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97KB ,
资源ID:1127184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2718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检测:“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检测:“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 WORD版含解析.doc

1、“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仿真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0分)鲍竹溪先生传袁枚乾隆乙未,余过真州,同年沈椒园廉使以所撰同老会序示余。同老者,六老人同庚,为会以聊昆季之欢也。会主为鲍竹溪先生,余心钦迟之,未由修士相见礼。今岁乙卯矣,余小住邗江,先生之子志道以先生行状乞传。余不禁谡然敛袂而起,曰:“有是哉!二十年前思见之人,不可得见;今因交其子得见其事状,是不见先生,犹见先生也。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其奚辞?”先生讳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棠樾村人。世为望族,幼习四字书,听人讲解,憬然夙悟。侍母疾,穷昼夜不出。塾师疑其惮于勤,诇知其故,乃异目视之。亡何,生母不禄,太公与继

2、妣在堂,家贫甚。先生出贾于外,岁终必冲风雪归,具甘旨为堂上欢。晚年,子志道善经纪,家业渐裕,先生益得行其志。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赴之若嗜欲之切于身。先是,宋元鼎革间,族祖宗岩、寿孙路遇贼劫,父子争死,贼义而两释之。又有名邦灿者,亦以孝称。村故有二坊:曰慈孝,曰孝子。岁久倾夷,先生葺治如初。里中大母堨,畜水溉田,亦渐淤圮,先生并无升种在焉,而亦为之疏滞、宣流,岁以大稔。常曰:“为善最乐,安得仿古人置书院以育人才,置义田以赡宗族乎?”先生卒时年六十五。恭人郑氏未笄来归,值先生未得志时,拔钗市谷,勤针黹以养尊章,安行仁义。送子读书,必以一师,曰:“吾欲其教之专也。”先生子二,女一,以子志道贵,与恭人

3、同受诰赠如其官。论者谓志道才流经通,为上游所器重,故能恢宏其声光,而不知皆先生之积善贻谋有以基之也。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可谓大行不加之君子矣。(有删节)注旧史官:作者的谦称。堨():拦水的土堰。尊章:对公婆的敬称。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塾师疑其惮于勤惮:敬畏B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 裨:益处C岁以大稔 稔:成熟D恭人郑氏未笄来归 归:出嫁解析:选A惮:害怕,畏惧。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鲍竹溪怀有敬仰之情,多年前想见鲍竹溪却没能够见到,现在鲍竹溪的儿子来请他给父亲作传,作者感到很惊讶。B鲍竹溪自

4、幼聪慧,听人讲解书本知识,很快就能领悟。因勤于读书而日夜闭门不出,老师了解情况后对他另眼相看。C鲍竹溪生母去世后,家中非常贫困。于是,他就到外地做生意,但每到年终总要回家,置办美味的食物,让长辈高兴。D鲍竹溪的妻子变卖自己的首饰买粮食,靠做针线活挣钱奉养公婆,她勤劳贤惠,有仁义之心,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解析:选B鲍竹溪昼夜不出门不是为了勤于读书,而是为了服侍生病的母亲。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其奚辞?译文: (2)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译文: 解析:(1)奋:竭力,尽力。永:使长存。奚辞:推辞什么呢?(2)训词:教导

5、的话。勖:勉励。毖:慎,告诫。参考答案:(1)我将尽力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2)听说鲍志道已经生活富足了,可是鲍竹溪先生仍然像当初一样节俭,还常常用教导的话勉励、告诫他。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鲍竹溪先生的品格特点。(4分)答: 解析:“注重孝道”对应“侍母疾,穷昼夜不出”。“乐善好施(急人所急)”对应“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赴之若嗜欲之切于身”“为善最乐,安得仿古人置书院以育人才,置义田以瞻宗族乎”。“崇尚节俭”对应“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参考答案:注重孝道;乐善好施(急人所急);崇尚节俭。(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参考译文:乾隆乙未年间,我经过真州,同榜中举的沈椒

6、园廉使把他写的同老会序给我看。同老,说的是六个老人同岁,大家聚在一起来聊聊兄弟欢聚之情。聚会的主持人是鲍竹溪先生,我内心十分钦佩他,只是未能置备士相见的礼物。今年是乙卯年,我在邗江暂住,鲍先生的儿子鲍志道把先生的行状(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为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给我,请求我为先生作传。我不禁肃然,恭敬地整理衣冠起身,说:“有这样的事情!二十年前我想见的人,未能见到;今天因为结交了他的儿子能看到先生的事略,这是不见先生如同见先生一样。我将尽力秉笔直书来使先生永垂不朽,我怎么会推辞呢?”先生名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县棠樾村人

7、。世代为望族,幼年学习四字书,听人讲解,很快就能领悟。服侍母亲疾病期间,日夜闭门不出。私塾先生怀疑他害怕勤奋,了解他的原因后,就对他另眼相看了。不久,生母去世了,太公和继母健在,家里很贫困。先生出门做生意,年终一定冒着风雪回家,置办美味的食物,让长辈高兴。先生晚年,儿子鲍志道善于经营,家中产业渐渐丰裕,先生也就能够更好地随自己的意志行事。凡是对同乡亲戚有好处的事,前往做起来就好像是对自己特别有好处一样。开始,宋元改朝换代期间,宗族的祖先宗岩、寿孙在路上遭遇强盗抢劫,父子俩争着去死,盗贼因为他们义气而把两人都释放了。又有一个名字叫作邦灿的,也以孝顺著称。村子里以前有两座牌坊:慈孝坊、孝子坊。年代

8、久远而倾覆了,先生将它们修葺如初。家乡有一堵大水坝,靠它蓄水灌溉农田,也渐渐淤塞倒塌了,先生并没有在这里种植作物,却也为它疏导阻滞,泄放水流,每年都大丰收。常说:“做好事最快乐,如何才能学习古人设置书院来培养人才,购置义田来赡养宗族呢?”先生终时六十五岁。恭人(旧时代命妇封号)郑氏不到十五岁嫁到府上,正值先生不得志的时候,变卖自己的首饰换取口粮,勤劳地做针线活儿奉养公婆,安静地做仁义之事。送子读书,一定选择一位老师,说:“我想要他教得专心。”先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鲍志道地位尊贵,与恭人一起接受皇帝追赠的封号以同样的官职。评论的人说鲍志道才智横溢穷经通典,被朝廷所器重,所以能扩大他的声誉

9、和光荣,却不知道这都是鲍竹溪的积善和教导打下的基础。听说鲍志道已经生活富足了,可是鲍竹溪先生仍然像当初一样节俭,还常常用教导的话勉励、告诫他。先生可说是品德高尚不能超过的君子啊。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20分)孙君小传清秦湘业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析县为金匮人。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幼颖悟,读书十数行下,于汉、魏以降诗学源流罔不探讨有得。其时吴江赵艮甫流寓于锡,以诗鸣当代。君窃慕效之几方驾,赵亦订为忘年交。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尤厌弃举子业。故年二十四始游于庠,亦不数数应秋闱试。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

10、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君忽忽不乐,竟返里。后乃游汴、游燕,以记室为诸侯上客。然脩脯入手辄尽,贫如故。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五年春,予权浙江运使,因招君游杭。见其形容憔悴,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是秋,余丁母忧去官。君不欲他就,亦返。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余齿少君十余岁,弱冠闻其名,以素册乞书,君为录闽游草数十首。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行楷亦得苏法。余藏诸箧笥数十年,乱中失去。迨君身后求遗稿,不可得。余友华君翼纶,

11、其甥也,近始搜得君诗二首,曰余生草,晚年之作曰簏中草。早年之作皆不如中年之工,惜乎其胥付灰烬有若重厄之者。然古来诗人湮没何限?君有贤甥搜罗掇拾,将授之梓,以永其传,岂非厚幸也夫?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季:排行最后B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 耗:消息C予权浙江运使 权:谋划D迨君身后求遗稿 迨:等到解析:选C权:权摄,暂代官职。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君年少时聪慧过人,仰慕赵艮甫的诗才并仿效他的诗,水平与赵诗不相上下。B孙君的堂叔爱惜孙君的才华,资助他求学的费用,对他的管束也很严格。C孙君为作者抄录的闽游草中的

12、诗,写景言情中流露出对杜甫、苏轼的轻慢。D在孙君离世以后还有人搜集他的诗作并付梓流传,作者认为这是非常幸运的。解析:选C“对杜甫、苏轼的轻慢”错,“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中的“颉颃”指不相上下,可相抗衡。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译文: (2)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译文: 参考答案:(1)凭着诗赋闻名的才能高超之人,大都善于写应制体诗,孙君认为这种诗不好。(得分点:高才,1分;句式“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1分;类,1分;“弗之善”,1分;大意1分)(2)当时无锡城经过战乱破坏,屋舍没了,亲戚朋

13、友几乎都死去了,孙君就在城角租房居住。(得分点:兵燹,1分;亲故,1分;僦,1分;句式“僦屋城隅”,1分;大意1分)8从少年到中年,孙慧良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答: 解析:通读全文可知,第一段涉及孙君年少时的性格,第二段涉及孙君中年的性格,考生可从这两段中筛选信息。根据第一段“尤厌弃举子业”“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脩脯入手辄尽,贫如故”等语,可概括出“心高气傲、率性而为”;根据第二段“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等语,可概括出“甘于平庸、不复抱负”。参考答案:年少时心高气傲,率性而为(倔强任性);(2分)中年后甘于平庸,

14、不复抱负。(2分)参考译文:孙君名叫慧良,自号纳琴,世代居住在无锡县,无锡县分出了金匮县后,孙君就成了金匮县人。他的父亲孙尔纯生了三个儿子,孙君是其中最小的。孙君年幼的时候聪明过人,读书一目十行,对汉、魏以来诗学源流无不探讨并且有所得。那时吴江人赵艮甫流落无锡居住,凭着诗歌在当时颇有声名。孙君私下仰慕他,仿效他作诗,几乎和赵艮甫不相上下,赵艮甫也视孙君为忘年之交。凭着诗赋闻名的才能高超之人,大都善于写应制体诗,孙君认为这种诗不好。他尤其厌恶、嫌弃科举应试之业。所以二十四岁时才到学校学习,对参加科举乡试也不迫切。由于孙君言语诙谐,喜欢戏弄别人,人们畏惧他的口才,不敢亲近他。于是他感慨叹息,外出游

15、历,到福建投靠堂叔文靖公。文靖公爱惜他的才华,多多地资助他求学的费用,却严格约束他,不任用他做事。孙君感到失意,闷闷不乐,最终回到故里。后来游历汴、燕等地,凭着记室官的身份成为地方大官的幕僚。然而薪金一到手就用完,孙君还是像原来一样贫穷。道光末年,我曾经在京城碰到他,随即他就告别离开,再没听到他的消息,他的家人也很少有他的音信。同治四年九月,孙君忽然带着妻子从海上归来。当时无锡城经过战乱破坏,屋舍没了,亲戚朋友几乎都死去了,孙君就在城角租房居住。同治五年春天,我暂时代理浙江运使之职,于是请孙君到杭州游玩。见他形体容貌憔悴,精神衰落,志向丧失,诗歌之气也渐渐萎靡不振,不再有旧时的精到之功。这年秋

16、天,我为母亲守丧辞掉了官职。孙君不想投靠其他人,也返回了无锡。从此不再出来做事,生活更加穷困,无所依赖。过了五年,孙君亡故,享年六十八岁。我的年龄比孙君小十几岁,二十岁的时候听说了他的名声,用空白的册页向他求诗,孙君为我抄录了几十首闽游草中的诗。他的诗,描写景物、抒发情感往往和杜甫、苏轼不相上下,行书楷书也有苏体之法。我把它藏在竹箱里几十年,在祸乱中丢失。等到孙君去世后寻求他的遗稿,无法再找到。我的朋友华翼纶,是孙君的外甥,他近来才寻找到孙君的两首诗,一首叫作余生草,一首晚年的作品叫作簏中草。孙君早年的诗作都不如中年之作精致,可惜(中年之诗作)全被焚为灰烬,就像遭受重大灾难的人一样。然而自古以

17、来诗人湮没无闻有什么边界呢?孙君有好外甥搜集整理自己的诗歌,将要交付刊印,使它们永久流传,难道不是大幸吗?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20分)唐子畏墓志并铭明祝允明子畏死,余为歌诗,往哭之恸。将葬,其弟子重请为铭。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铭之。子畏性绝颖利,度越千士。世所谓颖者,数岁能为科举文字,童髫中科第,一日四海惊称之。子畏不然,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气。不或友一人,余访之再,亦不答。一旦,以二章投余,余亦报以诗,劝其少加弘舒,久乃大契。然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事场屋。其父德广,贾业而士行,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子畏不得违父旨。父没,即墐户绝交往,亦不觅时辈讲习

18、,取前所治毛氏诗,与所谓四书者,讨拟议,只求合时义。戊午,试应天府,录为第一人。己未,往会试。时傍郡有富子,亦已举于乡,师慕子畏,载与俱北。既入试,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与主司有私,并连子畏,同讯于廷。富子既承,子畏不复辩,与同罚,黜掾于浙藩。或劝少贬,子畏大笑,竟不行。放浪形迹,翩翩远游。其学务穷研造化,出入天人之间,将为一家学,未及成章而没。其于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措,意谓后世知不在是,见我一斑已矣。奇趣时发,或寄于画,下笔辄追唐宋名匠。既复为人请乞,烦杂不休,遂亦不及精谛,不以一时毁誉重轻为趣舍。子畏粪土财货,或饮其惠,讳且矫,乐其菑,更下之石,亦其得祸之由也。气化英灵,大略数百岁一发钟于

19、人,子畏得之,一旦已矣,此其痛宜如何置?有过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毁;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摈,此其冤宜如何已?唐氏世吴人,居吴趋里。子畏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岁舍庚寅,名之曰寅,初字伯虎,更子畏。卒嘉靖癸未十二月二日,得年五十四。子畏罹祸后,归心佛氏,自号六如。治圃舍北桃花坞,日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有删改)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访之再再:两次B同讯于廷 讯:受审问C讳且矫,乐其菑 菑:通“灾”D人不歆而更毁 歆:追求解析:选D歆:羡慕。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子畏参加科举考试,主要是出于父亲

20、的教导,在发生了科场案之后便远离科场。B很多人向唐子畏求画,他便来不及精心构思,也不在意别人的一时毁誉。C作者认为唐子畏是几百年一遇的才子,却不能为世所用,对其遭遇充满深切的同情。D作者在唐子畏去世之后,写诗深情悼念,又因为唐子畏弟弟的请求,才写了这篇墓志铭。解析:选D“又因为唐子畏弟弟的请求,才写了这篇墓志铭”错误,从文章第一段末尾可以看出,即使没有唐子畏弟弟的请求,作者也会写这篇墓志铭。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傍郡有富子,亦已举于乡,师慕子畏,载与俱北。译文: (2)治圃舍北桃花坞,日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译文: 参考答案:(1)当时邻郡有一

21、个富家子,也已经在乡试中中了举人,仰慕唐子畏,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用车辆载着唐子畏和他一起北行。(关键词“举”“师慕”“北”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在房舍北边的桃花坞修了园子,每天在其中畅饮,客人来了就一同饮酒,离开了也不过问,醉了就躺下睡觉。(关键词“治”“去”各1分,状语后置1分,句子大意2分)12唐子畏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答: 解析:此题问的是唐子畏是个什么样的人,答题的落脚点就应该在唐子畏的性格、能力(才华)、品格等方面。考生要逐段提取概括他的行为事迹,从中提炼出答案要点。第一段没有提及唐子畏的行为事迹。第二段提到他天生聪颖,才华出众,然而一心仰慕古之豪杰

22、,对科举之事很是不屑。第三段提到他由于父亲的缘故而去考取功名,在发生了科场案后不留恋功名,欣然远行。第四段提到他作画不在意别人的一时毁誉,看轻财物。最后一段提到他日日饮酒的潇洒不羁。从这些内容中分点概括出答案即可。参考答案:才华出众,一心慕古,不恋名利,潇洒不羁。(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唐子畏去世了,我写了挽诗,前往吊唁哭得非常悲痛。将要下葬的时候,他的弟弟唐子重请求我写一篇墓志铭。唐子畏,是我发自内心结交的朋友,即使没有唐子重的请求,我也会写这篇墓志铭的。唐子畏天生非常聪明,气度超过许多读书人。世上所说的聪明人,几岁就能写科举应试之文,童年中科举,一日之内四海皆

23、惊,人人都称赞他。唐子畏不是这样,他幼年读书,不认识家门外的街道,内心志向高远,有一日能行千里的气象。他不喜结交任何人,我曾经拜访过他两次,他也不回访(我)。后来有一天,他送我两首诗,我也用诗回复他,并勉励他稍加扩展胸怀,时间长了我俩在感情上非常投合。然而他一心仰慕古之豪杰,一点儿也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他的父亲唐德广,以经商为业却有士人的德行,想要依靠唐子畏光耀门楣,要求他参加科举考试,唐子畏不能够违背父亲的意思。父亲去世之后,就闭门杜绝所有的交往,也不寻求当时的知名人物指点,拿出先前所研究的毛氏诗,和所谓四书,反复演绎探求斟酌推敲,只求能够合于当时考试的要求。戊午年,到应天府参加科考,被录取

24、为第一名。己未年,去京城参加会试。当时邻郡有一个富家子,也已经在乡试中中了举人,仰慕唐子畏,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用车辆载着唐子畏和他一起北行。入场考试之后,有一个人仇视这个富家子,向朝廷举报,说他与主管人员有私交,一并牵连了唐子畏,一起在朝廷上受审问。富家子已经承认了,唐子畏也不再辩解,和他一起被惩罚,贬为浙藩的属官。有人劝他稍微放下姿态去求情,唐子畏大笑,最终没有去求情。从此放浪形骸,欣然远行。唐子畏做学问,一定深入研究自然万物,出入于天人之间,将要成为一家独特的学问,却还没有来得及写成文章就去世了。他对于那些迎合世事的文字、诗歌不常写作,认为后世的人理解自己也不在于这些东西,它们只不过能表

25、现出自己的一小部分罢了。时常生出些特别的情致,有时寄托在绘画上面,一下笔,就直追唐宋时代的名家。后来(画)又被他人讨要,烦扰错杂没完没了,于是又来不及精心构思,不因为一时的赞美批评重视轻视而决定画还是不画。唐子畏看轻财物,有的人享受他带来的利益,隐瞒事实甚至故意撒谎,乐于看到他遭逢灾祸,甚至落井下石,这也是他得祸的原因。自然灵气变为人杰,大概数百年才有一次聚集于人之身,唐子畏得到了,却也只是暂时的,这样的悲伤应该如何安置呢?有过人的才智,人们不仰慕他却要毁灭他;有超出世人的才华,世人不举用他却抛弃他,这样的冤情应该怎样结束呢?唐氏世代是吴地的人,居住在吴地的趋里。唐子畏母亲丘氏于成化六年二月初

26、四这一天生下唐子畏,这一年是庚寅年,给他取名叫寅,开始的时候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卒于嘉靖癸未年十二月二日,享年五十四。唐子畏遭遇灾祸之后,归心佛家,自号六如。在房舍北边的桃花坞修了园子,每天在其中畅饮,客人来了就一同饮酒,离开了也不过问,醉了就躺下睡觉。仿真综合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0分)诲侄等书元稹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能不自惧?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法乎?吾家世俭贫,先人遗训常恐置产怠子孙,故家无樵苏之地,尔所详也。吾窃见吾兄,自二十年来,以下士之禄,持窘绝之家,其间半是乞丐羁游,以相给足。然而吾生三十

27、二年矣,知衣食之所自,始东都为御史时。吾常自思,尚不省受吾兄正色之训,而况于鞭笞诘责乎?吾尚有血诚,将告于汝:吾幼乏岐嶷,十岁知方,严毅之训不闻,师友之资尽废。忆得初读书时,感慈旨一言之叹,遂志于学。是时尚在凤翔,每借书于齐仓曹家,徒步执卷,就陆姊夫师授,栖栖勤勤其始也。若此至年十五,得明经及第,因捧先人旧书,于西窗下钻仰沉吟,仅于不窥园井矣。如是者十年,然后粗沾一命,粗成一名。及今思之,上不能及乌鸟之报复,下未能减亲戚之饥寒,抱衅终身,偷活今日。故李密云:“生愿为人兄,得奉养之日长。”吾每念此言,无不雨涕。汝等又见吾自为御史来,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吾此意虽吾兄弟未忍及此

28、,盖以往岁忝职谏官,不忍小见,妄干朝听,谪弃河南,泣血西归,生死无告。不幸余命不殒,重戴冠缨,常誓效死君前,扬名后代,殁有以谢先人于地下耳。呜呼!及其时而不思,既思之而不及,尚何言哉?今汝等父母天地,兄弟成行,不于此时佩服诗书,以求荣达,其为人耶?其曰人耶?汝等出入游从,亦宜切慎。吾生长京城,朋从不少,然而未尝识倡优之门,不曾于喧哗纵观,汝信之乎?吾终鲜姊妹,陆氏诸生,念之倍汝。汝因便录此书寄之,庶其自发。千万努力,无弃斯须。稹付仑、郑等。(选自元稹集,有删改)注樵苏之地:指薄田。岐嶷:形容幼年聪慧。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登:达到B以下士之禄,

29、持窘绝之家 窘:穷困C吾幼乏岐嶷,十岁知方 方:正直D吾终鲜姊妹 鲜:缺少解析:选C方:道理。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冠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礼,一般在二十岁,故称二十岁为冠岁。B御史:自秦朝开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延续到清朝。C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废除。被推举者需明习经学。D倡优:古代称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娱民众的艺人,而“伶官”和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解析:选D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其本质和倡优是同类,没有区别。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30、1)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译文: (2)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译文: 参考答案:(1)我被贬官外放刚刚开始,再见到你们的时间难以预期,我简略地把所想到的心思,留给你们作为教诲。(得分点:“谪窜”,贬官外放,1分;“期”,预期,1分;“所怀”,所想的心思,1分;“贻”,留给,1分;句意通顺1分)(2)效命职守从无躲避灾祸的念头,遇到情况就有舍弃生命的心志,你们还知道吗?(得分点:“效职”,效命职守,1分;“致命”,舍弃生命,1分;“志”,心志,1分;“尚乎”,还吗,1分;句意通顺1分)4元稹对侄辈主要有哪些教诲?请简要概括。(4分)答: 解析:答题区域主要

31、位于第1段、第2段、第3段、第5段,可归纳为“惜时”“学习(读书)”“家庭教诲”“为官”“交际”五个方面。参考答案:爱惜光阴,遵守家训,读书进取,忠于职守,谨慎交际。(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参考译文:告仑侄等:我被贬官外放刚刚开始,再见到你们的时间难以预期,我简略地把所想到的心思,留给你们作为教诲。你们的志向还没有确立,却将要满二十岁而成年了,你们能不自己警惧吗?我不能远以其他人作比,你们难道没见我兄长是如何奉行家法的吗?我们家世代贫困节俭,先辈传下遗训,常怕广置家产会使子孙懒惰,所以家里没有薄田可种,这是你们清楚地知道的。我私下看到我的兄长,二十年以来,以最低的俸禄来维持穷困至极的家庭生活

32、,其中一半要靠奔波在外,向人乞求,来供给家用的不足。然而我生来已经三十二岁了,懂得衣食的来源,是开始于我在东都洛阳任东台监察御史时。我常常自思,我还不能懂得接受兄长严肃的教训,更何况是用鞭笞惩罚,用恶语责问呢?我还有肺腑之言,将告诉你们:我自幼缺乏聪慧的见识,十岁时才懂得道理,父亲严厉刚毅的训导无由听闻,师友的帮助一概没有。记得刚开始读书时,母亲的一句教诲令我感叹,从此就立志于学业。那时还在凤翔,常常向齐仓曹家去借书,徒步拿着书卷,到姐夫陆翰那里拜师求教,那是我辛勤忙碌读书的开始。像这样到了十五岁时,我考中了明经科举,于是就捧着先人的旧书,在西窗下研读深思,几乎足不出户,专心苦学。像这样十年,

33、之后才勉强做了一介小官,略有了一点名气。到现在想起这些,上不能像乌鸦反哺一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下不能减少亲戚的饥寒之苦,抱憾终身,苟且偷生到了今日。所以李密说:“生来希望做人的兄长,得以长期奉养长辈。”我每想到这句话,莫不泪如雨下。你们又看到我自从做了御史以来,效命职守从无躲避灾祸的念头,遇到情况就有舍弃生命的心志,你们还知道吗?我的这些想法,即使我们兄弟之间也不忍心谈及,因为往年我愧任谏官之职时,忍不住个人的小小意见,胡乱干涉朝廷的听闻,在河南洛阳遭到贬谪,我泣血洒泪西归,生与死无法向人诉说。不幸的是我残余的性命尚能保全,重新担任了官职,常常誓言要效力献身于君前,播扬名声于后代,待死后就可

34、以在地下告慰祖先了。唉!到那时而想不到这一切,已经想到而又来不及了,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现在你们父母健在,兄弟成行,不在这时候刻苦钻研诗书,以求得荣宗显达,那还算是人吗?那还可以叫人吗?你们与人交往,也应该非常谨慎。我生长在京城,交往的朋友不少,可是我不曾知道歌楼伎馆的所在,不曾在喧哗的闹市里放纵观览,你们相信这些吗?我少有姐妹,姐夫陆家的各位外甥,我牵挂他们要超过你们。你们趁便抄录这封信寄给他们,希望他们自强奋发。你们千万努力,不要抛弃片刻时间。元稹写付于仑、郑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20分)遁石先生传翁姓王氏,讳与准,字公度,浙之余姚人。父彦达,有隐操。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

35、难。朝廷旌录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悉取其先世所遗书付翁曰:“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翁闭门力学,尽读所遗书。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因去从四明赵先生学易。赵先生奇其志节,妻以族妹而劝之仕。翁曰:“昨闻先生遁世无闷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赵先生愧谢之。先世尝得筮书于异人,翁暇试取而究其术,为人筮,无不奇中。远近辐辏,县令亦遣人来邀筮。后益数数,日或二三至。翁厌苦之,取其书对使者焚之曰:“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令大衔之。翁因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不归者年余。时朝廷督有司访求遗逸甚严。部使者至县,欲起翁。令因言曰:“王与准以其先世尝

36、死忠,朝廷待之薄,遂父子誓不出仕,有怨望之心。”使者怒,拘翁三子,使人督押,入山求之。翁闻益深遁,坠崖伤足。求者得之以出。部使见翁创甚,且视其言貌坦直无他。翁亦备言其焚书逃遁之故。使者悟,始释翁。见翁次子世杰之贤,因谓翁曰:“足下不仕,终恐及罪,宁能以子代行乎?”不得已,遂补世杰邑庠弟子员。而翁竟以足疾得免。翁谓人曰:“吾非恶富贵而乐贫贱;顾吾命甚薄,且先人之志,不忍渝也。”又曰:“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因自号遁石翁云。翁伟貌修髯,精究礼易,著易微数千言。尝筮居秘图湖阴,遇“大有”之“震”,谓其子曰:“吾先世盛极而衰,今衰极当复矣。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兴必盛且

37、久。”至是翁没且十年,而世杰以名儒宿学膺贡,来游南雍。大司成陈公一见,待以友礼,使毋就弟子列;命六堂之士咸师资之。俨忝与同舍,受世杰教益为最多,而相知为最深,因得备闻翁之隐德,乃私为志之若此。(选自王阳明全集,有删节)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先生愧谢之谢:道歉B令大衔之 衔:接受C有怨望之心 望:怨恨D俨忝与同舍 忝:愧,有愧于解析:选B衔:怀恨。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讳,旧时指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也用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前面。作者在王与准的名字前加“讳”,以表示对他的尊敬。B筮书,古代记载占卜方法

38、的书。王与准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并利用空闲时间加以研究,替人占卜,连县令也多次派人请他去占卜。 C邑庠,文中是县学的代称。部使想任用王与准做官,王与准逃往深山,坠崖伤足,部使于是补录他的次子王世杰为县学的弟子员。D弟子,文中指门徒、学生。王世杰凭借他的名望和才学被举为贡生,他到南雍游学,大司成陈公把他当成朋友,而没有把他放在学生之列。解析:选B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的是王与准的先辈。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译文: (2)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译文: 解析:注意关键字的翻译。(1)“或”“辄”

39、“相”;(2)“非”“遂”“栖遁”,状语后置句。参考答案:(1)乡里的后辈有人想来跟从他学习,(与准先生)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不足以教授你们。”(2)我如果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避世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我)不敢忘记它。8请简要概括王与准“遁世”的原因。(4分)答: 解析:这是由果溯因的题目,读懂之后找准答题区间。两个要点在第1自然段,如“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昨闻先生遁世无闷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两个要点通过2、3两个自然段的情节得出,焚书,“谈祸福”,“逃入四明山石室中”均表明其厌恶官场应酬之苦,“精究礼易”,信奉易经,对家族荣辱有准确预估。参考答案

40、:父亲的影响;赵先生的教诲;应酬之苦;信奉易经之说。参考译文:老先生姓王,名与准,字公度,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王彦达,有高洁的情操。祖父王性常任广东参议,因为忠诚为国殉难。朝廷嘉奖祖父的功德,录用彦达为官,而彦达为父亲之死悲痛,终身不入仕途。取出祖先留下的全部书籍交付给王与准说:“只是希望不要废弃了祖先家业罢了,并不希望你出去做官。”王与准闭门努力学习,读完了祖先留下的书籍。乡里的后辈有人想来跟从他学习,(与准先生)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不足以教授你们。”于是去跟从四明的赵先生学习易经。赵先生惊奇于他的志向和节操,把同族的妹妹嫁给他为妻,并且鼓励他走上仕途。王与准说:“以前听了先

41、生遁世无闷的教诲,与准请求终身实践这一教诲。”赵先生惭愧地向他道歉。与准祖先曾经从异人那里获得筮书,与准空闲的时候拿来研究占卜的方法,为别人占卜竟然没有不符合的。远近人们纷纷前来请他算卦,县令也派人来邀请他去占卜。后来次数越来越多,有时每天会有两三回。与准对此厌烦痛苦,取出筮书当使者面焚毁了它说:“王与准不能当术士,终日在官府奔走,谈论祸福。”县令对此怀恨在心。与准于是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一年多不敢回家。当时朝廷督查有司访求朝廷遗漏的英才十分紧迫。部使者到县衙想起用与准。县令趁此进言说:“王与准因为他的祖父曾经为尽忠而死,朝廷待他们凉薄,于是父子立誓不出山做官,(对朝廷)有怨恨之心。”使者发怒,

42、拘捕了与准的三个儿子,派人督促押解,进山寻找与准。与准听说后逃往深山,坠下山崖摔伤了脚。寻找的人抓住了他带出了大山。部使见与准受伤很严重,并且看他的言谈举止坦荡率直没有其他意图。与准也详尽地谈了他焚毁筮书逃遁的原因。使者明白了这些,才释放了与准。部使看到与准的次子世杰很贤良,于是对与准说:“您不入仕途,最终恐怕要涉及犯罪,是不是能用儿子代您前行呢?”不得已,于是补录世杰为县学的弟子员。而王与准最终凭脚病免去出仕。王与准对别人说:“我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只是我的命运很浅薄,况且祖宗的志向,也不忍心改变啊。”又说:“我如果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避世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我)不敢忘记

43、它。”于是自号遁石翁。王与准体貌魁伟,长髯潇洒,精心研究礼易,著有数千言的易微。曾经居住在秘图湖南,遇“大有卦”之“震卦”,对他的儿子说:“我们祖先兴盛到了极点就衰败了,现在衰败到了极点就应该复兴了。然而一定要我日后再世才兴盛吗?复兴必定旺盛且持久。”在与准去世将近十年的时候,王世杰凭名儒宿学的身份荣膺贡生,来南雍游学。大司成陈公一看见他,以朋友的礼节接待他,没有将他放在学生的行列里;命国子监的贡生都把他当老师对待。我愧与世杰同居一门,受世杰教益是最多的,而相知是最深的,于是能详尽地了解老先生谦虚的品德,于是我写下这篇文章。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20分)箫洞虚小传傅占衡今箫非箫

44、也,盖古尺八,近予临川车衮,擅其巧,今世称洞虚子者是也。衮,戴湖村人,字龙文。幼涉学,凡艺近文史者皆工,而尤妙于竹。凡竹之属皆善,而最善者,窍尺八也。自言年七岁,弄俗箫成声,辄恶其声。十岁时得吴市箫吹之,亦不厌己意。然好弥甚,至妨语食。剡刳刻镂,大变旧法。昼则操造水滨怪石旁,或入幽岫林樾苍蒨中。当月野霜庭,鸟睡虫醒之际,启塞抑按,未尝去手。一日,悟其法,起舞拍床,骂前人聋钝,不闻此妙矣。顷之,其乡人持一管万里外,遇解音客,购之万钱双绢。自是洞虚子箫闻天下。顾产僻左,足不到吴越歌舞场,客居十指不给。其后俗箫稍稍窃其粗似,丹碧之,名洞虚,乱吴市中,暴得直,而真洞虚子家,故贫自若也。时澹荡以酒人客高

45、门雅士间,语次骂座,众欲殴之;已而闻箫声,满坐皆欢,又相与洗盏更酌,盖其为人如此。四方之知洞虚子者,至今莫知其何许人也。其箫表里濯治,得仪制之妙,无瑕声,无累气。饰以行草秀句,山水渔钓,宫观烟树,人物花鸟虫豸杂工,写描勒入神,而其独得之妙,在选竹。竹至千尺取十一,盖有柯亭、爨下遗识乎?啸咏之顷,辄以斤锯自随,园公林监或訾病之,好事者赏其僻,不问也。予尝得二焉:其一潇湘合流,八景分峙,隙间题咏,毫发可数;其一十八尊者图,李龙眠笔,苏子瞻赞,秦太虚记皆具。尝置酒倚琴而吹之,因谓:“子是艺,如北方佳人,绝世独立,余粉黛皆土耳。昔人品庾信月明孤吹,然非洞虚箫,宁称子山文乎?”衮大喜,遂别作一枝遗予。彤

46、以一丘一壑,一觞一咏,而题其上云:“青筠欲托王褒赋,明月吹成庾信文。”且曰:“箫之寿计年计十,人之寿计十计百。先生作传,洞虚之寿不可计,敢请。”予笑诺之。因访其利病最要处,衮乃曰:“箫孔下出贯纶者两,宜差后而斜睨,勿作中而径往。”予爱其聪巧绝伦,戏为箫洞虚传传之。嗟夫!恐亦如流马木牛,尺寸具诸葛书中,人不能用也。(选自张潮虞初新志,有删改)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启塞抑按,未尝去手抑:或者B乱吴市中,暴得直 直:价值C园公林监或訾病之 訾:指责D彤以一丘一壑 彤:用朱红色涂饰器物解析:选A抑:按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洞虚子

47、自己介绍说,他在年少的时候就能吹奏市面上的箫,但他并不喜欢那些箫发出的声音。然而他对吹箫的喜好却越来越深,不断地探索着制箫技术的革新。B洞虚子箫里外都处理得法,吹奏起来音色完美无瑕,气息流畅而不滞涩,用来装饰的书法及绘画都很精美逼真,而最妙的在于他能选出质地优良的竹子。C作者曾经拥有两支洞虚子箫,一支箫上刻绘潇湘合流、八景分峙的美景及题咏的文字,另一支箫上刻绘李龙眠的十八罗汉图,以及苏东坡题写的赞和秦观作的记。D洞虚子清楚一支箫的使用年限不长,人的寿命也有限,而洞虚的声名却会随着文字而永远流传,所以请求作者为之作传,并主动向作者介绍了箫管制作的关键。解析:选D“主动向作者介绍”错,由原文“予笑

48、诺之。因访其利病最要处”可知,是在作者问洞虚子后,洞虚子才向作者介绍,并非其主动介绍。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顷之,其乡人持一管万里外,遇解音客,购之万钱双绢。译文: (2)恐亦如流马木牛,尺寸具诸葛书中,人不能用也。译文: 参考答案:(1)不久,他的同乡带着他所制作的一支箫管到了万里之外的地方,碰到一个懂得音律的行家,那人用万钱双绢买下了它。关键词“顷之”(不久)、“持”(拿,带着)、“解”(理解、清楚、懂得)各1分,大意2分(2)(洞虚子箫的制作方法)恐怕也会像流马木牛那样,制作的尺寸大小都在有关诸葛亮的书里,(但)人们就是无法运用。关键词“恐”(恐怕)、“具”

49、(都)、“用”(运用)各1分,大意2分12根据文本,简要概括洞虚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4分)答: 解析: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题干,抓住题干中“为人处世”“特点”等关键词,回到原文中寻找有关内容。如从“一日,悟其法,起舞拍床,骂前人聋钝”可知,其为人直率坦荡;从“顾产僻左,足不到吴越歌舞场,客居十指不给”“而真洞虚子家,故贫自若也”可知,洞虚子淡泊名利;从“时澹荡以酒人”的评价中可知,洞虚子为人洒脱不羁。考生据此概括作答即可。参考答案:直率坦荡,淡泊名利,洒脱不羁。(每点1分,答全给满分;意对即可)参考译文:现在要说的箫不是(通常的)箫,大概是古时的尺八,我的同乡临川人车衮,擅长它的演奏技艺

50、,现在世人所称的洞虚子就是他。车衮,是戴湖村人,字龙文。从小开始学习,凡是与文史之类沾边的技艺都很擅长,尤其对制作竹制乐器很擅长。凡是竹制一类的乐器都擅长,而其中最擅长的,是吹奏尺八。他自己说在七岁的时候,用普通的箫吹奏乐曲,往往不喜欢它的声音。十岁的时候得到了吴地的箫并吹奏它,还是不能满足自己的心意。然而他对吹箫的喜好越来越深,以至于妨碍了正常的生活。在竹子上削挖、雕刻,彻底改变旧的技法。白天就在水边怪石旁,或者进入树荫草丛茂盛的幽深山穴中操练。在月满庭院,鸟睡虫鸣之时,他总是启、塞、抑、按(吹箫的动作),不曾离手。一天,他终于领悟明白了其中的方法,激动得拍打床,骂前人耳聋愚钝,没有听过这曼

51、妙的乐音。不久,他的同乡带着他所制作的一支箫管到了万里之外的地方,碰到一个懂得音律的行家,那人用万钱双绢买下了它。从这以后“洞虚子箫”闻名天下。但是他却在偏僻之地默默研制,从来不涉足吴越那些歌舞场所,过着客居而清贫的生活。那以后市面上普通的箫也渐渐地暗地里仿造它大概的样子,涂上色彩,冠以“洞虚”之名,混入吴地的市场,赚得了暴利,然而真正的洞虚子家,依然过着清贫而自如的生活。当时因为他为人闲适淡泊又爱喝酒而做客高人雅士的聚会,(喝了酒)出言不逊、谩骂同座,大家想要揍他;不久众人听到美妙的箫音,满座皆欢,又共同洗净杯盏与他再次畅饮起来,他的为人大概就是这样啊。四方各地知晓洞虚子之名的人,却至今也不

52、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人。他做的箫里外都处理得很有章法,得到了礼仪制度的神妙,吹奏起来音色完美无瑕,气息流畅而不滞涩。以行草佳句、山水渔钓、宫观烟树、人物花鸟虫豸杂工来装饰,书写、描摹、勾画生动传神,而他独到之处,还在于选竹。能在达千尺长的竹子中选取其中的十分之一(有用的部分),大概有柯亭、爨下(汉代蔡邕在柯亭选出一根竹椽制出千古名笛,听闻灶中燃烧的桐木爆裂的声音而将其抢救出来制成千古名琴)遗漏的那种见识?歌咏之时,往往携带着(采竹的)斧子锯子等工具,对他这样的行为,园林的主人或者看管者有的会指责批评他,好事者欣赏他的这份雅癖,不过问。我曾经拥有两只箫管:其一,上面是潇湘合流,八处景物分列对峙,空

53、隙处还有诗文题咏,一丝一毫都清晰可见;其一,是十八尊者图,李公麟的书画墨迹、苏轼的赞、秦观的记述一一具备。曾摆酒倚琴而吹箫,于是(我)对他说:“您的这行技艺,如北方佳人,绝世独立,其余的女子都显得土气。从前的人品评庾信描绘的明月孤吹的意象,但是(如果)吹的不是洞虚箫,又何必要称赞庾信的文章呢?”车衮非常高兴,于是另外制作一支箫管送给我。拿一丘一壑、一觞一咏来装饰(它),并在上面题上诗句:“青筠欲托王褒赋,明月吹成庾信文。”并且说:“箫的寿命有几年几十年,人的寿命有几十上百年。先生作传,洞虚的寿命就不可以计算了,冒昧地请求您!”我笑着答应了他。于是问箫的好坏最关键的地方,车衮就说:“箫孔下面一点

54、有两个用来穿丝绳的孔,其位置应该略分先后,并形成一定的偏斜,不要在中间直接排列下来。”我喜爱他聪明机灵超过众人,戏作箫洞虚传一文来记载他。唉!(洞虚子箫的制作方法)恐怕也会像流马木牛那样,制作的尺寸大小都在有关诸葛亮的书里,(但)人们就是无法运用。仿真综合练(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0分)游岳麓记清罗文俊暮春一日,棹扁舟,绕桔洲而西。洲横江心,每春夏水涨,不能没,与波上下,盖昔人所谓地肺焉。抵岸,芳草迎风,鲜花映日,隔江所望岳麓寺者,反杳然不可见。循山径迤逦而行,四无人声,唯闻百鸟和鸣,令人作桃源想。数折至道林寺。寺门窈窕,唐人游览赋诗,必与岳麓并称,观其弘敞幽邃,自是一清静

55、佛地也。又行里许,至书院。规模壮阔,丹雘炳焕,书声朗朗彻院外。嗟嗟,逆氛扇虐而后,湖湘人士残敝已极。今乃登衽席而诵诗书,又安可不思春风化雨之所自来邪!隔书院为学宫,内塑先圣暨四贤像,恭敬展拜而出。李邕碑剥落漶漫,剔苔藓可读。望道乡台,不能不生迁谪之感,而羡清风高节之可传,且叹山僧之贤于温益万万也。从此登山,羊肠逶蛇。昔人济胜之具,真不可少。路旁有舍利塔。相传昔名僧以舍利一撮付隋文帝,后分五十三处建塔藏之。岳麓其一也。然阴晦无宝光,心窃疑焉。或谓为人盗去,谅亦不谬。入寺,憩虎岑堂。山僧煮茗清淡,烧笋侑脱粟,饱食一过,清芬可人。泉声自窗外至,如乐如诉,如琴韵,如箫声,悦耳怡心,真觉红尘之扰攘可憎也

56、。日既午,诣山顶,扪萝攀藤,松花竹粉,掩映襟带间。既至,纵目一视,诸峰罗列,真如儿孙远迩之间。延野绿而混天碧,柳子之言,洵非欺我。禹碑远在前山,路崎岖,恐日暮不能到,亦斯游之一憾也。南望,山光隐隐,层峦叠嶂,杳无尽处,祝融、紫盖诸峰,想在烟霭间,顾不知何日始慰观临之愿。抵暮,寻旧路归。鹧鸪声朗然可听,林间白鹇,忽隐忽现。时值朔日,尚无新月可观,因想三五之夕,据岗长啸,松声响应,清景又当倍增。归寺,宿僧房。万壑松涛,翻然到枕。(选自历代游记选,有删改)注丹雘:油漆所用的颜料。道乡台:在岳麓寺畔。北宋邹浩(人称道乡先生)因上书揭发权相章惇而被贬衡州,路过长沙时,当时的潭州知州温益下逐客令,岳麓寺僧

57、人得知后,打着火把迎接他。后人筑台刻石来记此事。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循山径迤逦而行循:顺着B剔苔藓可读 剔:剔除C洵非欺我 洵:确实D时值朔日 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解析:选D朔:农历每月初一。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写桔洲能与江水一起浮沉,认为这就是过去人们所说的“地肺”。作者引入这样的说法,给桔洲添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B文章写岳麓山时,通过写山径曲折、百鸟和鸣,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让作者“作桃源想”,体现了岳麓山远离烦嚣的恬静,也表现了作者飘然出世的想法。C文章写岳麓书院时,先描写书院的宏大绚丽

58、,后写书院琅琅的读书声,接着写过去湖湘人士被残害的事情,并以此提醒书院的学生要感谢朝廷的恩惠。D文章注重写景与议论相结合,一方面表现了作者游山的兴致和乐趣,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的学识与道德修养,比单纯写景多一层意趣情韵。解析:选C“提醒书院的学生要感谢朝廷的恩惠”于文无据,文中“又安可不思春风化雨之所自来邪”,是作者自己发出的感慨,没有让学生感谢朝廷恩惠的意思。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隔书院为学宫,内塑先圣暨四贤像,恭敬展拜而出。译文: (2)然阴晦无宝光,心窃疑焉。或谓为人盗去,谅亦不谬。译文: 参考答案:(1)岳麓书院的隔壁是学宫,里面有先圣和四贤的雕像,我恭敬地

59、跪拜后出来。(关键词“隔”“暨”“展拜”各1分,句子大意2分)(2)但是塔已经十分灰暗没有宝光,我心里很疑惑。有人说舍利子被人盗去了,料想这话也没有差错。(关键词“阴晦”“谅”“谬”各1分,句子大意2分)4文中作者的游览经过是怎样的?请简要概述。(4分)答: 解析:概述游览经过,需要逐段逐句分析作者的行迹变化,抓住文中描述地点的关键信息,如“绕桔洲而西”“抵岸”“数折至道林寺”“又行里许,至书院”等,然后将这些内容进行概括整合即可。参考答案:划船西行,抵达岳麓山脚下;沿山路曲折行走到达道林寺;出道林寺走一里地左右,到达岳麓书院;出书院到隔壁的学宫;登山,进入岳麓寺;午后抵达山顶;傍晚原路返回岳

60、麓寺。参考译文:春末的一天,我划着一只小船,绕过桔洲向西行。桔洲横卧在江心,每年春夏期间江水上涨,也不能淹没,因为桔洲与江水一同浮沉,这就是过去人们说的大地的肺。到达岸边,香草迎着微风,鲜花映着阳光,隔着江所望到的岳麓寺,倒是不见了踪影。沿着山路曲曲折折地行走,四周没有人的声音,只听到百鸟齐鸣,让人有这就是桃花源的想法。拐了几次弯到了道林寺。寺门幽深,唐朝人游览此处所写的诗词歌赋,一定会把这儿与岳麓寺齐名,看到道林寺的宏大宽敞、幽静深邃,自有一种清静的佛门之地的感受。又走一里地左右,到达岳麓书院。岳麓书院规模雄伟壮观,油漆鲜亮,光彩耀眼,书声琅琅响彻书院内外。唉,叛乱的恶气煽动肆虐之后,湖湘的

61、读书人凋零到了极点。如今却能够到书院来诵读诗书,又怎么不想到这种春风化雨的恩情是从哪里来的呢!岳麓书院的隔壁是学宫,里面有先圣和四贤的雕像,我恭敬地跪拜后出来。李邕的碑刻已经剥落,字迹模糊,但剔除苔藓后还能够阅读。遥望道乡台,不能不生出遭受贬谪的感受,但十分羡慕道乡先生的高风亮节可以流传,并且感叹岳麓寺的僧人比温益要贤能千万倍。从这里登山,羊肠小道曲曲折折。古人登山涉水,游览胜景的身体条件,真是不可或缺。路旁有舍利塔。相传古代有名僧把一把舍利交给隋文帝,后来分为五十三处建塔藏起这些舍利。岳麓寺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塔已经十分灰暗没有宝光,我心里很疑惑。有人说舍利子被人盗去了,料想这话也没有差错。进

62、入寺庙,在虎岑堂休息。僧人烹清淡的茶水,烧竹笋、煮糙米,我吃得很饱,感觉清香可人。泉水声从窗外传来,像音乐像低诉,像琴声,又像箫声,清脆悦耳,使心情愉悦,实在觉得红尘纷扰令人憎恨。午后,到达山顶,抓着藤萝攀登,松花竹粉掩映在山水之间。已经到了山顶,极目远眺,许多山峰林立,真的就像儿孙一样远近相随。田野一片碧绿,天地一片澄碧,柳宗元的话确实没有欺骗我。禹碑远在前面的山峰上,道路崎岖,恐怕傍晚也不能到达,这也是这次游历的一个遗憾。向南眺望,山中隐隐透着光亮,层峦叠嶂,远到没有尽头,祝融、紫盖各个山峰,想必应该在烟霭之中,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亲临观赏它们的愿望。到了傍晚时分,沿着来时的路回去。

63、鹧鸪声清晰可闻,树林间的白鹇时隐时现。当时正值初一,还没有新月可以观赏,以此想着十五那天的夜晚,站在高高的山峰上大声吟啸,松林回声相应,这清丽的景色会倍增。回到寺院,住在僧房中。千沟万壑,松涛阵阵,翩然到了我的枕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20分)游千山记程启充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

64、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饼。

65、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注程启充:明代正德年间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瓯脱:泛指边界。浮白:满饮。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阁在山半,缘崖旋转缘:边缘B值饥,食之厌 厌:满足C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 殚:尽D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66、克:能够解析:选A缘:沿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二人取道辽阳上山。B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觉寒风四起。C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丽”的特点。D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的豪情壮志。解析:选CA项,徐、刘二人非作者“下属”。B项,万佛阁在“祖越寺”而不是“龙泉寺”。D项,本文抒发的并非豪情壮志。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译文: (

67、2)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译文: 参考答案:(1)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关键词“适”“振”“愀然”各1分,大意2分)(2)(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关键词“使”“等”“隅”各1分,大意2分)8文中的“千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叹,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其中两点。(4分)答: 参考答案:千山风景险峻秀丽,却地处边界;作者富有才华,却被贬远地,境遇悲凉。千山缺少名士的举荐,寂寂无闻;作者缺少赏识自己的人,仕途失意。(每点2分

68、,必须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千山位于辽阳城南面六十里处,秀丽的山峰重重叠叠,延绵数百里。东边与边界接壤,南边环绕辽阳城,(草木)茂盛并且常常有好景致。我在丙申年间被贬到盖州,取道辽阳,于是和志趣相投的徐、刘二人游览千山。从南边迂回上山,走了数里,抵达祖越寺。路途颇为险峻,(我们)在寺庙的禅堂稍作休息,然后登上万佛阁。万佛阁处于半山,沿着悬崖顺势而建,穿过悬空的横梁而入。靠着栏杆放眼四周,寒风阵阵,于是在祖越寺过夜。当天是戊子日,(我们)顺着东山远望螺峰,沿着太极石(攀登),走进岩石中的山涧。(从山涧)俯看万佛阁,已经在下方。从一览亭沿着弯弯曲曲的路由西向北而行,到达龙泉寺。晡时

69、,前往香岩寺,(一路上)溪水曲折向东流,岩穴沟壑幽美深邃。第二天早上,寺庙的僧人设斋宴,(我们用过斋宴)然后起行,(路上)在一棵大树下面休息。此处空旷寂静自由自在,(不禁)产生远离尘世的想法。东峰山势高险,徐、刘二人满饮后再斟满,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从龙泉到这里,一共二十多里,山崖、深池到处都有,悬崖、怪石接连出现,靠着突出的山石,俯瞰幽深的沟壑,奇花异草,如绣锦一般到处都是。第二天,天放晴,(我们)登上中峰,回头看京城,远望荒凉的边界,山海浩瀚无边。多次休息后,到达仙人台,(到处是)陡峭险峻的石壁山崖,(在山崖)北边的角落用木梯登顶眺望,两腿战栗。

70、强壮的人都要匍匐地爬上去,看到石头做的棋盘,(相传)九仙在这里围观、下棋。从仙人台往中会寺方向出发,绕过溪涧,穿过乱石,荆棘阻塞去路,不能容下拐杖,路仅容双脚。(一人在前面)用布绑住前胸,让人从后面拉着,攀附着藤枝,侧着身子,在路上缓慢前行,非常危险。刘子先走,徐子和我相距几步,摘下山花赠诗给我,我也按照音律应和他。(我们)坐在石头上,一位老人请我们吃麦饼。刚好肚子饿了,(我们)吃得心满意足,问老人的姓名,(他)笑而不答,然后(我们)就到达中会寺。(到这里)走了大约二十里路,因为疲惫,坐在僧人的房间里休息。过了很久,(我们)才从中会寺返回祖越寺。回望各座山峰,(它们)都像在天上一样。这座千山的

71、美景,温润秀丽,磅礴曲折,不可说尽。(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世间万物的规律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又是怎样的呢?以前柳州的山水因为柳宗元而显扬,而我地位低下、学识浅陋,不能使千山的胜景留传,姑且像这样粗略叙述它的概貌。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20分)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值仓卒,避兵之陇西。时隗嚣已据四郡,遣使请延,延不应。更始元年,以延为大司马属,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及到,静泊无为,唯先遣馈礼祠延陵季子。时天下新定,道

72、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志不降辱。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

73、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初,平帝时,汉中锡光为交阯太守,教导民夷,渐以礼义,化声侔于延。王莽末,闭境拒守。建武初。遣使贡献,封盐水侯。领南华风,始于二守焉。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选自后汉书任延传,有删改)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值仓卒,避兵之陇西仓卒:急迫,匆忙B民常告籴交阯 告籴:请求买

74、粮C延视事四年 视事:任职D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 雷同:附和解析:选A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到原文中进行理解。联系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正赶上兵荒马乱,他到陇西避难。“仓卒”应解释为“非常事变,乱难”。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汉代设在京师的最高教育机构,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B乞骸骨:请求皇帝同意让自己的骸骨归葬故乡,是官员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C立祠:专指后代子孙为祭祀死去的祖先修建供舍,以颂其功德。D陛下:古代臣民对天子的尊称,“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解析:选C祠既可以由后世子孙修建,也可由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修建;既可为已逝之人修建,也可为活人修建(即“生祠

75、”)。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译文: (2)教导民夷,渐以礼义,化声侔于延。译文: 解析:(1)关键词“省”(裁减)、“周”(周济)、“穷急”(形容词用作名词,指穷困之人)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关键词“渐”(慢慢影响)、“以”(用)、“侔”(相等、差不多)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答案:(1)部属有贫难的,他总是分出自己的俸禄救济给与他们。他裁减士兵,让他们耕种公家的田地,以便周济穷困之人。(2)他引导夷民,慢慢用礼义影响他们,他使夷民开化的名声和任延差不多。12请概括任延在为官施政方面的主要作为和特点。

76、(4分)答: 解析:答题时,首先要注意题干中“为官施政”的范围限制和“概括”的要求,然后回到原文,在文本中认真筛选相关信息再加以概括。作为方面,第二、三段主要讲他聘请贤士,四、五两段主要讲他教九真百姓耕田,化育民夷。特点方面,第二段有“及到,静泊无为”,最后一段有“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据此可加以概括。参考答案:主要作为:聘请贤士;教民耕作,化育百姓。特点:静泊无为;履正奉公(或“刚直不阿”)。参考译文:任延,字长孙,南阳宛县人。十二岁时,他就成了太学的学生,在长安学习,他通晓诗经易经春秋,在太学中有名气,在学府中被称为“任圣童”。赶上兵荒马乱,他到陇西避难。当时隗嚣已

77、经占领陇西四郡,派人去请任延,任延置之不理。更始元年,任命任延为大司马部属,授予他会稽都尉一职。当时他十九岁,来接他的官员见他年轻很吃惊。他到郡以后,宁静淡泊无为,只是先派人拿了祭品去祭祀延陵季札。当时天下刚刚平定,道路不通,来江南避难的人都没有回中原,所以会稽一带有才能的人很多。任延上任以后,对品行高洁之士像董子仪、严子陵等人一概聘请,以师友之礼恭敬相待。部属有贫难的,他总是分出自己的俸禄救济给与他们。他裁减士兵,让他们耕种公家的田地,以便周济穷困之人。他每次到各县巡行,总是派人慰问勉励孝子,并招待他们吃饭。吴地有个叫龙丘苌的人,在太末隐居,立志不屈身受辱。王莽时期,四辅和三公接连召他做官,

78、他都不去。掾史禀告任延请求将他召来。任延说:“龙丘先生躬行德义,具有原宪、伯夷的节操。我上门洒水扫地,还担心使他受到羞辱,召见他是绝对不可以的。”于是派功曹拜见他,给他写信,送去医药,使者一个接一个。一年后,龙丘苌才坐车来到郡府,表示愿意生前在郡府任职。任延再三推辞,最后让他暂任议曹祭酒。龙丘苌不久病逝,任延亲自为他治丧,三天没有处理政务。因此郡内有才能的士大夫争着到他这里任职。建武初年,任延上书请求辞职,回去拜见天子。皇帝下诏书召他为九真太守。光武帝召见他,赐给他马匹和各种丝织品,让他的妻子儿女留在洛阳。九真的习俗是以打猎为业,不知道耕地种粮,老百姓经常请求到交阯去买粮,往往弄得穷困不足。于

79、是任延让他们铸造农具,教他们垦荒种地。耕地年年增多,百姓自给富足。起初,在平帝时期,汉中人锡光担任交阯太守,他引导夷民,慢慢用礼义影响他们,他使夷民开化的名声和任延差不多。王莽末年,锡光封锁边境,派兵拒守。建武初年,他派使者进贡,被封为盐水侯。岭南有华夏风气,从这两位太守开始。任延在九真任职四年,皇帝召他去洛阳,由于生病耽搁了行程,被降为睢阳令,九真的官员和百姓在他活着时就为他建了祠堂。被任命为武威太守,皇帝亲自召见他,告诫他说:“好好侍奉上级官员,不要坏了名声。”任延回答说:“臣听说忠臣无私,私臣则不忠。躬行正道,克己奉公,这是臣子的本分。上下附和,不是陛下的福气。好好侍奉上级官员,臣不敢接受您的指示。”皇帝叹息说:“你说得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