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4索溪峪的野人教新课标 今天听了同组教师丹丹的语文课,我感觉到了她的成长与进步。整节课教学节奏把握的很好,教学方法选择非常合理。这堂课通过激趣引入=明确目标=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交流评价学习所得。整体设计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阅读、探索学习、师生评价众多新课程理念自然融入其中,整体教学行云流水,自然顺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法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这是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整合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在常规手段下很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由于多种学习方法的选择使该课没有因为信息技术的引入而变成一节科教课,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回归课程本位。
2、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完成语文学科课程目标的同时完成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时,如果能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也许效果会更好。如: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你想怎样来表现索溪峪的美?你想不想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等。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小组可以一起讨论,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学生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小组同学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共同制作幻灯片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的意愿都得到了充分尊重,学生变得更自信,更有活力,也必定多了一份成功的把握。课堂上如果老师能多角度的指导朗读,学生通过反复的读体会索溪峪山的自然美,野性的美,不拘一格的美,学生就会真正的入情入境就更好了。在每个环节发言的学生太少,大多数处于旁观的听众地位。由于时间的原因许多学生在学习中爆发出的智慧火花,没有被及时收集起来。 新课程下的开放远不止内容、形式、朗读训练,还有作业、对学生的权力等。就如带着学生走路,我们不再是扶着、搀着,也不再是在前面领着,如今,老师只是站在旁边,告诉学生前面有路,学生自己去摸索,去寻找,学生所走的不再是唯一的一条路,而可能是多条路,有的甚至是弯路,但可贵的是他们所走的是自己的路,而且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