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09583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章末综合检测(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并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 m2。下图为成都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1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体现的是()A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 B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C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D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2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综合体现为()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

2、业生产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D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3新农村综合体的田园景观显著不同于城市景观,这反映了()A不同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B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经济水平差异C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生活水平差异D城市地域空间设计水平领先农村地域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小规模”要求在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严格控制人均用地,体现了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选B。第2题,与过去松散分布相比,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相对聚集,可以整合各要素,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A、D项表述没有C项完整;居民点未必靠近农田,故B错。选C。第3题,农村和城

3、市景观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选A。答案:1.B2.C3.A读某城市空间分布图,完成45题。4上图中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5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水岸名邸,上风上水解析:第4题,功能区位于城市中心,且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形成商业区;功能区占地最广,最有可能是住宅区;功能区分布在城市外缘,靠近铁路,交通便利,最有可能是工业区。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东

4、西均临河,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带,因此“水岸名邸,上风上水”最能反映出其优美自然环境。答案:4.D5.D各城市功能区在城市空间位置上往往交错分布,各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读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6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D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7图中可能形成商业区的有()ABCD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a、b、c三条曲线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地租水平递减速度最快的是a曲线,其次是b曲线,最慢的是c曲线,所以它们分别代表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付租能力。第7题,影响

5、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付租能力最强的功能区是商业区。读图可知,图中、地区付租能力较高,可以形成商业区。答案:6.B7.A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如下图),完成89题。8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9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A工业污染扩散加强河流水质监测B就业岗位减少

6、提高第三产业比重C居住区较偏远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D交通压力增大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解析:第8题,根据图例,2016年与2004年相比,城区的西北部居住用地占比增加明显。B对。读图可知,乙河以西、甲河以南的工业用地占比基本没变。A错。读图可知,乙河以东地区中,南部工业用地增加最明显,说明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南部。C错。读图可知,乙河以东地区中,居住用地占比普遍增加,沿河地区并不集中。D错。第9题,根据图中信息,从2004年到2016年,主城区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比重普遍上升,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比重必然下降,工厂和人口的骤增必然导致交通压力增大,有效对策只能是完善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7、D对。读图可知,新增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均未向沿河地区集中。A错。工厂增多,就业岗位会增加。B错。本图显示的是主城区,且图中显示的居住区分布相对均衡。C错。答案:8.B9.D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15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完成1011题。102015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A居住用地B工业用地C道路用地D绿地用地11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A改善居住条件B发展高技术工业C加强交通建设D美化城市环境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人均绿地面积介于国家标准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符合国家标准。人均道路用地小于国家标准最小值,说明交通用地少,交通建设滞

8、后。要想打造物流基地,必须加强道路建设。答案:10.D11.C读下图,回答1213题。12图示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反映的是()不同区域人口增长类型的差异人口迁移的方向再城市化现象郊区城市化现象ABCD13近郊区常住人口增长率达26%左右,主要是由于近郊区()环境质量好交通通达度高土地价格高人文环境好ABCD解析:第12题,近郊区人口增加,核心区人口减少,说明人口由核心区迁往近郊区,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D项正确。第13题,结合所学知识,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而近郊区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变好,交通通达度高,环境质量优,吸引了核心

9、区人口的外迁,故A项正确。答案:12.D13.A最近几年,“城市看海”“逢雨必涝”给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下图为城市径流量、降水量过程曲线图。据此完成1415题。14关于图中A、B、C三曲线的含义,正确的是()AA城市化前的水位过程曲线BB城市化后的水位过程曲线CB降水过程曲线DC城市化后的水位过程曲线15导致B曲线比C曲线峰值提前的原因有()水泥路面多排水不畅绿地多人口多ABCD解析:第14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硬化地面增多、湿地遭破坏,当城市遭遇强降雨时,排水不畅,径流量峰值提前。根据三条曲线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A表示降水量过程曲线,B表示城市化后的水位过程曲线,C表示

10、城市化前的水位过程曲线。第15题,径流量峰值提前,是因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降水难以下渗、排水不畅。答案:14.B15.A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图,完成1617题。162007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此两者之间的差额可代表()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C旧城区的改造D逆城市化的进行17据图可知()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19502050年期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

11、农村人口D未来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解析:第16题,20072050年城市人口增加比世界人口增加多6亿,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导致的。第17题,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缓慢上升;2020年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将超过其农村人口。答案:16.B17.D陕北靠山(崖)式窑洞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外加砌砖墙(如图所示)。近年来,随着陕北经济的发展,先富起来的中青年人开始急切地“弃窑购房”或“弃窑建房”,窑洞作为陕北传统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居住功能日渐衰弱。据此完成1820题。18图示窑洞建筑方式反映当地

12、的环境特点是()A冬暖夏凉B森林茂密C土厚坡陡D降水稀少19在窑洞外加砌砖墙的主要作用是()A阻挡风沙进入窑洞B减少侵蚀保护崖面C抗震防塌确保安全D加厚墙体减小温差20为保护和传承窑洞文化,当地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扩建更多窑洞技术改良窑洞居民搬出窑洞发展特色旅游ABCD解析:第18题,该地窑洞建筑方式为靠山(崖)式,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主要是因为当地的黄土土层深厚且该地为陡坡,C项正确。第19题,由于该地的窑洞是靠山(崖)式窑洞,所处的地区坡度较陡,在窑洞外加砌砖墙应该是为了防止坡面受到侵蚀而损坏窑洞。第20题,材料中提及先富起来的中青年开始急切地“弃窑购房”或“弃窑建房”,如果再扩建更多

13、窑洞将导致废弃窑洞继续增多,错误;居民搬出窑洞,窑洞文化无法得到传承,错误;通过技术改良窑洞,使其成为能够吸引当地年轻人重新入住的新式窑洞;或者借助窑洞来发展特色旅游业和农家乐,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使得窑洞能够长久不衰。答案:18.C19.B20.D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外观圆润且呈螺旋状,外墙设计成双层且存在一定空间间隔的玻璃幕墙。顶层安装有72台10千瓦的风力发电设备及270台雨水收集器,是一座具有节能环保特色的高层建筑。据此完成2123题。21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特色主要得益于()A充足的资金B先进的设计理念C国家政策支持D高昂的地租22该建筑外观圆润且呈螺旋状,其主要目的是()A体现

14、创意设计,美化建筑B风力发电设备启动的需要C降低风力对建筑的影响D使结构合理,方便游览体验23双层玻璃外墙的设计是为了()A降低能耗B美化外观C扩大空间D收集雨水解析:第21题,根据材料,上海中心大厦外观圆润且呈螺旋状,外墙设计成双层且存在一定空间间隔的玻璃幕墙,是一座具有节能环保特色的高层建筑,其设计的建筑特色主要得益于先进的设计理念,故B项正确。第22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建筑高632米,外观圆润且呈螺旋状,其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体现创意设计,更重要的是保障建筑安全;该设计并非是为了启动风力发电设备,圆润且呈螺旋状可以降低风力对建筑的影响,故C项正确。第23题,根据材料分析,双层玻璃外墙的设计

15、且存在一定空间间隔,具有隔热的功效,降低了建筑能耗,并不是为了美观或增大空间,也不是为了收集雨水,故A项正确。答案:21.B22.C23.A读北京市住宅开发适宜性评价图,完成2425题。24编制评价图时考虑的因素有()地形科技水平矿产地交通条件人口密度公共服务设施ABCD25北京市住宅开发适宜性分析主要应用()A计算机网络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解析:第24题,住宅区的开发与科技、矿产地关系不大。第25题,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分析处理的功能。答案:24.C25.B二、综合题(4道大题,共50分)26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区的

16、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区占地面积最大。(2分)(2)现拟在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试简述其理由。(3分)(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3分)(4)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2分)解析:第(1)题,公共事业用地主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如政府、文教、医疗等;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住宅用地。第(2)题,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广,交通要求高,一般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边缘及交通便利的位置。第(3)题,化学工业污染水源和大气,一般布局在河流下游和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上风向或与

17、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第(4)题,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方案都有利有弊。从交通、基础设施、环境、用地等方面对比分析。答案:(1)文教住宅(2)临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3)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方案一: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共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方案二: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我国近几年城市化率变化图。材料二某年份中国

18、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人均GDP及排名(除港澳台外)。城市化率排名12345678910省级行政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苏新疆内蒙古人均GDP(美元/人)7 3306 4105 3403 6302 8302 1002 0203 7101 8902 590人均GDP排名12368111251410(1)材料中城市化率是指_,它是衡量_的标志。(2分)(2)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_。(2分)(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级行政区大都分布在_,分析其原因。(2分)(4)有关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2分)()A城市

19、化基础水平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迁入率高(5)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GDP居第14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2分)解析:第(1)题,读2010年城市化率数值及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可判断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第(2)题,读材料一图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加速增长趋势,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成非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得到高速发展。第(3)题,读材料二表格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大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因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第(4)题,上海市城市化起步早,

20、基础水平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迁入多,但人口的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连续多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故选C。第(5)题,新疆因自然条件恶劣,干旱缺水,导致人口稀少,但是城市多位于水源较多的绿洲地区,人口密度大,所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城市化率高。答案:(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2)加速增长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3)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基础好,商贸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4)C(5)新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以游牧为主,人口稀少,而城市大多集中于自然条件优越的绿洲,人口密集。28“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

21、圈层城市体系。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图材料一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材料二德清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人口492万(2010年),有铁路、高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12年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7.057.235.8。(1)描述“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6分)(2)据图,从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的角度,分析城市等级高低之间的差异。(4分)(3)分析浙江省德清县就地城市化的区位条件。(6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进行城市体系的总结描述。

22、第(2)题,城市级别和城市之间的距离、服务范围呈正相关,和城市数量呈负相关。第(3)题,就地城市化的区位条件既有自然条件,也有人文条件。图示和材料二提示了德清的位置、交通和工业基础等条件。答案:(1)长三角大都市圈按城市规模可分为四级:第一级的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城市;第二级的南京和杭州为省会城市;第三级为省辖市(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如宁波、苏州、无锡等;第四级为县,如德清县。(2)城市等级越高,城市之间的距离越远,城市数量越少,城市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则反之。(3)德清县位于上海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交会处,受两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工业较发达,为德清就

23、地城市化提供了条件。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材料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市化率)为59.58%,比2017年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按照美国学者诺瑟姆提出的“诺瑟姆曲线”,城市化进程分为3个阶段:城市化率在25%以下的为初级阶段,城市化率从25%增长到50%乃至70%的为加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0%的为成熟阶段。材料二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人左右,形成1个世界级城市群,2个国际级城市群,7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材料三北京城市化水平及三类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变化统

24、计图。材料四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表。时间1月4月7月10月全年气温差/5.26.05.46.05.5(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由现在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有何特点?(6分)(2)据材料三说明1990年以来北京市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6分)(3)据材料四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2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二可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由2018年的59.58%上升到2030年的65%,据此判断我国城市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其特点结合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第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化特点是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上升,说明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故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3)题,在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因热力环流受到影响。答案:(1)加速发展阶段。特点: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大,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上升。影响: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3)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