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7.4床头上的标签_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3908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7.4床头上的标签_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7.4床头上的标签_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7.4床头上的标签北师大版(2019)第七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而床头上的标签是本单元拓展阅读中的第一篇。说的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在错过了发现“溴”这个元素之后,痛定思痛,将错误的标签贴在床头,从此后,更认真、更严谨地从事研究工作,最后终于成为化学巨人的事。 课文的内容应该是比较好掌握的,所以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了写法的分析和指导上。在归纳了文章大意,质疑、释疑之后,让孩子想一想,假如将下面一段话要放进文章中,文章的结构应该做何调整?“李比希经常从黎明工作到黄昏,又从黄昏工作到黎明。他的仆人常常这样抱怨说:您整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使得我简直没有机会等您不在时打扫它。”孩子们反

2、复斟酌之后,张子欣说,应该放在第一自然段后面,而且文中的两件事也应该调整顺序,既:把“柏林蓝”的内容与“溴”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换;而敖天翔则认为,应该放在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后面,因为有了“溴”的失败,李比希才更加努力地工作了。两方意见相持不下,胡睿捷又有不同看法,这两个例子应该删去一个。结论自然是删去有关“溴”的内容,但还可以补充什么内容呢?一番猜测之后,胡睿捷不无遗憾地说:“可惜对李比希的事情了解得太少了,要不应该可以再加点事例。”于是,补充介绍了李比希小时候的故事,让孩子们看看可以加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最后的结果是,一篇本来是写因为工作的不严谨而错失机会,最后改变工作态度的文章,变成了只有工作努力,耐心细致才能成功的内容。人,还是那个人,因为选择材料的不同,因为材料的编排顺序不同,文章的主题就发生了变化。当然,孩子们也发现,这样一来,文章的题目也应该相应的改变了。课文只是个例子,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懂得从课文中习得写法,今天的尝试也算是一个诠释吧。只是,如果课前让孩子们云搜集一下李比希的事迹,可能上起课来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