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2始得西山宴游记同步学案 苏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学习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齐声背诵柳宗元江雪一诗,体会诗歌意境及作者情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 ,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人称“ ”,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齐名,同为 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到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
2、作用。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景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三、请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僇人 恒惴栗 施施而行 斫榛莽 焚茅茷 箕踞而遨 衽席 岈然洼然 若垤若穴 攒蹙累积 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 不与培塿为类 颢气 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 与万
3、化冥合 四、自读课文,理解生字词,尝试翻译1、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僇: 居是州: 恒惴栗:恒: 惴栗: 隙 : 施施: 漫漫: 译文: 2、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日, 徒, 穷回溪:穷, 回溪, 幽泉, 怪石, 披, 更, 相枕, 极, 趣, 译文: 3、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是 : 异态: 未始: 译文: 五、思考: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明确: 六、小结: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
4、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对永州奇山异水的浏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的不同于以往。以往所见的幽泉怪石没有给作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解脱,虽然畅游酒醉,却不能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大自然中,因此“觉而起,起而归”,心中的烦闷依然无法排遣。七、 课堂练习1、 文学常识填空柳宗元,字 ,世称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与苏轼一起并列“唐宋八大家”,其他六家为 、 、 、 、 、 。始得西山宴游记写于作者贬官永州,是“ ”的第一篇。2、 解释下列加点字(1)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3) 觉而起,起而归: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5、是( ) A、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是:代词,这。B、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则:连词,就。 C、日与其徒上高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D、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梦:名词,梦境。第二课时一、研习课文第二段思考:作者于何时、何地发现西山?明确: 追问:作者发现西山时都命仆人怎么做?明确: 二、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并尝试翻译。1、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因: 始指异之: 遂: 缘: 斫榛莽: 茅茷: 译文: 2、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
6、,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箕踞, 遨, 衽席, 岈然洼然: 若垤若穴:垤, 穴, 尺寸千里: 攒蹙累积:攒, 蹙, 累积, 萦青缭白: 萦, 际, 译文: 3、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培楼: 悠悠, 颢气, 涯, 洋洋, 造物者, 译文: 4、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觞: 颓然: 译文: 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释: 冥合: 向, 未始, 于是, 故为之文以志:之, 以, 志, 译文:
7、三、学习文章写作手法(1)比照映衬西山的高峻峭拔: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尺寸千里,攒促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游西山时宴饮之乐: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2)情景交融作者游山的真正目的在于忘忧,西山之游真正之喜在于实现了自我与自然的两相融合,乐以忘忧。登顶西山,所见山之高峻挺拔与他山形成比照。发现了西山的卓尔不群,心灵有所寄存的永州司马不禁感慨“游于是乎始”。西山之怪特美和作者受到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相互映照,“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
8、游,而不知其所穷”。西山之巅,一览雄浑景色,作者沉浸在自然景象与自我情致的妙合无垠之中。此时,作者的“情”与西山的“景”完全融为一体。3、前后呼应心情前: 后: 醉态前: 后: 归家前: 后: 始游前: 后: 四、课堂练习1、古今异义(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古义 今义 (2)攒蹙累积。古义 今义 (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古文 今义 (4)游于是乎始古义: 今义: (5)醉则更相枕以卧古义 : 今义: (6)到则披草而坐古义: 今义: (7)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古义 : 今义: 2、一词多义(解释制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异(1)始指异之 (2)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特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为(1)自余为人 (2)故为之文以志 而(1)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2)卧而梦 (3)觉而起,起而归 (4)自远而至 (5)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6)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7)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8)而不知其所穷 (9)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0)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五、小结自然山水对于柳宗元不是一种冷漠的存在,仿佛是亲切的知己。因此,他笔下的自然山水便具有和他的性格相协调、相统一的美的特征:高洁、幽邃、澄鲜和凄清。这种自然美是通过对事物洞察幽微的细致刻画而表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