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2词两首练习卷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莲藕(u u ) 鸥鹭(l nio)沉醉(zu su) 争渡(d d)溪亭(x x) 鳜鱼(gu ju)蓑衣(su shui) 西塞山(si si)2查字典。“藕”的读音是 ,共有 画,用部首检字法应先查部首“_ _”, 再查 画。3填色彩,补充诗句。 (1)儿童急走追( )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丝绦。 (3)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4)( )箬笠,( )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4为下面的诗词划分节奏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桃 花 流 水 鳜 鱼 肥。5
2、判断。(1)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玄宗赐名为“志和”。 ( )(2) 渔歌子 ,原是人名,张志和的丫鬟,后用于词牌名,此调最早见于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后来李珣、孙光宪等词人用过此调。 ( )(3)如梦令的作者为宋代的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李清照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 )6根据词内容填空。 (1)渔歌子是 代词人 的作品。词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有 、 、 、 、 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
3、物图。(2)词中渔翁“不须归”的原因可能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 ,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 。表现了 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3)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 ,我还知道的词牌有: 。7阅读理解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1)默写,将词补充完整。(2)词中“醉”字表明词人 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 ;也可能是 。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 的心情。(3) 如梦令是 代词人 所作。从“ ”一词我们可以看出,词人是在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词中一连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 的心情。(4)词中表现作者心底欢娱的词语是_,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_ _”和“_
4、 ”。参考答案1u l zu d x su gu si【解析】2u 18 “艹”15【解析】3(1)黄 (2)碧 绿 (3)红 绿 蓝 (4)青 绿【解析】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解析】5(1) (2) (3) 【解析】6(1)唐 张志和 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2)雨小、鱼肥且穿戴了斗笠蓑衣,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了。 不愿再涉足朝廷的风浪 诗人的淡泊(3)词牌 清平乐、忆江南、水调歌头【解析】7(1)兴尽晚回舟 惊起一滩鸥鹭(2)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 “日暮”和词人“醉”了 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 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3)宋 李清照 急于找路(4)沉醉、不知归路、争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