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频繁的地区冲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但该决议却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A决议的最初提议者是英国 B决议是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的C阿拉伯人要让出大片领土给犹太人 D建立联合国家更有利于地区稳定解析:选C根据联合国的决议,占人口总数不到1/3的犹太人将占有56%的土地,这就意味着阿拉伯人要让出大片土地给犹太人,这导致了阿拉伯人的强烈不满。2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A以土地换和平B按宗教地区分治C
2、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解析:选A以土地换和平是阿以谈判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即让以色列通过归还自1967年以来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人的领土,来换取与阿拉伯人的和平相处。3观察下图,人类历史越过战争的废墟继续前进。通过前四次中东战争,交战双方的最主要“收获”是逐渐认识到()A阿以矛盾只有通过战争才得以解决B阿以矛盾需要通过和平谈判加以解决C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外来干预D解决阿以矛盾必须排除恐怖主义威胁解析:选B长期大规模的战争不可能使问题得以解决,反而给双方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而且会给第三国造成可乘之机,只有通过和谈才能真正实现问题的解决。4.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
3、就是两个敌对的国家,造成两国敌对的主要原因有( )殖民主义“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宗教信仰的差异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美苏等大国的插手A. B.C. D.解析:选D 印巴长期冲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宗教信仰的差异、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等因素,也有殖民主义政策和美苏等大国的插手等因素。5下列史实与第一次印巴战争相关的是()克什米尔王公同意加入印度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和坦克大战穆斯林进行“圣战”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得以解决A BC D解析:选A发生于第二次印巴战争中,的说法是错误的,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尚未解决,故正确的选项为A。6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明显向印度倾斜,理由是()
4、 A印度完全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 B印度曾一度占领巴基斯坦全境C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 D战后苏联大力援助印度解析:选C1971年,印度利用巴基斯坦东西部分之间矛盾激化的形势,蓄意肢解巴基斯坦,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果,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二、非选择题(第7题13分,第8题13分,共26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东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下半叶,经历了多次中东战争冲突,仍然未能得到妥善解决。1977 年11月,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采取主动行动访问耶路撒冷,与时任以色列总理贝京开始和平谈判,但未取得进展。美国为扩大在中东的影响、避免阿以再次爆发战争而危及对西方的石油
5、供应,于1978年8月派国务卿万斯出面斡旋。1978年9月,埃、以在美国的戴维营签订了戴维营协定。根据这项协定,以色列将把它所占领的全部西奈土地归还给埃及(1982年以色列完成撤军),埃及允许以色列使用苏伊士运河和阿喀巴湾。在协定中,埃及同意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巴勒斯坦问题放在一边,不让其影响埃、以和平。埃、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埃及摆脱了长达三十余年的与以色列紧张对峙的战争状态,并收复了失地。为此,埃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埃及人长期充当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但当戴维营协定签订时,埃及已被看作是阿拉伯世界的叛徒与公敌,埃及遭到阿拉伯世界的集体制裁。 摘编自王红生二十世纪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
6、所学知识,简述戴维营协定签订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戴维营协定的签订。(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多次中东战争冲突,仍然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可知中东战争给交战双方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根据材料“埃及总统萨达特采取主动行动访问耶路撒冷”,可知埃及总统萨达特主动提出和解;根据材料“美国为扩大在中东的影响派国务卿万斯出面斡旋”,可知美国充当调停人。第(2)问,根据材料“埃、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埃及摆脱了长达三十余年的与以色列紧张对峙的战争状态,并收复了失地”表明戴维营协议的签订,缓和了埃以矛盾,同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根据材料“埃及已被看作是阿拉伯世界的叛徒
7、与公敌,埃及遭到阿拉伯世界的集体制裁”,可知该协议还导致阿拉伯世界的严重分裂;结合所学,该协议并不能根本上缓和阿以矛盾。答案:(1)背景:中东战争给埃、以双方带来巨大损失;埃及领导人主动和解;美国 调停。 (2)简评:促使埃、以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造成了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严重分裂;协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东问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西方人的航海殖民活动活跃,印度的厄运开始了。从1600年英国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以来,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长达三个多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推动之下,被迫宣布印度独
8、立。材料二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本是同根生。在十几个世纪中,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克什米尔问题。材料三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未能得到解决。材料四“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 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方案规定,各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使查漠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
9、成为悬案,造成印巴两国独立后立即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兵戎相见。按照蒙巴顿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 000千米。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使用孟加拉语;西巴人分属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两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东、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这种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极易为内部分裂和外来干涉势力所利用。请回答:(1)从材料来看,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目的是什么?(3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巴基斯坦为何最终分裂?(6分)(3)在“蒙巴顿方案”中对克什米尔是怎样规定的
10、?为何没有明确规定该地区属哪一国或该地区的哪一部分属哪一国?(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第(1)问“目的”可从材料并结合英国的企图来考虑。第(2)问结合材料从民族、文化、距离以及印度等方面考虑原因。第(3)问可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答案。答案:(1)避免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印度,分裂则可以削弱其力量,以便可以居中操控,继续保留英国在印度的影响。(2)维系东、西巴基斯坦的基础并不牢固,虽宗教信仰相同,但两地民族、文化迥异;两地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 000千米,联系不紧密;印度发动对东巴基斯坦的战争,蓄意肢解巴基斯坦。(3)规定:克什米尔可自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宣布独立。原因:让该地区归属问题悬而未决正是英国为了继续影响印度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