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的节日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感受火把节的欢快与喜庆的氛围。3、积累语言,了解课文开头与结尾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火把节的欢快与喜庆的氛围。教学难点:积累语言,了解课文开头与结尾的语言特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火把节的图片、火把节的相关资料、火把节的歌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板书“火”字。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这个“火”字,你会想到哪些词语。2、(多媒体出示火的图片)是啊!熊熊的大火给了我们温暖与光明。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那家伦一起走进一个与火有关的节日。(将课题板书完整)3、齐读课题。大家知道火的节日是什么节吗?(火
2、把节)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学生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为我们介绍了火把节的哪些知识。)2、学生交流从课文中了解到的火把节知识。(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位同学书读的最认真,火把节的知识了解的最多。)3、教师补充介绍火把节相关资料。(多媒体出示相关内容及图片)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火把节,古称星回节,又称保苗会,至今至少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节日期间,各家都要准备丰盛的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
3、畅饮。白天举行斗牛、摔跤等娱乐活动,入夜则点燃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人们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欢腾。三、赏读第一自然段,初感火把节的欢乐、喜庆。多么令人向往的火把节啊!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同作者一起迎接它的到来。(一) 指导品读第一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2、弄清第一自然段的写作特点。(火呀,到处是热烈的火,到处是炽烈的火,到处是从欢乐的心儿里飘起来的火。谁来说说这个写火的句子有什么特点?)3、指导朗读排比句。指名读(怎样才能读出这个排比句的气势呢?谁来试试。)分读(来,让
4、我们一起合作读出心中的炽烈与欢乐。)(二) 多媒体播放火把节的歌,感受火把节的欢乐、喜庆。1、你听,火把节醉人的歌声也已响起来了。2、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火把节喜庆、欢乐板书)四、品读七-十自然段,感悟火把节的欢乐、喜庆。火把节是喜庆、欢乐的,就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体味这种喜庆与欢乐。请同学游览课文七到十段,把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写一写自己的独特感受。重点指导学生品读以下几处:(一)“爱美的姑娘在上边缀上一朵白花,爱甜的小伙儿在上边吊上一火把梨”1、学生谈感受。2、还有谁来到火把节了,他们又会怎样装饰自己的火把呢?3、此时此刻,人们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喜悦,让我们用声音传递这
5、份喜悦之情。齐读第八段。(二)“火把在燃烧,火把梨也纷纷掉落,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忙着去抢去拾。”1、学生谈感受。2、此时此刻,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3、多有意思呀,既可吃到香甜的梨儿,又能成为最幸福的人,难怪此时的青年人也和孩子去抢去拾。读到这儿,你觉得白族人民的生活过的怎么样?(生活甜蜜、和谐、幸福板书)(三)“祝福的火星,欢笑来断。1、学生谈感受。2、引导弄清撒火把表示着祝福、传递着快乐。“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
6、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五、赏读最后一段,回味火把节的欢乐、喜庆。火把节的火星祝福串串,火把节的场面欢乐、喜庆。白族人民爱过火把节,人们对火把节的爱更包含着他们对生活
7、的热爱。让我们走上苍山高崖,和作者一起回味这份欢乐与喜庆。(多媒体展示图片)。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此时的苍山早已成了炽热的一片。看,到处是火。火海掀起波涛,火浪溅起火花。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最后一句。(学生齐读)六、结束新课。火的节日结束了,但我相信,同学们对火把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让我们再一次聆听火把节的歌声,把火把节的欢乐与喜庆永远留在心中。(播放火把节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