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议用时:25分钟)一、选择题1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令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梁启超意在()A分析中日学习西方的根本区别B反对中国购买外国先进武器C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舆论条件D指出近代日本崛起的原因解析:选C。题干中梁启超借用德相毕士麻克的话分析了中日学习西方的差别,认为“令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号召和鼓动人们起来
2、维新变法,故选C项。21898年,落第举人王某见京师大学堂有生活津贴,于是报名参加。不料,有人写对联嘲讽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王某懊悔“失节”,竟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王某的悲剧从侧面反映了()A传统文化良莠并存B“中体西用”思想盛行C维新变法阻力较大D民主革命即将到来解析:选C。举人参加维新变法中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受到很大的非议,从侧面说明维新变法阻力较大,故选C项;材料不是讨论传统文化,排除A项;19世纪末洋务运动破产,维新思想广泛传播,排除B项;1898年正是维新运动迅速发展之际,排除D项。3某班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以俄国农奴制改革、日
3、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为论据,他们可以拟定的论题是()A近代工业与文明开化B工业文明的冲击与应对C中央集权与封建割据D民族独立与近代化发展 解析:选B。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日本和中国都是在工业革命时代逐渐落后,为了增强国力而进行改革的,故选B项;俄国农奴制改革未涉及文明开化,排除A项;日本明治维新前有封建割据,而其他两国没有,排除C项;俄国近代并未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机,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4解决土地问题是一个国家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经济基础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
4、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各地频繁发生的农民起义,冲破了各种封建限制,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要求,而且已经威胁到明治政权的基础。要使日本摆脱半殖民地化危机,要“自立自卫”“确守国权”,明治政府深感只有迅速地建立起统一的能保证稳定收入的租税体制,才能稳定和扩大财政收入,以应付“百废待兴”,实行各项改革的需要。摘编自汤重南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地税改革材料二1872年,日本宣布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了新兴地主和富农的土地私有权,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同时,政府颁布地税改革法令,统一全国土地纳税标准,并废除了按村摊派税收的习惯,改为直接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而且一律收取
5、货币。地税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度,把农业税收纳入现代课税体系。同时,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再也不能把农民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摘编自郭永胜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启示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述明治政府“必须解决土地问题”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明治政府“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并分析其对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国家在近代化的过程中“解决土地问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解析:(1)原因,据材料一从社会矛盾、财政收入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方法,据材料二从土地性质、土地买卖、地税改革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一律收取货币”并结
6、合所学知识得出提供资本,据材料二“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提供劳动力。(3)据材料一“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要求”得出关注农民问题;据材料导语“是一个国家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兼顾各方利益及立足国情统筹发展。答案:(1)原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扩大财政收入。(2)方法:承认土地私有(土地所有制调整或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实行地税改革。影响:提供资本;提供劳动力。(3)原则:关注农民问题;兼顾各方利益;立足国情统筹发展。(任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5维新志士们力图通过变法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其政治
7、实践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举措说明戊戌变法的“激进”。(2)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深远影响,谈谈你对政治改革基本策略的认识。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原因,从材料“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得出;第二小问说明,据所学知识归纳即可。(2)第一小问影响,从统治阶层、社会发展角度分析;第二小问认识,从材料中过于激进或者阻力大进行分析。答案:(1)主要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改革者急于求成;变法策略过于激进。说明: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取消旗人特权。(2)影响:满汉分裂扩大;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认识:政治改革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策略;政治改革要保持社会稳定,减少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