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疑难易错专练7(选修)建议用时:30分钟1.下列不是我国干旱多发原因的是()A.耐旱农作物品种少B.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强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D.土壤保水性能差【解析】选A。干旱是土壤和空气中缺水的现象,因此干旱的成因既与气候有关,也与土壤有关。A选项为某些地区旱灾的成因之一,BCD选项是干旱的成因。2.飓风最可能生成于下图所示地区中的()【解析】选B。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A、B、C、D分别位于菲律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墨西哥湾附近的大西洋海区,秘鲁西侧的南太平洋地区,日本
2、东侧的太平洋地区。台风是多形成于热带和副热带的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中称为台风,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东岸称为飓风。3.当今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与之对应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地壳活动日益频繁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密集发展减灾措施不健全A.B.C.D.【解析】选C。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4.下列地区旱灾较为严重的是()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江南地区D.东北地区【解析】选B。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但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华北地区降水虽然比西北地区多,但是经济发
3、展水平高,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18年7月25日,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回答5、6题。世纪金榜导学号5.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 6.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A.完善预警系统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D.建防护林【解析】5选B,6选C。第5题,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乙地处于低压槽,且为向岸风,所以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乙。第6题,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修筑沿海堤坝,完善
4、预警系统只能减弱风暴潮带来的灾害,围海造田和建防护林不能有效抵御风暴潮。7.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对应不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B.台湾省地震多发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解析】选D。黄淮海平原主要为旱灾和洪涝灾害严重。8.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江淮地区D.华北地区【解析】选D。 东北地区冬季积雪,春季融化使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春耕生产;西北地区由于农业需水量相对较小,也没有严重的春旱;江淮地区由于地处秦岭淮河以南的湿润地区,雨季来得较早,降水量较大,因此不存在春旱。华北地区由于雨季来得晚,春季气温回升
5、快,蒸发旺盛,农业灌溉又需要大量的水源,因此春旱特别严重。9.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不会()A.带来沿海风暴潮B.诱发地质灾害C.缓解高温酷暑 D.引发沙尘暴【解析】选D。台风是发生在夏秋季节的天气系统,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发生时会伴随大风、暴雨(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及风暴潮,同时可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酷暑。沙尘暴是发生在冬春季节的天气现象。台风不会引发沙尘暴。10.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
6、当,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解析】选D。主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而台风、洪涝属于气象灾害。地震发生时其释放能量的大小与震级有关,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增加30倍左右。地震、火山喷发主要集中在板块的交界处。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除自然因素外,与人类的某些活动(如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11.下面为“醉林示意图”,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A.崩塌B.滑坡C.水土流失D.地震【解析】选B。由图中坡体整体滑动的特征,可以确定为滑坡现象,故选B。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7、据此完成12、13题。世纪金榜导学号12.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灾害强度的差异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A. B.C.D.13.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解析】12选D,13选C。第12题,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第13题,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则损失绝对数量大;抗灾能力强,则大大
8、降低灾害程度。14.有关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遥感技术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B.遥感技术可以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C.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无法使用遥感技术D.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替代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解析】选A。遥感是利用卫星对地面信息的获取过程,而不是处理过程,所以其不受地面性质的限定,可在自然灾害减灾防灾中起到监测功能。读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世纪金榜导学号15.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沿线受灾,从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A.aB.bC.cD.d16.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A.冲
9、锋舟B.食品C.矿泉水D.棉衣【解析】15选B,16选A。第15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a为南宁,b为长沙,c为武汉,d为郑州。粤北段高速离长沙最近。第16题,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洪水灾害,应大量储备冲锋舟。17.(2019台州模拟)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高发的国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世纪金榜导学号(1)分析A地发生泥石流的频率要高于D地的原因,B、C两地都是滑坡和泥石流高发地区,其发生的条件有什么不同?(2)在滑坡和泥石流高发地区,为防治或减轻其危害,应采取哪些对策?【解析】第(1)题,A地发生泥石流的频率高于D地与植被覆盖情况密切。B地位于黄土高原,泥石流主要受当地地形特征、土质状况及降
10、雨强度的影响。C地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质条件不稳定,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第(2)题,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应从技术、政策、生物和工程等措施分析。答案:(1)原因:A地气候干旱,植被条件差,地表松散,碎屑物质多,山脉海拔高,山顶冰川积雪融化易形成泥石流;而D地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碎屑物质少。发生条件的不同:B地属于黄土高原区,黄土疏松易被侵蚀,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沟深坡陡,降水变率大,且多暴雨;而C地是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体破碎,多地震,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2)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各种施工建设应尽量避开滑坡和泥石流可能发生的地方,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对陡坡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等。18.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1)内蒙古冬季降雪的水汽源地主要来自_。(2)描述内蒙古冬季平均积雪深度分布特点。(3)分析M区域牲畜受灾严重的可能原因。【解析】第(1)、(2)题,思路分析如下:第(3)题,灾害严重的原因主要从降雪量、草料、抗灾能力等方面分析。答案:(1)太平洋(2)积雪深度分布不均;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小;最大积雪深度分布在东北部。(3)平均积雪深度大;人均牲畜多;草场载畜能力低(单位面积产草量小)(或草料储备少);抗灾能力弱等。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