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3347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同步测试卷(五)期中检测卷(A卷)(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国的古代农业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如下图所示耒耜的使用,说明我国的农业生产已进入()A刀耕火种阶段B石器锄耕阶段C青铜器阶段 D铁器阶段2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经营方式是()A井田制经营 B田庄式经营C自耕农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3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

2、迁的思想A BC D4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称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A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B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C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D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5下列关于中国先秦时期商业的发展情况叙述有误的是()A在中国远古时代,就已出现商业交换B甲骨文卜辞的资料记载有中国西周的商业状况C西周时期,流通的货币有骨贝和铜贝D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繁荣的商业中心6元稹的“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反映的信息有()A商人经商不计利润B富商大贾周流天下C商人重利轻别离D长安城的繁华7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

3、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8清初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其反映的实质是()A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B清政府鼓励发展小机户C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9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

4、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10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鼓励与推动11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B中国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

5、平衡C中国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中国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12“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这一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13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美好愿望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的体

6、现尊重客观规律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左”倾思想在经济领域里的反映A BC D1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理解正确的是()概括了包产到户的优点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A BC D15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邻港澳 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16经济特区的设置所产生的影响有()促进了特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7、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促进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A BC D17“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中国社会出现这种现象开始于()A明末清初 B鸦片战争前C鸦片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18据史料记载,1909年,留日女学生张维英在南昌创设“自由婚姻演说会”,宣传婚姻自主。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而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宣称“誓不受男子压制,媒妁结婚之野蛮拘束”。这则材料反映出的民国时期婚姻的特点是()受西方婚俗的影响主张恋

8、爱、婚姻自由婚礼仪式日趋简化主张男女平等A BC D19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A公共汽车 B飞机C火车 D轮船20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这一年()A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B中国电影事业起步C中国结束了无声电影的历史D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二、非选择题(第21题14分,第22题22分,第23题24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材料二黄梅戏天仙配插曲夫妻双双把家还歌词:树上的

9、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请回答:(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6分)(2)试分析小农经济的利与弊。(8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 50016.7750190119113405 60031510191219

10、19600多13 000751 625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请回答:(1)简要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情况。(4分)(2)甲午中日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情况如何?原因是什么?(6分)(3)简述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4)结合材料二说明近代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以及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6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革”时,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加49%,卖给

11、国家粮食4450万公斤。80年代,凤阳人又编出新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1年或1982年,90%以上的家庭是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农村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江苏江阴华西村被誉为“中国第一村”。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创村庄上市的先例。2004年华西村人

12、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100万元。2008年10月,华西村首届国际旅游节,邀请到了400多位各国使节和130多家海内外媒体。在华西村的发展中,发展乡镇企业是根本,“一分五统”是保障。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村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村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安徽凤阳为什么会出现前后两种不同的景象?(8分)(2)试述20世纪80年代

13、我国实行“生产责任制”对现代化的有利和不利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与传统的农村经济相比,华西村的经济呈现哪些新特点?华西村的致富对我们有何启示?(8分)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B。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辨析,耒耜属于石器时代。2解析:选D。通过仔细解读材料可以看出,在这种经营方式下,农民耕种地主的土地,收获物地主和农民各得一半。由此得知这种经营方式是租佃式经营。3导学号04790034解析:选B。本题可用排除法。诗中的“不行商”“头白不出门”等信息,说明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排除。4导学号0479003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是

14、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D项结论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得出。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甲骨文是殷商时期遗留的,记载有商代商业的初步发展,但绝不会涉及西周。6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从“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可以看出是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商人经商不计利润是错误的,材料没有反映“商人重利轻别离”与“长安城的繁华”。7导学号04790036解析:选B。本题与其说考历史,不如说考语文文言的阅读理解,“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材料没有体现谁

15、重谁轻的问题。8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内容直接反映了清初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其实质反映了清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陈旭麓的观点说明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表现为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0导学号0479003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时间上看“19世纪末”是突破口,B项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C项是一战期间,D项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11解析:选C。费正清教授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不

16、可能使民族工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只能是没有前途的短暂的经济奇迹。1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生活集体化”和“公共食堂”可判断,它符合人民公社化的“一大二公”的特点,故C项正确。13导学号0479003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出当时处于“大跃进”运动中,口号能够反映人民的美好愿望,正确,但当时没有真正实现,不是超越生产力水平的体现,错误,这种愿望忽视了客观规律,是“左”倾错误的表现,错误,正确。14导学号04790039解析:选B。安徽省凤阳县农民的这句话出自1978年,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而农民温饱问题则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逐步解决的,错误,

17、均符合史实。故选B。15解析:选B。本题以珠海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珠海是中国经济的特区之一,“特区”之所以“特”就“特”在特殊的政策扶持。地理位置有优势,但不是主要原因。科技领先是政策扶持的结果。资源丰富与实际不符。16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注意全面理解设置经济特区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所起的重大作用。17解析:选C。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开始于”。鸦片战争后,西方的东西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这种现象。1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中没有涉及婚礼仪式,因此排除,故D项正确。19

18、导学号0479004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诗中“一卷烟”和“车轮”可知是火车。2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问世,故选B项。21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的两幅图归纳出“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等特征,从夫妻双双把家还归纳出“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第(2)问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利:自耕农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弊

19、: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弱点,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成为近代以来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22解析:通过材料一的图表可以明显看出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不同特征。战前发展较慢,战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19121919年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增长迅速。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畸形发展,即使在发展比较快速的一战期间,重工业的发展仍然很缓慢,这是由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答案:(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3)辛亥革命的鼓舞;企业利润

20、的刺激;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等。(4)重工业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民族资产阶级资金少,无力投资重工业;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对矿产资源的掠夺。23导学号0479004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第(1)问把握“改革鼓点先敲响”,来分析经济改革前后的变化。第(2)问有利方面可从经济模式的转变,推动城镇化等方面分析、归纳;不利方面从规模小、不利于专业化、现代化发展加以说明。第(3)问华西村的新特点应从材料中寻找知识点,总结出发展乡镇企业、开发旅游业、股票、农业集体化等特点,启示要结合材料得出。答案:(1)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平均主义的人

21、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有利:“生产责任制”打破了大集体僵化的经济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不利:以家庭为基础的“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规模,不利于农业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此题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3)新特点:发展乡镇企业;开发旅游业;跻身金融股票市场;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启示: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科学统筹,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共同致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