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地理文档:1-1 高考解题能力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3777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地理文档:1-1 高考解题能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地理文档:1-1 高考解题能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地理文档:1-1 高考解题能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地理文档:1-1 高考解题能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地理文档:1-1 高考解题能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地理文档:1-1 高考解题能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地理文档:1-1 高考解题能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地理文档:1-1 高考解题能力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练历年高考真题、模拟题,规范答题步骤,总结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技能一高考解题能力能力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解答试题的基础和前提,试题的材料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大多以文字、图像、表格三位一体的形式呈现,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从多方面获取信息: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从试题题干和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明确题干的地位及内容:(2)明确设问的具体要求:3从图示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图示材料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必须明确图示材料的解读方法:4从地理表格数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地理表格数据种类较多,大致有以下几类:(1)时间型:即展示某一地理事

2、象的时间变化(如气候资料、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等数据),它主要反映出某地理事象的时间变化规律。(2)结构型:即展示某一地理事象内部的结构数据,如农业产值结构构成、三大产业结构构成等。(3)区域型:即对不同地区的地理数据进行对比等。可通过表格的横向类比和纵向类比获取信息,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点、相异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如某地三大产业构成变化表。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8065%15%20%201010%43%47%横向类比可以比较三大产业比重,在1980年该地以第一产业为主,2010年该地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纵向类比可以比较各类产业结构的变化。从1

3、9802010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1(2017江苏卷)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最粗的箭头是从广东省指向湖南省,即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粤湘”。第(2)题,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中,除了广东与四川不相邻外,其余红包单向流量都发生在相邻省份之间,反映了地理空间的邻近性

4、。此图为单个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图,因而其不能反映地理要素综合性或地理环境复杂性。红包收发体现的是经济现象中的资金流动,广东与广西、广东与湖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这样的资金流动并不能反映地理条件相似性。答案:(1)D(2)C能力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又称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已有知识与题目建立起正确的联系,并应用这些知识认识和说明问题。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知识联系例如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知识点的考查,呈现方式有数据表格、地形图等,考核重点是自然带的名称及分异规律。只要把握三大地域分异规律的特征,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并能将试题形式与所学知识快速地联系起

5、来。2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地理试题对地理知识的考查,主要是通过个性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命题的呈现,因此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建立知识联系之后,必须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知识的迁移方向必须要充分依据获取和解读的地理信息,再严格按照设问的限定性要求进行选择性的迁移。如设问中有“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是什么”主要是考查对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的掌握,而“为什么”则强调如何运用知识,所以在认识和说明问题时应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3用综合性思维分析一个地理问题的解答,往往需要综合多个地理信息,因此必须用综合性思维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运用多个地理知识做铺垫,运用判断、推

6、理、说明等多种基本技能。只有重视基础并理解其内在联系,将原有平面知识结构提升到立体知识结构的层面上,才能灵活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2(2017北京卷)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该台风()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解析:台风为热带气旋强烈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北半球北侧为东北风或北风,故D正确。我国黄海海域位于中纬度地区,海面温度较低,不具备台风形成的条件,A错;台风中心处气压最低,受惯性离心力影响,形成了一个面积较小的气流下沉的台风眼,其内天气晴朗,而且风速也小于6级,故B、C错

7、。答案:D3(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冻土是指温度在0 或0 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解析: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永冻层顶部在夏季融化,成为活动层,活动层的厚度变大,永冻层的上界下降;活动层的厚度变大会使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在全球变暖初期,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量增大,补给河流的水源会增加,但

8、随着冰雪蓄积量的减少,补给河流的水源随后会减少;由于全球变暖,春季气温回升更快,春播提前;由于全球变暖,大部分地区热量更为充足,积温增加,有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答案:D能力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的着眼点是考查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描述一般是指描写和叙述地理事象的形态特征、分布特征和变化特征等,而阐释一般是指对地理事象形态、分布和变化的原因进行说明、解释。突破此能力要求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技能型设问要精炼准确技能型设问在地理的考查中主要以考查基本的绘图能力为主要的着眼点,在综合性试题中经常出现。试题中的技能型要求往往都是很明显的,

9、常见的有绘制地形剖面图、冷锋或暖锋锋面剖面示意图、流域界线或流域范围图、画出水库淹没范围等。2基础型设问要善于回归教材基础型设问考查的内容多为一般的概念、分类或基础知识。这类问题的回答与教材基础知识有密切联系,再现教材知识并准确表达非常关键。3特征型设问描述要把握整体、兼顾微观在描述地理事象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特征时,要弄清分布大势、变化趋势,要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同时要兼顾微观变化。4综合型阐释设问要善于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综合型设问是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所设计的问题。要突破该问题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复习时要注意对规律和原理的掌握,并会迁移应用到具体的试题案例中来。第二,掌握该类问题

10、的构题特点,这类问题的关键词常有“分析”“说明”“比较”“评价”等,具体设问如“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试从工业联系和市场潜力方面,分析在A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指出图示区域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比较图示地区东西部气温差异及形成的主要原因”等。5多点式设问应做到点点到位多点式设问是高考综合题设问的重要形式,该类设问主要结合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不同方面考查地理事物的特点,设问中涉及的各点是并列的,反映了该地理事物的不同侧面,所以该类问题往往可以拆分为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描述和阐释。解答该类问题,一方面要认准考查内容涉及的方面,不能因审题失误造成遗漏;另一方面要在充

11、分调用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学科语言准确描述和阐释说明。4(2016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解析:第(1)题,要从大熊猫栖息地的面积、连续性、变化方向等方面进行描述,注意要分别描述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第(

12、2)题,材料说明不同时期的人类活动方式,对大熊猫栖息地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采伐作业,造成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缩小,碎片化严重。第(3)题,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可知,人类在开发和建设时,应尽可能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同时加强对植被的保护等。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

13、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能力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就是用已知原理和规律来说明尚不明确的、未知的、高层次的地理问题。这类问题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开放性题目呈现。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点明确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亮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在探讨地理问题时,尤其是对开放性题目进行解答时,要选

14、择熟悉的论点,这样论据会更充分,要点会更全面,得分率会更高。2表述清晰,逻辑严密在论证观点时要表达清晰,逻辑性要强,切不可出现与观点相悖的论据或前后矛盾的论证。3论证观点、表述和内容有机结合论证时做到论点、论据相统一,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不能以原理代替答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作答。4掌握一定的论证技巧具备了以上基础和能力之后,具体的论证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也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论证方式。针对性论证主要是针对“区位因素的分析”“采取的对策”等的论证策略,这类试题在论证类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解释性论证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有结果,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在试题中往往以分析“原因”“成

15、因”“规律”“特征”等的形式出现判断性论证这类试题没有直接呈现结果,需要考生对结果先做一个判断,然后论述判断的理由,形成论点和论据相结合的完整的论证过程评价性论证主要是对“利弊”“优劣”“重要性”“影响”等的评价比较性论证主要是对不同地域、不同事物、不同现象特点、过程和原因的辨析、对比推理性论证对于某些内容并不是很熟悉,但试题中又提供了充足的地理信息,考生可以根据试题信息进行推理论证5(2016全国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

16、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需要注意题目实际上是问了两个问题:内格罗河为什么富含腐殖质,内格罗河为什么含沙量少。分析腐殖质含量大的原因要从腐殖质的形成条件(生物资源丰富且气候条件便于腐殖质的形成)入手。分析含沙量少的原因,则要从河流流速、沼泽分布等角度入手。第(2)题,实质上是考查交通建设条

17、件的评价,可以从交通建设的必要性(交通需求,主要考虑经济活动规模和是否具有可替代性交通)和可行性(建造难度和环保因素)方面分析。第(3)题,为开放性设问,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再说明理由。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给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