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常识中的“价值”和哲学常识中的“价值”的区别含义不同:经济常识中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价值的质,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是价值的量。哲学常识中的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这里所说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而经济常识中的价值仅属于物质现象,并不涉及精神现象。表现形式不同:货币产生前,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表现出来,货币产生后价值通过价格表现出来。而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人的需要与事物是否满足的一种特定关系,也就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决定因素不同:商品价值的大小即价值量,是由凝结
2、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哲学上决定某种事物是否有价值,并不在于事物自身的属性,而是以主体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客观需要为标准。主体现实的需要及其需要的程度,是某种事物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判断标准不同:经济常识中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判断一种劳动产品是否有价值,并不是看这种劳动产品是否包含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是看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否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只有凝结在商品中,才形成价值。价值从本质上看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而哲学上讲的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效益关系,面对同一客体,不同的主体从不同的利益和需要出发,会得出不同的价值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区分价值评价的正误呢?主要有两条标准,一是对客体状况的认识是否正确,二是对主体需要的认识是否正确。根据这两条标准,凡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符合人类利益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否则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