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4420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6章第3节A组基础题组一、单选题1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经研究推测,这些地雀的共同祖先来自南美洲大陆,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因不同岛上的生存环境不同,地雀的喙出现了显著差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A13种地雀的全部基因构成了地雀种群的基因库B不同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相同的C喙大小的差异是地雀进化的动力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地雀个体来影响其种群的基因频率解析13种地雀属于13个物种,同时也是13个种群,而种群的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A错误;不同岛上的生存环境不同,因此不同地雀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不同的,B

2、错误;自然选择是地雀进化的动力,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地雀个体影响其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D)A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B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不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解析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并不意味着新物种形成,只有形成生殖隔离才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错误;

3、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错误;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D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基因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B)A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B当某七星瓢虫种群数量剧减时,可能增加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C若一种群中基因型为Mm个体占22%,基因型为mm个体占2%,则基因库中M的基因频率为76%D因为男性色盲患者较多,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解析基因库是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由于不同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存在差异,所以每个个体是不可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的,且

4、可遗传的变异均可能改变基因库的组成,A错误;当某七星瓢虫的种群数量剧减时,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加,可能会使某些基因消失,B正确;若一种群中基因型为Mm个体占22%,基因型为mm个体占2%,则基因型为MM个体占1(22%2%)76%,M的基因频率76%22%287%,C错误;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是因为男性X染色体只要带色盲基因就会患病,但并不意味着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D错误。4X植物容易受到Y害虫的侵害,X植物的某突变株含有一种抗虫基因,该基因使突变株具有了对Y害虫的抗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抗虫基因的产生是X植物为抵抗Y害虫主动定向突变的结果B该突变株

5、的出现说明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也可以形成新物种CX植物产生的突变株对Y害虫是不利的,会阻碍Y害虫的进化DY害虫长期采食X植物可能会使X植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解析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抗虫基因的产生不是X植物主动定向突变的结果,A错误;X植物突变株不是一个新物种,B错误;现有环境下X植物产生的突变株对Y害虫是不利的,但它们是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C错误;Y害虫长期采食X植物会发生自然选择,长期的自然选择可能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D正确。5(2021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一期末)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细菌造成耐药性,如果被细菌感染,则往往

6、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细菌发生了进化D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细菌(物种)不一定产生解析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对细菌起到一种选择作用,不耐药个体被淘汰,耐药个体保存下来,长期将会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上升。B错。故本题选B。6(2021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A)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B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C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

7、色)95%变为s(黑色)95%D克隆羊多利解析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四倍体与二倍体存在生殖隔离,四倍体西瓜可以进行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所以四倍体西瓜符合物种的概念,是一个新物种,A正确;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子,但骡子是不育的,故骡子不属于新物种,B错误;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占95%变成了s(黑色)占95%,发生了进化,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的物种,C错误;克隆羊多利与普通羊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A。7(2021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下学期期末)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生物进化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使各地区的种群基因库存在差异B

8、物种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解析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使各地区的种群基因库存在的差异越来越多,A正确;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而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故选A。8(2021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二中高一测试)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以山貌雄伟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为世界罕见的动物基因库,其中白鹇由80年代初的几百只增加到现在的一万多只,该保护区白鹇数量上升一定会导致(A)A种群基因库增大B基因突变频率提高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基因产生定向

9、突变解析由种群基因库的概念可知,基因库大小与种群数量有关,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基因库增大,A正确;提高基因突变频率的因素是辐射、紫外光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在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等条件不可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B错误;该保护区白鹇数量上升但该种群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定向改变,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故选A。9(2021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研究人员对某大型社区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 488名女性中有患者42人,携带者722人;8 024名男生中有患者762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是(C)A4.4%B5.1%C6.8%D7.2%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

10、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色盲的基因频率XbXbXb100%(422722762)/(7 48828 024100%)6.8%。即C正确。故选C。10(2021广西玉林市玉州区高一期末)从某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250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80只、150只、20只。该果蝇种群中,A与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B)A65%、35%B62%、38%C95%、5%D40%、60%解析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根据题意可知,A基因的数量是280150310个,a基因的数量是220150190个,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310(2502)62%,

11、a的基因频率为190(2502)38%,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11如图表示A海岛上的一个兔种群甲,由于地壳运动, 随A海岛被分成B、C两个海岛而分成两个种群,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若没有发生地壳运动,留居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A错误;留居在A 地区的甲种群由于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其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B错误;乙、丙两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

12、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确;甲、乙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两种群的基因库有较大差异,但并不是完全不同的,D错误。12下列关于隔离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D)A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C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马和驴可以杂交,但二者存在生殖隔离解析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A错误;地理隔离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B错误;隔离(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错误;马和驴可以杂交,但二者存在生殖隔离(无可育后代),D正确。13(2021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形成13种物种

13、的进化过程中,地理隔离起到的作用不包括(D)A基因交流的困难增大B基因库的差异增大C进化方向差异增大D变异方向不同解析地理隔离导致种群之间基因交流的困难增大,A正确;由于地理隔离使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所以导致种群之间基因库的差异增大,B正确;地理隔离使种群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导致进化方向差异增大,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不是由地理隔离决定的,D错误。故选D。14研究一条河流两岸的A、B两个种群,发现两者在外貌上基本没有差别,却存在生殖隔离。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A河流两岸的环境不同导致了A、B两个种群的进化方向不同BA、B外貌相同,所以是同一物种CA、B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若枯水期河流

14、干涸,A、B之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则两者为同一物种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一条河流两岸的A、B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河流两岸的环境条件不同,对于不同种群的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使处于不同地域的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不同方向改变,造成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进一步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生殖隔离是形成不同物种的标志。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15(2021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在某一地区,生物学家发现两个形态特征相近而鸣叫声音不同的青蛙种群。生物学家将这两个类型的青蛙通过人工受精的方式取得受精卵,发现绝大多数的受精卵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死亡。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类型的青蛙(D)A存在地理

15、隔离B存在亲缘关系C属于同一物种D存在生殖隔离解析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由题意知,通过人工受精的方式取得的受精卵绝大多数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死亡,表明这两个类型的青蛙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项正确,A、B、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6(2021哈密市第八中学高二期末)农田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_种群_,这是生物进化的_基本单位_。 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_种群基因库_。(2)害虫抗药性变异的来源

16、属于_基因突变_。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原因在于_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_。(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实质是_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_。(4)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_不定向的_(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_淘汰_,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_基因频率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_自然选择_决定的。解析(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该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是种群的基因库。

17、(2)抗药性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故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构,实质是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加。(4)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所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组能力题组一、单选题1古生物学家发现的最早驯养狗化石,距今大约有3.3万年。该化石与现代格陵兰萨摩犬在形态、大小上最为接近。而与狼在牙齿特征上特别相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现代格陵兰萨摩犬

18、与狼的基因库没有差异B狼的存在不利于增加食草动物的多样性C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历漫长的进化历程D了解这一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解析经过长期的选择作用,现代格陵兰萨摩犬与狼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现代格陵兰萨摩犬与狼的基因库具有明显的差异,A项错误;狼的存在对食草动物而言起了选择作用,促进了生物进化,故对食草动物是有利的,B项错误;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大多数物种的形成是由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有些物种可以不通过地理隔离而直接产生生殖隔离,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或人工诱导多倍体,C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研究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19、,D项正确。2如图表示某群岛上蝉的物种演化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不同种的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由乙形成丙和丁的过程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B物种戊的形成是基因频率不定向改变的结果C由甲形成乙和戊的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群岛上各种蝉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解析乙形成丙和丁的过程是由于乙发生了基因突变,由于突变是不定向的,在A岛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最终选择了丙和丁两物种,A正确;新物种的形成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自然选择是通过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淘汰了不利变异,保留了有利变异,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变化,B错误;新物种的形成是通过定向的自然选择形成的,由于环境的不同,自然

20、选择的方向不同,C正确;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无机环境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3(2021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原松鼠种群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后,其进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a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自然选择导致的Cb出现后两种群的基因库就完全不同了D品系1和品系2出现是个体间生存斗争的结果解析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故b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错误;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故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自然选择导致的,B正确;b出现后两种群的基因库就不完全相同了,C错误;品系1和品系

21、2出现说明变异具有不定向性,D错误。故选B。4(2021广西梧州市高一期末)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两种体色的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对红色(b)为显性。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C)A18%、82%B36%、64%C57%、43%D92%、8%解析种群中B基因频率为18%1/278%57%,b基因频率为4%1/278%43%,C正确。故选C。5(2021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

22、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 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C)A20%B40%C60%D80%解析果蝇的长翅为显性基因,残翅为隐性基因,根据题意,残翅果蝇所占比例为40%,杂合子所占比例为40%,则v基因的基因频率为:vv的基因型频率1/2Vv的基因型频率40%1/240%60%,C正确。故选C。6(2021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A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23、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具有不定向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正确;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A。7(2021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高一期末)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导致南方水系中的血吸虫随水北上。与血吸虫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它会产生定向变异来适应环境B它与北方血吸虫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C它会因环境改变发生定向进化D漫长的地理隔离可能使其演化成新物种解析突变是不定向的, A错误;环境的选择会使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所以进化是定向的, C正确;专家担心血吸虫会在北方水系中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可能会因为地理隔离产生生殖隔离,B、D正确。8(2021广东省中山市高一期末

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区别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BCD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强调:过度繁殖导致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导致有利变异个体不断积累,不利变异个体逐渐遭到淘汰,体现了自然选择的方向,也就是生物进化的方向;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局限在个体水平上的解释,且没有进一步弄清楚遗传变异的实质。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基础之上,提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由以上分析可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区别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是

25、,选A。9(2020安徽省池州市高一期末)在若干年期间,研究人员对生长在山区中的某二倍体植物种群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控制植株红花、黄花和白花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依次为R、r和r,且R对r、r为显性,r对r为显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红花植株白花植株黄花植株初次调查64%36%0二次调查38%16%46%A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R、r和r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B初次调查时,该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60%,二次调查时为40%C基因重组导致该种群三种花色的出现,为其发生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调查期间,花色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解析基因库是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

26、的总和,因此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R、r和r基因不能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A错误;如果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初次调查时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60%,二次调查时为40%,但是该种群不一定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因此无法计算r的基因频率,B错误;基因R、r和r属于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调查期间,花色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D正确。故选D。二、不定项选择题10(2021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某果蝇种群中的个体自由交配,在I、时间段都经历多代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27、B)A在I时间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B在时间段内出现的变化是基因突变造成的C在I时间段内该果蝇种群发生了进化D同一基因型个体在不同时期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不同的解析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a的基因频率是60%,A正确;在时间段内出现的变化是自然选择造成的,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段,A和a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C正确;通过曲线图的变化可知,同一基因型个体在不同时期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不同的,D正确。故选B。11(2020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A长期的地理隔离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B隔离导致物种不能交配繁殖,引起物

28、种灭绝C生殖隔离一旦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解析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导致生殖隔离,但有的物种的形成不经过地理隔离,如异源多倍体的形成,A项错误;隔离导致物种不能交配繁殖,可引起物种基因频率的改变,但不会引起物种灭绝,B项错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C项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使得种群间的基因库逐渐形成明显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所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D项正确。12(2020四川省简阳市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D)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

29、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A错误;一个种群中,理论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为1,B正确;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AAaaa121,则A基因的频率a基因的频率,C错误;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伴X隐性遗传方式,男性只要有一个色盲基因就患病,而女性有两个色盲基因才患病,但人群中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与女性群

30、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相当,D错误。故选A、C、D。三、非选择题13(2021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二中高一测试)已知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 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有条纹(显性)无条纹(隐性)合计存活个体数178211389空壳数332279611合计5104901 000(1)在这1 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49%_;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70%_。(2)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壳上_有条纹_(有条纹、无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

31、经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_增大_(增大、减小),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_自然选择_实现的。解析(1)在1 000只蜗牛中,隐性的无条纹个体为490个,aa的基因型频率为490/1 000100%49%;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9%42%/270%。(2)据表可知,蜗牛空壳中大部分为有条纹类型,说明壳上有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经多个世代后,由于自然选择作用,该种群中A基因逐渐被淘汰,基因频率将下降, 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增大。14(2021山东省青岛胶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纵观整个生物界,捕食者与被捕者之间总是进行着激烈的“军备竞赛”。位于亚利桑那

32、州科罗拉多大峡谷北缘的凯巴森林,生活着黑尾鹿种群和它们的主要捕食者美洲狮和狼。1905年以来,该地黑尾鹿种群保持在4 000头左右的水平,为了发展鹿群,美洲狮和狼被大量猎杀,鹿群数量开始上升,到1925年达到最高峰,约有10万头,由于连续多年的过度利用,草场极度退化,结果使鹿群数量猛降,到1942年,黑尾鹿种群数量仅剩8 000头,而且大都身体瘦小,体质衰弱。20世纪70年代,当地政府制定并实施“引狼入室”计划,黑尾鹿种群数量逐渐上升,凯巴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凯巴森林中黑尾鹿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基因库_,研究发现,黑尾鹿等植食性动物

33、有较为发达的盲肠,这是_自然选择_的结果,该过程_是_(填“是”或“不是”)定向的。(2)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黑尾鹿种群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理由是_美洲狮和狼吃掉的大多是黑尾鹿种群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有利于鹿群的发展_。(3)美洲狮和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对该森林群落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试分析其原因:_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制约并稳定了黑尾鹿的数量,同时可以让植物资源也比较稳定,为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留出空间_。(4)黑尾鹿的某一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抽样调查得知当年雌雄个体的比例为1:1,雌性个体中XAXA、XAXa、XaXa三种基因型个体所占比

34、例分别为50%、30%和20%,雄性个体中XAY、XaY两种基因型各占50%。则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60%_。由于不含A基因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致使黑尾鹿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_减小_(填“增大”或“减小”),由此说明该黑尾鹿种群在不断地发生进化。解析(1)一个种群所包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黑尾鹿等植食性动物有较为发达的盲肠,有利于纤维素的消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该过程是定向的。(2)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美洲狮和狼(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黑尾鹿(被捕食者)种群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有利于鹿群的发展。(3)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制约并稳定了黑尾鹿的数量,同时可以让植物资源也比较稳定,为其他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留出空间,所以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对该森林群落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4)假设雌雄各有100个个体,则XA的基因频率0.660%,由于不含A基因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致使黑尾鹿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