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5488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目标1、 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2、 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奉献精神教学难点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具学具Ppt教学流程设计理念集体智慧第一课时一、以“桥”引入课1、你们都知道哪些桥? 2、你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桥,(出示台湾地图)它跨越在台湾海峡上。3、板书课题,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这座桥我们看不见,要我们认真地读课文,用心细

2、细去体会。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生字词,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骨髓”、“辗转”、“间隔”等词语。 3、结合课文插图,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切入文本,语境中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在病床上,有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是谁?2、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1)小钱为什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了解白血病,俗称“血癌”。)(2)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小钱病得非常严重?(理解“苍白红润”、“凋零绽放”这两组反义词)(3)读课文,说说健康的小钱现在会干什么?(理解“含苞的花朵”的含义)(4)指导朗读。根据本段语言的特点

3、,紧紧抓住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感悟体会,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3、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台湾青年为什么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2)默读课文,想一想他在捐献骨髓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3)补充地震的有关资料。(地震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文字资料:201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了7.6级的强烈地震,短短的几十秒钟,数万栋房屋倒塌变成废墟,这次大地震造成2470人死亡,1万多人受伤,1000多婴儿成为孤儿,10万人无家可归。(4)(5)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

4、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这是台湾历史上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这一天,每小时的余震次数达60至70多次,有些余震甚至不亚于主震。在这危险的时刻,在这紧急的时刻,台湾青年此刻能平静吗?(6) (5)那么不平静的心情,他却为什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出示句子: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

5、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感情引读: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

6、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师:当余震袭来,窗户上的玻璃啪啪地掉下来了,他得去找他的家人。但是,他知道(学生读) 也许,地震可能已经伤及了他的家人,他还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学生读)当余震再次袭来,大地开

7、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他得赶紧逃离,在空旷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但是,他知道(学生读)(6)感情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学生读懂课文,知道了台湾青年是在不能确定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捐献骨髓的。地震后那惨不忍睹的图片和触目惊心的数字,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此时,感情引读,是学生与课文共鸣的情感和抒发。在这一环节,紧扣语言文字,让学生经历了一次心灵历程。四、读写结合,抒发情感1、看课文插图: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也许是小钱,因为他患了严重的白血病。他也许是台湾青年,他正在为小钱捐献骨髓。2、你最想对图上的谁说点什么?(小钱、台湾青年)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与前面切入环节相呼应,是一个整合。此次写话设计体现了

8、开放性,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人说自己的心里话。学生在读悟的基础上,情感已经达到极点,不吐不快了,此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学生的写话交流推向一个高潮,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五、小结:这次跨越海峡的大拯救活动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之付出努力。这是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的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使“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与学生经验中的桥产生认知冲突,以激起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虽然是四年级了,但初读关还是要把好。课文的插图是很好的资源,用好好利用。其实,插图中躺在病床上的这位青年到底是谁并不重要,但通过这有问题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并把课文的重点段的教学紧紧地联系起来。准确地选择教学切入点,有利于教与学的便捷高效地展开与深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