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69.29KB ,
资源ID:114978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497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诗提升练习(1)(附答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诗提升练习(1)(附答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docx

1、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提升练习(1)(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

2、的思想感情?(3分)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诗歌中的“ ”(景物名)既点出了暮春时节,也暗示了 。2.李白借月抒怀的名句很多,从以下句子中选择与划线句手法相同的一句赏析。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静夜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1.闻

3、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2分) 2.上面两首诗都有对于声音的描写,请你从“子规啼”和“踏歌声”中,分析诗人不同的心情。(2分) 3.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2分) , 。(写出连续两句)(四)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请赏析“凉”字的妙处。(2分) 2.“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句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五)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注】丘员外,苏州人,任尚书郎,后隐居临平山上

4、。韦应物,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任苏州刺史,故世称韦苏州。属:正值,适逢。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此处指丘员外。1.试分析这首诗的第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后两句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这两句进行鉴赏。 (六)浪花王寀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晚风。 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注】王寀(ci):北宋诗人。1.根据语境,填入诗中方框内最恰当的一个字是()(2 分)A.抚B.拂C.吹D.弄2.根据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浪花”的样子。(2分) 答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提升练习(1)(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5、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1.B(B项中“描写了大海的近景”理解错误,应为“描写了大海的远景”。“水何澹澹

6、,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2. 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诗歌中的“ ”(景物名)既点出了暮春时节,也暗示了 。2.李白借

7、月抒怀的名句很多,从以下句子中选择与划线句手法相同的一句赏析。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静夜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答案:1.杨花;征人(王昌龄)前途命运未卜。2.选择,都是通过诗人大胆绮丽的想象(拟人)将明月人格化,赋予人的情感(仅选择无共性分析不得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将明月当成友好的使者,表达诗人对好友王昌龄的关怀;“举杯邀明月”一句,则是写出诗人独酌时的孤寂,愿把明月当作可以慰藉心灵的知己(意对即可)。(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

8、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踏歌:唐代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2分) 2.上面两首诗都有对于声音的描写,请你从“子规啼”和“踏歌声”中,分析诗人不同的心情。(2分) 3.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2分) , 。(写出连续两句)答案: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愁心”寄托给了“明月”,让“明月”随风陪伴友人直到夜郎西,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也带到那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2. “子规啼”写杜鹃鸟的叫声哀

9、婉凄切,反映了诗人沉重忧伤的心情;“踏歌声”写用歌声送别,悠扬轻快,反映出诗人轻松的心情。3.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四)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请赏析“凉”字的妙处。(2分) 2.“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句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1. “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秋风秋雨给人的真实感觉)(1分);同时,也是凄凉氛围和悲凉情感的反映,将情景融合在一起。(1分)2.虚写(或想象),是诗人想

10、象的情景,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回答“虚实结合”不得分)(1分)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写出了诗人送别魏二时难分难舍的情感。(2分)附诗歌翻译:江楼上醉饮话别橘柚正飘香,江风吹洒细雨带给小船凄凉。想象你独自远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梦里静听猿啼悠长。(五)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注】丘员外,苏州人,任尚书郎,后隐居临平山上。韦应物,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任苏州刺史,故世称韦苏州。属:正值,适逢。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此处指丘员外。1.试分析这首诗的第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后两句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这两句

11、进行鉴赏。 答案:1.点名时间是秋天的夜晚,“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彼此衬映,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示例一:运用以声衬静(反衬)的手法,以“松子落地”之声烘托了一种空寂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示例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松子落地”之声,虚写“友人未眠”,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附诗歌翻译: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六)浪花王寀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晚风。 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注】王寀(ci):北宋诗人。1.根据语境,填入诗中方框内最恰当的一个字是()(2 分)A.抚B.拂C.吹D.弄2.根据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浪花”的样子。(2分) 答案:1.D2.秋水被晚风吹拂,皱起层层涟漪,满江波浪倒映着火红的夕阳,如同绽出如火的朵朵红花。(抓住“碎红”,有比喻,有联想,语言生动优美。)附诗歌翻译:秋天,一江蔚蓝的江水,连接着蔚蓝的天空;傍晚,江面上吹过了阵阵微风,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晚风中。碧波万里,那朵朵浪花,有谁能够采摘?夕阳把浪花染红,起伏的江水,波光跳跃,又揉碎了花瓣重重。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