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限时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2814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限时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限时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限时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限时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限时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限时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限时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限时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限时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限时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习题:第九单元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限时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限时训练选题细目表考查知识点基础中档稍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2、5、6、8、10、11、121、3、94、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016深圳模拟)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没收地主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这说明当时的政策是()A联合地主阶级B消灭私有制C搞合作化经营 D保护工商业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经济,需要发展工商业,与材料中“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2(

2、2016唐山模拟)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C民主革命实现完全胜利D“一五”计划的任务提前完成解析:据材料“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知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故A项正确;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步应为1953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52年民主革命完全胜利,故C项错误;1957年,“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提前超额完成,故D项错误。答案:A3(2017荆门调研)张赛群中国近现代“国进民退”现象分析认为,近现代以来,中国曾出现过几次明

3、显的“国进民退”现象。一是洋务运动时期在“自强”名义下进行的一系列政府经营;二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战争环境下蒋介石政府的统制经济;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公有制而进行的“三大改造”而第三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作者认为“三大改造”导致国进民退的理由是()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确立B农业和农民付出太多C生产资料所有制成分单一D公有制经济缺乏活力解析:三大改造推动新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确立,但不能详细地解释“最彻底的国进民退”,故A项错误;“民退”指私营经济的减少,与农业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是指三大改造确立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成分单一的公有制,私营经济几乎完全消失,故C项正确;

4、D项不能解释“最彻底的民退”,故D项错误。答案:C4(2016河南模拟)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指出:“我们对中央提出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不要把它片面化、绝对化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犯右倾保守或急躁冒进的错误。”这篇社论()A开始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助长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开启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D认识到三大改造中存在“左”的倾向解析:根据材料重点强调反对急躁情绪,即重点强调反对“左”倾错误,而此时正处于三大改造时期,故D项正确。答案:D5(2016芜湖、马鞍山三模)在1953年统购统销之初,国家

5、规定:“农民在缴纳公粮和计划收购粮以外的余粮,可以自由存储和自由使用,并可在农村间进行少量的互通有无的交易。”材料反映了当时()A农民拥有对余粮的部分处置权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C统购统销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D国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解析:材料中的“余粮”“自由”“少量”等关键词表明了农民可以对余粮进行有限的自主处理,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明确信息表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统购统销政策积极性的内容,故B、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农村集体化道路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6(2016厦门模拟)1949年后以专业知识自重、以市场需求自立的自由职业者多被纳入国家事业或者公营单位之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

6、是由于()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推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解析: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并非完全胜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国家事业或者公营单位”偏重公有性质,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故B项正确;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分别始于1953年、1958年,故C、D项错误。答案:B7(2016安阳调研)在实施“一五”计划的同时,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A受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B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C推动了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D初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解

7、析:三大改造是生产关系的改造,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涉及,排除;C、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B8(2016山西晋中模拟)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指出:“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成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那么稻麦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两三千斤,而是两千斤的二十多倍!”这一说法()A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B有利于挖掘农业生产的潜能C对“大跃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D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客

8、观产物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的“左”倾错误,与“大跃进”相互呼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故C项正确。答案:C9(2016永州模拟)在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曾把人民公社与巴黎公社相提并论,认为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公社,河南遂平的卫星公社是第二个公社。这两个公社的共同之处是()A其发生和失败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B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C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D反映了对未来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解析:这两个公社的失败都具有很大的必然性,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的最终奋斗目标并非共产主义,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机械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

9、失误,并非伟大实践,故C项错误;人民公社反映出人们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梦想,巴黎公社表达了人们对理想平等社会的向往,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6肇庆模拟)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这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A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C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D加快了三大改造的步伐解析: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到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这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故A项正确、D项错误;当时还没有出现经济建设中的“左

10、”倾错误,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将要完成,故C项错误。答案:A11(2016石家庄二模)1961年5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坦言,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2 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表明()A第二个五年计划全面实行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露端倪C国民经济结构实施重大调整D工业建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解析:题目中涉及的是工业与农业的国民经济结构的问题,并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正确。答案:C12(2016宜春模拟)下表是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

11、报告。表格中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原油100万吨160万吨180万吨210万吨发电量8.7亿千瓦15.3亿千瓦17.5亿千瓦20.8亿千瓦铁路货运量250万吨410万吨474万吨481万吨A.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C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D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解析:结合所学,1975年,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开始全面整顿,国家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与表格反映史实相符,故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016郑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图2材料二1953年2月15

12、日,中共中央正式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向全党公布。决议指出:党在目前对于发展互助合作运动的方针,是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可能,稳步前进。要在新区和互助运动薄弱的地区,应有领导地大量发展临时性的、季节性的互助组。要在有初步互助运动基础的地区,应逐步推广常年互助组,要在群众有比较丰富的互助经验,而又有比较坚强的领导骨干的地区,应有领导地、重点地发展土地入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决议还指出要防止农业互助合作过程中的消极和急躁两种不同倾向。该决议的颁布,大大推动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向前发展。到这一年年底,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在这两个决议指导下,农民生产互助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13、,农业合作化运动稳步前进。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1)依据材料一,读图指出明代农业与宋代农业相比较有何新发展,分析其成因。(1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必要性及其重大影响。(1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图片中的图示和分布区域的变化,从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农作物品种的变化等具体角度进行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先进棉纺织技术的推广、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在新区和互助运动薄弱的地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与当时国家经济发展实际需

14、要等角度思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关系的改造、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等角度概括即可。答案:(1)发展:经济作物(如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外来农作物品种(如玉米、甘薯、烟草等)传入。原因:棉纺织业的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2)必要性: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影响:推动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14(2016郑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如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一幅政治宣传画人民公社好(芮光庭作)。依

15、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信息并加以解读。(要求:至少提取两项信息,由表及里解读)(24分)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人民公社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这个时期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大跃进”,具体表现为大炼钢铁、农业“大跃进”、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等,将图片信息与以上知识点相结合,再进行相关解读,解读可以从对相关事件和现象的评价和认识等角度进行。答案:示例:信息一:土法炼钢,出现很多小高炉。解读: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全民炼钢的景象。土法炼钢严重脱离实际,造成结构失衡,人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导致严重的经济困难,并影响生态环境。信息二:粮食满囤,庄稼种植很密集。解读: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也是急于求成的“左”的情绪的反映。宣传画本身也反映出当时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经济建设的特点。信息三:画中出现公共食堂、图书馆、医院、幸福院(敬老院)、幼儿园、百货商店等机构。解读:一方面在客观上说明人民公社重视社员的生活质量提升;但另一方面,宣传画带有政治色彩,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