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问题思考1.结合材料一,从辩证法的角度说明习近平主席强调创新的原因。答案: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的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4-2.结合材料二回答:(1)材料二中的“问题眼光”和“批判精神”指的是什么?(2
2、)为什么说具备“问题眼光”和“批判精神”,目的都是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而不能是毫无建树的破坏性的?-5-答案:(1)“问题眼光”和“批判精神”,指的是善于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消极的过时的内容,也就是对现存事物肯定理解的同时也包含着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否定与肯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否定和克服的是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内容,肯定和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所以,辩证否定通过对旧事物的“扬弃”,不但促进了旧事物的灭亡,而且促进了新事物的产生。“毫无建树的破坏性的”,只强调了对旧事物的否定,只能毁灭旧事物
3、,但不能创造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所以,不能促进发展,也就不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贡献。强调具备“问题眼光”和“批判精神”的目的是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坚持了把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起来,既破坏又建设,把促进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目的,因而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正确的。-6-哲学体现(说明)类主观题解法一、考法揭秘哲学体现(说明)类主观题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尤其是以国家的某些方针、政策、解决某些问题的措施为背景,要求指出其依据或体现的道理。该类型的题目主要立足于对“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此类试题的设问一般以“体现”“反映”“蕴含”“说明”等为关键词,要求
4、分析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某一知识点的”“材料体现了某知识范围内的哪些道理”,或者要求“运用某知识点(或知识范围)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等。这类试题能够很好地实现背景材料和基础知识的结合,既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此类题一般分为以下两种典型类型:(1)演绎类。已确定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2)归纳类。未确定知识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8-二、典例探析1.演绎类型题型特点:往往设问明确限定一个主干知识点,要求说明这一主干知识点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即运用一般原理来分析特殊现象,主要考查发散思维能力,设问中常用的关键信
5、息有“如何体现”“怎样体现”等。-9-典型示例(2015山东)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0-11-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发展永无止
6、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方法技巧 首先,要把设问限定的知识分解为几个要点;其次,针对每个要点在材料中依次筛选与之对应的关键信息,无关键信息与之对应的知识点应该舍去;最后,将材料和观点分别相组合组织答案。-12-2.归纳类型题型特点:要求从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表述、数据及图示等信息中归纳出一般原理,主要考查聚合思维能力,设问中常用的关键信息有“蕴含了”“体现了”“包含”等。-13-典型示例(2013广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
7、,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 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 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14-15-16-答案 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
8、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对根本政治问题和权力的认识,通过广汇民意、广集民智作出决策,着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把群众放在首位、秉持正确权力观、问计于民、帮助再就业等,实践了群众路线,坚持了群众观点,巩固了群众基础。方法技巧 此类试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比较笼统,所以不宜先分解知识,应先分解材料,即采取材料映射知识的策略。具体来讲,就是在确定大的知识范围的前提下,首先划分材料层次(特别关注关键信息)提炼每一层材料的主旨意思;其次,根据每层意
9、思,筛选限定范围的知识要点;最后,将材料和观点分别依次组合答案。-17-三、答题建模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指向。审读设问,明确考查的是哪一个知识点或哪一个知识范围,并在头脑中对此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的子知识点过电影似地快速回顾。第二步:带着设问,审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体现类试题的主要特点就是要求分析材料体现或者说明了什么,因此,材料是解答体现类试题的关键。一定要带着问题分析材料,将知识指向和材料进行对接。一定要读两遍材料,第一遍快速浏览,了解大概;第二遍精读细读,将材料中与本题所考查知识或知识范围有关的语句画出来,简明扼要地标明此处体现了哪一个观点,为组织答案做好准备。第三步:作答。把知识点和
10、材料联系起来,形成答案要点。组织答案时可以采取“子知识点+材料某处体现了这一子知识点”的格式,也可以采用“材料某处体现了某一子知识点”的格式。-18-高考考核的创新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方法(三)高考思维批判性思维,也叫批评性思维,包括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它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可能是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并使科学的根据和日常的常识相一致。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构成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断言、论题和论证。识别、分析和评价这些构成要素是批判性思维的关键。-19-高考示例(2015课标全国)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
11、史,请你加以批驳。点评 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看,要能够识别题目中观点的问题和漏洞所在,并结合材料(或者历史和现实)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证,对所给观点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答案 日本侵华的历史是不容置疑的,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战争中犯下滔天罪行,如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被日本侵略者杀害,采取了“三光”政策等。日本的侵华历史是不容置疑的,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抗战,共产党的敌后战场的开辟,四万万人民群众的参与抗战都说明了这一点。我国还于2014年10月,先后设立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等。-20-特色仿真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互
12、联网+”无疑为众多“创客们”的梦想腾飞插上了翅膀。“双创”得到了业界学界纷纷响应,近年来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但仍有少数观点认为,创新创业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总的来说还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事,普通民众缺乏专业知识,因而不宜在全社会广泛号召动员。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批驳上述“少数观点”。-21-答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创业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事,人民群众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应该在全社会广泛号召与动员。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少数人认为创业创新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事,这一观点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否定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