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园地一第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1.使学生感受汉语的节奏美,体验句子的对称美。 2.明确边读边想的方法;朗读、积累对联;开展趣味语文的相关活动。 3.提高学生阅读、积累及赏析语言的能力。【重点】 明确边读边想的方法;朗读、积累对联;开展趣味语文的相关活动。【难点】 提高学生阅读、积累及赏析语言的能力。方法一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在这块土地上,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倾倒了无数古今文人墨客,使得他们在陶醉之余不禁诗兴大发,从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景点对联。方法二PPT出示: 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使用多媒体播放优雅的古曲。 在优雅的古曲中缓缓展开一副副对联,学生边欣赏边读。设计意图这些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
2、,紧扣本组学习专题。在多媒体创设的古色古香氛围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三师:赏联要赏得得法。方法是:读出韵味;体会联意;发现特点。 (1)同学们自由读对联,然后范读。 再请同学们说说联意、说说联的特点,交流自己的赏联心得。来源:ZXXK (2)再读,达到熟读能诵的程度。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赏联方法,让学生在多次的自读自悟中,感受汉语的节奏美,体验句子的对称美,并熟读成诵,达到积累的目的。方法四来源: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三副对联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的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总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法五试给对联填字。 风吹杨柳千门绿,()润()万树()。(雨桃花红) 冬去山明水秀
3、,()。(春来鸟语花香) 植树造林绿大地,()。 (栽花种草美人间)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教学“趣味语文”来源:学。科。网 1.第一项活动。 (1)读活动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 思考:一个人,什么时候好(ho)读书?什么时候好(ho)读书? (2)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来源:ZXXK (3)老师讲明对联蕴含的意思。 (这副对联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和书画家徐渭晚年所作,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上联说,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下联说,年纪大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 (4)从这副对联中
4、,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该怎样来读这副对联? (要珍惜时间,趁早好好读书。四个“好”字分别读:ho、ho ;ho、ho。)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边学知识边提高对读书的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2.第二项活动。来源:学#科#网 (1)读活动内容,读杯盖上的汉字,按顺时针方向分别以每个字为开头试读。 (2)指名让学生读,体会对联的意思。 (3)学生自读,读出感受。 (这是一个回文佳句,无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成为一句颇有意趣的话,都能体会出爱茶人的强烈情感。这是陶瓷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从中我们可以体会汉语的奇妙。) (4)再欣赏。同
5、学们相互交流读法。 A.清心明目 (目清心明、心明目清、明目清心。) B.不可一日无此君 (一日无此君,不可;可一日无此君,不;此君不可一日无;君不可一日无此。)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感悟到回文佳句用词的巧妙、构思的奇特,从而体会到汉语的奇妙。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同学们要注意平时多积累。 课外搜集景联、趣联,举办一次对联展示会。 1.根据教材内容,借助PPT、音像资料等,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场景。如,“召开景点代言人发布会”这一环节,为学生搭建了口语表达的平台,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望,使学生进入良好的交际状态。 2.在教学中,多次设计让学生自主品读、
6、感悟、交流、选择、补充、积累等教学过程。教师始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绝不越俎代庖,相机帮助、点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
7、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仅靠一两节课的时间来积累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在课外多用时间来积累。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今后可以用活动贯串“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教学始终。如通过评比、评选、竞赛等活动来进行。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更加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