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4219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共8页。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卷(7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左传中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中“封建亲戚”的主要依据是( )A. 分封制B. 井田制C. 郡县制D. 宗法制【答案】D【解析】【详解】“封建”在这段材料中是指“封邦建国”的意思,“封邦建国”就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即宗法制是分封的依据,故D正确;分封制是“封

2、建亲戚”的含义,不是依据,故A不正确;井田制不是分封制的依据,故B不正确;郡县制在秦朝推广到全国,不是分封制的依据,故C不正确。2.孔子曰:“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A. 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 最高权力尚未集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出来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浓郁神权色彩,故A选项正确;材料与分封制、宗法制无关,故排除B、C两项;D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3.有史书上残存“秦遂并兼四海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的内容。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其中的“”最可能是( )A. 路府B. 郡国C. 行省D. 郡县【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秦统一之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路府是宋代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郡国是西汉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是元朝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秦初郡县制的推行。4.公元前219年,琅邪石刻记载“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材料中的“皇帝”指( )A. 黄帝B. 周武王C. 秦始皇D. 明太祖【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可以得出,所述

4、皇帝确立了皇帝制度,开创了国家统一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述皇帝为秦始皇,故C正确;ABD均与材料信息不符。5.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 废分封,置郡县B. 设立九品中正制C. 确立三省六部制D. 实行科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隋唐时期形成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形成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故答案为C项。秦朝统一后,废

5、分封,置郡县,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立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科举制是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6.下图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最有可能出现在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宋朝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并设参知政事分散相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即盐铁司掌工商收入,兵器制造;度支司掌财政收支,粮食漕运;户部司掌户口、赋税、榷酒等,故D符合题意;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太尉掌管军事大权,不符合题意,排除A;汉朝中央实行中外朝制度,B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皇帝下面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C不符合

6、题意,排除。7.元朝时“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元代管理“腹里”的机构是( )A. 行省B. 中书省C. 宣政院D. 枢密院【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但山东西,河北之地等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故B正确;行省是元代地方行政制度,不是管理“腹里”的机构,故A不正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故C不正确;枢密院是掌管军事的中央机构,故D不正确。8.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 秦朝的御史大夫B. 唐朝的中书省C. 明朝的内阁D. 清朝的军机处【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

7、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可以得出,所述机构的职能为记录传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军机处职能为:跪受笔录,传达旨意,与材料所述相符,故D正确;秦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与材料无关,故A不正确;唐朝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然后交门下省审核,与材料所述不符,故B不正确;明朝内阁是皇帝的辅助机构,一度时期权力有所膨胀,与材料所述不符,故C不正确。9.据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 世卿世禄制B. 九品中正制C. 察举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本史实的再认和在现能力。依据

8、“举贤良”“举孝、廉各一人”可判断该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10.“唐朝那是个火热的年代,是个经常亮肌肉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寒门出宰相,士兵成将军。”这里“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途径是A. 世袭爵位B. 察举征召C. 科举考试D. 高官举荐【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拓宽了平民子弟通向社会上层的通道,故选C项。世官制为先秦官吏选拔制度,唐代有爵位世袭,但已经不是主流选官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度为汉代主要选官制度,排除B项;高官举荐不是唐代主要官吏选拔形式,且不符合材料“改

9、变自己的命运”的描述,排除D项。【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学生只需根据材料定位的时间和“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寒门出宰相,士兵成将军”的描述即可作出解答。11.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 )A. 英国B. 英法联军C. 日本D. 八国联军【答案】A【解析】【详解】1514年的325年之后是184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鸦片

10、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正确;英法联军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B不正确;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是在189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不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是在190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不正确。12.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签订于( )A. 1894甲午年B. 1901辛丑年C. 1900庚子年D. 1895乙未年【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等信息可以得出,该内容出自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故D正确;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马关条约尚未签订,故A不正确;1

11、901年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台湾问题的条款,故B不正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与材料无关,故C不正确。13.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与台湾共存亡。这种悲壮情景发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B. 北京条约签订后C. 马关条约签订后D. 辛丑条约签订后【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所述为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占了中国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引起了台湾人民的不满,台湾人民发起了反割台斗争,故C正确;南京条约英国割占的是香港岛,与材料无关,故A不正确;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与材料无关

12、,故B不正确;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割地问题,故D不正确。14.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A. 割地B. 赔款C. 开设工厂D. 开放通商口岸【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没有割地,故A项错误;三者都有赔款,故B项正确;开设工厂,属于马关条约,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开放通商口岸,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相同点”,据此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

13、万火丛中呼杀贼。”此诗描述的致远舰管带是( )A. 刘永福B. 邓世昌C. 林永升D. 丘逢甲【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所述为黄海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致远号管带是邓世昌,故B正确;刘永福是黑旗军将领,与材料无关,故A不正确;林永升是经远号管带,故C不正确;丘逢甲是台湾义勇军首领,与材料无关,故D不正确。16.李梦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一首歌谣:“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漆黑黑。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它可以用来研究( )A. 国民大革命B. 太平天国运动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爆发【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漆黑黑。骨包皮,皮包骨,金

14、田快有新君出。”可以得出所述为清政府的腐败导致金田起义的发生,由此可知所述为太平天国运动,故B正确;ACD均与材料所述无关,故ACD均不正确。17.中国近代政治思想一书指出:太平天国革命“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该“政治纲领”指的是A. 资政新篇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治通鉴D. 三民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目标和口号脱离社会实际,而且在战争环境下不可能真正推行,具有空想性,结合材料“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可知,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核心是发展资本主义,与空想社会主

15、义无关,故A不正确; 资治通鉴是史学著作,故C不正确;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太平天国无关,故D不正确。18.“它是在革命思潮高涨的形势下,留日学生中的革命志士拥戴孙中山为领袖,风云际会,乘时奋飞的历史壮举,是孙中山十多年组党实践经验的升华。”这里的“壮举”指A.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 武昌起义的爆发C. 中华民国的成立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留日学生中的革命志士拥戴孙中山为领袖,是孙中山十多年组党实践经验的升华”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壮举”指的应该是同盟会的成立,故选A项;武昌起义的爆发、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不符合题意中“留日学生”、“

16、组党实践经验的升华”的内容,故排除B、C、D项。【点睛】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由部分留日学生和兴中会、华兴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共同成立。19.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对民国前后的历次革命进行追述。他说,一次革命,起于_,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三次革命在云南,因袁世凯推翻共和,僭称洪宪皇帝。材料中的“_”处应该填入的城市是A. 上海B. 南昌C. 武昌D. 北京【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一次革命,为推翻满清之专制”可以得出,所说一次革命旨在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即所谓一次革命为辛亥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起于武昌

17、起义,故C正确;ABD均与材料信息不符。20.有学者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之一是“揖欧仿美”。“揖欧”(学习欧洲)表现是A. 学习英国,实行责任内阁B. 效仿美国,推行三权分立C. 以德为师,尝试君主立宪D. 以俄为师,厉行富国强兵【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之一是揖欧仿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模仿了英国,故A项正确;仿效美国,不属于学习欧洲,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以俄为师,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学习欧洲的表现”,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中华

18、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性质,注意区分美国的制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1.有人说:“100多年前,辛亥革命的枪声埋葬了一个旧时代;100多年后,新时代一直还在路上。”这里的 “旧时代”是指A. 封建社会B. 君主专制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闭关锁国【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故B正确;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没有彻底推翻封建制度,故A不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C不正确;闭关锁国是清朝对外政策,与材料无关,故D不正确。2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

19、的成长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无产阶级的这一变化始于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南昌起义D. 新中国成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可知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变化始于五四运动,故选B项;辛亥革命时期无产阶级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故排除A项;南昌起义和新中国成立时无产阶级已经“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故排除C、D项。23.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

20、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B. 国民党一大C. 中共七大D. 八七会议【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可知,所述为中共一大的召开,故A正确;国民党一大召开地点为广州,故B不正确;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故C不正确;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故D不正确。24.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

21、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 )A. 太平军和北伐B. 八路军和抗日战争C. 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D. 国民革命军和北伐【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十五年为1926年,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势如破竹,1927年占领武汉,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由此可知所述军队为国民革命军,所述事件为国民革命军北伐,故D正确;天平天国军队北伐是在1953年,故A不正确;工农红军创建于1928年,故B不正确;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故C不正确。25.毛泽东在瑞金养病期间,曾和卫士钱昌鑫开玩笑:“你姓钱还不够,还要那么多金子!当心打你的土豪啊!”这段

22、谈话出现于( )A. 国民大革命时期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 全面抗战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毛泽东在瑞金养病期间”、“当心打你的土豪啊!”等信息可知当时党中央所在地为瑞金,由此可知该谈话出现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正确;大革命时期革命中心在武汉,与材料不符,故A不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所在地在延安,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不正确,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所在地为延安和西柏坡,与材料不符,故D不正确。26.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全城都会拉响警笛,警策世人,以史为鉴,珍惜和平,永远不让悲剧重演。当年那幕悲剧发生于( )A. 1927年B. 19

23、37年C. 1947年D. 1949年【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全城都会拉响警笛,警策世人,以史为鉴,珍惜和平,永远不让悲剧重演”可以得出所述为纪念南京大屠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2与13日日军占领南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故B正确;ACD均与题干信息无关。27. 下文摘自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电文中的“匪”是指()A. 太平军B. 工农红军C. 北伐军D. 新四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

24、力,由材料中的“赣闽”“七载”“兵力达百余万”可作判断。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8年4月,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百万军队对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革命“围剿”,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28.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第四次反围剿失败B. 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 日军全面侵华D.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巧渡金沙江,翻雪山”

25、等信息可以得出,所述事件为红军长征,其原因在于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故B正确;第四次反围剿,周恩来等人抵制了左倾错误,成功瓦解了国民党第四次围剿,故A不正确;抗日战争的史实与材料无关,故C不正确;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是在大革命时期,与材料无关,故D不正确。29.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将毛泽东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该会议召开于A. 上海B. 遵义C 延安D. 北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会议将毛泽东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

26、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可知该会议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与上海、延安、北京不符,排除ACD。【点睛】本题属于识记型选择题,掌握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即可知道答案。30.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A. 抗日战争B. 北伐战争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

27、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教材的识记能力。材料讲的是全民族抗战,A、B、C、D选项中,进行全民族抗战的只有抗日战争,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中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答案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31.日本人的满洲梦一文中提及“18日晚22时许,暴戾之东北军在沈阳北大营以西破坏南满铁路,袭击我守备队,与我前来之一部发生冲突。据报告,沈阳独立守备第二大队正向现场出动。”据此可知该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八一三事变D. 甲午中日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暴戾之东北军在沈阳北大营以西破坏南满铁路,袭击我守备队,与我前来之一部发生冲突”可以得出,所

28、述为九一八事变,故A正确;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时东北已经沦陷,故BC均不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与材料所述无关,故D不正确。32. 1937年9月的群众周刊曾刊登了上海市各界救亡协会的一则贺电:“贵军受命抗敌,立奏奇功,挽西线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长之焰,捷报传来,万众欢腾。”“立奏奇功”指的是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战役C. 百团大战D. 台儿庄战役【答案】B【解析】【分析】1937年9月、“挽西线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长之焰”等可确定,所指是八路军115师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抗战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大捷。A项淞沪会战发生于上海地区,可排队;C、D两项可从时间上排除,百团大战发生于194

29、0年,台儿庄战役是在1938年。故B正确。点睛:时间是本题的重要突破口,结合材料中所给的时间1937年9月,可以基本确定本题的答案,之后再根据其他选项和所学知识进行事件的判断,逐一排除,可以确定本题的答案是B选项。【详解】33.某学者评价某次会战认为“为全国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也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两军在战役战斗上协同抗击日军最好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指的是A. 百团大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枣宜会战【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国共两党两军在战役战斗上协同抗击日军”可知是太原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

30、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项正确。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与题干不符,排除A。徐州会战发生在华东地区,与题干不符,排除C。枣宜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华中地区,与题干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34.“此战是(中共)一个主动进攻的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政、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材料中此战的指挥者是( )A. 彭德怀B. 李宗仁C. 林彪D. 黄维【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使日军在华北的

31、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政、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可以得出,所述事件我军主要作战目标为破坏华北日军的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为百团大战,其组织者为彭德怀,故A正确;BCD均与材料信息无关。35.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中央社急电,来自东京的消息和旧金山的新闻传遍山城,狂欢占有了重庆。重庆人民在庆祝A. 成为陪都B. 抗战胜利C. 国共和谈D.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的换算方法,“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来自东京的消息和旧金山的新闻”指的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2、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36.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为此,我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A. 百团大战B. 挺进大别山C. 淮海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详解】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内战爆发,故材料中“我军第二年”指1947年。1940年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的战役,时间不符,排除A;由材料“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指的是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故选B;1948年11

33、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决战的战役,时间不符,排除C;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是歼灭国民党,解放南京的战役,时间不符,排除D。37.1949年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时间1949年,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故,A项正确;渡江战役不属于三大战役,排除,故BCD错误。38. 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文中情景

34、发生于( )A. 淮海战役胜利后B. 辽沈战役胜利后C. 渡江战役胜利后D. 平津战役胜利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我们明确这是解放战争中的一幕,关键就是解决是哪场战役。突破口就是王府百货,王府百货就是现在的王府井大街,因此是北京的一景,因此确定是平津战役,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定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第卷(24分)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两则材料题,每题12分,共24分。3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矛盾在不断的斗争与妥协中逐步发展。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

35、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柳宗元封建论(1) 材料一论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材料二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中国论文网(2) 据材料二,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综合材料一和二,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材料三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分散

36、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3) 材料三中的丞相制最早创立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唐朝三省之间运行程序?分散相权的本质是什么?材料四 今我朝罢丞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颉颃指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总之,所以稳定。 皇明祖训(4)材料四中我朝是指什么朝代?”事皆朝总之”造成皇帝事务繁忙,皇帝后来成立什么机构来解决这一问题?综合材料三和四,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答案】(1)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2)理由: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

37、理条件趋势:中央逐渐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或答加强中央集权)(3)朝代:秦朝程序: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本质:加强封建君主专制(或答加强皇权)(4)朝代:明朝机构:设立内阁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解析】【详解】(1)据材料“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西周基本政治制度为分封制,秦统一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2)第一小问,据材料“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

38、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了丞相制度,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政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彼此牵制相互制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4)第一小问,材料“今我朝罢丞相,设六部”涉及事件为废丞相,权分六部,由此可知属于明朝,明初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君主专制得到强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丞相后,事务繁多,于是逐

39、渐形成了内阁制,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第三小问,材料主要涉及相权的削弱及其明代废除了丞相制度,由此可以得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演变的一个趋势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了丞相制度。4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挺立潮头,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1927年周恩来在欢庆胜利时讲话摘选 (1)材料一中提到的“起义”是什么起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该起义的意义。材料二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

40、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1927年9月毛泽东西江月(2)材料二中的“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什么事件?发动这个事件是中共在什么会议上决定的?这个事件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路?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端初启时,日本统治阶层认为只消一个月日军便可“凯旋班师”,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直接推动,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法西斯企图迅速政府中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3)结合所学,举一战役证明在1937年日本统治阶层认为只消一个月日军便可“凯旋班师”是一个

41、彻头彻尾的幻想。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其作用。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4)材料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最为关键的是什么?【答案】(1)起义:南昌起义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事件:秋收起义会议:八七会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3)战役: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用:是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4)战役;渡江战役天翻地覆:解

42、放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关键:中共的正确领导【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据材料“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1927年周恩来在欢庆胜利时讲话摘选”可以得出所述为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后中共开始有了自己的武装。第二小问,结合南昌起义的意义加以回答即可得出,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人民军队创建的开始。(2)第一小问,据材料“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可以得出所述为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八七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失

43、败后,毛泽东带领部队转向农村,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实践中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发动了几次大规模会战,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企图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第二小问,据材料“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以得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4)第一小问,由材料“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述为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