪些故事”为切入点

5、进行学习,并归纳小标题(场景),为的是能够让学生的精力从一篇较长的课文转移到一个个相对范围较小的场景中来。这样既使文章层次更明显,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同时也为后面的编写剧本定下场景的名称,可谓一举三得。】四、改编剧本1.交流精彩片段:这四个片段中你觉得哪一部分最精彩?并说说原因。2.自学自主选择的片段,出示要求:3.自主学习。【设计意图:这样做,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所选段落语言文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走进语言深处,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更是为改编剧本做了指导性的铺垫。有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编写剧本时才不会感到突然,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4.小组分工合作,编剧本。自由组

6、成编剧小组,组内分工如下:分工 职责组长 负责分工,组织讨论,维持纪律。执笔 写剧本 (建议推选字写得端正漂亮、速度快的同学)。中心发言人 小组交流讨论时作中心发言,代表小组,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提议推荐口齿清楚、声音响亮的同学) 。评论指导 在交流中,提出自己的意见。5.合作学习。【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共同创编课本剧。在分工清楚、各司其职的合作探究中,学生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创编课本剧的任务也就事半功倍了。】五、交流剧本1.选取二组为代表,由中心发言人展示,其余同学参与评价。2.批改订正。六、修改剧本1.分角色读剧本,再修改。2.课后要求:打印课本剧,课余时间小组演一演,口语交际课时举行演童话剧比赛。【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点碰撞、集思广益、融聚精华的平台,这样,学生才会取长补短,创编出更加精彩的课本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