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一: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l 大气运动l 大气的受热过程l 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l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l 气压带与风带l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l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l 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l 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影响l 天气系统l 锋面、低压、高压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设计思路】本课旨在通过对“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复习,让学生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天气系统及气候类型的分析与判断等重要考
2、点,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本节课的复习思路一是引导学生对考点知识进行梳理与拓展;二是建构“大气运动”“气压带与风带”“天气系统”的知识框架;三是进行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方法归纳解。复习中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好课本插图,学会用地理图表来分析掌握大气运动、气候特征、天气变化等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过程和变化规律。在用图时,坚持图文结合,“以图释文”“以图代文”,从图中寻找地理事实和地理分布、地理概念等,培养读图能力和空间概念。做到多而不杂,活而不乱。第一课时:大气运动【知识构建】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大气运动”。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气受热过程;二是大气保温
3、作用的基本原理;三是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基本原理热力环流图1【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热力环流”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2绘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3绘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掌握典型实例,如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的形成过程。4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重难点分析】依据考试说明,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既阐释了大气保温作用的
4、基本原理,也为学习大气的运动做了很好的铺垫。1、复习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复习难点:在掌握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大气运动的典型实例。【课前准备】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考向分析投影展示近年来江苏高考题中有关“大气运动”的内容和题目。 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大气运动”问题的切入点和重难点。高考试题的分析和运用。会学生深入理解
5、高考考点,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展示投影展示考试说明中关于本部分的考试要点及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学生说出考点关键词。朗读考试要点;说出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理解简要分析考试要求。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有的放矢的能力。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l 考点诠释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保温作用的原理图2探究活动1:读图2,说出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建构地理知识体系教师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图2,指导学生读图、归纳出大气受热的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学生读图2,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初
6、步掌握示意图的读图方法,将所学知识内化并灵活运用,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内容解析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图2表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_作用,对地面具有_作用。2. 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_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_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探究活动2: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1。【典型例题1】(2016年苏北四市调研卷)图3图3为“墨迹天气”手机界面显示的2015年12月2328日北京地区天气信息。读图回
7、答(1)-(2)题。(1)12月28日,气温日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A.白天多云,削弱了太阳辐射B.夜间多云,地面长波辐射强C.白天多云,大气保温作用差D.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2)12月2425日出现严重雾霾,其主要污染源及有效对策是A.沙尘暴扩建“三北”防护林B.汽车尾气推广新能源汽车C.建筑扬尘压缩城建项目数量D.煤烟粉尘发展洁净煤技术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地球的圈层结构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1的图(图3)。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1。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江苏高考题中
8、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答案:(1) AD (2)BD思路点拨:本题组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和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第(1)题从墨迹天气截图可以看出23-28日北京气温日较差较小,多云天气为主。分析思路是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应分析白天气温较低和夜晚气温较高的原因,故答案为AC。第(2)题分析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及防治对策,从时间上是12月份北京处于冬季需要燃煤取暖,汽车尾气也是雾霾形成 的重要原因,针对形成的这两个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故答案为BD。l 考点诠释2: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二、大气热力环流的形
9、成过程内容解析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1)大气运动的状况:大气运动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前者叫对流,后者叫风。(2)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能。(3)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造成高低纬间的冷热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4)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和下沉的垂直运动,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又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探究活动3:请在图4中加上箭头完成A、B、C三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并判断A、B、C三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状况,绘制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冷却冷却受热图4d
10、cba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热力环流板图,如图4所示。展示导学问题: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能否简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a、b、c、d四地气压值由高到低如何排列?你还知道那些热力环流的典型实例?请举例并绘图说明。对学生绘图进行及时指导。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板图和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学生绘图,并请一位学生完成板图。学生通过对图4的绘制与分析,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和读图分析能力,突破本课的重点知识。内容解析2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1)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
11、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3)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4)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3. 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见图5)。 图5探究活动4: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2。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壳内部物质循环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2的图(图6)。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提炼解答
12、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2。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图6读图6,回答(1)(2)题。(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 减湿、减温答案:(1)C (2)B思路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机制和过程;另要注意绿地对大气温
13、度、湿度的调节作用和对大气的净化作用。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探究活动5:阅读课本,比较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并完成表1。表1:风理想状态高空风近地面风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重点图像1】图7 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像解读】长波辐射是地面和大气之间热量交换的重要方式。大气直接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很少,它主要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地面是大气主要的和直接的热量。低层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后,又以长波辐射、对流、湍流的形式,层层向上传递。地面辐射的方向是向上的。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射向地面的部分,因为和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故称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图8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冷冷热【重点图像2】【图像解读】若A地受热,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上空空气密度加大;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这样A地上空形成高气压,等压面上凸,B、C两地上空形成低气压,等压面下凹。A地空气上升后,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空气密度加大。这样A地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等压面下凹;B、C两地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等压面上凸。这样,高空空气就从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近地面的空气又从BC两地流回A地,形成热力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