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概述及我国主要区域 (1)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区域划分、区域定位、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域及三个经济地带的内容。(2)考查多以综合题的形式,信息呈现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定位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3)以“西部建设”、“低碳经济”、“典型交通干线建设”等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区域定位、区域特点及我国的主要区域,考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011年山东文综,12,8分)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12题:1.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
2、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2.如表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国家种植面积(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总产量(万吨)甲4 4002.149 416.00乙1684.36732.48丙2 9504.2312 478.50丁1 0361.801 864.80 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解析:1.B2.A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粮食生产的知识。第1题,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资源的调查及自然灾害的防治与监测,病虫害灾情的实时监测利用遥感技术更加精确有效。
3、获取到信息后,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评估与预测,这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故B项正确,A、C、D项不合题意。第2题,在分析表的基础上,首先要明确中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多的国家,而印度则是全球水稻播种面积最多的国家,就单产量而言,日本高于中国。泰国是优质稻米生产国,但单产量较低,然后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为印度、乙为日本、丙为中国、丁为泰国,故A项正确。 3S技术的应用一直是高考重要考点,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GPS主要应用于考察点的地理位置与高程;GIS主要用于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规划、城市道路管理、防灾减灾及城市环境管理等,复习时,理解其用途,用之解决
4、实际问题。(2010年课标全国卷,910,8分)如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 mm增至500 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 mm左右。据此回答34题:3.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 mmB.150 mmC.200 mmD.250 mm4.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引湖水灌溉海水淡化引进灌溉技术建水库调节径流A.B.C.D.解析:3.A4.B第3题,由图中的35E和30N及“死海”、“地中海”两个重要地名,可确定图示地区为巴勒斯坦地区。由题干信息及图中甲地位置,可推知甲地年降水量约为350 mm左右,若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则夏季降水80 mm左右,但该地距
5、地中海较近,冬季降水应较多,则夏季降水量最接近50 mm。第4题,死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湖泊,湖水不能用作灌溉水源。建水库调节径流,并没有解决农业用水紧缺问题,甲地地处半干旱地区,农业发达,必须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解决灌溉问题。该地区濒临地中海,可实行海水淡化来解决缺水问题。故正确。5.(2010年上海,2629,18分)阅读青海省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
6、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和。(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A河:;B河:。(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问题:。原因:。举措:。解析:第(
7、1)题,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的甲、乙、丙三条山脉分别是祁连山、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图中A、B、C三条河流分别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即“三江源”中所说的“三江”。第(2)题,解答本题,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词:“水”和“塔”,即青海省是我国的主要水源地和大江大河的源头,联系地势高、河流补给水源广等解答本题。第(3)题,A河流(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包括兰州、银川、郑州和济南四个,B河流(长江)干流沿岸的省会城市(直辖市)包括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四个。第(4)题,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产生原因从自然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展开,自然原因主要从时空分布不均入手,
8、注意不要出现“径流量小,水资源不足”等说法,因为这里要求从全国层面、宏观角度探讨问题,不能把北方城市的个性问题推及南方城市。青海省保护中华水塔的有效举措要突出地域特色,突出中国水源地的要求,特别突出涵养水源、防止污染等措施。答案:(1)乙黄河长江澜沧江(2)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三大江河主要补给来源(降水和地下水任写一点即可)。(3)A河:兰州、银川、郑州、济南B河: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任选两城市)(4)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需求量激增;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受污染等举措: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止污染,提高
9、水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影响 (1)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和人文地理特征(工业、农业、交通、商业、旅游),比较区域差异,探究区域发展方向。(2)考查多以综合题形式,信息多以区域图辅以文字材料的形式呈现,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方法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比较事物、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12,8分)如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2
10、.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解析:1.B2.D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第1题,由图可知,中国的煤炭消费量约为25亿吨,2008年人口约为13亿,人均消费不到2吨;美国煤炭消费量约为10亿吨,2008年人口约为3亿,人均消费约为3.3吨;日本煤炭消费量约为2.5亿吨,2008年人口约为1.27亿,人均消费约为2吨;印度人口总量大、2008年大约为12亿,煤炭消费量少、大约为5亿吨,故人均消费量约为2.4吨。所以,B项正确。第2题,图中只给出了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无GDP值,排除A项;无碳排放数据,排除
11、B项;无能源自产或进口数量,排除C项;根据已知,只能算出相应国家的煤炭自给率,故D项正确。 该题组给出2008年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四国的煤炭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图,第1题,考生要储备有2008年各国人口的知识,才能较容易解此题。第2题要求学生会读图,会审题,能从题干中提取信息,用已知信息解题。(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67,8分)读图,回答34题:3.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4.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
12、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解析:3.A4.C第3题,根据图示地区经纬度的分布,推出甲城市在秦岭(秦岭大约为34N)以南,秦岭阻挡冬季风,所以甲城市冬季气温偏高;乙城市在淮河以北,1月份深受冬季风影响,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甲城市与乙城市7月气温相当。第4题,根据第3题推出的信息,结合图中河流、铁路等重要地理事物做参照点,甲城市应在汉水谷地;乙城市位于淮河流域,属于黄淮平原。(2011年天津文综,67,8分)如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56题:5.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
13、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小D.dg气候湿润、林地多6.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A.cB.dC.eD.f解析:5.D6.C第5题,考查的是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做好此题的基础是了解我国各地区的区域自然环境。a、b区气候干旱,a沙漠广布,草原仅分布在沙漠边缘地带,b为灌溉农业。f区南部降水丰富,c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风沙严重,d、g区为我国湿润地区和森林丰富的地区,故选D。第6题,此题考查的是我国主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功能。c区主要保护草地。d、f区主要保护林地,而e区为我国的三江源自然保
14、护区,此区的目的是保护我国三江源头的湿地,使其更好的涵养水源,故选e区。7.(2010年天津文综,8,4分)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解析:C潮音寺、天津港、海滨浴场都是沿海地区的人文景观,利用的是沿海的有利位置,反映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故C项是正确的。(2010年福建文综,78,8分)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所示。读表,回答89题:旱地林草地盐荒地滩涂其他合
15、计占总面积比例(%)17123218211008.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9.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A.滩涂盐荒地旱地B.盐荒地滩涂旱地C.旱地盐荒地滩涂D.林草地旱地滩涂解析:8.C9.A第8题,根据各图的经纬网和轮廓特征可知,图中所示的四个三角洲分别是尼罗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由题目提供的资料可知,该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盐荒地,我国的华北平原旱涝、盐碱地分布广,因此最有可能是黄河三角洲。第9题,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最先形成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滩涂,进一步发展则成为盐荒地,
16、盐荒地经过脱盐改良后才能成为耕地,因此,其发展趋势是滩涂盐荒地旱地。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上,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滩涂成为发展的限制条件,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滩涂被改造成为耕地或其他用地。10.(2012年浙江文综,37,26分)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材料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区域,将汕尾市和英德
17、市划为重点开发区域。深圳市计划转出化学、造纸等行业的部分企业,汕尾市和英德市为承接深圳市转出企业的备选地。(1)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2)分析深圳市需转出企业的主要原因。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3)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析:第(1)题,影响“海油陆采”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油田分布的深浅、距陆地远近、来自海洋上的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第(2)题,从经济角度讲,随着深圳经济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地价、劳动力的成本增加,已不利于化学、造纸等传统工业的发展;从环境角度讲,此类
18、工业污染严重,所以深圳市需转出企业。化学、造纸等工业污染性强、运输量大,汕尾市地处沿海,水运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开阔,环境承载力大;而英德市地处内陆低山丘陵区,交通不便,环境承载力小。两市相比,汕尾市更有优势。第(3)题,影响农业开发的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土地、水源等,黄河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只有从土地、气候中的光照因素方面来回答。答案:(1)石油资源靠近陆地;浅海;潮汐和波浪等影响较小。(可任答两点)(2)主要原因: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较重等。汕尾市。理由: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且运输量较大;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载力较大,水运条件较好。(3)有利条件:未利用土
19、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解答比较类试题审题是关键。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气候类型及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要求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11.(2012年四川文综,36,36分)图1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2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据图2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其成因是。据图1、图2,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F是。(2)当图1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3)图3是图1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图3,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4)图1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5)图4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图2、图4,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6)指出图2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甲处等深线和深度判断出甲地海底地形类型为海沟,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
21、形成的。E钢铁企业位于河海交汇处,靠近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因此E钢铁企业的最优区位条件是市场和便利的交通;F钢铁企业附近有煤炭和铁矿资源,因此F钢铁企业的最优区位条件是靠近原料产地。第(2)题,印度半岛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图1中河流处于枯水期时,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第(3)题,图1中的河流整体上来看是从西向东流,因此地势是西高东低;由图3可以看出该半岛中部地势平坦、起伏较小,东西两侧分布有山地,在山地和沿海之间有狭窄的平原。第(4)题,M岛中部为山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其西南部降水较多、阴天多,气温相对热带地区凉爽;沿海平原地区农业发达,有利于人类居住。第(5)题,由图4可以
22、看出该海域西部冬夏季节盐度差异较大,东部较小;结合图2的31N剖面线来看,该海域西部靠近陆地,有陆地径流汇入海洋起到稀释作用,冬季西部水温低于东部,因此盐度较低;东部海域无径流汇入且受暖流的影响,因此盐度高。第(6)题,乙岛位于太平洋西部,属于海洋性较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半年受海洋和暖流的影响比较温暖;海洋热容量大,受海洋影响乙岛升温、降温缓慢。答案:(1)海沟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而形成有便利的海运交通条件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接近煤、铁产地)(2)(3)该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面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或起伏和缓);半岛东西两侧有山地,沿海有狭窄(狭长)平原。(4)原因:M岛位于北印
23、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淡水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高地区,气候凉爽,适宜人居;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农业发展。(5)东部海域西部海域盐度差异盐度高盐度低成因东部海区有暖流流经;西部海区有长江等河流的淡水注入盐度季节变化大小成因东部海区终年受暖流影响;西部海区长江等河流的淡水注入量冬、夏季变化大(6)差异:乙岛3月平均气温低于9月平均气温。理由:乙岛位于北半球亚热带海洋上,气温受海洋热力性质影响(或增温慢、降温慢);乙岛3月气温回升缓慢,9月气温下降缓慢,故月平均气温3月低于9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图中“点”、“线”、“面”的位置来分析回答。12.(2010年江苏,27,14分)阅
2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甲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乙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 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青
25、藏高原气温低,不利于农业发展,而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地区地势低,气温较高,水分条件好,适宜发展河谷农业。高原北部分布着高寒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若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原退化,引起生态破坏。第(2)题,青藏高原北部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适宜开发太阳能。东南部由于降水丰富,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第(3)题,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答案:(1)热量、水分条件好畜牧业生态破坏(2)太阳能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3)长江黄河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此题主要考查了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源以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目的,涉及考查学生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