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4065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提醒: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分值150分。2.请在答题卡规定区域作答,其他区域作答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赤子之心”不仅是人格精神、审美境界,作为价值尺度,它对文艺作品的创作提出了两方面要求:其一是真实合理,毫无伪饰;其二要真情真意,自然直率。周易云:“修辞立其诚。”诚与信相连,首先我们要心口相一,所谓“以我手写我口”。刘勰讲“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强调文辞风格与内心精神的一致性。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启示我们要警惕

2、华而不实的东西。写作也要符合客观真实和艺术真实。庄子提出“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司马迁秉笔直录,这种“实录”就是求真尚实的精神。艺术可以对现实进行虚构、夸张,但要把握好度。“赤子之心”不仅要求真实合理,还要情真意切。小孩子往往真诚热情,自然直率。这种真性情就是美的。儒家讲“情”要有节制,防止滥情而损害自己和他人。王充反对矫情之作。文心雕龙斥责“为文造情”的行为明显地受到了王充这思想的影响。 钟嵘提出“直寻”与“自然英旨”等观念,同样将真情看作重要的审美原则。明代李贽的“童心”说是对“赤子之心”的重要继承和发展。他认为:“童心者, 心之初也。”在工商市民阶层兴起的背景下,他借赤子童心的真诚、不造

3、作,来对抗“存天理、灭人欲”的宋明理学。在李贽看来,一切好文章都是童心的产物,以童心作文,也就以自然真心作文。以此为思想武器,明清以徐渭、汤显祖、公安三袁为代表的作家开始强调“重情”“本色当行”“独抒性灵”等新的审美价值,重视重情尚真的作品。袁宏道称道其弟袁中道的作品富有性灵:“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强调只要是性灵所出,即使是文章瑕处亦有价值。这里所用的“性灵”既传承了六朝的含义,又加入了当时李贽等人与明代禅宗思潮影响下的心学思想,强调解放心灵,进而呼唤文学解放。清代袁枚强调“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认为沛然从胸中流出的诗句才是好的作品。自古及今,真善美一直都是中国美学与文艺的

4、价值尺度与批评标准,但在三者之中,“真”是最根本的尺度。没有真实,善与美都无从谈起。“赤子之心”成为中国美学的关键概念,也就不难理解了。“赤子之心”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思想范畴,其基本特点是强调人性的自由无待、真诚无伪,它既是人性中最可宝贵的因素,同时也是文艺批评的基本标准,中国美学与文艺理论的价值论与批评论都与此有着重要联系。时至今日,这一范畴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各种因素影响着人类的生命价值的伸展与审美活动的自由。“赤子之心”作为中国美学核心术语自先秦以来不断被提倡,贯穿中国美学发展始终,已然成为中国美学继往开来的人格精

5、神、审美标准与批评尺度,值得进一步开掘与研究。(摘编自袁济喜从“赤子之心”看中国美学,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赤子之心”说要求文学的创作要真实合理,应尽量避免对现实进行虚构、夸张。B. “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说明作家内心精神的不同是作品风貌各异的根本原因。C. 袁宏道认为作品的瑕疵之处是微不足道的,只要它们是出自“独抒性灵”的原创。D. 因为真善美一直是中国美学的价值尺度,“赤子之心”就成了中国美学的关键概念。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总分总结构,阐释了“赤子之心“作为入格精神、审关境界和价值尺度的内涵。B.

6、 文章从内心真实、客观真实、艺术真实等方面,点明文艺创作应该辩证追求真实合理。C. 文章引用李贽、袁宏道、袁枚等人的说法,表明倡导“赤子之心”应该强调解放心灵。D. 文章末段联系袁枚等人的说法,表明“赤子之心”这一中国美学重要范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因为司马迁秉笔直录、求真务实,史记才兼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B. 如果作家也能如小孩一般喜怒哀乐完全出于真心,就能写出感人至深的好作品。C. 李贽“童心”说强调以童心作文,启示我们文章应是作者个体人格的自然显现。D. 汉代儒家“发平情,止平礼义”的观点,与本文的“赤子之心”说有共同的

7、旨趣。【答案】1. B 2. A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A项,“应尽量避免对现实进行虚构、夸张”错误,根据原文“艺术可以对现实进行虚构、夸张,但要把握好度”,可知“把握好度”不等于“尽量避免”;C项,“袁宏道认为作品的瑕疵之处是微不足道的”错误,根据原文“袁宏道强调只要是性灵所出,即使是文章瑕处亦有价值”,可知“亦有价值”不等于“微不足道”; D项,“因为真善美一直是中国美学的价值尺度”错误,原文为“但在三者之中,真是最根本的民度,没有真实,善与美都

8、无从谈起。赤子之心成为中国美学的关键概念,也就不难理解了”,其中真是最根本的尺度”与“关键概念”相呼应。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阐释了赤子之心作为入格精神、审关境界和价值尺度的内涵”错误,原文“赤子之心不仅是人格精神、审美境界,作为价值尺度,它对文艺作品的创作提出了两方面要求”表明,本文闸释的是“赤子之心”作为价值尺度的要求,没有阐释其作为“人格精神、审美境界”的内涵。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

9、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A项,“正因为司马迁秉笔直录、求真务实,史记才兼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错误,“秉笔直录”只能与“史学价值”对应,做到这一点并不一定能产生“文学价值”;B项,“就能写出感人至深的好作品”错误,原文的逻辑是有真情才能有好作品并非有了真情就一定有好作品; D项,“与本文赤子之心说有共同的旨趣”错误,“旨趣”的意思是主要目的和意图,根据原文第四段相关内容可知,“赤子之心” 的旨趣在于强调解放心灵,进而呼唤文学解放。而汉代儒家“止乎礼

10、义”的观点,表明其旨趣在于将“情”框定在礼义的范围之内。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二)

11、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那山那人那狗彭建明父亲对儿子说:“上路吧,到时候了。”天还很暗,山、屋宇、河、田野都还蒙在雾里。鸟儿没醒,鸡儿没叫。早啊,还很早呢。可父亲对儿子说:“到时候了。”父亲审视着儿子阔大的脸庞,心里说:“你不后悔吧?这不是三天两日,而是长年累月的早起哩!”桌上摆着两只整整齐齐的邮包。邮包已经半旧。父亲在浆洗得干干净净之后,庄严地移交给儿子,并教他怎样分门别类装好邮件,教他如何包好油布。山里雾大,邮件容易沾水。父亲小心地拿过一条不长的、弯弯的扁担,熟练地系好邮包。于是,在父亲肩上度过了几十个春秋的扁担,带着父亲的体温,移到了一个厚实的、富

12、有弹性的肩膀上。这肩膀上很有些力量,像当年的父亲。父亲满意这样的肩膀。父亲觉得自己的手有些发抖,特别是手脱离儿子肩膀的那一刻。眼睛有些模糊,屋里的摆设忽然间都模糊了,把儿子高大的身影也融到了墙的那边。啊啊,心里梗得厉害。他赶紧催促儿子:“上路吧,到时候了。”父亲和儿子的手背,同时拂过一抹毛茸茸的东西是狗,大黄狗。它早起来了。老人倒给它的饭已舔光。狗紧挨着老人,它对陌生的年轻汉子表示诧异:他怎么挑起主人的邮包?主人的脸色怎么那样难看?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不管怎样,是要出发了,像往常一样。远处,有等待,有期望。在脚下,有无尽伸延的路。那枯燥、遥远、铺满劳累、艰辛而又充满情谊的路啊吹熄灯,轻轻地带拢邮

13、电所的绿色小门轻轻的,莫要惊醒了大地的沉睡,莫要吵乱了乡邻们的好梦。黄狗在前面引路,父亲和儿子相跟着,上路了。出门就是登山路。古老的石级,一级一级朝雾里铺去,朝高处铺去,朝远处铺去在很漫长的日子里,只有他和狗,悄悄地划破清晨的宁静。现在,是两人他和儿子。扁担和邮包已经换到另外一副肩膀上,这是现实,想不到“现实”的步子这么快支局长有一回上山来,对他说:“你老了。”老了吗?什么意思?他不理解。他和狗辞别支局长以后便进山了。不久前,支局长通知他出山。在喝过支局长的香片茶以后,支局长按着他的肩膀,把他带到大立柜上的穿衣镜跟前,说:“你看看你的头发。”他看见一脑壳半“霉”的头发,心里略顿,想:年岁不饶人

14、哪,是老些了。支局长捋起老人的裤管,抚着膝盖上那发热红肿的地方,说:“你看你这腿。”不假,腿有点毛病。这算什么呢?人到老年,谁也不保谁没个三病两痛哩。支局长看定老人,说:“你退休吧!”老人急了:“我还能”“莫废话了。你有病,组织上已经做了决定。”在找老人谈话之前,支局长就暗地里让他儿子检查身体,填过表,学习训练了半月余。他没有让过多的伤感和执拗缠住自己,他清楚,他的“热”和“能”不太多了,像山尖上悬挂的落日,纵有无尽的眷恋,但是,那又能维持多久呢?他恨自己的脚,这该死的脚,那么沉重、麻木,还钻心般痛。唉,脚的事业,怎么可以没有硬朗的步伐呢?郎中说,搞蜈蚣配药吃或许有效他吃了一百条,不见效。有人

15、说,吃叫鸡公、吃狗肉或许好。都吃了,也不见好。那顽皮的膝盖骨哎。什么地方不可以痛,偏偏要痛在这里。一片茅草阻河水,永世的遗憾哟。让儿子顶替,能顶替吗?仅仅是往各家各户递信送报吗?没那么简单。仅仅是凭着年轻血旺爬山过岭吗?没那么容易。于是,要带班,要领他走路,要教他尽职,还要告诉他许多许多。于是,上路了。那新人迈开了庄严的第一步,那老人开始了告别过去的最后一趟行程。还有狗。(节选自那山那人那狗,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描写了父子两人出发时的环境,突出了安静的特点,反衬人物内心的不平静;山里雾大,显得山路湿滑,暗示了父亲邮递员工作的艰

16、辛。B. 父亲将邮包“浆洗得干干净净”,并“庄严地移交给儿子”,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对“递信送报”这份工作的敬重,也表现了父亲对这份工作的不舍。C. 小说对陪伴父亲多年的大黄狗用了拟人化的描写,以这个独特的视角表现了父亲在儿子即将接班时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这是非常巧妙的笔法。D. 小说情节简单,重在通过气氛的营造,以及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耐人寻味的主题。5. 文中两处画线的语句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6. 小说采用了插叙的方式,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答案】4. C 5. 表现父亲对儿子能否承受得起长期艰苦考验的疑虑以及对儿子的担忧。表

17、现了父亲认清了自己虽看重这份工作,但身体已不能支撑,必须有人接班这一现实,内心充满无奈、不舍。 6. (从情节结构的角度)插叙补充了父亲退休儿子接班的详情,呼应了前文,使文章内容丰富完整,结构更加紧凑,行文富于变化,避免了平铺直叙的乏味;(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插叙解释了前文父亲“脸色难看”的原因,更能表现父亲退休的失落与悲伤,突出了父亲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与不舍;(从表现主题的角度)将父亲退休的原因插叙于儿子第一天工作的相关情节中,更能传达出作者对父亲敬业精神的赞美,升华了主题。【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

18、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即将接班时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表述不准确,按后文内容儿子填表后就已经入职接班,父亲的内心感受更多的是失落与伤感。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赏析句子含义,一定要把句子放置于具体语段中,结合所要赏析含义句子所在的上下文内容理解其含义。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线的语句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赏析文中的画线句,把握人物心理,主要从语言

19、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例如“父亲审视着儿子”中“审视”一词及父亲的心理活动表现了父亲对儿子能否承受得起长期艰苦考验的疑虑以及对儿子的担忧。“你不后悔吧?”担心儿子会无法承受工作的重任,“这不是三天两日,而是长年累月的早起”,进一步说明了担心的缘由,即长久的艰苦工作考验。另外,要理解一些修辞手法的具体意义。如“他清楚多久呢?”一句中“像山尖上悬挂的落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老人的迟暮之感,表现了父亲认清了自己虽看重这份工作,但身体已不能支撑,必须有人接班这一现实,内心充满无奈、不舍。【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表现手法作用的能力。分析手法作用,首先要指出作品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

20、分析作品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运用该手法有什么作用。本题要求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小说采用了插叙的方式,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题干已经指出要求学生分析鉴赏的手法是插叙。回答本题,首先要掌握插叙的作用。插叙的作用主要有:对主要情节和中心事件作出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衬托中心人物;深化文章主旨。其次,从文章入手具体分析。如从情节结构的角度分析,插叙补充了父亲退休儿子接班的详情,使文章内容更完整,行文富于变化。【点睛】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情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进行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内容上:补充了某某的情节,为

21、某某作铺垫,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结构上:使文章的结构完整紧凑,文章波澜起伏,避免平铺直叙。人物形象塑造上:补充了某某情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真实;通过插叙来回忆以往发生的事,增加文章的感染立,增加气氛,突出文章中心。(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基建”投资不是简单的以铁路公路建设为主的“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式的投资,而是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新型基

22、建投资。比如,5G的意义不仅仅是网速更快,而是通过毫秒级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有效支持海量物联网设备接入,实现机器间大规模的相互通信,为研究成果创造更多走向现实应用的可能。“新基建”着眼长远,但当前的疫情确实赋予其更多责任。要想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随着疫情全球蔓延,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

23、来发展铺下的一条路。(摘编自邹蕴涵加快“新基建”对中国经济有长远意义)材料二:要用好“新基建”,使其成为化解疫情影响,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关键还要把握好这个“新”字。“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发展理念。不可否认,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当可观的投资。有机构曾测算,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在线办公助力恢复生产运行,远程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智能制造对冲了负面影响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没有因物理“隔离”而“停摆”,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

24、。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更需要“新基建”的给力。“新基建”之“新”, 也新在模式与空间。研究表明, 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有了高速泛在的网络,就会加速诸多创新应用;有了算法与算力的支撑,就会催生大量新场景;有了坚实的数字基础,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等就具备有利条件也许从建设规模看,“新基建”难与传统基建比肩,但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拉动作用却是巨大的。这是从打造一条“路”到培育一个生态的转变。发力科技前端,着

25、眼经济长远发展必须加快布局的领域,关系着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加快5G网络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普及、丰富人工智能应用“新基建”之“新”,更是瞄向新的未来。(摘编自张辛欣“新基建”贵在念好“新”字诀)材料三: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相比,“新基建”为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研发等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拉动相关投资。同时,也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专家预计,2020年是5G基站大规模建设期,预计将部署超过60万个5G基站,年底有望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在此基础上加快5C商用步伐,加上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将会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此外,用数字

26、技术、智能技术改造传统基础设施,不但会带动投资规模的扩大,而且会更好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将“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将有助于克服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增强经济韧性、释放发展潜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答好转换经济发展动力的课题,中国具有巨大优势。中国将5G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和智能技术与强大的制造业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形成新的更大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5G网络、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就是要为我国信息和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转换发展动力创造条件,实现国民经济更高质量的发

27、展,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有序推动“新基建”,需要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实现我国经济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有力保障。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有规划有步骤推动“新基建”发展,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项目的监管和调控,防止盲目上马,确保供给与需求结构基本适应。还应发挥好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支撑作用,一方面精准支持“新基建”项目,降低融资成本,广泛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大专项债券发行力度,优化投向、确保资金投入。推动“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让国有企业在“新基建”中发挥应有作用,积极吸收

28、非公经济成分参与发展,充分发挥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同时,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厚植“新基建”的发展动力,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关系,从而使“新基建”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摘编自何自力“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基建”是相对于“铁公基”等传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的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B. 狠抓“新基建”,内需外需齐发力,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可以尽快减少疫情压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C. 加快“新基建”可有力拉动投资,

29、通过拉动更多的大规模投资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带动社会发展。D. “新基建”既指单纯的工程项目,也指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和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新的服务与消费。8.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基建”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产生经济拉动作用,从而培育新的经济生态。B. “新基建”能够拉动投资、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改造传统基础设施,成为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C. 加快“新基建”,促进信息、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通过这些技术与制造业结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D. “新基建”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支持,所以,发挥好政府作用,“新基建”就能够健康发展

30、。9. 你认为“新基建”之“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概括。【答案】7. A 8. D 9. 新在科技。“新基建”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领域;新在理念。“新基建”主要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新在模式与空间。“新基建”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新在指向未来。“新基建”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发掘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最后进行比对。B项,“狠抓新基建”错误,由原文“要想尽快降低

31、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可知,选项缩小了范围,应该是狠抓“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C项,“通过拉动更多的大规模投资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带动社会发展”错误,由原文“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当可观的投资”“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可知,并非通过拉动投资,而是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D项,“新基建既指,也指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和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新的服务与消费”错误,由原文“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

32、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可知,曲解文意,“不单纯指向”,不等于“指”。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加以分析概括,之后加以比较。D项,“所以,发挥好政府作用,新基建就能够健康发展”错误,由原文“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厚植新基建的发展动力,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知,说法过于绝对,“新基建”健康发展的条件有很多,不仅是发挥好政府作用这一点。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解答此类题目,

33、应先审明题干,然后认真阅读全文,理清层次,抓住重点语句分析概括即可。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新基建”之“新”表现在哪些方面。由材料一“新基建投资不是简单的以铁路公路建设为主的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式的投资,而是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新型基建投资”可知,“新基建”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领域,可见其新在科技。由材料二“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发展理念。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可知,“新基建”主要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可见其新在理念。由材料二“新基建

34、之新, 也新在模式与空间。研究表明, 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可知,“新基建”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可见其新在模式与空间。由材料二“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必须加快布局的领域,关系着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加快5G网络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普及、丰富人工智能应用新基建之新更是瞄向新的未来”可知,“新基建”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发掘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可见其新在指向未来。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35、)(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

36、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

37、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10.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垣墙周庭 周:围绕B. 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抚:对待C. 大母过余曰 过:探望D. 其制稍异于前 制:制度11. 下边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B. “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三月十五

38、。C. “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备忘。D. “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12. 下面对第二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文字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母亲和祖母的轶事。B. 第二段主要采用即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C. 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D. 第二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

39、深厚感情。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2)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3)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答案】10. D 11. D 12. D 13. (1)用这葫芦来盛水,它的坚硬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来作瓢,却又没有那么大的可以容纳。(2)这些人都是情意郁结,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追述往事,考虑未来的。(3)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

40、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除了注意平时积累之外,还要注意答题的方法与技巧,此类试题的答题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时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句(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项,“制”,格局。“其制稍异于前”意思是:它的规格与之前有些不同。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D项,“婢、妾则常作女子

41、谦称”说法错误。婢、妾不是谦称,而是一种低下的身份。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D项,“第二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说法错误。“多可喜,亦多可悲”是过渡句,第一段的内容是“多可喜”,表达了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第二段的内容是“多可悲”,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

42、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以盛水浆”,省略句,正常语序是:以(之)盛水浆;“以为”,把作为;第二句得分点:“通”,通晓,明白;“道”,道理;“故”,所以;第三句得分点:“愿”,希望;“愍”,怜悯;“微”,小;“庶”,或许。【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

43、“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译文: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百年老屋,灰尘泥土不断渗滴出水来,雨水也往下流,每每挪移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地方可以安置。项脊轩坐南朝北,照不到太阳,每天一过中午屋里就很昏暗。我稍稍修补了一下,使上面不再掉土漏水,前面开了四个

44、窗子,环绕庭院盖起围墙,用北墙来挡南面的阳光,阳光照在墙上,反射进屋里,屋里才亮堂了。又在院里种了兰花、桂花、竹子和其他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借来的书堆满书架,时卧时起,长啸高歌,或者静静地端坐,种种声音都能听到。庭院的台阶上静悄悄的,小鸟时时来啄食,人过去都不飞走。每月十五的夜里,明亮的月光洒满半面墙壁,桂花的影子杂乱地映在墙上,风一吹,影子也跟着摇曳,袅袅婷婷,十分可爱。但是我住在这里,有很多可喜的事情,也有很多可悲的事情。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连成一个大院。等到叔伯们分家以后,里里外外建了许多小门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跑到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赴宴,鸡蹲在大厅上。院子里开始

45、是筑起篱笆,后来修了围墙,变了两次。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住在这座轩里。这个老婆婆,是已故的祖母的婢女,做过两代人的乳母。已故的母亲待她很好。轩西面连着内室,先母曾经来过一次。老婆婆不止一次对我说:“这里,就是你母亲站的地方。”她又说:“你姐姐在我怀里,哇哇地哭起来,你母亲就用手指敲敲门说:孩子是不是冷了?是不是想吃东西了?我在门板外和她互相应答”话还没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跟着哭了。我从十五岁起在轩中读书。一天,祖母来看望我,对我说:“孩子,好久不见你的踪影,怎么整天静悄悄地呆在这里,像个闺女一样?”等到离开时,她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的人读书老不见成效,这个孩子的功成名就,

46、总可以期待了吧?”过了一会儿,她拿着一个象牙手板进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回忆旧日这些事物,就好像在昨天一样,令人忍不住要放声大哭。轩的东面,过去曾经做过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就要从轩前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久而久之,能通过脚步声分辨是谁。这座轩曾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掉,大概是有神灵在保佑吧。我写了这篇记之后,过了五年,我妻子嫁了过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问古代的事情,或者靠着几案学写字。她回娘家去,回来以后转述几个小妹妹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阁子,那什么叫阁子呢?”过了六年,我妻子去世了,房屋坏了也没有修理。又过了两年,我长时间生病,

47、无事可做,于是使人又修整了南阁子,它的形式和以前稍稍有些不同。但从此以后我常年在外,不常住在那里了。庭院里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的,现在已经长得挺拔高大,枝繁叶茂像伞一样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桂枝香金陵怀古(宋)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正”、“初”、“肃”三个字逐步

48、将其主旨点醒。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B.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借景抒情,以自然难变反衬人事匆促,抒发悲叹之情。C. 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寄寓讽喻之意。D. 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初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15.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作者对自古凭高者态度如何?16.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答案】14. B 15.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

49、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16. 杜牧生活的唐末到王安石所生活的宋初是如此长的一段时间,但这种繁华竞逐的生活却依然不变,在这里之所以要强调“至今”和“时时”,就是为了让统治者对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

50、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B项,“抒发悲叹之情”说法错误。去的毕竟去了,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借“寒烟、衰草”寄惆怅心情。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句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情感,然后再联系上下诗句具体把握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中“此”指的是“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意思是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

51、相继败亡。“谩嗟”意思是枉自感叹,“谩嗟荣辱”即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作者批判了这些人的做法。【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本诗,需要在理解整首词的基础上,把握。可以结合诗中的“意象”、表示情感的词语、景物等来分析。本题,题干“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这两个词在全词的重点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此意唐人杜牧也写过,杜牧生活的唐末到王安石所生活的宋初是如此长的一段时间,但这种繁华竞逐的生活却依然不变。

52、然而,作者不似杜牧那样去责怪商女无知,而是指桑骂槐,意在言外: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在这里之所以要强调“至今”和“时时”,就是为了让统治者对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如再不改弦易辙,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样悲恨相续。此结句无异于对北宋当局的警告。【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要注意

53、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三)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_,_”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一般人。(3)归去来兮辞用“_,_”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答案】 (1). 地崩山摧壮士死 (2).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4). 又重之以修能 (5). 舟遥遥以轻飏 (6). 风飘飘而吹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

54、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识记这些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摧”“钩”“遥”“飏”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_,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

55、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_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玻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_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经历劫难而不亡,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B. 作为一种

56、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C. 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一种情结D. 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B. 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C. 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D. 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B. 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C. 传承乡土文化、保

57、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D. 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答案】18. B 19. B 20. B【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段落的整体意思,然后联系上下文,先找是否有标志,如关联词、修辞等;如果没有,就看其意思。文中括号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乡土文化”,后面省略了主语,根据语意,省略的主语也应是“乡土文化”。排除C、D选项。A项的主语是“乡土文化”,从语言表达简洁的角度考虑,主语和前面分句样,可承前省略,因此选B项,B项陈述对象和

58、前文也保持一致。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处说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后面说这些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轰轰烈烈,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不合语境。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合语境,因为传统民俗活动不是新生事物。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适合语境。排除A、C、D三项。第二处修饰“旅游胜地”应

59、为褒义词。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为贬义。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符合语境。接踵而至,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和“旅游胜地”不搭配。心驰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表明还没有去。和后面“成为消费热点”不对应。第三处,从容不迫,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胸有成竹,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信心百倍,非常有信心。此处哪个词在语法和句意上都能通,相对语境,踌躇满志更能表达“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的状态。第四处,经历劫难,经历很多磨难。饱经风雨,形容一个人经历过许多艰

60、难困苦,或具有丰富的阅历。饱经沧桑,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经历劫难”对应“饱经风雨”最恰当,结构相同,都是动宾结构;内容对应,“劫难”对“风雨”。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要注意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A、D项,“保持文化”搭配不当;C项,“一致”和“共识”语意重复。故选B。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

61、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图书特别是畅销书对读者的价值大致有三类:一是文化价值,从书中_,这些知识是自己需要的也是感兴趣的;_,从书中获得流行的信息和谈资,保持与社交场合的同步;三是心理价值,既然畅销一定是许多人选择的,那么自己也不能落后,也要拥有。这三类价值中,_,后两种都是“为己”与“为人”并有的阅读。【答案】 (1). 获得新的知识 (2). 二是社交价值 (3). 第一种是“为己”的阅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注意关联词、表情感态度的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顿号、分号、破折

62、号等标点,还要注意所填句子的位置,综合相关信息,得出最佳答案。答案的中心意思往往是唯一的。解答此题,考生着重抓住语句之间的结构特征和语意之间的关联。第一处,依据后文的“这些知识是自己需要的也是感兴趣的”的内容特点,和“从书中获得流行的信息和谈资”的结构特点,综合推出答案:获得新的知识。第二处,依据“一是文化价值”的结构特点和分号的提示,还有“保持与社交场合的同步”的内容提示,综合推知答案:二是社交价值。第三处,依据“后两种都是为己与为人并有的阅读”,容易推知答案。【点睛】补写句子语言灵活,语境多样。要整体把握语段的话题对象和中心观点,确定补写类型是总揽式补写、结论式补写还是过渡式补写,重点抓住

63、关联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或冒号、分号、顿号等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做到文从字顺,语义贯通,逻辑严密,不超字数。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2020年3月3日我国首个5G微基站射频芯片研发成功,目前正在进行封装测试。5G微基站射频芯片项目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有线射频宽带芯片组的拓展。射频基带芯片组可实现600兆每秒的下行速率,完全可与国际巨头的同类产品对标。在中国广播科学研究院进行的标准测试中,相比对标的国际巨头同类产品,抗衰减能力提升了10dB左右,这使其更能适应国内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射频芯片不光覆盖广电频段,也兼容了工信部刚

64、刚颁发许可的共享室内频段,可以说是为5G时代室内共享微基站量身定做的芯片。【答案】射频芯片由我国自主研发下行速率快,能对标国际产品适应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覆盖广电频段,兼容共享室内频段。【解析】【详解】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本题共五句话,第一句话的关键信息是“我国首个5G微基站射频芯片研发成功”,第二句话的关键信息是“射频芯片项目是我们自主研发的

65、”,第三句的关键信息是“射频基带芯片 下行速率快,完全可与国际巨头的同类产品对标”,第四句的关键信息是“能适应国内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第五句的关键信息是“不光覆盖广电频段,也兼容了工信部刚刚颁发许可的共享室内频段”压缩语段一般为陈述句,根据文段关键信息,首先可判断陈述对象是“射频芯片”,然后将上述关键信息作为谓语,概括合并,压缩在60字内即可。【点睛】压缩语段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

66、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手机、外卖、朋友圈、抖音、支付宝这些新生事物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这些事情正在毁灭年轻人的生活,摧毁青年一代。“我们好像也太容易被毁掉了吧!”一位青年朋友无奈地说了这么一句,还配上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作为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跨界打劫的时代,你该如何去应对?现阶段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对手而是一个过路人。尼康退出中国,裁

67、员两千人!很多人以为尼康是被同行打败,没想到居然是毫无相关的行业。尼康直接宣布破产的真相:受智能手机普及的影响!一部很牛的科幻小说,名字叫做三体。里面有句话,叫做:“我消灭你,与你无关。”这句话真够嚣张跋扈,但却充满大智慧,说明了 大趋势,揭示了整个人类世界前进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比如,今年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的销量急剧下滑,不过它们的对手真不是白象、今麦郎,而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比如,打败口香糖不是益达,而是微信、王者荣耀。在超市收银台这个消费场景,过去顾客在排队缴费的时候无聊就往购物篮里拿上两盒口香糖,而今天大家都在看微信、刷朋友圈、玩王者。比如,共享单车,一块钱,随便骑,骑到任何地方,停下

68、,锁车就走,不用管。这个东西一出来,黑车司机哭了。卖单车的店铺、修自行车的小摊子,生意都一落千丈,关门是迟早的事情。怎么样,大趋势是很残酷的,它杀人是不眨眼,也不会流血的,根本不见红。说声对不起?不好意思,不关我的事,我根本没关注到你,只是一个不小心,让你倒霉了。这就叫:我消灭你,但与你无关。在这个跨界打劫、飞速变化的时代,你永远也无法想象下个竞争对手,你也很难猜到新兴的什么行业就打败了传统的什么行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一个足够开阔的视野,每当有新鲜事物发生、新兴行业的兴起的时候,多去发散思考一下,说不定想到的某些点,就串联成线,就可以比别人早一点看到未来,早一点抓住机遇呢。你不自我革新

69、,不自我变革,就只能等着别人来革你的命!【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写作要求:作为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要求写出以上材料触发的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分析材料,准确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作文的材料是针对手机、外卖、朋友圈、抖音、支付宝这些新生事物的出现而引起担忧,认为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正在毁灭年轻人的生活,摧毁青年一代。是不是真是这样呢?这需要辩证地看待新持物的出现,手机、外卖、朋友圈、抖音、支付宝这些新生事物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便捷、欢乐,自然有很多益处,但是如何正确、科学地使用才是应该关注的问题。参考立意:作文围绕正确辨证看待、利用新生事物,增强年青一代的责任感、

70、使命感立意即可。只要符合材料的内容含义,选好一个角度立意即可。成文既要就事论事,更要缘事析理,透过现象看本质。莫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立足现实,有感而发,情感真挚,莫作无病呻吟。构思参考: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可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的合理性阐明其意义。倡议劝勉、呼吁号召总结全文。【点睛】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

71、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材料作文的写作: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本题即此审题,写作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