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罷韓案,蔡英文一石三鳥張友驊罷韓三部曲,第二部已達均標,待走完程序,高雄市民必須對罷韓與否做出抉擇。從民進黨連署過程分析,各級民意代表均有動員於時限內提交罷韓名單,突顯蔡英文追殺政敵手法的確狠辣。相對於韓國瑜面對罷韓來勢洶洶,他所能做的僅有撐起韓流票源與之相抗,以稀釋選票策略,增加罷韓難度而已,至於成效如何?須視韓因應態度而定。民進黨之所以罷韓,除高雄市具有指標意義外,環顧國民黨政治人物中,僅韓具備實質動員能量。如果罷韓得逞,一來可殲滅國民黨戰力;二來去除 2 0 2 2 隱患;三來確保蔡英文政權不受在野勢力牽制,讓蔡一報 2 0 1 8 年選舉之恥。於此民進黨罷韓全然出於政治考量,不惜以整肅
2、政敵策略全殲國民黨,罷韓說穿了只是破口,若國民黨不知警惕,仍勇於內鬥,一旦罷韓通過,必然牽動 2022 年選舉。於此國民黨與韓的反擊之道,就是提高門檻,讓罷韓之勢功虧一簣,才是解決危機的正途。依罷免程序,在民進黨完成第二階段連署送中選會核定,罷免案即時啟動。從高雄市選舉公民數約 229 萬票計算,只要超過 58 萬人以上去投票,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罷韓即能成立。所以民進黨連署希望超過 50 萬,用意就在測試動員能量,這也是各級民意代表劃分責任區關鍵所在。當然 58 萬票是民進黨設定的低標,如果韓與國民黨提出反制之道,必須以此低標做評估,動員超過 58 萬票的人數,進行反罷免。問題是國民黨經大選
3、挫敗還能維持高額的動員能量嗎?以往國民黨內部估計,只要支持韓的群眾不去投票,就能止住民進黨罷免運作。然而國民黨顯然忽略民進黨的決心,去韓遠在 1 月 19 日蔡英文赴高雄開慶功宴時即成定局。以此推斷,國民黨太不理解民進黨的野心了,難怪在罷免成案後,國民黨陷於進退失據困境仍不自知,以致拖累韓國瑜。事實上,遠在大選前早就有人告知韓,要注意民進黨罷韓動作是各派系高度共識的結果,而非新潮流一意孤行。所以韓要做三件事:一是反制罷免,二是提出備胎人選,三是市長改選。這三件事是韓必須要承擔的政治責任,而非國民黨面對的難題。如果韓沒有腹案,國民黨更不可能出手與民進黨抗衡。此話不幸料中,在吳敦義請辭黨主席,郝龍斌、江啟臣出馬角逐過程中,罷韓案及其後果,郝江二人幾乎以口惠實不至方式回應外界質疑。暗示國民黨對民進黨運作提不出反制之道,只能靜觀罷韓案如火如荼的進行。國民黨態度如此,韓國瑜沈默以對,民進黨為所欲為,標示臺灣政治板塊完全掌握在蔡英文手中。尤其罷韓案惡例一開,民進黨箝制地方縣市長,過去都運用經費預算逼令首長俯首,未來運用民粹使首長稱臣,無疑是民進黨整肅政敵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