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搭石人教版新课标2019上完课后,慢慢回忆,找出了许多不足:1、在设计上不合理。昨天,上了这课的第一课时,扫除了课文里边的生字、词,同时,带着孩子们一起了解了什么是“搭石”。原计划是导入之后,就让孩子们通读几遍课文的。但今天到校后,我突然改变了想法,想尝试让孩子们听了遍课文的录音。听完录音后,就请孩子们找出文章中的美。这太“突然”,以至于显得生硬了。孩子们没有充分读课文,怎么会发现美呢?发现了,也没有了解得更透彻。这一环节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和自主性,多么大的失误!2、话到嘴边却没有强调。在学习“一行人走搭石”时,没有强调“像轻快的音乐”。话到嘴边,却没有说出来,好似
2、做一道菜,没有在起锅时加少许味精一样,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儿味儿。3、在小黑板上写错了一个字。利用小黑板写了三个段落,在写了“上了点儿年岁的人再在上面采上几个来回”,我竟写成了“更在”,孩子们发现了,我没发现。孩子们高高举着小手时,我突然意识到一定是我出错了。孩子们给我指正,我没有将“更”字改成“再”就将小黑板取下来了(其实,正好要进行下一个环节),放下黑板那一瞬,我想将小黑板再挂上去改正过了,却没能。这又是一个失误。严格地说这是一个不小的错误!4、没有“点睛”课文的最后一段是本课的点睛之笔,而被我给忘了(下午,我已经补上了)。这个失误与“虎头蛇尾”正好相接!一堂课结束了,找出自己的不足,同时,
3、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1、抓重点段落和词语本课中,处处是景,而最美的是“走搭石”。我参照王湘玲老师上的这一课,将这一段划分出意群,让孩子们细细地品读,尤其是“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让孩子们边读边“过电影”想像着那是一幅怎么样的画儿。将孩子们分成两大组来一个在前边“走”一个在后面“跟”,让孩子们理解“协调有序”。2、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讲到两人走搭石时的谦让时,让孩子们联系到实际生活,想想该怎么做;讲到“理所当然”让孩子们说说生活中做哪些事是理所当然的,孩子们说出了很多了。结合学校这个星期重点抓环境卫生工作,告诉孩子们随手捡起一个包装袋也“理所当然”的。我一直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区分上,人文性更强!一堂课结束了,自己的教学又走上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