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42274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共7页。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I卷(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读图甲综合图,图乙中国东部沿海12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A.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B. 区域内部的特性绝对一致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 读图乙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A. 河北水土配合最差B. 广西水土

2、配合最佳C. 水土配合总体较好D. 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3. 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降水量、地形B. 气温、降水量C. 耕地类型、耕作制度D. 地形、土壤【答案】1. A 2. A 3. A【解析】【1题详解】图甲中三类干湿地区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A正确;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相对一致性,但不是绝对一致,B错误;图甲中三类干湿地区是并列关系,而非包含关系,C错误;三个干湿地区的界线是一个过渡带,而并非是明确的界线,D错误。故选A。【2题详解】耕地、水资源比重的比值相差越大表示水土配合越差。由图知,北方水源不足,而南方水资源有余但耕地较少,其中河北水土

3、配合最差,A正确;浙江比广西水土配合好,B错误;北方是耕地比重大于水资源比重,南方是水资源比重大于耕地比重,南北方的水土配合都不好,C错误;辽宁比河北水土配合好,并不是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D错误。故选A。【3题详解】影响图中各省、市、自治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地形;北方地区平原广阔,降水总量少,耕地比重大,水资源不足;南方地区丘陵低山多,降水总量多,耕地比重小,水资源丰富,A正确;与耕作制度、土壤、气温无关,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农业资源的相关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业转移

4、是很自然的态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4.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沿海接单,内地加T”,主要是因为A. 劳动力成本的变化B. 市场需求的变化C. 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D. 国家政策的变化5. 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大坝下游、紧邻长江的宜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园。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A. 劳动力成本低B. 土地资源廉价C. 电力资源丰富D. 交通运输便捷【答案】4. A 5. C【解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价格也迅速提高,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因而选择在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内地进行加工生

5、产,故A正确。产业若是考虑到国内市场饱和或国外关税问题而转移,说明是受市场需要变化的影响,但我国新的产业转移中仍然是接国外的货单,在国内加工,故排除B。产业转移过程中某些国家或地区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从而吸引外来者的投资,而我国东部看中内地的不是投资环境,加工工业看中的是劳动力成本,故C错。 此次产业转移中国家政策的影响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D。【5题详解】该工业园邻近三峡电站,水电资源丰富而廉价,有利于工业园的发展,故C正确。内地省区的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较低且相差不大,故不是突出优势,排除A、B。宜昌靠近长江,内河航运便利,但其他的交通运输条件并非有很大优势,故D错。【

6、考点定位】工业区位因素,工业转移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6. 甲、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A. 种植业、畜牧业B. 畜牧业、林业C. 畜牧业、种植业D. 种植业、林业7. 当前甲、乙、丁三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A. 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B. 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湿地破坏C. 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D. 湿地破坏、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答案】6. C 7. B【解析】考查东北农林基地开发与保护。【6题详解】甲地位于大兴安岭的西侧,处在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土地类型主要为草地,适合发展畜牧业;丙地位于松嫩平原,气候湿润,耕地集中,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发展耕作

7、业,C正确,A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甲地为农牧过渡地带,过度农垦或过度放牧会引起土地荒漠化,乙地为小兴安岭的林区,不合理开采造成森林面积减少,丁地为三江平原,对沼泽地的开发导致湿地破坏,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 下列属于黑龙江垦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的是( )A. 冬小麦和大豆B. 春小麦和玉米C. 水稻和甜菜D. 谷子和玉米9.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A. 黑土层

8、变厚,肥力低下B. 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C. 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 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10. 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产品商品率较低以家庭经营为主A. B. C. D. 11. 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 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 “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 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答案】8. B 9. C 10. A 11.

9、 D【解析】【8题详解】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只有春小麦和玉米,所以B对;冬小麦位于华北和东北的南部,A错;水稻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虽然东北也有水稻种植区,但不是主要粮食作物,甜菜不是粮食作物,所以C错;谷子主要在黄土高原,所以D错。故选B。【9题详解】东北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黑土流失,森林被大量砍伐,湿地破坏。故选C。10题详解】商品粮基地大多都是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大规模国家经营,所以错。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包括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地区专业化生产两方面,所以正确。故本题应选择,正确答案为A。故选A。【11题详解】“粮、牧、企”的结构

10、模式是黑龙江垦区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大中型企业无关,A错误;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主要依靠扩大农业规模,B错误; “北大仓再走向“北大商”,主要进行农产品的商业化,而不是扩大农业生产,C错误。 “北大仓走向“北大商”,要注重农产品的商业化,要面向市场,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D正确。故选D。【点睛】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区域,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为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以南则为冬小麦,主要产区为华北平原。玉米是我国的第三大粮食作物,现代主要用作饲料,东北平原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玉米主产省。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中国大豆

11、的集中产区是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和江汉平原。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2. 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A. B. C. D. 13. 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 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B. 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C. 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D. 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14. 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能源短缺问题,今后在能源的开

12、发上,应该()从国情出发,继续重视开发和利用煤炭、水能资源优先发展核电,尤其在西部开发中要充分利用核电北方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南方农村充分挖掘水能限制生产规模以缓解能源短缺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A. B. C. D. 【答案】12. B 13. D 14. B【解析】【12题详解】我国的能源消费依然以煤炭为主,约占60%左右,其次为石油、天然气等,项符合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西部主要承担资源的开发和输送作用,故利于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且改善当地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当地的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D正确。当地的

13、电力需求量不大,没有电荒,A错误。当地不适合发展耗能工业,B错误。当地的能源以柴火为主,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今后在能源的开发上继续重视开发和利用煤炭、水能资源,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开发新能源等,正确,错误。北方缺水,冬季低温,不适合发展沼气,错误。限制生产规模以缓解能源短缺不是根本办法,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和能源跨区域调配。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按照能源跨区域调配的思路进行分析即可。读“我国某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5. 图中受干旱影响的省区有( )A. 河南、河北、山西

14、、陕西B. 广西、山西、甘肃、山东C. 安徽、湖南、甘肃、江西D. 福建、云南、山西、四川16. 缓解北方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减少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 大力开发地下水迁移人口 培育耐旱农作品种A. B. C. D. 【答案】15. A 16. C【解析】【15题详解】依据图示信息,旱灾分布的主要省份为: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故选A。【16题详解】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考虑。减少用水量和迁移人口,不符合实际情况,错误;大力开发地下水,会导致地面塌陷等问题,错误;缓解北方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发展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培育耐旱品种。故选

15、C。【点睛】中国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多达28 000亿m,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只有2 100m,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0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有些地区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程度中国大部分城市存在着供水不足的问题,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丹江口水库给汉江下游带来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A. 灌溉B. 航运C. 防洪D. 养殖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是( )A. 改善库区生态环境B. 控制地面沉

16、降C. 延长航运时间D.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答案】17. C 18. B【解析】【17题详解】丹江口水库可以对汉江下游河段起到调蓄作用,洪水期可以存水,削减洪峰,枯水期可以放水,补充水量,所以可以对下游起到防洪作用。所以ABD错误,C正确。【18题详解】题干中要求对调入区的影响,A叙述的是对调出区的影响错误,对调入区增加了水量,地下水位会上升,可以有效控制地面沉降B正确;CD均无关。故选B。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9. 对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河流流量较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小B. 河流汛期较长,上游水能丰富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 流

17、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含沙量大20. 该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最主要的区位优势( )A. 有色金属原料丰富,廉价水电B. 劳动力丰富C. 经济发达,基础好D. 科技发达21.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转移的产业多具有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特点B. 产业转移主要是充分利用北部发达的交通C. 产业转移会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D. 产业转移过程中有可能导致转出地污染加剧【答案】19. B 20. A 21. A【解析】【19题详解】由图中流域图可知,此处为珠江流城,位于我国南部,径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植被覆盖率

18、高,降水集中于夏季,上游水能资源丰富。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对原料和动力的要求较高,所以主要依赖于有色金属原料丰富和廉价的水电,A正确。中上游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科技落后,CD错误。有色金属冶炼是动力指向型的工业,B错误。故选A。【21题详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A正确。北部交通不发达,B错误。产业转移有利于珠三角工业转型升级,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C错误。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转出地的环境,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水文特征、产业转移的影响、工业区位条件等。对于水文特征描述根据南北河流水文特征进行

19、即行,产业转移的影响可以按答题模板来回答。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4个阶段土地利用状况和该流域3个时期流量变化曲线。(t1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读下图回答。22. 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 降水量增加B. 蒸发量增加C. 下渗量增加D. 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加大23. 已知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下列人为原因最可能的是( )A. 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B.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C. 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D. 城市化面积扩大,减小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24.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

20、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右图,则可能分别对应的是( )A. t1、t2 、t3B. t3 、t2、t1C. t3、t4、t1D. t1、t2 、t4【答案】22. D 23. C 24. B【解析】【22题详解】从图上可知,从t1到t4的开发过程中,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林地被转变为其他的利用方式,森林面积减少,导致蒸发(蒸腾)量减少,降水量减少,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少。由于森林面积减少,雨季地表径流增大,旱季径流减少,季节变化增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23题详解】下游洪涝灾害的原因与中上游地区过度开垦,造成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升,调蓄洪

21、水能力减弱,容易出现洪涝。C正确,从图可知,该地不是过度放牧和围湖造田,城市化面积扩大增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B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在相同暴雨的影响下,由于三个阶段的植被的覆盖率不同,t1森林面积广,下渗量大,地表径流量小,洪水汇聚速度慢,河流达到洪峰时间长,对应,反之,t3对应,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影响水循环的因素。通过对图形的信息进行提取,可知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可知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从而可推断出相应答案。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北方省份生产的蔬菜大量销往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南方沿海省市,形成了“北菜南运”格局。完成下面小题。25. “北菜南运”的主

22、要原因是A. 南方市场需求大B. 北方耕地面积增大C. 北方蔬菜品种多D. 南方蔬菜种植减少26. “北菜南运”有利于北方地区农业粗放经营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小而全”生产A. B. C. D. 【答案】25. A 26. B【解析】【25题详解】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北菜南运”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社会经济因素导致的,自然因素会产生影响但不是最主要因素。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吸引外来人口迁入多,市场需求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平地少,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才出现了“北菜南运”,A正确。近年来,我国重视环境保护,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增大可能性较小,且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不能保证蔬菜种

23、植规模扩大对水资源的需求,B错误。南北方蔬菜品种数量均较多,但是有些蔬菜适合北方冷凉气候环境、有些适合南方温暖湿润的环境,南北菜有互补性,因此有市场,C错误。南方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蔬菜种植没有大量减少,D错误。故选A。【26题详解】粗放经营不能保证蔬菜的产量、质量,错误。北方省份生产的蔬菜大量销往南方沿海省市,需求量大会导致蔬菜产量增加,“北菜南运”有利于北方地区农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效率高,正确。“小而全”生产量小,不能满足对蔬菜的大量需求,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与规模,我国南菜北运、北菜南运、西菜东调规模日趋扩大,其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量。

24、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 工程I、分别是A.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B.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C. 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D.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28. 工程I、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减轻大气污染缓解能源短缺减轻水土流失缓解洪涝灾情A. B. C. D. 【答案】27. D 28. A【解析】【27题详解】工程I、的目的地是上海,南水北调的目的地是华北地区,A、B、C错误。据工程I走向可知其是西气东输工程,工程是西电东送工程,D正确。故选D。【28题详解】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可以改善上海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减轻燃烧化石燃料带来的大气污染,正确。西气东输、西

25、电东送可以增加上海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正确。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土流失不严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不能减轻水土流失,错误。长江洪灾主要在中游河段,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缓解洪涝灾情作用不大,错误。A正确。故选A。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很多IC设计与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信息产业的集聚,形成了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集群。完成问题。29. 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的主要有利条件有水源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科技条件良好地价相对较高A. B. C. D. 30. 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其主要目的是A. 节约劳动力成本B. 承

26、接产业转移C. 集中处理废弃物D. 促进科技创新【答案】29. B 30. D【解析】【29题详解】信息产业属于高技术产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科学技术,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条件良好,科研院校集中,科技人才集中,吸引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正确。水源条件是影响农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不是影响信息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发展悠久,是中国产业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产业基础较好,利于产业协作,正确。信息产业创造的价值高,支付能力强,地价相对较高对其布局影响不大,错误。B正确。故选B。【30题详解】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影响较大,对信息产业布局影响不大,A错误。近年来,长江三

27、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发达,是主要的劳动力指向型、原料指向型产业转出地,发达国家技术型产业转入规模不大;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是为了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技术优势,形成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创新,B错误。信息产业产生的废弃物较少,C错误。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促进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D正确。故选D。第II卷(40分)三、综合题(4小题,共40分)31.读“我国自然区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g、f两区域大致以_ 、_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_为界。(2)制约d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被称为“_农业”。

28、(3)就种植方式而言,c地以_为主,f地以_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答案】 (1). 昆仑山 (2). 祁连山(或阿尔金山) (3). 3000米等高线(或横断山) (4). 热量 (5). 商品谷物农业 (6). 旱地耕作 (7). 灌溉农业(或旱地耕作) (8). 水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的特征,把握每个区域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详解】(1)从图上看,g是青藏地区,f新疆地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昆仑山和祁连山;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横断山脉为界。(2)d区域是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高,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热量不足;它的农业地域类型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3

29、)c地以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以旱作为主,f地缺水,以灌溉农业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32.读我国两个重要的三角洲示意图,回答问题。(1)甲图所示三角洲地区:甲地区A、B、C三城市中,辐射和服务范围最广的城市是_。(填字母)从流域开发角度来看,本区最大河流图示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综合整治措施有_;_;_ 。(2)甲、乙两大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条件方面共同的劣势是_、_。【答案】 (1). A (2). 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水污染问题严重 (3).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 (4).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5). 控制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 (

30、6). 能源资源短缺 (7). 环境污染【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了中国地理定位,流域开发治理的问题和措施。工业地区的环境问题一般表现为环境污染;农业地区表现为生态破坏,但也存在因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详解】(1)由甲图轮廓可以看出,本区为长江三角洲,图中A为上海,B为南京,C为杭州,等级最高的城市为上海,其辐射和服务范围最广;本区最大河流为长江,沿线地区工农业发达,三废污染尤其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导致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水污染问题严重;为缓解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减少重污染企业来减少污染源;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1、减少排放污染物;对已有污染物进行治理,加强环境保护。(2)由乙图轮廓和注记可知,乙三角洲为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一样缺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因此制约了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地经济发达,都存在环境污染问题。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后,“一带一路”概念成为热点。有专家指出“一带一路”的发展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因为它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强调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左图为“中国经济带(圈)分布图”材料二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右图为

32、“京津冀协同发展示意图”。(1)“一带一路”建设的近期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分析西电东送对东部的积极意义是_,_。(2)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北京向河北转移主要产业类型属_产业。产业转移可以缓解的北京城市化问题主要有_。(3)对比长三角地区和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相关情况,完成下列表格地区长三角地区新疆地区有利自然条件雨热同期_不利自然条件_主要农作物_棉花等【答案】 (1). 缓解东部电力紧张,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2). 缓解东部环境压力, 减轻环境污染 (3). 劳动或资源密集型 (4).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压力大 (5). 光照充足 (6).

33、旱涝灾害频繁 (7). 气候干旱 (8). 水稻或小麦【解析】【分析】题目通过中国经济带(圈)和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战略,考查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影响、区域产业转移及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等问题的分析总结能力。【详解】(1)根据跨区域调配资源对调入地的影响,西电东送对东部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能源供给、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东部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电力不足,西电东送缓解东部电荒,利于东部经济发展; 电力为清洁能源,可以缓解东部环境压力, 减轻大气环境污染等。(2)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河北地区经济、科技较落后,但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资源丰富,所以北京可以向河北转移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可以带动人

34、口迁移,可以缓解北京城市化问题中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居住困难、就业压力大等。(3)结合东部季风区长三角和西北内陆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分析,长三角地区区位条件中的有利因素主要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不利因素主要是: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多发;主要生产水稻、小麦等。新疆地区的有利条件: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不利因素是干旱缺水;主要种植棉花、瓜果等作物。34.读材料及“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材料:湖泊湿地具有重要的价值。湖泊水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P湖泊湖区水域面积广大,丰水季节大量蓄洪,干旱季节,又把蓄

35、纳的洪水慢慢地还给长江。P湖泊湖区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南方重耍的水运通道。湖区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1)上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_,导致入湖泥沙多;以及人为的大规模_。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引起下游湖泊淤积,这反映地理环境的_性特征。(2)与图示西南部地区相比,东北部地区河流开发在_和_方面更具优势。(3)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图示西南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发展。【答案】(1)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整体性(2)航运 养殖 (3)保护植被,恢复天然林;修建水库,开发小水电;发展立体农业;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

36、的经营与开发,积极营造速生林、用材林;保护生态环境等。(任答3点即可)【解析】【分析】题目通过洞庭湖湿地的位置、水系、地形及湿地变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湖泊的生态功能、水文特征的描述、河流的综合开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的应用分析能力。【详解】(1)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根据环境整体性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理论,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过度砍伐,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入湖河流含沙量大,湖内淤积泥沙多;人为大规模围湖造田,湿地面积减小。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引起下游湖泊淤积,这反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性特征。 (2)图示西南部地区多低山丘陵,河流流速较快,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37、东北部位于平原地区,地势落差小,河流流速缓慢,与长江相连,水量较大,水位较深,所以东北部地区河流更适合航运与水产养殖。西南部更适合水能开发等。(3)本题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西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是整个区域环境保护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恢复和保护植被,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保护植被,恢复天然林,减少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开发小水电,提供清洁水电,解决能源问题,减少植被砍伐;合理利用地形、水热资源,发展立体农业;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积极营造速生林、用材林、经济林等,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等。【点睛】湖泊能够调蓄洪水,对河流中下游的防洪意义非常重大,所以要严禁围湖造田,应退耕还湖,疏

38、浚湖泊,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材料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材料三: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的三大航运中心是 、 、 。 (2)与环

39、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优势?(3)分析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条件。【答案】(1)上海 武汉 重庆(2)毗邻长三角;产业基础良好;交通条件优越;环境容量大。(3)承接产业的能力强;地价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开发空间广;便于接纳长三角产业转型回流的劳动力。【解析】【分析】本题以皖江城市带为背景,考查长江经济带航运中心的分布、皖江城市带发展区位优势条件、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条件,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详解】(1)长江经济带中,上海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是下游的航运中心,中游最大城市是武汉,是中游的航运中心,重庆

40、是上游最大城市,是上游的航运中心。(2)据图分析,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经济带地理位置更加临近,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水陆运输更便利;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受长三角辐射带动,经济发展快,产业基础比环鄱阳湖城市群好;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3)皖江城市带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承接产业的能力强;地价水平相对长三角较低,土地面积广,城市开发空间广;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将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外迁,皖江城市带便于接纳长三角产业转型回流的劳动力。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有政策支持。【点睛】产业转移规律:产业转移就地域来看,在国内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就产业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