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2.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B.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
2、学精神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3.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B.秦王破阵曲C.飞天壁画D.唐三彩4.梦溪笔谈中记载“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下列对此技术解读正确的是( )A.唐代己运用此项技术印制佛经 B.由宋代平民在实践中创造发明C.在四大发明中其影响最为久远 D.经海路由阿拉伯地区传到西方5.某学者在论中国画的特质时说:“诚如诗人发现逃避都市的竞争的最好去处是自然,哲学家在自然里寻求道德的典范和人
3、生的指引,画家也在悠悠的溪旁沉思,在深中忘怀了自己,感到这种莫名的精神在这些无言而永恒的事物中,比在纷扰的人生和人们的思维中,表现得更清楚。”该学者认为中国画的特质是( )A.诗画同源B.典范指引C.类型多样D.崇尚自然6.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B.标志着京剧艺术成熟C.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D.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7.戏剧研究学者刘彦君在浅谈京剧的发展京剧与城市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剧发展的各
4、种理念和资源”。这说明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 )A.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B.各地商人纷纷在北京建立会馆C.北京地区的贵族、官员十分多D.四大徽班相继到北京汇报演出8.明朝后期书画家董其昌每每绘完山水,题以诗文,行楷簇簇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全图诗、书、画相映成趣, 和谐一致,更富有抒情意境。此类绘画作品( )A.彰显文人画的独特技法B.注重抨击封建专制统治C.以世俗生活为主要题材D.表明写意画发展至顶峰9.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地方而京城,由乡村而城市,出于一种心理需要和情感回忆,山水画在宋代日益发展和成熟起来。这说明山水画的发展( )A.与社会阶层的变动有关B
5、.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果C.是科举制度完善的产物D.受到新儒学思想的影响10.中国书法向有晋韵、唐法、宋意之说。下列书法作品体现晋韵的是( )A.B.C.D.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商代的占卜结果会被记录在甲骨上以显示商王的权威。周王则将赐封官职等事铭铸于带有神秘威严气氛的青铜器上。无论甲骨文,还是金文,当被书写在带有神秘性和权威性的材料上时,也就被赋予了某种类似的气质。而秦代向民众下达皇帝旨意的诏书石刻以小篆写成,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国家和统一帝国的产物,这显然带有将刻写的内容永远流传后世的期待。这些文字也都被政治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垄断,正如黄帝创制表意文字的意图就在于避开俚语方言以控
6、制人与神交往的媒介。一一摘编自日富谷至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文化史、苏颖文字与王权探索中国一元权力结构政治文明的一个视角材料二 1455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这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显著的。用统一的本国语言印刷的文本资料降低了知识信息的解码成本。15世纪中期,欧洲会识字的男人还不到10%,到17世纪早期,已经有超过30%的男人和10%的女人能读写了。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教育的状况,僧侣因此被排除出重要的职位。此外,为解决印刷行业的利益冲突,1469年威尼斯通过立法,规范了印刷商在指定时间段里印刷和销售一本指定的书籍的权利,这成为知识产权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
7、。摘编自余军华、李贞芳印刷术与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学视角的解读材料三在人类媒介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分化。在书面语传播中,那些具有一定政治、经济能力且接受教育的群体才拥有“门票”。到了数字网络时代,网络BBS、博客、微博、微信,都表明传播权利进行了重新分配。民间话语成为整个社会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一摘编自陈汝东未来传媒发展趋势:一种媒介史的视角(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骨文、青铜器金文和石刻小篆三种文书形态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统治者采用这些文书形态的意图。(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印刷传播对欧洲文明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人类传播史的演进趋势及
8、其推动因素。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材料一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
9、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材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
10、发展的作用。(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可知,王徴等人在编译奇器图说一书时侧重实用 性强的西方机械而忽略理论性强的数学证明过程,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外科技交流的内容,但没有体现中外技术的差距,A 项错误,排除;B项中的“日益普及”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结论 由材料推断不出,排除。2.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可见当时缺乏对天体运行规律的探索,故B项正
11、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注重“天时”“农时”,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忽视自然”,C项排除;中国古代天文学并没有 与生产实际相脱离,故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3.答案:A解析:初唐书法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主要受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影响,欧阳询的正楷,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因此初唐书法能体现南方文化的特征,A答案符合题意要求。“杂以龟兹之乐”,唐太宗亲自为此曲设计秦王破阵乐舞,因此答案B体现
12、北方刚健雄浑的特征,可排除;敦煌飞天壁画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风格构图严密,色彩富丽,形象生动,反映了大唐帝国的繁荣盛世和蓬勃生机,显然不符合题意,亦可排除;唐三彩是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体现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因此并不能体现出南方文化“秀美灵动”的特征。故选A。4.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体现的是活字印刷术,这项技术由宋代平民在实践中创造发明,故B正确。唐代印制佛经主要采用雕版印刷术,故排除A。四大发明各有千秋,C中“最为久远”说法太过夸张和绝对,
13、而且四大发明中影响最大的是指南针,故排除。印刷术的西传是通过陆路而不是海路,故排除D。故选:B。5.答案:D解析:A、B、C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故均排除;“最好去处是自然也在悠悠的溪旁”体现了崇尚自然,故D项正确。6.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三纲五常等伦理秩序,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京剧脸谱艺术标志着京剧艺术成熟,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脸谱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不是人物的心理变化,排除C项。依据题干材料“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可以说明京剧借助表演形式宣扬善的一面,体现出京剧的社会教化功能,D项正确。7.答案:A解析:根据“城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剧发展的
14、各种理念和资源”可知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故A项正确;商人在北京建立会馆,北京地区贵族及官员众多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C两项错误;由于北京当时的地位、各种理念和资源,才致使四大徽班进京后,徽剧不断融合发展,从而逐步形成京剧,故D项错误。8.答案:A解析: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社会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它一般回避社会现实,多取材于山水、花鸟,以抒发个人“性灵”,讲求笔墨情趣和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之表达,故A符合题意。题干跟抨击封建专制显然无关,故B错误。题干无法体现世俗生活内容,故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写意画发展至顶峰,故D错误。9.答案:A解析:“经由考试出身
15、的大批士大夫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乡村而城市,出于一种心理需要和情感固忆,山水画在宋代日益发展和成熟起来”说明山水画的发展与社会阶层的变动有关,故A项正确;城市经济发展、科举制度完善、新儒学思想材料均未体现,故B、C、D三项错误。10.答案:B解析:“晋韵”指的是晋人尚韵,其中“韵”有“神韵”和“气韵”之意,大多指的是二王所开创的行书,A项是篆书,故A项错误;结合图片信息“羲之”以及所学可知B项是行书,具有晋韵的特点,故B项正确;C项是汉简,字体属于隶书,故C项错误;D项是楷书,故D项错误。11.答案:(1)共同特点:材质耐久;材料带有权威性;文字被政治权力垄断。意图:强化君主权力;稳定统治秩
16、序;彰显历史功业;延续政治传统。(2)影响:推动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提高了欧洲民众的识字率;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打破了教会的文化垄断,削弱了教会的社会影响力;促使知识产权相关法规的出台。(3)趋势:传播权利分化下移。因素:技术变革;民主政治发展;法制进步。12.答案:(1)原因:面积较大,写字较多;制作工艺简单:轻便实用;成本低;产量高。(2)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汉字的传播;造纸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催生多种书体;印刷术的发展使字体变得规范。(3)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化体系。原因:汉字符号丰富多样;汉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解析:(1)据“面积太小”、“轻便而实用”可知简牍一度取得优势的原因主要是面积大,写字多,工艺简单,轻便实用,成本较低。(2)据“纸张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印刷术蓬勃兴起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可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促进了汉字的传播,不断催生了多种字体,还使字体变得规范。(3)影响:根据“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可知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化体系。原因: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原因主要是汉字符号丰富多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