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和其他一切文艺形式一样,它具有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多重社会功用。但是,从历史上曲艺扮演的不同角色及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看,曲艺又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而是在自身娱乐大众和化育世风等“本体”功能之外,同时兼有传承历史文化和传播知
2、识观念的“载体”功能,更有孕育文学体裁与戏曲剧种的“母体”功能。 比如,许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历史与文化传统,包括生产和生活知识,都是借助曲艺“说唱”的表演方式,传承下来或传播开来的;当今仅有几千人的赫哲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唯一促使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动因与理由,就是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再如,古人吟诵的诗歌和俗赋、演唱的宋词与元散曲,均是古代曲艺与文学一体发展的特殊产物;近代以来诸如评剧、越剧、吉剧和北京曲剧等等剧种的形成或创立,无不是在莲花落、嵊州落地唱书、二人转和单弦牌子曲等曲艺形式的基础上,脱胎发展而成的。凡此种种,均使曲艺功用远远
3、超出了自身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娱乐与审美范畴,从而与其他的艺术门类,形成鲜明对照。可谓出类拔萃,卓尔不凡。从中国曲艺的自身发展来看,当今内地曲艺的曲本创作与表演实践,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与遗憾,其解决途径,有赖对自身艺术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的正确理解与准确把握。只有真正明白了曲艺是什么,曲艺的艺术优长和表演擅长在哪里,才不致将传统继承搞成抱残守缺,将发展创新弄成南辕北辙;才会远离戏剧化、歌舞化、杂耍化的迷误,避免“改行”式的“改革”、“创伤”式的“创新”和“革命”式的“革新”;进而改变创作表演“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段、轻长篇,重表演、轻创作,重技术、轻艺术,重演员、轻伴奏,重数量、轻质量,重包装、轻内
4、涵,重宣传、轻实干”的跑偏路径。最终通过对于自身传统的深入学习和深刻继承,既返璞归真也返本开新,既礼敬传统也发展繁荣。从中华文化的当代复兴去看,要想真正确立起自身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了然于胸。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这就有赖对包括曲艺在内的一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和深刻传扬。只有通过对自身历史文化全面系统的学习了解和继承弘扬,将自信建立在自觉、自尊和自豪的基础上,才不会自卑、自虐和自残,才能够自重、自立和自强。(摘编自吴文科中华曲艺的文化形象)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的曲艺,具有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多重社会功用,
5、这远远超出了它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本体”功能。B. 曲艺演员表演的主要方式是“说唱”且唱词以叙述为主,语言通俗易懂。C. 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历史文化传统传承或传播都需要借助曲艺的“载体”功能完成。D. 赫哲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这是因为要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先阐明曲艺的功用价值,接着论述对待曲艺乃至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和做法,论证层层深入。B. 第段在论证曲艺具有“载体”和“母体”的功能时,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C. 第段关于中国曲艺自身发展的论证,既指出问题,又运用举例论证阐明方法,观
6、点富有思辨性。D. 文章最后一段关于中华文化的当代复兴的论证,增加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作者看来,虽然曲艺具有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同的社会功用,但由于它还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功用,因此它的价值比其他艺术门类更为突出。B. 如果想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曲艺的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就要以改变中国曲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创作表演问题,避免曲艺革新中的种种错误为前提。C. 中国曲艺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传统曲艺的深入学习和深刻继承,也离不开在此基础上的改革创新,要做到返璞归真和返本开新并重。D. 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了然于胸,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确立
7、自觉、自尊、自豪基础上的自信,才不会自卑、自残和自虐。【答案】1. B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这远远超出了它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本体功能”错误,根据原文“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和其他一切文艺形式一样,它具有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多重社会功用”,可知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都是曲艺的“本体”功能。C项,“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错误
8、,根据原文“比如,许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历史与文化传统,包括生产和生活知识,都是借助曲艺说唱的表演方式,传承下来或传播开来的”,可知不是所有的“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其历史文化传统传承或传播都需要借助曲艺的“载体”功能完成。D项,强加因果关系,根据原文“当今仅有几千人的赫哲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唯一促使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动因与理由,就是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可知继承和保护伊玛堪的“说唱”表演,是促使赫哲民族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唯一动因与理由,而不是“赫哲民族基本上不再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原因。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
9、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C项,“第段又运用举例论证阐明方法”错误,第段关于中国曲艺自身发展的论证,并未运用举例论证阐明方法。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
10、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关系倒置,根据原文“从中国曲艺的自身发展来看,当今内地曲艺的曲本创作与表演实践,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与遗憾,其解决途径,有赖对自身艺术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的正确理解与准确把握”,可知如果想要改变中国曲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创作表演问题,避免曲艺革新中的种种错误,就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曲艺的独有特征和多样功能。故选B。【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篇或文本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个段落,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
11、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就是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8月22日,“一带一路”主题影片共同命运在北京举行国内首映会。影片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人物追寻梦想的故事,
12、展现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据了解,该影片制作历时两年,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行程约30万公里。在首映会现场,导演邓斐解读片名时说,影片旨在用梦想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普通人联结在一起。因为对梦想的共同追寻,就有了共同的命运。“中国元素正在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通人,让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走得更加顺畅。”导演曲江涛说。影片主创团队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的资深电影、纪录片创作者组成,摄制团队总计300余人。本片编剧盖伊希伯特曾担任电影天空之眼的编剧。他在首映会上表示,“人文交流非常重要”,正如影片中西班牙造纸匠人的故事所展现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一
13、带一路”也会给全世界带来有利影响,助力沿线各国人民摆脱贫困,同时推动科技和文化交流。据介绍,共同命运影片将于8月30日在全国院线上映。(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8月23日)【材料二】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和奋斗,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的建设思路愈发清晰,而十九大擘画的蓝图,让世界更加看好中国未来。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和发展经验受到海外智库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对此开展了深入研究和评析,普遍认为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
14、,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摘编自新华社,2019年10月14日)【材料三】“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里的相关阐述,让国际社会再次看到了中国真诚拥抱世界的决心和信心。“更大规模走出去惠及更多国家。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更深更广地开展全球贸易投资活动,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贡献。”白皮书中短短几句话背后,是中国携手世界同行的动人故事。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享受到实实在在
15、的中国红利。(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0月15日)4. 下列对材料中共同命运这部影片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讲述了沿线国家普通人物追寻梦想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B. 旨在展现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这些不同地域约30万公里的文化。C. 让全球观众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带给世界的改变,感受属于中国的别样魅力。D. 西班牙造纸匠人的故事展现了:古丝绸之路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企业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出了贡献,并获得掌控权。B. 截至目前,“一带一路”给全世界带来了积极影响,
16、帮助沿线各国人民摆脱了贫困。C. 实践证明,中国道路是适合本国国情的成功之路,世界也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D.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就在于它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并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6. 为什么说“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 B 5. C 6. 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道路既造福中国,也惠及世界。【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
17、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中共同命运这部影片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B项,“旨在展现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这些不同地域约30万公里的文化”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影片聚焦展现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第二段“该影片制作历时两年,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行程约30万公里”可知,该影片为了拍摄而行程约30万公里,展现的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
18、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A项,“并获得掌控权”无中生有,依据材料三第二段“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贡献”可知,“获得掌控权”无中生有。B项,“一带一路给全世界带来了积极影响,帮助沿线各国人民摆脱了贫困”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三段“如今一带一路也会给全世界带来有利影响,助力沿线各国人民摆脱贫困”可知,选项将“会给”说成“带来了”将“助力摆脱”说成“摆脱了”,变未然为已然。D项,“就在于它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并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错误,根据材料二原
19、文“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和发展经验受到海外智库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对此开展了深入研究和评析,普遍认为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可知选项忽略了“普遍认为”和“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太过绝对,并遗漏条件。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根据题目的信息筛选点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最后进行分析概括回答问题。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原文“中国道路的成
20、功实践和发展经验受到海外智库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对此开展了深入研究和评析,普遍认为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可知“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的原因之一是“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根据材料二“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可知“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也是因为“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根据材料三“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
21、推动者、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更深更广地开展全球贸易投资活动,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贡献”“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中国红利”等内容,还可概括出一条原因: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道路在造福中国的同时,推动全球共同开放、拓展各国商机活力,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贡作出了重要贡献。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救人侯发山随着楼上的灯火渐次熄灭,夜,一点儿一点儿深了。直到四楼那一家的灯光消失,整个楼都沉寂下来
22、,他才松了口气。这是他初出茅庐,千万不能失手。他在工地上干了几个月,工钱没要到,身上只有两百块钱,回家的路费都不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他打算,弄够回家的盘缠,便回家过年。在公园里藏了几个小时,身子骨都麻木了,再不动手,他就要被冻僵了。这是栋老式的六层住宅楼,没有大门,没有门卫,他如入无人之境,很轻松地进入了楼道。起风了,呜呜的声响把楼道里的路灯弄得忽明忽暗。他轻手蹑脚来到二楼。白天他已经踩好点了,东户住着老两口儿,没有其他人。他不会开锁,也没有撬门的本事,正在他发愁怎么把门弄开的时候,不料,他轻轻一拉,外边的防盗门,开了,再轻轻一推里面的木门,竟然也开了!有那么好大一会儿,他以为是在梦中。他不
23、知道,老两口儿的儿子在外打工,他们担心儿子突然回来进不到家里,多年来,门从来都没锁过。推开屋门的那一刹那,一股浓重的煤气味儿迎面袭来。他忙退了出来,本想打道回府,又想不对,若是两个老人煤气中毒了怎么办?见死不救,可是一场大罪啊。不行,得进去看看。他把门完全推开,稍等片刻,他进去了,同时“有人吗?有人吗?”地问着。没有人回应!他打开手机的照明四下扫射,屋内陈设简单,不像是富有的人家。走到卧室门口,果然看到两个老人躺在床上“熟睡”,他大声叫道:“大伯!大娘!”两个老人没有丝毫反应。他上前推了推他们,还是没有反应!他来不及想那么多,掏出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打过电话,他心里略微轻松了一些。他想离
24、开现场,又感觉不妥,老人身边没有子女,自己不能离开。120来的同时,110也来了。原来,他在打120的时候,说话紧张语无伦次,这让医生起了疑心,挂断电话后,医生拨打了110。煤气中毒,除正常因素外,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自杀,另一种是他杀。因此,医生多了个心眼。120走的时候,他把身上仅有的二百块钱交给了医生,说是医药费。医生迟疑了一下,还是收下了。他被一高一矮两个警察带走了,任凭他们问什么,他一句话也不说。有什么可说的呢?看着他瑟缩发抖的样子,高个儿警察给他拿了一件军大衣,让他裹上。其实,他不仅是因为冷,还有害怕。矮个儿警察看了他一眼,对高个儿警察说:“是不是小偷啊?”他大声辩解道:“我不是小
25、偷!我不是小偷!”说罢,眼泪几乎要流出来。矮个儿警察说:“那你怎么出现在现场呢?跟这家人什么关系?”他又闭上了嘴巴。他知道,捉奸捉双,捉贼捉赃。他们没有抓到证据,不会对自己怎么样。不管矮个儿警察怎么问,他还是不开口。高个儿警察说:“不像。现场咱们也看了,门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啊?”矮个儿警察说:“现在的人能着呢,不能小瞧了。”高个儿警察说:“是老人的亲戚也说不准。”矮个儿警察在网上搜了一遍,然后对高个儿警察摆了摆手。高个儿警察明白,他不是惯偷,先前也没有不良记录。两位老人终于醒了。他被两个警察带到了老人面前,问他们认识不。此时,两位老人已经知道是他救了他们。老大娘看了半天,茫然地摇摇头。他本来就紧
26、张,这下子更紧张了,额头上渗出了汗。老大爷白了老伴儿一眼,对两个警察说:“是我一个远房亲戚,论辈分该叫我叔。”高个儿警察的脸上溢出不易察觉的笑容。矮个儿警察问老大爷说:“真的?”“真的,真的。”老大爷用力点点头。“没咱啥事,走。”高个儿警察扯上矮个儿警察走了。待两个警察走后,他“扑通”一声给老人跪下,眼泪也哗哗流出来。(摘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交待了故事的起因,“弄够回家的盘缠”的想法让“他”滋生入室盗窃的心思。B. “老大爷白了老伴儿一眼”这一细节描写,表明老大爷心思细腻,也是小说情节的转折。C. 小说环境描写传神
27、,风声让路灯忽明忽暗,既渲染紧张气氛,又烘托了“他”忐忑的心情。D. 小说叙述方式多样,除了运用顺叙,还运用倒叙,如对110到来的原因叙述就是倒叙。8. 题目“救人”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答案】7. D 8. “救人”是指“他”良心未泯,拯救煤气中毒的老年夫妇。“救人”是指老年夫妇与警察宽容“他”的罪行,希望他迷途知返。“救人”,既是“他”救别人,也是“他”心存善意,对自己的救赎。“救人”,是本文主旨,作者期待社会能充满温情,别轻易让一个好人堕落。【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
28、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项,“还运用倒叙,如对110到来的原因叙述就是倒叙”错误,文中对110到来的原因叙述是插叙。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标题含义能力。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文章,探究标题“救人”的含义,考生解答时需要在理解标题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看其有无象征意义、深层含义,并联系小说的主题或作者的创作意图作答。从表层
29、含义来看,文章标题“救人”应是指“他”应被欠薪而产生盗窃的邪恶念头,去一对老夫妇家偷窃,意外发现老夫妇煤气中毒,于心不忍,动了恻隐之心救了那对老夫妇。从深层含义来看,老大爷根本就不认识他,可是老大爷说“他”是自己的远方亲戚,高个子警察也明明知道他是初次入室盗窃的小偷,在老大爷说“他”是自己远房亲戚时,立刻拉着矮个子警察离开,他们以一颗宽容之心拯救了“他”,此时的“他”是被“救”者。所以文中的“他”是救煤气中毒老夫妻性命的“救人者”,是“他”善良的本性使“他”终止了犯罪,主动去救人,也是善良的本性救了“他”自己,是“他”心存善意,对自己的救赎。同时“他”也是被救者,老大爷和高个子警察以一颗宽容之
30、心对待迷途知返的“他”。从这个层面来讲,老大爷和警察是救人者,“他”是被救者。同时,标题“救人”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揭示了小说的主旨:作者期待社会能充满温情,别轻易让一个好人堕落,当好人处于堕落的边缘,希望能有人“救”他。【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
31、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二、古诗文阅读。(33分)(一)(1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32、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拜为上卿 拜:任命,授官B.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只、不过C. 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本来D. 顾吾念之 顾:考虑,想到10.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用法和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3、位在廉颇之右不忍为之下我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廷叱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为刎颈之交A. /B. /C. /D. /11. 下列对文章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以非凡的胆识和忠勇的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回国后被赵王重用,官位居廉颇之上。B. 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C. 蔺相如原本是宦官头目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贱人”,表现出心理的不平衡。D. 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不满,而他善于作比,委婉劝解,他的话传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1
34、2. 把选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答案】9. D 10. C 11. B 12. (1)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高尚的品德。(2)诸位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的实词的能力。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八法:语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推断法;邻字帮助法;成语对应法;古今比照法;字形推断法。D项,“顾吾念之”中的“顾”的意思是只是、不过,表轻
35、微的转折;句意:只是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第句,“位在廉颇之右”的“之”,助词,的;第句,“不忍为之下”的“之”,第三人称代词,他;第句,“我见相如,必辱之”的“之”,第三人称代词,他;第句,“而相如廷叱之”的“之”,第三人称代词,他;第句,“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的“之”,第一人称代词,我;第句,“为刎颈之交”的“之”,助词,的;可知是助词,的;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第三人称代词,他。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
36、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B项,“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错误,原文“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可知相如有功劳,只是在廉颇看来没有自己的功劳大。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关键词:“所以”
37、,原因;“亲戚”,古今异义词,指父母兄弟;“事”,侍奉;“徒”,只是。关键词:“公”,你们,诸位,对别人的尊称;“孰与”,固定词组,与相比,谁;“孰”,谁,哪一个。【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
38、。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参考译文:渑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作为赵国的将军,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
39、。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进谏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且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只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
40、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西江月【宋】苏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障
41、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13.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B.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C.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D. 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
42、豁达的诗人形象。14.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答案】13. BC 14. 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解析】【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
43、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是借喻,不是借代。C项,“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错误。应该是以动衬静,突出“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故选BC。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44、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本题要求“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需要明确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句使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月像波浪涌起,空中云朵稀疏的场景,极其形象鲜明的表现出月色美好。这两句诗歌句式整齐,对仗极为工整,形象表现诗歌的音乐之美。使用“弥弥”“隐隐”等叠词。“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同时诗人借
45、景抒情,通过描写清爽的意境,凸显诗人追求美好,向往自然静谧的美好景色。15.名句默写,补写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的两句是“_,_”。(2)白居易在并序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运用“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3)李白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诗句是“_,_”。【答案】 (1). 故木受绳则直 (2). 金就砺则利 (3). 别有幽愁暗恨生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5). 飞湍瀑流争喧豗 (6). 砯崖转石万雷【解析】【详解】
46、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或者给出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1)“木与金的变化”是提示,同时注意“砺”的书写。(2)“声渐歇”和“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是提示,同时注意“幽愁”的书写。(3)“水石激荡,山谷空鸣”是提示,同时注意“湍”“ 喧豗”“ 砯崖”的书写。【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
47、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第卷三、语言运用题。(27分)16.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暗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与后文的“黄花”相照应,“黄花”即菊花。词人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B. 帘卷西风“西风”指秋风,在古代诗词中,“东风”常指春天,“南风”常指“夏天”,“西风”常指秋天,“朔风”常指冬天。C.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48、乍暖还寒”是指天气忽暖忽冷,变化无常,词人在这里写的是秋天时节的天气;我们现在常用这个词来写“春天刚刚变暖,还有点寒冷”的情态。D.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里写细雨打梧桐之声,以声衬情。这雨不似打在梧桐上,倒似打在词人心上,一滴滴,一声声,让人不能自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内容,抓住诗歌中的意象、背景、知人论世来把握诗歌中词句的含义。然后通过比对,分析,得出答案。A项,“词人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表述错误。这首词应该表现的是诗人对丈夫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故选A。1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
49、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B. “醉花阴”与“声声慢”都是词牌名,这两首词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C. 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的,故明、清人推秦、李为婉约宗主。D. 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
50、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题干要求选出“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B项,“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错误;“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故选B。18. 下面四副对联分别对应的行业店面是( )瓶中色映葡萄紫 瓮里香浮竹叶青瓦壶水沸邀清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入门尽是弹冠客 去后应无搔首人天涯雁寄回纹纸 水国鱼传尺素书A. 茶馆 酒店 文具店理发店B. 酒店茶馆理发店 文具店C. 茶馆 酒店
51、 理发店 文具店D. 酒店茶馆 文具店理发店【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竹叶青”是酒名,“茗碗香腾”是指茶香,“无搔首”指理完发后的感受,说的纸张。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舍相如广成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左右欲刃相如而相如廷叱之秦王恐其破璧且庸人尚羞之宁许以负秦曲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这是针对词类活用设
52、题,然后根据掌握的知识分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成分,分析其活用类型。第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句意: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出发进入秦国。第句,“舍”,安排住宿,名词作动词;句意: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第句,“严”,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句意:尊重大国的威望而修饰礼仪表示敬意。第句,“刃”,杀,名词作动词;句意: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第句,“廷”,在朝廷上,名词作状语;句意:而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第句,“破”,使破,使动用法;句意:秦王恐怕他把和氏璧砸碎。第句,“羞”,以为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句意:平庸的人尚且对这种情况感到羞耻。第句,“负”,使承担,动词的使动用法;
53、句意:宁可答应而让秦国担当理亏的责任。由以上分析可知:句名词作状语,句名词作动词,句形容词作动词,句使动用法,句意动用法。故选A。【点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20.在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下列句子中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是( )A.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B.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C.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D.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答
54、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倒装句式理解的能力。古诗词中的“倒装”又叫“颠倒”,是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要区别于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古诗词中倒装的出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倒词、倒句、倒叙。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读懂诗句。A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或者“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可翻译为“香稻粒啊,是那宫里喂鹦鹉剩下的;梧桐树啊,是那凤凰栖息到老的巢。”把香稻和碧梧放在句前,起强调作用,是为了说明物产丰富。B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可翻译为(如果周瑜重游这个三国古战场,)一定会
55、笑我太多愁善感,早早地生出了白头发了。D项,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可翻译为(像孙权这样的英雄的事迹已成为历史,在京口北固亭)这个地方再也找不出其英雄孙仲谋的陈迹了。所以排除A、B、D三项;C项,翻译为: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故选C。21.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涵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B.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C.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
56、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题干要求选出“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C项,“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错误;这三句含义是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
57、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元嘉草草”三句写历史典故,“元嘉”为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命王玄谟北伐拓拔氏,由于准备不足,又贪功冒进,大败而归,被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乘胜追至长江边,扬言欲渡长江。宋文帝登楼北望,深悔不已。此三句在于借古喻今,警告主战权臣韩侂冑不要草率出兵,但韩并未听从辛弃疾的建议,仓促出战,直接导致了开禧二年的北伐败绩,这里作者引来讽喻孝宗时的符离之败,并提醒即将开始的北伐当引为教训。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民宿,不是简单的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当地风土人情的载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 ,民宿应或依托于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或依托于恬静
58、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依托于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选择民宿,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更有人情味、更让人满意的体验。走进民宿,院内树影斑驳,怪石嶙峋,真是。一家民宿,如果只有古朴的房屋和美丽的景致,但服务态度和卫生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则会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使其吸引力大打折扣。所以,有品质的民宿不仅要富有特色和魅力,还要提供更加“走心”的服务以及合乎规范的卫生条件、消防设施等,让游客在消费体验中感到舒心、放心。从长远来看,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规划,尤其是在一些适
59、合民宿集聚发展的地区,更要统筹规划,实现差异化发展,切不可,一拥而上,简单模仿,恶性竞争。同时,( ),拓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脱颖而出 就地取材 别具匠心 饮鸩止渴B. 出类拔萃 因地制宜 别有洞天 急功近利C. 出类拔萃 就地取材 别有洞天 饮鸩止渴D. 脱颖而出 因地制宜 别具匠心 急功近利23.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尤其是可以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B.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来提升自身品位,让
60、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C.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D.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2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产业链条得以延长B. 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该得以实现,延长产业链条C. 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D. 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该得以实现,产业链条得以延长【答案】22. B 2
61、3. C 24. C【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出类拔萃:超出同类。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脱颖而出”只能用于人,句中形容的是民宿,应选“出类拔萃”。第二处,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就地取材:在本地选取需要的材料。根据上文“或依托于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或依托于恬静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依托于
62、深厚的文化底蕴”,句中说的是根据不同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应选“因地制宜”。第三处,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别有洞天:意思是指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或艺术创作引人入胜。根据上文“走进民宿,院内树影斑驳,怪石嶙峋”,句中形容风景,应选“别有洞天”。第四处,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从横线后面的“一拥而上,简单模仿”等内容看,句中强调不要急于求成,应选“急功近利”。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
63、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要仔细琢磨,推敲。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触摸”可以与“脉动”搭配,但与“惬意”不搭配,排除AD;一是成分残缺,少了和“通过”相搭配的中心语,“与当地特色文化”后面应加“相融合”,排除B项。故选C。【24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有效的答题技巧: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
64、选词、句式。根据上文“更要统筹规划”,里面有一个“要”字,且根据括号前“同时”,括号里接“还要”,符合逻辑顺序,排除BD;根据下文“拓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是动宾结构,根据句式一致原则,排除A项。故选C。【点睛】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
65、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欧洲著名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哲曾说:“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前总理温家宝也曾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又要树立信心,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结合自身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例文】在忧虑与希冀中前
66、行有位西方学者说过:“19世纪神死了,20世纪人死了。”这话像远方传来的警钟,时时回响在我们的耳畔。我们看到,在人类思想大解放的时代,人们从宗教黑暗中挣脱,开始尽情地追求自由、平等、财富和现世的欢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度的自由产生了放纵,永不知足的攫取滋长着贪婪。当信仰之塔轰然倒塌,当孤独的灵魂失去了向善的引导,于是“人死了”。这是心灵的死亡,我们再也回不去那纯真善良的美好时代。这怎能不让人忧心忡忡呢?我忧虑地审视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看到太多物欲浪潮中道德的溃败:当满怀赤诚的爱心捐助成了别人炫富的资本,当倒地的老人竟有可能成为讹人的陷阱,谁来温暖我们孤独而冰冷的心灵?当“审丑”“恶搞”成了
67、风气,当“拼爹”“背景”成了潮流,谁来引领我们真正的价值追求?不顾道德、没有底线的炒作也能受人追捧,而那些在底层默默奉献、用辛劳和汗水捍卫尊严的群体却会遭受冷嘲热讽,我们满足了太多的物欲却丢掉了宝贵的信仰。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丢掉了维系凝聚力的精神财富信仰,无论它是世界第几大经济体,都不过是虚有其表而已。然而,正如最浓厚的黑夜也正孕育着黎明的曙光,我所忧虑的世界也依然会给人以欣喜和希冀。那是一群最普通的大众。他们默默无闻,正道直行;他们不信上帝,不信天命,但求无愧良心;他们淹没在茫茫人海,让人一转眼便找不到踪影。马路边乞讨的大叔可能就是爱心乞讨帮助肺结核病人的“东北义丐”王志友,堵在拥挤马
68、路上的司机可能就是北京暴雨中赶来免费接送被困者的私家车主,小区居民楼下买菜归来的一位妈妈可能就是伸手接住高楼上跌落儿童的吴菊萍他们给社会注入向上的“正能量”,他们让寻常的人生展示另一个向度,为躁动的时代开辟另一种可能: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也从未沉沦,“善良”“尊严”“爱心”这些词汇依然熠熠生辉,点亮着高贵的心灵。正是这些心怀善念而又最不起眼的“路人甲”,会聚成为推动社会前行最汹涌澎湃的“正能量”;正是这无数微弱的心灵之光,会聚成为指引着社会光明未来的希望灯塔,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有勇气前行而又不至于偏离了方向。“非洲圣人”阿尔贝特史怀哲说:“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
69、好的希望。”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的心中对这句话产生着强烈的共鸣。在这个时代,我们遭遇的精神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那么多现实的利害纠葛让人妥协沉沦。我无法逃离,只能直面困境而心怀忧虑。然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把心灵的微光汇集,我们携手前行,清醒而不孤独,用美好的希望为时代呐喊!【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通读材料,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这道作文题以名人和前总理温家宝言论为材料,内容简洁,指向明确,审题难度不大,但这不等于没有难度。要写好这篇
70、作文,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忧心忡忡”“要有忧患意识”,这两句都与忧患忧心有关,可提炼出忧患意识;“满怀美好的希望”“充满光明和希望”,这两句都与乐观、希望有关,可提炼出乐观情怀;“看待未来”则清楚地提示了写作的指向不应是回忆往昔;“我”意味着作文的主体意识,应写出个人的独特感悟。然后,要准确把握话题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道材料作文暗含了关系型话题作文的特点。写作时,应准确把握“忧患意识”和“乐观情怀”两个话题之间的关系,切忌只谈“忧患”“乐观”或“希望”,并且重点是“乐观”“希望”等。因而,在审题立意时,既要二者兼顾又要侧重后者。最后,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和文体
71、来写。参考立意:1忧患意识与乐观情怀;2忧患使我们警醒,希望使我们看到曙光;3心忧未来,满怀希望。行文结构:本文紧扣材料内容,用“忧虑”与“希冀”对应“忧心忡忡”“忧患意识”和“美好的希望”“充满光明和希望”,且对二者关系把握准确。作者关注社会,思考深入:心忧未来,是基于对现实中乱象的批判;心怀希冀,是基于对现实中“正能量”的赞颂。描述社会现象,不论正反例子都概括有力,用语精警,分析深刻。而且行文善用排比句式,过渡衔接流畅自然,照应得当,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素材:1莫言,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前不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在中国乃至世界掀起一股文学热。然而,值得大家欣慰的是,莫言并没有从此止步
72、不前,他仍努力创作。他说,莫言热很快就会过去,并打趣说:“我只是幸运得奖,若不勤奋致力于写作,文坛将没有我的地位。”可见莫言虽现如今拥有至高荣耀,但面对未来,仍有忧患意识,并不是炫耀和张扬。2梵高,这位穷苦艺术学徒,永远心怀一种期待,哪怕还要为一顿饭发愁,为了一支画笔而愁苦,但他心怀希望,沉醉于画室,用希望的画笔勾勒出心中的色彩,用心填补一片片空白,终于完成向日葵夜星空等伟作。他在忧心忡忡中,仍怀有希望大步向前,这是他对人生最好的回答。3忧患之中,要大步向前。如若总是忧心忡忡,而不怀有希望,大步向前,终会进入极端。在那个正值春暖花开的日子,带着心中带着最可人的麦子,嘴里默念插着野花的姑娘的名字
73、,海子去了遥远的世界。那个夜晚,带着忧伤的海子,走入山海关,在那里结束了生命。黑夜无法遮挡住光明的天空,忧伤却让多情的海子沉醉于黑夜。试想,如果海子能够对未来充满希望,哪会有如此的遭遇呢?4担忧与希望并存,让中东和平成为可能。雄鹰的姿态长存于人们的心中,竹子的坚韧渗透在你的脑海里,为了中东的和平,你阿拉法特,长年绷紧神经,穿梭于枪弹之中,因为和平之路很漫长,你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你相信中东和平一定会成为可能,于是你义无反顾的投入中东的和平事业之中,正是因为如此,在你生病时,全世界的人在为你担心;在你逝去时,全世界的人都为你哀悼。正是因为如此,中东人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定。【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74、:1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2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3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4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5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6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