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六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地球的生命起源于海洋。时至今日,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海洋,不仅决定了这颗星球的色调,也容纳了许许多多的生命在其中繁衍生息。但如果走到沿海地带看一看,我们很可能会发现,这片亘古流传的蔚蓝,已经变得不那么纯粹。在关于环境保护的网站上,我们可以轻易找到许许多多_的图片:大洋深处的信天翁因为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逐渐腐朽的尸身里,泄露出若干_的塑料碎块;海龟在幼年时被塑料拉环套住,终其一生也不能_,只能以葫芦形的身躯艰难生存。渔民废弃的渔网随波漂流,将不幸与其相遇的海豹或是海豚裹挟其中,()人类活动
2、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已经在不经意间影响了许许多多海洋生物的生活,乃至命运。最终,人类也将在劫难逃。举例而言,传统的塑料难以自然降解。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它们会随着洋流汇集成一块“垃圾大陆”,在大洋上形成特定区域。而在漂浮的过程中,一部分塑料垃圾会进入海洋动物的身体,并且随着食物链传递给人。曾经被随意排放到海洋里的污染物,如今却令人类_。不过,幸运的是,目前科技已经提供了一些清理污染的可能性。愿这些努力终成燎原的星火,还给海洋曾经的蔚蓝与恬静。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触目惊心五光十色为所欲为自食其果B. 胆战心惊五光十色随心所欲作茧自缚C. 触目惊心五颜六
3、色随心所欲自食其果D. 胆战心惊五颜六色为所欲为作茧自缚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使它们因为难以浮出水面换气而身亡B. 使它们身亡的原因是难以浮出水面换气C. 它们因为难以浮出水面换气而身亡D. 它们可能被阻止浮出水面换气甚至死亡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会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形成一块“垃圾大陆”。B.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它们会形成一块“垃圾大陆”,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C. 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会形成一块“垃圾大陆”,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D. 当塑
4、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候,它们会随着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的特定区域,形成一块“垃圾大陆”。【答案】1. C 2. A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触目惊心: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此处是说看到的现象使人内心震惊。选用成语“触目惊心”。第二处,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多形容发光的东西,或者是自身发光或者是反射其他光源而闪亮的情况。
5、五颜六色:指各种颜色。多用来形容事物表面的视觉效果,表述事物的色彩丰富。此处是说在信天翁逐渐腐败的尸体里泄露出各种颜色的塑料。选用成语“五颜六色”。第三处,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此处是说海龟在其幼年时被塑料拉环套住,一辈子也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选用成语“随心所欲”。第四处,自食其果:比喻自己做了坏事,自己遭受到损害或惩罚。作茧自缚:蚕吐丝结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根据前文“一部分塑料垃圾会进入海洋动物的身体,并且随着食物链传递给人”,选用成语“自食其果”。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
6、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解答时,注意前后句的关联与限制,前面的句子中“将不幸与其相遇的海豹或是海豚裹挟其中”的主语是“渔民废弃的渔网”,据此,所填写句子表达的意思应是“废弃的渔网会给与其相遇的海豹或者是海豚裹挟其中带来什么样结局”,填写的句子的主语应是“渔民废弃的渔网”,据此排除CD两项,CD两项的主语变成了“海豹或者是海豚”,与前一句逻辑意脉不一致。B项,“使它们身亡的原
7、因是难以浮出水面换气”,强调的是致使海豹或海豚身亡的原因是难以浮出水面换气,忽略了废弃渔网的裹挟使海豹或海豚难以浮出水面换气,最终导致身亡。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仔细阅读划线句子“当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时
8、候,它们会随着洋流汇集成一块垃圾大陆,在大洋上形成特定区域”,该句语病为不合逻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应先随洋流汇集到大洋上特定的区域,积聚到一定程度,形成了“垃圾大陆”。A项,句子缺少主语,可在“会随着”前加上“它们(指进入海洋的垃圾,因为前一句已经有塑料垃圾进入海洋,此处用它们代指)”。B项,不合逻辑,应先“汇集”,然后才形成“垃圾大陆”。C项,兼有AB两项的语病缺少主语,不合逻辑。故选D。【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
9、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是A. 朝济而夕设版焉B. 又前而为歌C.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 常以身翼蔽沛公【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活用类型判断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
10、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对于词类活用,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平时注意多积累,总结规律。本题要求选出“加横线词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A项,朝:名词作状语,在在早上;B项,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C项,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D项,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翅膀一样。故选B。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越国以 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 顾计不知所出耳 将军宜枉驾顾之C. 项伯夜驰 之沛公军 辍耕之垄上D. 诚
11、能得樊将军首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的一词多义能力。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解题时,注意一定要结合词语所在的上下文,来判断其在句中的含义。本题要求选出“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项,鄙:把当作边邑/鄙:目光短浅。B项,顾:副词,表轻微转折,相当于“只是”、“不过”/顾:动词,拜访。C项,之:动词,到/之:动词,到。D项,诚:副词,果真,如果/诚:实在,确实。故选C。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2、A.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吾属今为之虏矣B.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D. 焉用亡郑以陪邻 丹不忍以己之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本题要求选出“加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项,为:表被动/为:表被动。B项,因:依靠/因:就。C项,且:并且/且:将要。D项,以:目的连词,来/
13、以:因为。故选A。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例:具告以事A. 是寡人之过也B. 燕王拜送于庭C. 吾属皆且为所虏D. 大王来何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倒装句,倒装句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以及状语后置等。例句“具告以事”是状语后置句,“以”是标志,应为“以事具告”,意思是“把事情都告诉了他”;B项,“燕王拜送于庭”也是状语后置句,“于”是标志,应为“燕王于庭拜送”。A项,“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是也”是标志,意思是“这是我的过错”。C项,“吾属皆且为为所虏
14、”是被动句,“为所”是标志,意思是“我们都将被他俘虏”。D项,“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属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的类型,应为“大王来操何”,意思是“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董事长,这幅字画是名家手笔,您买一幅回去,挂在书房不仅大气美观,还可附庸风雅,彰显文化品味。B. 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向广大作者征稿,来稿一经采用,即奉薄酬,敬请广大作者赐稿。C. 当记者提到外界给他的“学界泰斗”这一称号时,这位院士直摇手,连声说道:“同行谬赞,不敢当”。D. 游览故宫博物院时,因为著名的三大殿游客实在太多,我只好移步没什么景致的地方逛逛,实在遗憾。【答案
15、】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有问题得体和语体得体,问题得体主要是要符合特殊问题的特殊要求,语体得体要注意讲话者的身份、环境、尊卑、主客以及“谦辞”和“敬辞”的运用。本题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A项,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含贬义。此句是劝董事长买字画,不能用含贬义词语,用在此处不得体。B项,薄酬:客气话,称自己给的报酬不多。在期刊征稿启事中,不适合用自谦语气,可改为“稿酬”。C项,谬赞:谦辞,过奖的意思。使用正确。D项,移步:敬语,请他人换个地方。这里说的是自己,使用不得体。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得体能力。语言表达
16、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9.下列有关文学经典的的表述,有误一项的是A. 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和提出“三美”说的闻一
17、多,都属于新月派诗人。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C. 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塑造了苏秦、荆轲等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D. 史记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了解识记能力。文学常识要靠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选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此题要求选出“有关文学经典的的表述,有误一项”,C项,“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书”说法错误,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
18、作。故选C。10.三行诗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微型诗歌体裁,其要求作者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创作,形式上要排列成三句,字数不超过60字。请参照下面示例三行诗形式,从爱国、爱师、友情、亲情四个主题中任选一个,写作一首三行诗。示例: 孤独 白鹤林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答案】亲情从出生起,我便亲情拥抱享受着家人的关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仿写能力。仿写时一定要与例句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一致,还要注意内容上的关联。本题,参照下面示例三行诗形式,从爱国、爱师 、友情、亲情四个主题中任选一个,写作一首三行诗,且题干已经指出“三行诗要求作者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创作,形式上要排列成三句,字
19、数不超过60字”。仔细阅读所给的三行诗,第一行,两句话,从 起,我便 ,第二行, 着,第三行, 的 。根据这种形式,从爱国、爱师 、友情、亲情四个主题中任选一个,按照分析的模式写一首三行诗。参考答案:第一行:从出生起,我便亲情拥抱;第二行:享受着;第三行:家人的关爱。写作的时候注意一定要排列成三句,字数不超过60字。二、名句默写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大千世界,发出感慨,满怀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2)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描写单调变化,众人感动的句子是:_,_。【答案】 (1). 怅寥廓 (2). 问苍茫大地 (
20、3). 谁主沉浮 (4). 为变徵之声 (5). 士皆垂泪涕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怅寥廓、苍茫、徵、垂、涕。【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
21、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你向她走去。
22、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之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
23、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既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落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坚实的彼岸火热,温情,弥
24、漫着人烟和爱的祥祺的所在。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始的真实,思念那你曾触摸过的鲜活的梦境。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在那片超凡的泰
25、然里,在那摇篮的煦暖里明亮着、闪烁着你或许会说,西部的天湖的确很美,可我更喜欢长江黄河,我赞美大海的瑰丽,我崇拜汪洋的宏伟。我知道,在你心的屏幕上,一旦离开,天湖就正在远去,像退潮的浪花,苍茫在微濛濛的天际一片片鱼鳞状的沙滩裸露出来。一块块赤褐色的废墟袒呈开来。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始的真朴,那对生命本质的贴近,多么深孚,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灵;多么神秘,多么纯粹。寻阅一次,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思喜悦;没有哀伤,不求幸福所有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交响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
26、果有,一定是湖。(选自经典美文)12.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天湖的特异,主要表现在她古朴、安谧、空灵、和谐等优美动人的意境上,这让作者魂牵梦萦,难以忘怀。B.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离开天湖后对天湖真挚而纯洁的依恋之情。C. 这篇散文意蕴深邃凝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展现了丰富的精神内涵,独居魅力。D. 本文写出了天湖的独特之美,她美丽迷人的景色比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撼。13. 文章用“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4.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
27、手法来写天湖的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12. D 13. 与文章开头部分“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遥相呼应,使结构更加严密完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天湖的深沉怀念,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4. 直接描写,绘形绘色,写出了天湖的清澈、静谧、古朴而神秘之美。运用比喻、比拟手法,将天湖比作“液态的翡翠”“天然的水墨”“静默的仙女”“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天湖纯朴、柔静之美。运用对比的手法, 将天湖的开阔、明净、静谧、安详与都市的拥挤、污染、烦杂、喧嚣对比,更鲜明地突出了天湖迷人的优美景色。【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
28、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项,“比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说法欠妥,于文无据。原文是说有人喜欢长江黄河,这是为了说天湖具有另一种独特的美。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能力。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要通读文章,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回归文章,找到要把握作用的段落,仔细阅读,根据段落坐在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把握其
29、作用。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文章用“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已经确定所要把握作用的段落为尾段。散文的结尾在内容上一般有深化或升华主旨的作用,在结构上要注意照应的作用,答题时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即可。比如本文用“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结尾,与文章开头部分“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呼应,这是呼应开头,是文章结构严谨。从这句话内容来看,作者说自己今晚如果有梦,那梦到的一定是天目湖。作者为什么要梦到天目湖,是因为天目湖美好,作者怀念天目湖。所以这句话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天湖的深沉怀念,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手法能力。
30、本文是散文,赏析散文手法,要注意从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两方面去找,散文的写作手法一般就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修辞手法涉及的范围就广了,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文句理解和分析即可。答题时,要先打出文章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文章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要求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天湖的美。先通读文章,圈画出描写天目湖美的内容,文中写天目湖没得内容很多,比如“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
31、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 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32、“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 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等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对天目湖的直接描写,对天目湖进行绘形绘色,写出了天湖的清澈、静谧、古朴而神秘之美。在直接描写天目湖的没得时候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比拟手法,将天湖比作“液态的翡翠”“天然的水墨”“静默的仙女”“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等,还把天目湖与都市进行对比。答题时,先答出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指出运用这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写
33、出天目湖的美的那一方面,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点睛】赏析文章手法类题目,答题步骤一般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指出文章运用的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第三步指出文章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四、诗歌鉴赏1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B. 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C. 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
34、 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隐喻画面,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内容、主旨、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A项,“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说法错误,本诗表现了陌生人间因偶遇而产生的相知相惜的缘分。从叙事话语的角度看,诗中的人称是不定
35、指的,它泛指对现实生活中的片段进行素描,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可贵情境。诗中无“被利用”的意思,情调也并不悲哀。故选A。【点睛】断章全诗只有四句共34字,但其涵蕴的人生哲理却相当丰富,为人们的欣赏提供了诸多可能性。诗人自己曾说过,断章“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第一节两句写的是两幅画面。第一幅是“你”站在桥上欣赏风景。“风景”在此是一空框结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识倾向去填充;“你”亦是一个泛指,可指文化心理结构不同的任何
36、人。所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是一幅随意性很大的变动中的画面。正是这一特点,它才被不同欣赏者所喜爱。第二幅画:“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你”变成了“看风景人”的欣赏对象,当“你”欣赏风景时,“你”自己却不知不觉中被他人观看。这两幅画因“看风景”而构成一个立体空间。第二节写当“明月”装饰你的窗子,“你”赏心悦目时,“你”也许成为他人梦中的活动者,给别人带来愉悦。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万事万物的区别、分割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联系是内在的、永恒的。而这种联系性的灵魂是人。人们往往因年龄、身份、阶级以及地域的不同而以为他们各不相同,以为他们生活在相互隔绝的世界
37、里,而事实上人们永远因某些共同的东西而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亦有你,只是有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联系而已。当你谈论别人时,褒也好,贬也好,你自己也被别人或褒或贬。别人可能使你的生活变得美好,你同样可给别人以福音。此诗只是诗人刹那间的“意境”、感想,但内涵却无限丰富,暗含着人事的复杂关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客 从杜 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注】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16.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
38、事。17. 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答案】16. 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么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17. “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解析】视频【16题详解】试题分析:应从理解诗歌的内容入手,把这些句子的大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征伐诛求寡妇哭”,“已诉征求贫到骨”,便是这首诗的主题。首二句仿汉乐府民歌“客从远方来,遗我
39、双鲤鱼”的格式,但别生新意。“客”和“我”都是虚构的。接着“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意在警告统治阶级应该看到他们所剥削的一切财物其中都含着人民的血泪。最后两句点明作诗本旨。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这又是从泪化为珠想出来的。原有的财物,既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有加无已,所以说“哀今征敛无”,意谓而今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搜刮的。【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出题的角度新颖,跳出了以往试题中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框框。题干要求简述这个故事,是把杜甫的这首诗当作记叙文
40、来看。既然这样,就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过程去考虑。先逐联分析,理解各句意思;再按事件的过程整合答案。【17题详解】试题分析:此诗大约是公元七六九年(唐代宗大历四年)杜甫在长沙所作。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横征暴敛,便是这首诗的主题。杜甫巧妙地、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征由人民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关于珠的传说是相当多的,如明月珠、夜光珠等,为什么一定要用泉客珠呢?赵次公说:“必用泉客珠,言其珠从眼位所出也。”(郭注卷十五引)这话很能揭示作者的用心所在。本题解答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赋税之重,给
41、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隐字”“化为血”明确地传达出这些隐情。珠是眼泪变成的,故珠上的“隐字”说穿了便是“泪”字。【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本题重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知人论世,借助创作背景去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感受了很多,本诗与之一脉相承。二是要注意结合诗句描述和背景资料。注释中有“泉客珠”和“隐字”的解释,也给了我们思维的方向。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
42、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 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
43、”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
44、删改)18. 下列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B. 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C. 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D. 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19.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冢,高而大的坟墓,是贵族、有身份的人死后的居所。陵则是更高的土山,是皇室专用。这儿称冢不称陵,事实上暗含褒贬。B. 江南,地理区域,指长江以南,是当
45、时的经济富庶之地。在古代文献中,江南常与“江北”“中原”等区域概念相并立。C. 大逆,封建时代指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罪行。“谋大逆”在古代属于十恶不赦的重大犯罪。这儿刘邦指的是项羽杀义帝的行为。D. 公,古爵位名。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20. 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 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相持很久,使士兵产生了厌战的情绪,于是刘邦和项羽约定 在广武涧谈判。项羽要跟刘邦决斗,刘邦却把项羽的所作所为归纳了十条罪状,不屑应对他的挑战。B. 项羽听了刘邦的话非常生气,趁刘邦不注意,抽出暗藏的弓箭,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 部。刘
46、邦为了迷惑对方,假装自己伤了脚趾,并且在重伤的情况下,还去慰劳军队,鼓舞士气。C. 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后,马上罢兵撤走了,而刘邦却没有遵守约定,继续进兵追 击项羽,还联合其他诸侯军队共同进击楚军。后来,终于在垓下之战中消灭了项羽。D. 项羽与刘邦在数年的楚汉之争中,互有输赢。但是,项羽好逞一人之勇、遇事急躁,而刘邦能够从大局出发,遇事冷静,多听谋士意见。最终项羽失败,刘邦夺得了天下。2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2)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答案】18. A 19. B 20. B 21. (1)我率
47、领义兵和诸侯们来讨你这个残害人的罪人,让那些受过刑的罪犯就可以掉你项羽,又何必劳累我来跟你挑战呢?(2)汉王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一直追到东成,杀了八万楚兵,终于攻占平定了楚地。【解析】【1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汉王”“项羽”“怀王”“命(命令)”“入定关中者(先入关中者)”“约”“我”“蜀汉”,虚词“与”“之”“于”,第一“曰”意思是“说”,“汉王数项羽曰”意思是“汉王列
48、举项羽的罪状说”,结构独立,意思完整,其后为汉王所说的话,其后断开,排除D项。“命”是“命令”发出者是“怀王”,所以“受命怀王”省略了介词“于”,为“受命于怀王”,意思是“从怀王那里接受命令”,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再结合本句意思:汉王列举项羽的罪状说:“当初我和你项羽一同受怀王之命,说定了先入关中者在关中为王,你项羽违背了约定,让我在蜀汉为王。句子可以断开为: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故选A。【19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
49、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选文中“江南”并不是指长江以南地区。当时项羽自立为王后,“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由此可见,文中的江南并不是指长江以南。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B项,“
50、项羽趁刘邦不注意,抽出暗藏的弓箭”说法错误,原文是“伏弩射中汉王”,由此可见不是项羽射的箭,是暗中埋伏好的弓箭手射的。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以”,率领;“从”,跟着,跟随;“残贼”,残暴的贼人,指项羽;“刑余罪人”,指受过刑的罪犯;“公”,指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又何必劳累我来跟你挑战呢。(2)中“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省略主语“汉王”
51、,翻译时补齐;“使”,派;“斩首八万”,杀了八万楚兵;“遂”,终于;“略”,攻占;“定”,平定。【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楚汉两军相持很久,胜负未决,年轻人厌倦了长期的行军作战,老弱者由于运送粮饷疲备不堪。汉王和项羽隔着广武涧
52、对话。项羽要跟汉王单独决一雌雄,汉王则一项一项地列举项羽的罪状说:“当初我和你项羽一同受怀王之命,说定了先入关中者在关中为王,你项羽违背了约定,让我在蜀汉为王,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你项羽假托怀王之命,杀了卿子冠军宋义,而自任上将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你项羽奉命援救了赵国,本应当回报怀王,而你项羽却擅自劫持诸侯的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怀王当初约定入关后不准烧杀掳掠,你却焚毁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坟墓,私自收取秦地的财物,这是你的第四条罪状。你硬是杀掉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这是你的第五条罪状。你采用欺诈手段在新安活埋了二十万秦兵,却封赏他们的降将,这是你的第六条罪状。你项羽把各诸侯的将领都封
53、在好地方,却迁移赶走原来的诸侯王田市、赵歇、韩广等,使得他们的臣下为争王位而反叛,这是你的第七条罪状。你项羽把义帝赶出彭成,自己却在那里建都,又侵夺韩王的地盘,把梁、楚之地并在一起据为已有,这是你的第八条罪状。你项羽派人在江南秘密地杀了义帝,这是你的第九条罪状。你为人臣子却谋杀君主,杀害已经投降之人,你为政不公,不守信约,不容于天下,大逆不道,这是你的第十条罪状。如今我率领义兵和诸侯们来讨你这个残害人的罪人,只让那些受过刑的罪犯就可以掉你项羽,又何必劳累我来跟你挑战呢?”项羽十分恼怒,埋伏好的带机关的箭射中了汉王。汉王伤的是胸部,却按着脚说:“这个强盗射中了我的脚趾!”汉王因受箭伤而病倒了,张
54、良硬是请他起来出去巡行,慰劳部队,以便稳定军心,不让楚军占胜利的威势压过汉军。汉王出去巡视军营,病情加重,立即赶回了成皋。项羽跟汉王约定,平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项羽罢兵回东方了,汉王也想率军回西方。但汉王采用张良、 陈平的计策,于是进兵追赶项羽,到阳夏南面让部队驻扎下来,和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约定日期会合,共同攻击楚军。汉王到达固陵,韩信、彭越却没有来会合。楚军迎击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五年(前202),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汉王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
55、,一直追到东成,杀了八万楚兵,终于攻占平定了楚地。只有鲁县人还为项羽坚守,不肯降服。汉王就率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 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于是,汉王用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谷城。六、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法国巴黎市长宣布将拆除市区老书报亭,替换造型更现代、功能更完备的新报亭,并解释说,新报亭更像个小商店,能吸引更多顾客,推动报纸杂志销售,还可在这里出售景点门票、购买纪念品、投递信件、给手机充电、回收旧电池、甚至喝点咖啡。此举措引来一片反对声。巴黎市民认为,老式书报亭诞生于1857年,有着古典的绿色穹顶,早已与卢浮宫、巴黎圣母院以及埃菲尔铁塔一起,成为巴黎城市
56、文化的一部分。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少于800字。【答案】留住城市名片,不能仅靠情怀不久前,法国首都巴黎的市长宣布将对市区老式书报亭进行改造,谁知却引来了潮水般的反对声浪。“新书报亭的设计看起来像垃圾箱”“这是在破坏巴黎的浪漫文化”媒体冷嘲热讽,市民签字请愿,让巴黎市政府一时间陷入进退不得的尴尬局面。在巴黎市民看来,这个诞生于150多年前的绿色穹顶小屋,早已和卢浮宫、巴黎圣母院以及埃菲尔铁塔一道,成为巴黎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有人感慨,巴黎若没有书报亭,就像伦敦没有红色电话亭,纽约
57、没有黄色出租车,似乎整个城市都变得不完整起来。然而,从市政管理的角度看,这些年代久远的书报亭,在互联网时代确实有些无所适从。报刊、杂志早已是惨淡经营,主要盈利的商品变成纪念品、零食和饮料,可书报亭狭小的空间连冰箱都放不下,更不用说电子售票终端,以及让书报亭经营者更舒适的卫生间和供暖系统。一边是保护传统文化的诉求,一边是改进消费体验的努力,很难说谁更有道理。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考虑现实情况,一厢情愿去守护传统文化,结果可能只是稍稍减缓其消失的速度罢了。毕竟,景观文化只是书报亭附带的价值,社会需要才是其延续的根本。老旧书报亭的存续是一个全球话题,无论巴黎、纽约还是孟买、开罗,纸质刊物的销售似乎都在走
58、下坡路,这与人们阅读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有密切关系。但是人们对纸质阅读的兴趣衰退,却并不意味着书报亭这种商业形态的存在就毫无价值。实际上人们已经发现,在全球实体零售业遭遇互联网冲击的今天,便利店是为数不多仍在增长的业态,消费者对便捷消费的需求在与日俱增。正因如此,巴黎市政府在过去几年一直放宽书报亭的经营范围,从饮料、零食、纪念品销售,到收发信件、代销票务不一而足,还划出专门预算补贴经营者,此次改造的初衷也源于此。试想,当你走在清晨的街头,从书报亭接过一杯现磨咖啡,驱散晨雾般的困倦,然后拿起一本杂志,翻看周末的演出预告,再从身旁的售票终端打印出音乐剧的门票这样的体验,是网购无法实现的。也许人们对巴黎
59、书报亭的改造方案有争议,但有一点已是现实,即“老古董”书报亭并不等于脱离时代的敝帚,它也可以与时俱进,再次成为城市有机体的重要部分,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也装点了城市的风景。放眼全球,里斯本把废弃报亭改造成咖啡厅,纽约报刊亭则是无所不有的微型便利店,这背后都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用心。避免对旧物僵化地“一刀切”,顺应时代发展,精准把握需求,才能实现消费需求与文化传承的双赢。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内涵,也往往不仅在于高楼阔路,一座书报亭,一个菜市场抑或一间书店,都可以折射出这座城市的品位和底蕴,以及有温度的生活气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能力。写作任务十分明确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生活体
60、验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材料极具时代感。讨论的核心,是城市发展而要求生活便捷,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颇具思辨性,也牵涉审美情趣。材料讲述以市长为代表的巴黎政府宣布要拆除失去老书报亭,替换成造型更现代、功能更完备的新报亭。并解释了新报亭的功能,更便捷人们的生活,适应时代的潮流。可是这一举措引起了巴黎市民的反对,市民们认为,老式报亭历史悠久,其造型早已与卢浮宫、巴黎圣母院以及埃菲尔铁塔一起,成为巴黎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是巴黎传统文化的象征,不能拆除。材料涉
61、及人文景观,隐含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多样性的内容,写作时展示写作者的审美情趣。可从市政管理者角度进行立意,比如要顺应时代发展;改进市容,从老报亭改造做起;等等。也可以从反对者角度立意,比如要保护传统文化;不能为了发展而丢弃传统,等等。但是最佳立意是从保护文化传统与推进时代进步这两者的辨证关系上立意。比如:避免对旧事物“一刀切”;顺应时代发展,精准把握需求,才能实现消费需求与文化传承的双赢;留住传统文化,不能仅靠情怀;等等。【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
62、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