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泾干中学高三年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三次月考试卷历史科目命题人:李良义 审核人:王艳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2、有人说:“英国挑起鸦
2、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开放通商口岸 C. 协定关税 D获得最惠国待遇3、1937年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扩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D.国民党号召国民奋起抗日4、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事
3、件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5、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下列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国共两党举行平等的会谈 B统一后两党继续进行合作C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对等 D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会谈6、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60周年首脑会议上,正式向国际社会倡导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和平共处”到“和谐世界”,中国的对外方针
4、、政策和理念一直强调一个“和”字,并且一直以实际行动履行着“和平”的信念,这表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符合各国利益D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7、罗马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说明罗马法【 】A维护了财产私有 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C维护奴隶制度 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8、“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这段话称颂的“设计”应
5、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的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9、法国里昂工人在起义时提出:“在里昂将成立委员会和人民基层会议”,“我们只有一个口号:人人自由平等!”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些要求表明【 】当时工人的愿望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当时工人的愿望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无产阶级已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已提上日程A B C D10、右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漫画,该图反映的是【 】A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B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
6、面形成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D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11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 】A国家税源枯竭 B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 C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12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往往足君子之泽,数世而斩。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的谚语正是惯见人世沧桑之后的概括。”文中的谚语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B地主士地私有制的变迁 C自然经济渐趋瓦解 D土地所有权的非连续
7、性1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这段话揭示了中国【 】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B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D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14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
8、职业结构表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15明朝时“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大布商,你会选择以下哪些经营方式?【 】为了安全和方便,搭乘轮船进行长途贩运和同乡布商结伴北上贩棉,南下购布为了节省成本和获取更多利润,将棉花直接交给松江织户加工,支付一定薪酬少部分货物在国内异地销售,大部分货物雇船运往东南亚销售A B C D16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
9、、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17以中介为主的牙行,发展到清代变得更加细化,这其中就有一种在沿海地区产生,在交易双方起担保责任,保证商品交易顺利完成的牙行,一般称为“保税”,或者“保载行”,堪称清代的“保险公司”。这说明【 】 A清代的商品经济异常发达 B清代的服务行业发展迅速 C清代彻底废止了海禁政策 D清代的中外贸易更趋频繁18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
10、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嘱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清政府积极开拓世界市场 C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 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一史实【 】 A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C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 D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20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11、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其中“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在近代中国的表现指【 】A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C中国社会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民族工业产生21福建华侨邱忠坡早年赴南洋经商,1875年回厦门创办万兴轮船公司,后参与厦门太古码头的投资,兼营进出口贸易,成为太古洋行的买办。邱氏家族还涉足厦门的房地产、商铺等行业。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万兴轮船公司是洋务企业 邱氏创办企业得益于清朝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邱氏企业具有买办性质 邱氏企业家族性产业特点突出A B C D22造成下表银行分布
12、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251934年中国银行分布简表(单位:家)时间北京(北平)天津上海全国1925231433841934年2105993摘编自:朱荫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 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23 1895年之后,许多中上层文人虽未完全放弃追求学问,但也开始参与现代经济活动。陈璧、沈云沛、陆润庠和张謇等都是进士出身,又都办工厂。曾任帝师的孙家鼐和翁同龢,分别安排一子和一侄孙经商。这反映了【 】 A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B政府废止科举取士制度 C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4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
13、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对其解读正确是【 】时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国家英国英国日本美国美国美国险额(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占列强对华投资比重825%281%442%373%755%681%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在华势力的消长 B列强对华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 C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问题 D美国对华投资始终占重要地位25.景泰蓝,历史上称为珐琅器,工艺上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传统特种金属工艺品。明清两代,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
14、中的一枝奇葩。右图为建国初期北京崇文区景泰蓝手工业者梁芝(左)、杨忠(右)在填写申请入社登记表,他们申请加入的是【 】A.人民公社的手工业组织 B.手工业生产的合作组织C.手工业生产协会组织 D.公私合营的企业组织26.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27.某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
15、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出现这一建设热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B.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良性互动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建设的盲目性D.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决策,冲击着计划经济体制28、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了“二五”计划意见书。意见书中规定“二五”所要达到的主要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下面关于这一指标评价正确的是【 】体现了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反映了迫切要求改
16、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A.B.C.D.29.下表是1978年和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成分比较表。它主要说明【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78年1992年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80.8%51.4%集体所有制经济19.2%35.0%私有制经济城乡个体经济0%7.8%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0%5.8%A.我国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B.我国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C.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D.我国私有制经济发展迅速30.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
17、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非选择题。(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二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
18、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粱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2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5分)(1)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商品经济发展。(2分)(2)表现:时间、空间均不再限制(答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也可);“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3分)(第一点必须答,其余任意答两点)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2分)材料三、江浙两地的农民因为地理的优势和便捷,进
19、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大城市做工的不在少数,而去当时的上海,则是流动目的地的首选之地。据统计,从1912到1932年,20年问,仅在苏南颇具实力的荣家企业从2家增至21家,工人数也从1334人增至33416人,而其中绝大多数来自江浙两省农村。对此,时人评论说:“中国工人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徒,虽离家不计也。” 仲富兰试论近代江浙农村人口流动与习俗变革(3)材料三中江浙地区农民从业状况出现什么现象?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4分)(3)现象:流入城市做工。(1分) 因素:城市化进程加速;民族工业(纺织业)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变化。(3分)材料四、 清政府限制国内商民出海贸易。康熙二十三年(
20、1684)开海贸易后,规定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各海口的“商民人等有欲出洋贸易者,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给发执照。将船身烙号刊名,令守口官弁查验,准其出入贸易”,但是只“许令乘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康熙五十六年(1717)定例:“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清政府限制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康熙四十七年(1708),“禁商贩米出洋”。五十九年(1720)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禁丝觔贩卖出洋”。其他如火药、硝磺、铁器、大黄、绸缎、茶叶、书籍等商品也在限制之列。 (4)根据材料四,指出清
21、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及其表现。(4分)(4)政策: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1分)表现:严格控制船只数量及其规模;对航行时间和户籍进行限制;从武器到日常商品限制的种类越来越多。(3分)3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谈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讲了个大有希望,不是中有希望,更不是小有希望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觉得心里通畅,搞大跃进。这一干起来,今年粮、棉差不多增产一倍钢铁可翻一番明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一万亿斤,钢铁明年可能超过两千万吨。总而言之,明年是基本赶上英国。十五年计划,两年基本完成。谁能料到?这就是群众的干劲的结果”1958年9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1) 从
22、材料一中看,毛泽东是基于什么认识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的?(1分)(2)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的认识有何依据?(2分)这场运动为什么会酿成一场灾难?(2分)材料二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与构想。张先亮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
23、的起点。”“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节选自邓小平文选(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邓小平是基于什么认识作出了对外开放决策的?(4分)(4)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处理好哪两对关系?(4分)答案:(1)认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力量大。(1分)(2)依据: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2分)原因:过于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违背经济
24、发展的客观规律,破坏了生产力。(2分)(3)世界经济国际化分工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建国后前30年的闭关自守导致落后的教训。(3)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人的主观作用与客观经济规律的关系。33、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
25、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请回答:(1)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12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