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6最后的姿势苏教版2019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设置情景。播放地震视频,配读师:2019年5月12日,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大地抽搐的一瞬间,昔日美丽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充斥着汶川。那一刻,汶川在哭泣,中国在哭泣.2.进入情境师:地震是一场灾难,但灾难是一场大考试。在考试中最难回答的问题就是生与死的选择。我们必须记住这样一位老师,他的名字叫谭千秋,他用自己的行动给这个问题做了最响亮的回答。(板书,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联系当时的环境,读出你的感情3、质疑师: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呢?生;谁做出的最后的姿势?师;那你找到答案了吗?生:嗯,是谭千秋
2、老师生:为什么这是谭老师的最后姿势?他还会做其他的行为吧,为什么单独写他“最后的姿势” ?师:你的提问很有价值,那你找出答案了吗?生:没有师:其他同学能替她回答吗?生摇头师:那咱们就带着我们的问题来学习新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2、检查字词师:我看有些同学已经读完了,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先读词语,看准字形再读。(出示词语)谭千秋 洗漱 废墟 震撼 凹地 感动 诠释 坍塌 生死攸关师:凹地的“凹”与“凸”注意区分,洗漱的“漱”注意右面的偏旁要注意3、检查课文(1)师:读了课文,咱们来分享一下吧?课
3、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生:谭老师救了四个学生生:地震发生时,谭老师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四个学生生:地震发生时,谭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思维学生,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2)读了课文,谭老师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一)品读细节,感悟谭老师的一言一行1、师:地震是一场灾难,它往往来得突然,令人们无法预料。自由读课文第27自然段,用“”画出四处场景描写的句子,用“ ”画出细节描写的句子 2、师生交流这些场景描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1)天空阴沉沉的。天气的描写预示着灾难的来临,表面的平静蕴含着不平静的发生。(2)“忽然,课桌摇晃起
4、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师:感叹号一般用于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在这里也是这样吗?生:不是,在这里是为了渲染一种气氛师:嗯,看样子你掌握了好多的学习方法,以后大家要多学习。三个感叹号显示着地震的发生事先没有任何预兆。地震给人的感觉突如其来,瞬间大地上的生灵面临死亡的威胁。(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地震的危害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危急。人早一秒离开现场就少一分危险。时间就是生命!(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地震来得如此迅猛,像野兽摧毁一切,这是巨大的灾难。人类在地震面前显得如此脆弱。3、如果说场景描写让我们
5、感受到了灾难来临时令人窒息的气氛,那么课文中对谭老师言行的细节描写则给我们带来的是深深的感动和敬仰。4、从“课桌摇晃”到楼房倒塌,这人间惨剧仅仅几秒钟。在这短短的几秒钟,看看我们的谭老师做了什么?(引读两处细节描写)师生齐读: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师生齐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5、灾难来的太突然,也来得太快了,快的让谭老师只留下了三句话和三个动作,从中你能读懂什么?你见到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生:我看到了一个爱生如子的老师生:我看到了谭老师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救助学生生: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老
6、师生:我感受到谭老师非常爱自己的教育事业。6、现在我们回过头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谭老师仅仅是通过言传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教育吗?点名读师生交流生:谭老师不止讲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更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的追求,以学生为重,以国家为重,这就是老师的“言传身教”。(二)、声音撞击,丰满人物形象1、地震摧毁汶川东汽中学只用了短短的几秒钟。当13日22点12分,人们从废墟中搬走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读一读课文第8-10自然段,那是怎样的情景(1)“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这一句话
7、和课文中的哪一句话相照应?生: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师:至死都保持着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生:突出了他爱生如子的品质生:可以看出他非常爱自己的事业生:谭老师具有舍己为人的品质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好,这样的行为更突出了谭老师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的优秀品质。)(2)获救的学生说教师补白:获救的学生还告诉记者:谭老师身上的血一滴滴地落在身下学生的脸上,几个学生吓得哭起来:“谭老师,你是不是受伤了啊?”谭老师硬撑着说:“我没事,放心吧!我鼓励你们一定要坚持,我当然就更得坚持了!记住我的话,你们一定要互相鼓励、一定要坚持啊!不论什么时候,永远不
8、要放弃。”后来才明白,谭老师其实是拼尽自己最后的一丝力气给他们打气。他怕自己真实的状况会吓着学生,让学生更添恐惧,就一直硬撑着,每隔一段时间,便虚弱地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要放弃。(2)当地震来临,谭老师害怕吗?当教学楼即将坍塌,谭老师想逃离教室吗?如果要逃,他逃得了吗?一位老师说师:这里有一个词“生死攸关”,能联系课文内容,自己谈谈你的理解吗?师生交流(三)再读课文,丰满人物形象谭老师在我们的心目中除了是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他还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你再细细地读课文,你还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生:我通过第一自然段,看出他非常爱自己的女儿生:我还看出他非常勤劳生:通过第11自然段,看出他的课堂一定非
9、常有趣,学生一定非常喜欢上他的课。(爱女儿、工作尽责、亲切和善,知识渊博,幽默风趣)(四)、情境渲染,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含义谭老师讲用对学生的爱,对职责的恪守,换来了四位同学的生命,但他却永远地离开了妻子,离开了只有一岁半的女儿.通过映示字幕,设计情境,引领学生朗读:(1)当他不满两岁的女儿拉着妈妈的手,哭喊着要自己的爸爸时,(引读 )“他的女儿再也听不到爸爸的声音了,看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精神千秋”(2)如今,校园里,教室里再也(引读)“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四、缅怀英雄,送谭老师一路好走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灾难中,谭老师走了,可他誓死保护学生的形象永远感动着人们。其实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用爱与责任无私的关爱我们,在我们享受着他们的爱时,让我们用感恩的心与努力去回报他们。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加入到送别的队伍中.教师朗诵送别材料(配乐血染的风采)(设计意图:通过熏陶中的心灵顿悟,情感体验中的充实和滋养,积淀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升华生命意识。此环节通过通过送别场景的再现,音乐的渲染、声泪俱下的朗读、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学生在感知、感受、感悟、感动中走向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敬仰。)五、课外延伸1、搜集地震中的故事,体会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有许许多多像谭千秋老师这样的感人事迹。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书笔记。师:下课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