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线的本质是高速氦核流B射线必须伴随射线或射线的产生C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也是可分的D同一原子核内,有、三种射线解析:射线的本质是氦核流,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放出的,并不是原子核内部就有,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还可以再分,故A、C正确,D错误。处于高能级的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也能产生射线,故B错。答案:AC2在天然放射性物质附近放置一带电体,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很快消失的根本原因是()A射线的贯穿作用B射线的电离作用C射线的贯穿作用D射线的中和作用解析:由于粒子电离作用较强,能使空气分子电离,电离产生的电荷与带电体的电荷中和
2、。故正确选项为B。答案:B3下列有关12C和14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有相同的质子数B它们有相同的中子数C它们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它们有相同的物理性质解析:同位素在元素周期表上具有相同的位置,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同位素的中子数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异,选项A、C正确。答案:AC4如图1所示,某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N与原子核质量数A的关系是()图1解析:元素的不同同位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一定的,只是中子数不同,设质子数为Q,则NQA,故NAQ,Q是定值,故选C。答案:C5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如图2所示,其中()AC为氦核组成的粒子流BB为比X射线波
3、长更长的光子流 图2CB为比X射线波长更短的光子流DA为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流解析:根据射线在电场中的偏转情况,可以判断,A射线向电场线方向偏转应为带正电的粒子组成的射线,所以是射线;B射线在电场中不偏转,所以是射线,而射线是比X射线波长更短的光子流;C射线在电场中受到与电场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应为带负电的粒子,所以是射线。由此可知,C正确。答案:C6现在,科学家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所谓的“反物质”是由“反粒子”组成的,“反粒子”与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电荷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据此,反粒子的质量数为_,电荷数为_。解析:粒子是氦核,它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故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
4、。而它的“反粒子”质量数也是“4”,但电荷数为“2”。答案:427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和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3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射线,射线b为_射线。图3解析:三种射线、中,穿透力最弱的是射线,所以射线被铝箔挡住,穿过铝箔的是射线和射线,射线在电场中不偏转,故a是射线;射线在电场中受力偏转,故b为射线。答案:8如右图4所示,是利用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 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_射线
5、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 图4过自动装置将M、N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节得_些。解析:射线不能穿过3 mm厚的铝板,射线又很容易穿过3 mm厚的铝板,基本不受铝板厚度的影响。而射线刚好能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因此厚度的微小变化会使穿过铝板的射线的强度发生较明显变化。即是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若超过标准值,说明铝板太薄了,应该将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节得大些。答案:大9我国于2012年6月16日成功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茫茫宇宙空间存在大量宇宙射线,对航天员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现有一束射线(含有、三种射线), 图5 (1)在不影响和射
6、线的情况下,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除去射线;(2)余下的这束射线经过如图5所示的一个使它们分开的磁场区域,请画出和射线进入该磁场区域后轨迹的示意图。(3)用磁场可以区分和射线,但不能把射线从射线束中分离出来,为什么?(已知粒子的质量约是粒子质量的8 000倍,射线速度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射线速度约为光速)。解析:(1)由于射线贯穿能力很弱,用一张纸放在射线前即可除去射线。(2)射线带负电,由左手定则可知向上偏转,射线方向不变,轨迹如图所示。(3)粒子和电子在磁场中偏转,据R,对射线R1,对射线 R2,故400。射线穿此磁场时,半径很大,几乎不偏转,故与射线无法分离。答案:(1)用一张纸放在射线前即可除去射线(2)见解析图(3)射线的圆周运动的半径很大,几乎不偏转。故与射线无法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