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高考历史一轮考点规范练:9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岳麓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4597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历史一轮考点规范练:9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岳麓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考点规范练:9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岳麓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考点规范练:9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岳麓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考点规范练:9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岳麓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考点规范练:9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岳麓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7高考历史一轮考点规范练:9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岳麓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选择题1.一位美国学者说:“它们双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式咄咄逼人的姿态。”“它们”指的是()A.美国英国B.美国中国C.中国日本D.美国苏联2.(2015河南六市二模)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爆发后,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可美国决定“应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早通知中国”。这一事件表明()A.美国放弃抵制中国的政策B.美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C.美国慑于中国强大而示好D.美国把苏联当作主要威胁3.(201

2、5广东深圳三模)战后(美国)人们所憧憬的安全而充实的生活得到了助力。强大的政治文化奖赏追随者,不遵从者则被边缘化,国内的遏制也由此加固。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危机后的社会萧条B.冷战时的意识形态对立C.经济全球化对美国的冲击D.恐怖主义造成的恐慌4.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发给华盛顿一封“八千字电报”,认为苏联在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并以此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对此,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战后苏联积极扩张势力范围B.主张对苏实行“遏制战略”C.美苏冷战促使世界分裂D.美苏开始进入冷战时期5.(2015河南新乡三模)有学者

3、认为:1947年6月,帮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在两极格局的行程中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马歇尔计划()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B.强化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C.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6.布莱恩莱瓦克等在西方世界碰撞与转型一书中指出:“恰恰在欧洲,失去其殖民地财产的同时,它自己也在遭受殖民化,至少是遭受可口可乐殖民。”这里所说的“殖民化”是指()A.欧洲成为美国倾销商品的殖民地B.欧洲各国受美国控制丧失独立性C.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D.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各国7.“这不仅改变了美国过去在和平时期不参加美洲大陆以外

4、任何军事集团的传统对外政策,而且标志着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业已初步完成。”这评论的是()A.杜鲁门主义提出B.实施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成立D.柏林危机的爆发8.(2015湖北宜昌三模)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变”战略。这表明美苏()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C.“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D.“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9.“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5、A.同盟力量的差距B.意识形态的对立C.军事力量的失衡D.经济水平的差距10.下列史实主要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时间大事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A.苏联力图维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外交成果B.美国放弃了对苏遏制战略C.美苏关系缓和与对抗交替D.美苏处于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之中11.(2015河北沧州一模)1975年,苏联支持下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最终战胜了北约支持下的欧洲殖民军,取得了独立并宣布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类似的还有加纳等国。这些现象说明()A.民族解放运动中曾混杂冷战因素B.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世界多极化C.美苏双方把军

6、力重点部署在非洲D.文明程度提高使欧洲放弃了殖民地12.1955年3月1日,丘吉尔在对众议院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新式武器除改变战争外,还改变了国际关系。它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丘吉尔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该材料主要说明了冷战()A.导致美苏之间不断上升的军备竞赛B.促进不同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C.推动亚非拉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D.避免了当时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但是)这几个月事情很明显,即这些肉眼可见的破坏可能远远小于欧

7、洲经济整个系统的裂痕。过去的10年情况是极端异常的。狂热的备战和更狂热的战争力量的维持使得国家经济所有方面断裂,机器失修或者完全过时。在军事独裁和毁灭性的纳粹统治下,实际上每一个可能的企业都卷进了德国的战争机器。因为资金的缺乏、民族主义的榨取或者单纯的破坏,长期的商业联系、私人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和船务公司消失了。在很多国家,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已经严重动摇。战争中欧洲商业结构已经完全坍塌。战后欧洲经济的重建很明显地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并且需要比已经预见到的更大的努力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1947年6月5日)材料二下文摘自美国“第四点计划”,也称“技术

8、援助落后地区计划”。非洲、近东、远东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及中南美洲某些地区,千百万人赤贫如洗,缺少就业机会,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挑战之一。援助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发展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政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他们的努力获得成功,外界的援助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时候若无其他国家的初步援助,这些地区的人民便无法着手这项伟大的事业。材料三所有这些地区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它们必须为人民的民主抱负打下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它们就无从满足当今世界对这些地区人民所激起的种种希望。倘若它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杜鲁门第四点计划(1949年6月24日)(

9、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马歇尔发表演讲的背景是什么?针对材料一中所说问题,马歇尔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2)据材料二,“第四点计划”提出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3)早期研究马歇尔计划的学者大多把它看作美国式慷慨的又一成功范例。你的看法如何?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的每一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支持率都在攀升。在法国、意大利和芬兰,共产党得到了全部投票的20%;在比利时、丹麦、挪威、荷兰和瑞典则接近10%。在东欧国家,20%50%的平民支持左翼政党。令美国人感到震惊的是,1945年7月,英国的工党夺取了胜利,把温斯顿丘吉尔赶下了台。美梅尔文莱弗勒人心之争美国

10、、苏联和冷战材料二戈尔巴乔夫在其执政结束后说:冷战是一场没有必要的严重悲剧,源于美苏两国对对方战略和意图上的误解,双方都把对方的战略意图往最糟糕的方面考虑,导致了两国对外政策的僵化。(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支持率攀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欧洲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支持率的攀升说明了什么?(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的原因。#考点规范练1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选择题1.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题眼是“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美英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相符,是盟友,与材料“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和美日之间虽然意识形态、

11、社会制度对立,但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式咄咄逼人的姿态”不符,故B、C两项错误;美国和苏联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不一样,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苏形成争霸之势,故D项正确。2.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题眼是“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早通知中国”。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1972年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1969年美国还没有“放弃抵制中国”,故A项错误;美国是出于与苏联争霸的需要,不是“旨在维护世界和平”,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但未达到“慑于中国强大”的程度,故C项错误;美国出于

12、与苏联争霸的需要,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故D项正确。3.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美苏冷战的原因。社会萧条与“战后(美国)人们所憧憬的安全而充实的生活得到了助力”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采用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的角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冷战格局,究其根源是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与“强大的政治文化”不符,故C项错误;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但与“战后(美国)”“强大的政治文化”不符,故D项错误。4.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题眼是“1946年”“对付苏联

13、”。乔治凯南电报认为战后苏联积极扩张势力范围,但这不是它强调的重点,故A项错误;这封电报的重点是强调“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故B项正确;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此时世界还未分裂,故C、D两项错误。5.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马歇尔计划,题眼是“帮助欧洲复兴”。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是1955年华约的建立,故A项错误;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国家经济援助的同时,也加强对西欧国家政治上的控制和经济方面的渗透,故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仅仅体现两大阵营经济上的对峙,并未反映出矛盾的完全激化,故C项错误;美苏由同盟转为对抗的主要原因是美苏两国

14、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是马歇尔计划,故D项错误。6.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材料中主要论及的是马歇尔计划,该计划是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扶持控制西欧各国的措施,故D项正确。7.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北约组织的成立,题眼是“军事集团”。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军事集团”“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的政治表现,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经济表现,故B项错误;北约组织属于军事组织,故C项正确;柏林危机的爆发与美国的战略部署无关,故D项错误。8.C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题眼是“三和”方针和“和平演变”。材料表明美苏冷战的方式扩展到“三和”方针和“和平演

15、变”战略,故C项正确。9.D解析:由“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可知苏联的军事力量是强大的,所以C项不正确;材料说的是“这两个争夺者”,不强调其同盟者,所以A项不正确;不能说意识形态“不对称”,B项不正确;“不对称”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水平的差距,所以D项正确。10.C解析: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反映了双方关系的缓和,柏林墙的建立和古巴导弹危机体现了双方对抗的加剧,B项说法错误,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为C项。11.A解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背景下的国际关系,题眼是“苏联支持”“北约支持”。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而欧洲殖民军则得到了以美国为首

16、的北约支持,这说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混杂着美苏争霸的因素,故A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多极化,故B项错误;美苏冷战的重点是在欧洲,故C项错误;欧洲并不是心甘情愿放弃殖民地的,而是军事上的失败不得不承认殖民地独立,故D项错误。12.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美苏冷战的影响,题眼是“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题干中丘吉尔演讲所体现的内容与美苏军备竞赛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丘吉尔演讲所体现的内容与从不同国家身上借鉴经验无关,故B项错误;题干中丘吉尔演讲所体现的内容与亚非拉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可知,在新式武器的威胁下,各个国家都不敢发动新的世界大战,

17、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 13.参考答案:(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受了巨大破坏,各国生产萎缩、失业增加、货币混乱。许多国家共产党蓬勃发展,有获取国家政权之势。方案:对欧洲实行经济援助,使欧洲恢复到正常经济状态。(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激烈对峙;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地区的需要。影响:拓展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势力范围,强化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地位;为美国垄断资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对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3)看法: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美国企图通过该计划控制西欧、遏制苏联,进而实现其世界霸权,因此这绝不是什么慷慨。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

18、知识、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出处的时间为1947年,此时正值美苏两极格局的时期,然后结合所学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实际考查的是马歇尔计划,即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第(2)问,应当从时代背景中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互相对峙,对欧美以外的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争夺;“影响”可从对美国和对世界两个角度考虑。第(3)问,主要是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深刻分析马歇尔计划,回答时应该着重明确马歇尔计划的实质。14.参考答案:(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和战后苏联地位的提高,改变了许多人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战后欧洲的经济困难,使人们具有求变的心理。说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不是西方国家宣传的洪水猛兽;作为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也有值得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的地方。(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称霸世界;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冲突;丘吉尔“铁幕”演说的推波助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反战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联合国的成立,核战争的毁灭性等,制约着美苏用战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