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14我的战友邱少云人教版2019随着时间的推移,轮到我上语文高效研讨课了,跟着书本进度,我选择上我的战友邱少云。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课文主要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顾全大局,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感人至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篇范例。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浮于表面,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到邱少云精神的伟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呢?这一问题以成为此课教学的中心难点。一节课下来,我有许多感想。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一、激情导入,
2、激发兴趣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故事距今已50多年,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很难与之产生共鸣。为了拉近时空的距离,课前我为学生呈现出人民英雄纪念碑,并播放了一段悲壮沉重的音乐,同时我动情地诉说着: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烈士的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有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吧!学生自然就进入了情境,而且热情自豪地呼唤出英雄的名字。这样的导入为整个课堂气氛奠定了基础。二、读中入境 ,读中悟情教学时,我把重点及难点放在理解作者发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后的内心活动和深切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所受的煎熬。要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让学生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大多有过偶尔被烫的经历,启发孩子们
3、回忆一下,自己被烫时是怎样一种感受?烫了多少时间,再想象一下,自己被烫一秒、两秒就感到十分疼痛,而且可能会缩手或跳起来、叫起来,而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半个多小时却一动不动,这需要忍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学生在找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时,也能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如:学生在感悟第七节中“心如刀绞”的情景时,通过自我的朗读,学生的分析,都体会到“我”为什么痛苦?烈火不难扑灭却不能去扑,明明能救却不能相救,看着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战友被烈火灼烧着、煎熬着、炙烤着,“我”怎能不悲痛欲绝啊!学生的朗读简直太精彩了。从学生的朗读中,我仿佛就看到了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那真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呀!三
4、、鼓励评价因为整篇课文都是在读中入境、读中悟情,学生的大部分汇报的重点也是读,有的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此时我会对他们适当的评价,“你的朗读把我带入了情境,让我有特别真实的感受”。当有的学生有些地方处理得很好,我希望以此能带动其他同学的朗读。我会说:“我听你把哪几个词语重读了,为什么这样处理呢?”既就此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醒了其他同学的朗读。当然有的学生读得不一定非常好,首先我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阅读体会,同时我会采取让他自己评价、同学评价或和他人打擂读的方式促使其读得更好。四、新的设想但我知道,讲课中有时会顾此失彼。这节课我虽然注重了让学生从感情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还觉得不够到位,应该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紧密联系。如在学生感悟“心如刀绞”的情景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表达能力训练,即:如果当时你就在他的周围,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番深入人物内心的演讲则会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学们就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三九一”高地,自己就是邱少云的战友,读起来会更有感情!同时对表达能力的提高将会有一定的帮助。其实我们在上完每一节课时往往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这个环节设计得不错,如果另一个环节中能加入一个情境或者换一个说法,学生领会得会更好。这就是我们常做的教后反思,长此以往下去,我们会发现其无穷的乐趣。以上就是我的一点点收获,愿与大家分享这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