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26423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9-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高考近5年全国卷选择题13个高频考点九、改革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荐理由】2016-2020五年高考15套全国卷,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9道,考查频率60%。【知识点复习】阶段特征总体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1949197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失误。政治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政治制度确立,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的“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使中国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

2、康发展。外交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科技文化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干知识排查一、政治: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七届二中全会:会议规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及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等。(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3、,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3)历史意义: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展开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2三大政治制度与1954年宪法(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立,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标志着该制度初步建立;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使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发展。(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

4、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3“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左”倾错误发展,“文化大革命”是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二、经济: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2)“一五”计划: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3)三大改造:1953年起国家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正确探索: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了党的总任务是把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2)探索失误:1958年的社会主

5、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生产积极性。(3)纠正失误:1960年冬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起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4)国民经济的劫难:“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三、对外关系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2)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国正式建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195

6、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交。(3)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四、科技文化1.科技成就(1)新中国成立后的“两弹一星”。(2)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2教育(1)新中国初期:确立了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民教育方针。(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3)“文化大

7、革命”期间:社会大动乱,冲击了教育,高考制度被废止。3文化(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2)“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双百”方针的执行遭遇挫折,文学艺术和学术界百花凋零。4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5社会生活(1)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前,人们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2)交通事业:宝成铁路、兰新铁路、青藏铁路。【真题例证】1.(2020全国卷31)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

8、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答案】D【解析】材料“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改变了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故选D项;1992年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制,排除A项;材料做法有利于解决政企职责不分的弊端,但没有体现出已经解决,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没有体现出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排除C项

9、。2.(2020全国卷31)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答案】A【解析】据材料“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说明企业自负盈亏,表明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和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故选 A项;国企改革全面展开是从1984年开始,材料中北京企业改革属于个例不属于全面展开,排除B项;市

10、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 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深化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D项。3.(2019全国I卷,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答案】D【解析】据材料“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结合所学我国正在开展

11、以苏联援助为特色的一五计划,意在改变我国工业化基础薄弱的状况,表明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故选 D项;材料只是反映借鉴俄国,谈不上与国际前沿接轨,排除A项;科教兴国始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反映的是学习苏联经验,排除C项。4.(2019全国III卷,31)图4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图4 数他劳动强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答案】D【解析】“1953年创作的年画”内容体现了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内容,与当时国民经济恢

12、复基本完全,进行三大改造的自信和热情,故选D项;“年画”是风俗画,不属于文人画,排除A项;“1953年”社会主义尚未完全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5.(2018全国卷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答案】D【解析】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与材料时间“1953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

13、古代就已经开始开采矿产,“开始”说法有误,故B项错误;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极大,漫画反映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故D项正确。6.(2018全国卷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图5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B【解析】1953年至1956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任务,且材

14、料只是提及建设社会主义,无法体现以工业化为中心,故A项错误;由材料“1956年”可知三大改造完成后,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由材料“奶奶的尺”、“阿姨的尺”可知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从材料漫画中只是提及“奶奶”和“阿姨”的作用,无法体现城乡差别,故D项错误。7.(2018全国卷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

15、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答案】C【解析】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1949年组建新政权的任务已经完成,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材料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依法治国才全面实行,材料与政治体制改革无关,故D项错误。8.(2017全国卷3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

16、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答案】C【解析】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与图5明显不符,故A项错误;此时西方流行的画派是现代主义画派,现代主义绘画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图5明显不符,故B项错误;图5真实再现建国后妇女在冬天接受教育时的热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C项正确;图5符合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办学方针,不是艺术想象,故D项错误。9.(2016全国卷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

17、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答案】A【解析】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进而导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说明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还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故B项错误;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20世纪60年代为克服克服“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比例失调和混乱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

18、项错误。【强化练习】1(2021湖南A佳大联考高三拓展卷10)毛泽东在某理论著作中提出设想:经济结构将由三部分组成国营经济,政府控制大工业、大矿产、大商业和公共设施;农业经济,个体农民发展成集体农场;私营经济,中小资本家获准经营。在这三者中,国营部门担负起领导的位置,负责指导其他部门走向社会主义。这一设想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是在()A19451949年 B19491956年 C19561966年 D19782001年【答案】B【解析】据材料“农业经济,个体农民发展成集体农场;私营经济,中小资本家获准经营”、“国营部门担负起领导的位置,负责指导其他部门走向社会主义”可知这一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

19、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是私有慢慢变成社会主义公有的时期,是在19491956年,故选B项;联系所学可知19451949年为革命时期,并未建立新中国,“指导其他部门走向社会主义”为时过早,排除A项;联系所学,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故19561966不需要“指导其他部门走向社会主义”,排除C项;19782001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早已建立了社会主义,排除D项。2(2021湖北十一校高三第二次联考10)一五计划之后,我国又制定二五计划(19581962)和三五计划(19661970)图3 是我国1970年前某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示意图(单位:万吨)对此图

20、判断正确的是()图3A一五时期重工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B二五时期国民经济比重一度失衡C三五时期左倾错误影响经济发展 D经济调整导致了轻工业产值下降【答案】B【解析】由图示看,图中重工业产值在前三年逐年大幅上升,导致农轻重比例逐渐失调,而最后两年则出现了调整,重工业产值下降,农业产值逐步提高,结合所学可知这属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故选B项;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发展确实迅速,但是在最后两年不应该是重工业比重下降,排除A项;三五计划正值“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损失,各项产值数量都应该是下降的,排除C项;图示中的经济调整导致了重工业产值下降,而不是轻工业产值,排除D项。3(2021河北

21、唐山一模10)1972年,中共中央批准恢复华侨旅行社总社,成立华侨问讯处,处理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来信来访、查找亲人等事宜,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来到中国参观和探亲。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A“左 ”倾错误思想逐渐消除 B海外华侨支持对外开放C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改善 D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答案】C【解析】1971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改善,才有了题干所述现象,故选C项;1972年正值“文革”时期,当时“左”倾错误盛行,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开始对外开放,排除B项;1972年正值“文革”时期,当时的经济建设由于受到严重破坏而损失巨大,排除D项。4(2021河

22、北唐山一模9)下表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时间会议名称1950年9月25日10月2日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6年4月30日5月10日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1959年10月25日11月8日全国群英会1960年6月1日11日全国文教群英会A鼓舞了人民群众投身于一五建设 B弘扬和宣传了新的革命英雄主义C使得英模的表彰活动日益程序化 D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答案】B【解析】题干中19501960年间召开的重要会议都是有关各个行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参加的,其舆论导向是对各行业的榜样和英雄的重视和褒奖,故选B项;一五建设是在19531957年

23、间,排除A项;仅凭会议的召开时间和名称,没法得出日益程序化的结论,排除C项;各次会议是关于英雄模范人物的,不是人民群众,排除D项。5(2021福建厦门一模10)图2为1955年新中国的宣传画用新的成绩来庆祝祖国的节日!。该作品()图2A继承了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构建了工业化建设的新风尚C记录了三大改造的历史场景 D体现了 “双百 ”方针的创作精神【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55年以及图片信息“用新的成绩来庆祝祖国的节日”,可知“一五计划”期间,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构建了工业化建设的新风尚,故选B项;图片不是文人画是人物写实画,排除A项;材料反映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没有体现对农业

24、、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排除C项;1956年正式提出“双百方针”,排除D项。6(2021江苏南通二模10)图2为1960年创作的宣传画,画中一位妇女驾驶着拖拉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该作品旨在()图2A说明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B倡导乐观奋斗的社会风尚C表明妇女成为工业建设主力军 D展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答案】B【解析】乐观,与材料中“幸福的笑容”相符,“光荣的劳动”表明倡导奋斗,故选B项;第一个五年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但材料中“1960年”远远没有实现机械化,排除A项;“画中一位妇女”不能说明是否主力军,“驾驶着拖拉机”是农业而非工业,

25、排除C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于1956年,与材料中“1960年”不符,排除D项。7(2021江苏南通二模9)新中国成立初期,斯大林曾致电中国领导人:“要划出一块合适的地方来给我们建立一个橡胶种植园。”然而他得到的回复是:我们同意在海南岛上为你们建立一个橡胶园,但是我们建议你们提供必要的贷款、机器和技术援助,由我们自己来建立和经营这个橡胶园,我们将给你们运去橡胶,作为对你们这种帮助的报酬。这主要反映出中国政府()A积极争取苏联援助以打破西方封锁 B追随和配合苏联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不再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坚持 “一边倒 ”与独立自主的统一【答案】D【解析】“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

26、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材料中“我们同意在海南岛上为你们建立一个橡胶园”相符,“由我们自己来建立和经营这个橡胶园”反映了独立自主,故选D项;材料中“要划出一块合适的地方来给我们建立一个橡胶种植园”表明是针对中苏关系,而非针对西方,排除A项;“橡胶种植园”不是重工业,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中国坚持一边倒,表现在“为你们建立一个橡胶园”“将给你们运去橡胶,作为对你们这种帮助的报酬”,排除C项。8(2021广东一模10)中共十二大的政治报告对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径都进行

27、了批评,申明我国外交不偏袒任何一方,“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不赞成谁;谁有害于和平,我们也不赞成”。材料表明当时中国()A主张围绕联合国开展外交活动 B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关系恶化C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活动原则 D成为国际外交新格局的主导者【答案】C【解析】中共十二大召开于1982年,此时已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依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但是内容已变为不结盟,主要表现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反对霸权主义,与是否“围绕联合国”并无关系,排除A项;十二大召开时中国已经与美国建交,中苏关系也逐渐趋于缓和,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仅提及中国外交的方针和政

28、策,D项“国际外交新格局的主导者”无法看出,排除D项。9(2021广东一模9)图1是1955年的一幅漫画草原的故事。图1在当年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四川、西康和青海边界的草地上,今天已建立起规模很大的机械化农场,在这荒凉的草地上,已播下首批种子。现在农场的责任人就是当年红军的指挥员。该漫画反映了当时我国()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B农业领域生产变革正逐渐推进C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D农民有土地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答案】B【解析】据材料“1955年”“规模很大的机械化农场”并结合所学三大改造的知识可知,该漫画呈现的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反映了当时农业领域生产变革正逐渐推进,故选B项;国民经济

29、恢复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5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初步形成是在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之后,且材料的主体是农业并非工业,排除C项;社会主义改造是逐步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据材料“今天已建立起规模很大的机械化农场”可知,当时草原上已经逐步实行了农业集体化,农民逐渐丧失土地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排除D项。10(2021山东济南高三3月模拟考试9)据统计,我国1950年农业税实征税额折合细粮2697万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123%;1951年,增长到3615万斤,占农业实际产量的145%。这一变化是为了()A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B推进土地改革运动C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30、D全面恢复国民经济【答案】A【解析】抗美援朝期间,为支付战争的庞大费用,中央政府不得不增加农业税,故选A项;1950年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推进土地改革运动,提高农业税与推进土改无关,排除B项;我国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53年,排除C项;通过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等措施,1952年底国民经济全面恢复,排除D项。11(2021山东烟台高三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8)据学者统计,1953年到1956年人民日报使用“和平共处”一词每年都成倍地增长,尤其是1954年后使用频率增长更快。此现象()A直接推动了日内瓦会议召开 B说明和平共处理念成为国际共识C反映了意识形态影响的减弱 D利于促进中美关系的调整与

31、缓和【答案】C【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和平相处,也可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相处,说明与“一边倒”政策相比,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影响有所减弱,故选C项;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时间上与材料“1953年到1956年人民日报使用”不符,排除A项;人民日报是国内报刊,“和平共处”一词在人民日报使用频率增长无法说明其在国际上的认可程度,排除B项;中美关系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缓和的,排除D项。12(2021福建泉州一模10)图1事件被毛泽东称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这主要体现在它()图1 农民分田图A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B摧毁了帝国主义根基C消

32、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D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及农民分田图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故选C项;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是辛亥革命,排除A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帝国主义统治基础是中国的封建势力,不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尚未建立,仍然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排除D项。13(2021山东潍坊高三3月高考模拟10)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出版社创作了大量连环画,涵盖了抗美援朝、工人生活、农民翻身、战斗事迹、英雄劳动、思想改造、破除迷信、科

33、学知识、婚姻问题、儿童故事等方面。此举旨在()A践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B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C利用连环画通俗性教育民众 D推动扫盲教育的顺利开展【答案】C【解析】新中国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民众,与材料中“政府组织出版社创作”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相符,故选C项;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与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不符,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与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后”不符,排除B项;1952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与材料中“新中

34、国成立后”不符,且扫盲教育重在识字,与材料中“大量连环画”不符,排除D项。14(2021广东肇庆二模9)1958年,曾任公社书记的李丙炎说:“那时吹牛皮,我觉得是政治需要,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看不起我们,我们就得自己给自己壮胆,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于是就放心地放起高产卫星来。”据此可知,李丙炎认为“大放卫星”()A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支持C有其特殊的历史现实背景 D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李丙炎认为“大放卫星”是因为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看不起我们,所以是特殊背景下的现实需要,故选C项;“放高产卫星”并不是真的做到,所以不能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35、,排除A项;“放高产卫星”并没有给人民群众带来好处,所以不会得到广泛支持,排除B项;“放高产卫星”导致浮夸风盛行,排除D项。15(2021广东深圳一模9)1961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其中附有毛泽东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要求各级领导机关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这一指示旨在()A肯定毛泽东革命年代的贡献 B推进国民经济建设战略转变C变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纠正思想路线右倾主义错误【答案】B【解析】据材料“1961年3月”可知,这一时期针对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提出了“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核

36、心,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要重视之前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促进农业、轻工业发展,是建设战略改变,故选B项;1961年是建设时期,非革命时代,排除A项;只是局部调整,非变革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纠正的是之间建设中“左”倾错误,排除D项。16(2021湖北八市高三3月联考9)在讨论1954年宪法草案过程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阶层8000多人的修改意见,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说,我们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未完全建立 B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D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A【解

37、析】1954年宪法制定时,我国尚未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其“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故选A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排除B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自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行开始起步,时间不符,且材料所述为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工业化建设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与民主政治建设无关,排除D项。17(2021山东青岛高三3月统一质量检测10)1951年12月,毛泽东提出:“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要“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这一观点的提出

38、,是基于()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国际形势的变化C工业化建设需求 D中苏关系的发展【答案】B【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由于美国等对中国实行遏制和孤立政策,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国际形势决定要确保国家安全,与材料中“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相符,故选B项;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全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千千万万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当时农业以个体生产为主,对此,人民政府领导农民组织互助组、试办初级杜,与材料中“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不符,排除A项;工业化包括建设重工业和轻工业,但与材料中“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国防工业”不符,排除C项;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正式建

39、立了外交关系,有学习苏联的因素,但不能解释“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国防工业”的迫切性,排除D项。18(2021山东济宁高三3月高考模拟10)1964年1月,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发达国家,这一事件在当时被称为“亚洲的一次核爆炸”。就中国而言,这一突破的重大意义在于()A有力地回击了美苏孤立中国的政策 B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外交环境C推进了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进程 D打破了长期以来所面临的外交僵局【答案】A【解析】中法建交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巨大胜利,也让美国封锁、扼杀新中国的政策彻底破产,故选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建

40、设的外交环境,面对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中法建交并不足以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外交环境,排除B项;大面积的发展和亚非国家的关系推进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进程,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中日建交打破了长期以来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排除D项。19(2021福建莆田二模11)图2是创作于19581960年间的一组作品。这组作品()图2 莆田东圳水库工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A宣传了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 B表明了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C表达了对农村体制改革的愿景 D倡导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答案】D【解析】19581960年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41、,三组图片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集体劳动时的场景,建设祖国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故这组作品倡导的是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尚,故选D项;农业合作化运动在1956年之前既已完成,排除A项;图片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无法反映整个国家的经济战略诉求,排除B项;“热火朝天”恰好说明人民劳动积极性高涨,即体现的是原有经济体制的合理性,排除C项。20(2021辽宁沈阳一模10)图2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一副宣传画,该作者重在强调()图2A朝鲜维护统一的正义性 B中美双方实力对比悬殊C中国出兵朝鲜的必要性 D冷战的重心转移到亚洲【答案】C【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中国出兵朝鲜既是为了帮助邻国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42、也是为了自我安全,这反映的是中国出兵朝鲜的必要性,故选C项;中国出兵朝鲜是为了帮助朝鲜抵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并非是因为朝鲜统一的正义性,排除A项;“救邻自救”反映的是中国出兵朝鲜的重要原因,无法据此得知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排除B项;冷战的重心一直在欧洲,排除D项。21(2021江苏常州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考试9)1954年10月,周恩来在接见日本议员访华使团时明确指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当时中国()A外交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利益的考虑B借中日关系改善之机促中美关系缓和C“另起炉灶 ”,愿与各国建立

43、新型外交D消除意识形态影响,开始务实的外交【答案】A【解析】从材料“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可知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两极格局的严峻形势下,为营造和平共处的国际环境,可以与美国友好往来,反映出外交维护国家利益,故选A项;中日关系改善是在1972年,并且材料中只体现了“周恩来在接见日本议员访华使团”,并不能说明中日关系改善,排除B项;另起炉灶是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之一,与材料强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排除C项;材料时间是1954年,当时美苏冷战的形势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对立,为避免外交孤立,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故在外交上不能完全消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排除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