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5092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湘教版地理文档:第五单元 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9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普查资料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及对策;近几年考查频度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2.运用人口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差异;近几年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历史上世界的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人口增长速度有快有慢,这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2)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概念: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根本因

2、素: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历史时期:A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4)人口自然增长影响的因素。生物学规律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等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人口增长模式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问题并填表。(1)构成指标:A出生率、B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成因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原始模式传统模式过渡模式现代模式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3、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成因分析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形成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粮食增产等现代科学知识普及,医疗卫生技术进步,生活和文化水平提升,生育观念和行为变化(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主要发达国家:“低低低”模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高低高”模式。全世界:由“高低高”模式向“低低低”模式过渡。我国的人口增长从“高低高”模式转变到20世纪末以来的“低低低”模式。【深度思考1】“三低型”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一定比“高低高”型的国家低吗?提示不是。许多“高低高”型国家如印度,人口的死亡率已经降到

4、很低的水平。而“三低”型的发达国家,由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大,人口死亡率往往比一些“高低高”型的发展中国家高。二、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爆炸”读“人口爆炸”和世界“10亿人口年表”图,回答问题。(1)“人口爆炸”: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2)人口指数增长:开始时数量比较少,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2.环境的限制性(1)原因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地增加。自然资源总量是有限的。(2)主要表现土地资源:人均拥有量下降,农业土地资源面积缩小。矿产资源: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淡水资源:淡水资源短缺

5、问题日益严重。森林资源:大面积毁坏。3.基本概念(1)人口容量: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3)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4.人口容量的特点(1)临界性: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是否协调,取决于该地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否相当。(2)相对性: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其人口容量也不相同。(3)警戒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

6、低于人口容量。【深度思考2】简述我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或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特征及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提示环境人口容量总体水平都较低。西北地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青藏高原地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热量”。考点一人口增长及人口问题1. 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别称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状况速度慢,波动较大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数量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急剧增加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

7、或负增长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学法指导图文结合阐述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1)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2)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3)自然增长率2.5%)高(2.5%)低(2.5%)低(1.0%)现代型低(2.0%)低(1.5%)低(1.0%)考法一人口增长与人口转变模式分析1.(2017海南地理,12)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1)该国

8、可能是()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所以可以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印度从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

9、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在2000年就已经是传统型。答案(1)C(2)B2.(2014课标,1011)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A. B. C. D.(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解析第(1)题,从图中1970年以前,虽然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下降很快,但移民人数减少缓慢,说明总人口数仍是增加的,1970年以后移民人口迅速增多,移民

10、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也上升很快,所以判断总人口数也是持续上升。只有正确。第(2)题,19501970年,移民人口减少不是很大,但移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迅速下降,说明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答案(1)A(2)C借题发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1)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2)人口统计图判读时的注意点柱状图判读时要注意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一个柱子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柱子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曲线图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数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

11、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的明显转折点。3.(2016天津文综,5)读下图,回答问题。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解析根据该省人口数量的增长变化图可知,该省人口增长由快变慢,故其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应是由高逐渐降低,且1990年至2000年降低较快。答案D考法二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分析4.(2017江苏地理,1314)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

12、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老年人口占比较高,而城镇老年人口占比较低,B错;经济发达省市如图中广东省并未进入老龄化阶段,C错;东北地区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于农村老龄人口占比,城市老龄化比农村明显,D错;我国东部超大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城镇老年人口占比较高,均在6.5%以上,而农村老年人口占比在2%以下,故选A。第(2)题,我国中西部省份农村青壮年受经济因素影响多外出务工或经商,老年人留守农村,导致农村老年人口占比较高,故选B。答案(

13、1)A(2)B考法三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5.(2014福建文综,56)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2)题。(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逐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我国2015年前后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少儿抚养比维持在较低水平,由人口抚养比的概念推知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14、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故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结构的变化。第(2)题,随着少儿人口比重下降和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我国2025年后人口老龄化严重,会造成劳动力逐渐不足。答案(1)D(2)B考点二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项目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区别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体现的意义生存发展人口数量大小共同点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2.图示

15、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及制约因素的相关性表现(经典高考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析图过程尝试自解答案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类题通法四步法分析区域环境人口容量1.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一个区域的资源状况包括矿产、水、耕地、气候等方面;一个地区的资源越丰富,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越大。2.考虑科技、经济等条件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会影响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一个地区的上述条件好,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3.考虑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的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从其他区域调

16、入资源,提高本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4.考虑该区域的消费水平一个区域的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水平也较高,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小。考法影响人口容量因素分析(2016上海地理,1920)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1)(2)题。(1)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914.3283.41 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528.18814.07414.95A.甲省 B.乙省C.丙省 D.丁省(2

17、)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如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解析第(1)题,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即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C正确。第(2)题,图示我国完成中等教育的比例偏低,不是人数偏低;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与其他三国相差不大;我国从制造业大

18、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A正确。答案(1)C(2)A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因形似金字塔而得名。可直观地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人口金字塔图主要考查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的性别结构、人口增长模式、预测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和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等。 典 图 示 例获取信息本图为人口金字塔图,从图中可获得以下信息:金字塔图中的横坐标表示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金字塔图的纵轴表示年龄组别,表示2024岁男性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5559岁女性占总人口的比重。解读信息(1)1014岁人口年龄组比重明显偏低,说明1014年

19、前的人口出生率较低。(2)2024岁人口年龄组比重明显偏高,说明2024年前的人口出生率较高;并即将迎来生育高峰。(3)5559岁年龄段女性比重明显大于男性比重,而60岁以上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说明存在性别比例失调问题。(4)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较大,说明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类 图 通 法1.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1)判读性别比根据某年龄段男女各自所占比重的状况,判断出男女性别比例特点,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2)判断出生率根据金字塔图中低年龄人口比重高低可判断出生率的高低;如果低年龄比重高,说明出生率高;如果低年龄比重低,说明出生率低。(3)判断不同年龄阶段人口比例(看塔形)不同的

20、塔形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窄的塔形反映出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过高的问题;上宽下窄的塔形则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4)分析老龄化情况若图中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累计相加小于10%(7%),说明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若图中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累计相加超过10%(7%),说明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5)分析育龄人口比重主要看育龄女性(2049岁)人口所占比重,可推测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如育龄女性所占比重较高,可判断出该阶段人口增长较快。2.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读图流程第一步:读懂坐标,注意单位读懂横纵坐标的含义,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分别所占的比重,还要特别关注人

21、口数量的单位。一般纵坐标表示各年龄段,横坐标表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口占比。第二步:判定塔形,明确类型不同的塔形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根据不同塔形可以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和存在的人口问题等,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指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第三步:关注异常,透析原因出现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或增加,男女比例明显失调等异常情况,要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事求是的原因分析。生育政策、重大灾害、人口大量迁移(升学、就业、务工等)等常常是导致比例异常的重要原因。学 以 致 用考法一由金字塔图考查我国人口增长与年龄结构特征1.(经典高考题)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

2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解析第(1)题,图中2009年少年儿童的比重比1982年降低,说明人口出生率下降,A项错误。2009年与1982年相比,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但40岁以上人口,尤其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造成平均年龄增加,B项

23、正确。图中2009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1982年高,C项错误。2009年与1982年的2024岁人口比重大致相等,但2009年人口总数大于1982年,因此2009年的2024岁人口数量多,D项错误。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自1982年至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因此造成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同时造成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低值的情况下,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仍在增加。答案(1)B(2)B考法二由金字塔图判断我国的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2.(2015福建文综,78)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

24、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a方案少年儿童比重明显小于c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及人口性别比差别都不大。第(2)题,a方案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严重;c方案少年儿童比重较大,人口自然增长快。两种方案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b方案少年儿童比重、老年人口比重以及青壮年人口比重分配最为合理,所以三种生育方案

25、中b方案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D(2)B限时规范专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上海地理,2122)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12题。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A.2003年 B.2008年C.2010年 D.2012年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解析第1题,读图中自然和机械增长率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即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

26、。图中2008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B正确。第2题,因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大于0,故上海人口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B正确。答案1.B2.B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34题。3.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A.甲乙丁丙 B.丙乙丁甲C.甲乙丙丁 D.丙乙甲丁4.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移民人口政策的实施资源十分匮乏A. B. C. D.解析第3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降低),继而是出

27、生率(降低)。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时期出生率由大到小的演变顺序即可得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第4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正确;人口政策通过鼓励或限制人口出生率,也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正确。国内移民对一个国家自然增长率变化没有影响;资源多少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没有必然的规律联系。答案3.D4.B(2018福建泉州一模)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读图完成57题。5.2000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

28、是()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6.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入 B.放开二胎C.出生率持续较低 D.城市化水平提高7.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解析第5题,比较两个年份的曲线,可看出东西向明显升高,南北向升高与降低呈相间分布,但波动不大;则整体上人口老龄化系数升高。同时2010年东西向曲线较2000年东西向曲线波动更大,说明东西差异扩大了。故A正确。第6题,图示东

29、北老龄化系数2010年比2000年明显升高,说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其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口以外的人口减少;结合选项可判断C正确,即出生率下降所致。第7题,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一般表明该区域劳动力人口比重会增加;因有较充足的劳动力供应,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故B正确。答案5.A6.C7.B读某四个地区人口“三率”统计图,回答89题。8.关于图示四个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口增长过快B.乙地应鼓励生育C.丙地经济发展水平低D.丁地人口平均寿命长9.与欧洲西部地区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最相符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甲地出生率约为3.6%,死

30、亡率约为1.4%,自然增长率约为2.2%,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过快;乙地自然增长率大于1%,自然增长率较高,不应鼓励生育;丙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丁地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人口平均寿命短,D错。第9题,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的现代型,与丙地最相符。答案8.A9.C(2018太原一模)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

31、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读图,完成1011题。10.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人口密集省份 B.山地丘陵地区C.水源短缺地区 D.经济落后省份11.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B.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中,主要影响因素都有初始人口密度;依据“系数

32、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可知人口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初始人口密度大,则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省份。第11题,长江三角洲为人口密度快速增加地区,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国内生产总值,即发达的经济促进了人口密度快速增加,故C项正确。答案10.A11.C二、综合题(共4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分)人口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结束了30多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下图是1950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

33、构和抚养比(含预测)示意图。(1)简述19752005年我国人口抚养比降低的原因。(6分)(2)有人从年龄结构的角度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是20002030年,据图说出其判断的理由。(6分)(3)分析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题,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新生儿数量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人口转化为劳动力人口,因此少年儿童与老年人口的数量都少,故人口抚养比降低。第(2)题,根据示意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个时间段劳动力人口(1564岁为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重大,而人口抚养比较小,即劳动力丰富,社会抚养负担轻,因此对经济发展相当有利。

34、第(3)题,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2010年前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之后逐渐减少,而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加,呈现出劳动力数量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的趋势,因此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答案(1)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新生儿数量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人口转化为劳动力人口,还未成为老年人口,因此19752005年我国人口抚养比逐渐降低。(2)1564岁为劳动适龄人口,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20002030年1564岁人口所占百分比较大,而人口抚养比较小,因此此阶段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3)2010年前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

35、的数量达到最大,人口抚养比最低,之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未来将面临劳动力供给的困扰,经济增长步伐将放缓;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百分比逐渐增大,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抚养负担加重,社会医疗、护理负担加重,我国将面临“未富先老”的巨大养老压力。13.读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2014年开始,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国很多省市开始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议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1)据图概述我国人口

36、抚养比的变化特点。(4分)(2)根据材料判断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阐明原因。(10分)(3)概述发展中国家从20002010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结合人口金字塔的类型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10分)解析第(1)题,从中国人口抚养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特点。第(2)题,从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图中看出,1564岁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比例上升,说明人口抚养比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从人口政策、人口寿命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分布金字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时,要从有利和

37、不利两方面来分析。答案(1)少儿抚养比呈持续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稳步上升。(2)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从2014年开始,我国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的政策,出生率将提高,少年儿童的抚养比将有所上升;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老年抚养比也将进一步增加;但此时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所以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3)20002010年少儿抚养比呈减小趋势,但总人口还在不断增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属增长型人口金字塔。有利方面:青壮年人口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不利方面: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条件的压力大,导致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口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