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检测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一、流程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严羽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注芜城:扬州的别称。京口:今江苏镇江。历阳:今安徽和县。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诗中二、三两联进行赏析。推导流程:(1)确定技巧,明确答题方向。景物描写的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方式。(2)从景物特点的角度分析:京口寒烟暮鸦、历阳秋雁是远景,清江木落、浦口风大是近景,所以二、三联描写景物的手法:远近结合。寒烟、暮鸦、秋雁是诗人看到的景物,木落、暗浦风起都是诗人听到的,所以二、三联描
2、写景物的手法:视听结合。寒烟、暮鸦、秋雁、木落、风多是现实之景,“长疑雨”“欲上潮”是诗人想象之景,所以,这两联诗运用的描写手法:虚实结合。(3)从景与情的角度分析:这两联诗描写的景物:登高远眺所见的凄迷秋景。这首诗抒发的情感:归乡之情、羁旅之愁。所以,这两联运用的描写手法:借景抒情。自主尝试: 参考答案:借景抒情。借芜城登高远眺所见的凄迷秋景,抒发归乡之情、羁旅之愁。远近结合。京口寒烟暮鸦、历阳秋雁是远景,清江木落、浦口风大是近景。视听结合。寒烟、暮鸦、秋雁是视觉描写,木落、风多是听觉描写。虚实结合。寒烟、暮鸦、秋雁、木落、风多是实写,“长疑雨”“欲上潮”是虚写。二、对点练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3、,完成(1)(2)题。(11分)却东西门行曹操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全诗没有华丽的词句,也少有愁苦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但朴实之语,也收到了动人心魄的效果。B“鸿雁”万里远征,形单影只,不管是“食南稻”还是“复北翔”,都只能依从节令的变化。C“转蓬”即飞蓬,诗中的“转蓬”经历“万岁”却不能归于故土,其时间的漫长感非常强烈。D
4、“戎马”两句写出了征人马不解鞍、甲不离身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之情。E诗歌虽充满悲凉的情调,但悲凉中不显得过于柔绵,“故乡安可忘”回荡着沉郁刚健之气。解析:选BDB项,“形单影只”理解有错。“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可见鸿雁并不是孤单的,它们“自成行”,是雁群。D项,“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之情”错误,联系上句“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可知,本句写的是征夫辛苦劳累,辗转远征的苦状。(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分析。(6分)答: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艺术手法,学生应该对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准确的理解。就本诗而言,最明显的是比喻,用“鸿雁”“转蓬”比喻背井离乡的征夫。除此之
5、外,学生还可以考虑到比兴、借景抒情等方面。参考答案:借景抒情、比喻、用典。借景抒情:借“鸿雁”处于寂寞凄凉的环境中,严冬南飞食稻,阳春则北翔重回的辛劳困苦之景,抒发作者对东征西战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借“转蓬”随风飘荡、无所归止的景象,抒发作者对有家不能回的无奈与愁苦之情。比喻:以“鸿雁”万里远征、南来北往和“转蓬”随风飘荡、无所归止,喻指征夫背井离乡,辗转远征;以“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狐狸死后头朝故土的各有定所、各遂其愿的状态,喻指(反比)征夫对回归家乡的执念;表达了作者对家的思念之情及有家归不得的无奈愁苦。用典:用屈原哀郢中“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典故(或用“狐死首
6、丘”的典故),写狐狸死后头朝自己的窟穴,表达狐狸不忘故乡,此处用来反比征夫们的流离辗转,有家不能归,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和不得归的无奈愁苦。(答出其中两种手法并合理分析即可)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11分)临江仙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注此词或为李清照效法欧阳修蝶恋花所作的数阕临江仙之一。(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起句效仿欧词,一字不改,以设问的口气连用三个“深”字,表现了庭院的深邃。B“云窗”一句通过描绘云簇窗前,雾绕高阁,描
7、绘出庭院的缥缈清幽的特点。C上阕第二句中的“迟”字不仅客观交代春来得迟,也表现出词人对春来迟缓的厌恶。D上阕的第三句和下阕的第三句遥相呼应,均通过对“谁”的质问,借梅花表达了词人的落寞之情。E本词用梅花暗喻词人自己,把独居的幽思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析:选CDC项,错在“厌恶”,这里主要表现词人思夫时的孤独哀怨之情。D项,应是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2)本词除了运用设问的手法外,还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1)拟人。“玉瘦檀轻无限恨”“浓香吹尽有谁知”两句中的“恨”“有谁知”均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心态。(2)借物抒情。本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并以梅花的口
8、吻表达自己的闺怨之情。(3)衬托。用杏花的“肥”衬托梅花的“瘦”,视觉形象鲜明。4(2018贵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草书屏风韩偓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注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注怀素,唐代书法家,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大师,以狂草著名。(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写诗人询问对方是从哪里得到这个屏风的,因为他一眼就看出字是怀素写的,说明诗人对怀素的草书风格很熟悉。B颔联上句的“尘色染”形象地写出了屏风不被人重视的现实,表达出诗人看到屏风被灰尘沾染的伤感。
9、C颔联下句中的“墨痕浓”的“浓”字,生动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色,已经把整幅字的风格和意境初步传达给读者。D前四句一句一转,“何处”“分明”“虽多”“犹见”,在转折中步步顿宕,峰回路转,引人入胜,表达出诗人的惊喜之情。E主人家所在之处奇石藤松的环境布局,显得奔放古朴,这正与草书屏风的风格相映衬,书法之美与环境之美相彰显,更让诗人欣喜不已。解析:选BEB项,应是诗人看到屏风后的爱惜和惋惜之情。E项,“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是以“怪石”来比喻怀素草书中的字,指笔画中的“点”,好像正向秋涧奔赴。“寒藤”比喻笔画中的“竖”;“古松”比喻笔画中的“弧钩”。此联指的是屏风上的画面,
10、而不是指主人家的住处。(2)诗歌的后两联使用了哪些手法?描摹出怀素草书的什么特点?(6分)答: 解析:“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怪”字,体现出怀素草书的“狂”的特色;“奔”字,充分表现了草书中“点”画那种迅疾有力的动势。“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如果把屏风搬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龙,游到水里去了。这一想象更为奇特。因为笔画的盘绕曲折,有如龙蛇迅速有力的游动。从这个比喻中,可见怀素草书是何等的笔势飞矫,生动活泼,显现了旺盛的活力。“恐”字,不仅有估计的意思,也还恐怕它真化为龙,从水中飞走,而失去这珍贵难得的字幅的意思,有一种风趣的意味隐含其中,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怀素草书遗墨的万分珍爱之情。参考答案:(1)手法:比喻的修辞手法。诗歌把怀素书法中的笔画比作奔赴秋涧的怪石、倒挂在古松上的枯藤等。想象的写作手法(或:化静为动)。诗人想象如果把这个屏风放到水边的话,怀素的字就会化成入水的龙。(2)怀素草书的特点:“狂(怪)”的特点:怀素草书中的变化“点”就像怪石一样,“奔秋涧”说明笔画迅疾有力。苍劲有力:“寒藤”“古松”等表现出怀素草书刚劲浑厚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