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23分)1.名句填空:(5分)(1) ,英俊沉下僚。(咏史)(2)此中有真意, 。(饮酒)(3) ,不知云与我俱东。(襄邑道中)(4)朱门沉沉按歌舞, 。 (关山月)(5) ,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2选择:(6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1分)A、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B、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乃引客就观之C、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D、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 一人敌,不足学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读无不终篇而后止B
2、、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衡乃穿壁以引其光C、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无憾有相同下列选项中与“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含有相同词类活用的一项是()(1分)A、会稽韩性闻而异之 B、择其可用者手抄之C、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 D、不觉潦水流麦下列选项中与“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含有相同句式的一项是()(1分)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B、主人感叹,资给以书C、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 D、信乎其似巢也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2分)A.病梅馆记的篇末,作者以“呜呼” 二字起笔,直抒胸臆,一吐对清统治者压抑、摧残、扼杀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B.
3、“苏门四学士”是指黄庭坚、米芾、张耒、秦观这四个曾得到苏轼培养、奖掖和荐拔的文人 C.中篇小说边城的作者是沈从文,小说不仅描绘了宁静、祥和的自然环境,更体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淳朴的民情。D.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在关山月中,作者采用的是以青壮年与现在对比的写法,抒发了对现实的失望,倾吐了自己的报国之志和爱国热忱。E.陶渊明,名潜,字兀亮,浔阳人,著名诗人,曾担任彭泽县令,后弃官归隐,世称靖节先生。 F.咏史,选自左太冲集,反映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不平等现象。全诗对仗工整,属于格律诗。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4.请结合
4、课文内容,谈谈对以下划线句的理解(3分)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5.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4分)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泼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必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根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橫牵了一段竹缆,有人过河时,把铁环挂在竹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馒的牵船过对岸去。 船将拢岸时,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馒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
5、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必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但是,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这弄渡渡船的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里去,一面说:“大哥,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看样子不成材,巴掌大叶子,味道蛮好,送人也很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 用开水
6、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 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赴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和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近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伙伴是一只渡船和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 文中说老人“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上文从哪几方面体现了他的“忠实”?请简要分析。(4 分) 。6.火攻计源于孙子兵法中的第十
7、二计,是指以火助攻为目的,获取两军交战中的胜利。兵法云“以火佐攻者明也”,请结合三国演义前五十回的内容谈谈火攻计的妙处。(3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12题(14分) 元代大画家钱选有秋江待波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馆。画面中间部分是如铁的江面口空阔渺远口远处乃是绵延不绝的群山处,红树一簇,树下有几人引颈眺望口而江面上隐隐约约有一叶小舟口那就是待渡者的希望。江面空阔,小舟缓缓,似渺然难见,它和人急迫的等待之间构成强大的情绪张力。正是眼前渺渺秋江阔,隔岸扁舟发棹迟。钱选于图上题诗道:“山色空濛翠欲流,长江浸彻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烟外, 久立行人待波舟。” 钱选少时即有高才,为南宋进士,和赵子昂
8、同列著名的“吴兴八俊”之中。入元后,朝廷征召前朝遗逸,赵子昂被招进京,成赫赫功名,而钱选则龃龉不合,绝然隐居山林。那是一个扭曲的时代,元代统治者将当时的人分为四等: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人是色目人,三等人是北方汉人,钱选就是这样的四等人。对前朝的眷恋眷忍,不正当的文化歧视,肮脏的社会现实,使得有很高修养的钱选痛苦而压抑。但在这时,山林陪伴着他,艺术暗伴着他。他的画中渗透了灵魂拯救的意味。 这幅秋江待渡图,就是他隐逸后的作品。在中国山水画中是常见的题材,凭舟而渡,是古代人主要的交通方式,尤其是在南方的水乡泽国,落花寂寂崎山鸟,杨柳青青泼水人,是画家喜欢画的内容。在钱选之前,就有许多人画过待渡的场景
9、!王雄有雪景待波图,董源有复景山待波图,李成有密書待波图,关仝有山溪待渡图,等等。在钱选的同时代,盏懋也有秋江待渡图,也是山水画、杰作。但钱选画来却有自己的理解,他虽然画的是现实世界的渡,其实昭示的是精神上的渡,与盛懋的秋江待渡图有明显区别。盛懋的那幅名作画的是秋风箫瑟下,陂岸上高树当风而立,树下两人席地而坐,等待波河,笔致老辣,风味清幽,它与传统山水画追求的意境是一致的,在于静谧、空灵、悠远。而钱选的这幅作品除此之外,却寄寓更深的生命体验、画家极力构造一种空灵迥异的世界,表现人们精神的“待渡” 画家以为,在这喧嚣的尘世,有谁不是等待渡河的人呢! 近景处画红树一簇,尤其耀眼,它从整个画面中突出
10、出来,虽不在画面的中心,却是这幅画最重要的“点醒处”。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说,这并非是红树,而是如血的晚霞所映照的。而当我们联系到红树下的人,联系到这人在红树下“久立”,他盼着离开这红树,离开这个狭窄的空间;同时,我们再考虑到一江相隔的此岸和彼岸,我们就知道,画家在这里显然别有寓意,他是以红树来象征莽莽红尘,以等待来象征性灵的腾迁,以待渡的过程来象征人的精神期盼。 渡,就是度。在外者为渡,渡河的渡;在内者为精神的度,度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中。每个人其实都是需要“度”的,人的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人生的争斗,人因生活所带来的烦恼,等等,总是缠绕着人。人需要到彼岸,一个理想的地方,一个能安顿生命的场所,哪
11、怕是短暂的、虚幻的,这样的期望其实是人人皆有的。人是在对彼岸世界的期望中活着。政治家有自己的“理想国”,庄稼人有自己“守望的麦田,作为一个人,原都有理想,有向往,有等待,生命就是一种等待,理想就是一种性灵的约会。生命短暂,希望长久;人生灰暗,希望光明朗照;人生喧嚣,希望那宁静的空 间没有人不是“待渡人”,期望被“渡”,等待机缘来“渡”。 它所传达的精神与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的期待同一机杼。 此画突出了 “客心”,所谓客心茫茫愁欲断。待渡人,是因有欲归处,此处不是栖息地,但有灵囿待此人。寄尘于世,何人不是“寄儿”,都是这浩森宇宙的匆匆 过客,客中思家的浓浓思念
12、。人在路上,独客苍茫螺江上,身做孤云心浩荡,而就渡人者来说,秋风吹白波,江上犹有未归客。则欲波者的希望才不会绝灭,即使是在萧瑟秋风下,即使是苍苍落日时, 即使是水漫漫、路长长,只要有那欲渡者,摆渡的人又怎能停下手中的棹?有道是,浩然赋归去,利济吾当任。“利济”,才是-个真正有品位的人的情怀。7.文章第段中口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2分)A,;, B ,;,C,。,。 D,;。8.第段说“那是一个扭曲的时代”,“扭曲”在文中指的是_ (2分)9.第段中写到王维、董源、李成、关仝等人的画作,更详细描绘了盛懋的同题画,目的是:_ _ (2分)10、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的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
13、是( ) (2分)画家将这样的精神期许放到夕阳下的空阔江面来处理,诗意的气息氤氲其中。那里有无限的可能性,那是一个渺不可及的世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钱选这幅画画的就是这种性灵的约会。而最妙的是那彼岸世界的山林宅宇,那样的飘渺,那样的宁静,那样的神奇而不可蠡测。久立的待渡人,缓缓地来渡舟,无限空阔的江面,将人们的期许放大,拉长。A.B.C.D.11.下列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A第段的描绘体现了钱选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B.待渡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常见题材,而运用色彩象征寓意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的技法。 C.“点醒处”能引发读者联想、想象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寓意。D
14、.彼岸世界也许短暂,也许虚幻而渺不可及,但肯定是美丽而令人向往的。12、本文认为钱选秋江待渡图所传达的精神与诗经蒹葭的期待同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6题(11分)过陈琳墓温庭蕴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帐,欲将书剑学从军。注:怜:爱慕。石麟:石麒麟,墓道前的陈列品。铜雀 :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西。13.这首诗从体裁来看,属于 。从题材来看,属于 诗。(2分)14.陈琳是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在三国演义中也有对他的叙述描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15、A.在汉灵帝时,陈琳为国舅、大将军何进的主簿。曾在何进欲诛杀宦官时献计,却被何进笑为“此懦夫之见”,不予采纳。B.何进接太后之诏欲入宫。陈琳、曹操、袁绍等人都劝阻其勿入,何进笑谓“小儿之见”,最终被斩杀于宫内,是为“十常侍之乱”。C.董卓之乱后,陈琳避难冀州,入袁绍帐下任书记一职。陈琳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的曹操因卧读陈琳之榭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D.袁绍败灭之后,曹操不计前嫌,赦免陈琳,命为从事,陈琳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由,拒不受命。15.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史见遗文”,不仅点出陈琳以文章名世,而且暗含着
16、仰慕。B.“词客”指以文章名世的陈琳,“应识我”中的“应”不仅表达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而且还有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C.颈联由眼前实景联想到曹操修建的铜雀台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曹操这样一位重才的明主的追思。D.尾联“欲将书剑学从军”表达了诗人准备弃文就武、持剑从军的志向,颇有班超投笔从戎的豪迈。16、前人曾评价这首诗说:“此诗吊陈琳,都用自己陈说。盖己之才与遇,全诗确实贯穿着诗人自己与陈琳之间的对比。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对比之处及其作用。(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7-21题。(12分)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清龚自珍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
17、?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 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鱼鳞鳞然,无零甃断甓 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署岗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俱。舟人时时指两岸曰: “某园故址也。”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襄所信宿之西园,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18、。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 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凑馨哀艳之气,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狖悲、鬼神泣”者?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且长寿者 几人欤?此岂关扬州之盛衰,而独
19、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物, 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 月重过杨州记。(文幸有删节)注释:己亥:公元1839年。礼曹:即礼部。零甃(zhou)断甓(pi):残墙碎砖。信宿.连宿两夜。 后文“信信”,:连宿四夜。冶华:美丽繁华。鼯狖:鼯鼠(大飞鼠)、黑色长尾猴。17.写出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客有过者曰() (2)舍舟而馆()(3)审视,玻璃五色俱()(4)有就询京师近事者()18.选出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的项是()(2分)A,遇女墙啮可登者
20、B.客有请吊蜀冈者C.有发史事见问者 D.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19.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奠善于初秋。 。20.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2分)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A. B. C. D.21.下面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闻与所见。今日扬州正如鲍照完城赋所写情景的说法,引起作者极大关注和悲
21、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观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引发。B.文章写作者应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多依然如故,扬州“冶华”独领江淮不减当年。C.文章写士人、歌妓造访,亦引起联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写士风世情,作者虽己发现今昔之 别,只能捕捉到昔时的流风余韵,但并未发现如芜城赋所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现象。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的情景,体验到扬州虽未败残,但己露 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五、写作(40分)22.节日时,也许你会送一束花给老师、亲人以示感谢;有时,你会送一件小礼物 给朋友,以示友好或道歉;但
22、其实,有时,不需要任何礼物,只需要一句话,你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考请以送你一句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 论等表达方式。参考答案:1.略2. DDDB CE3.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天下的梅4.在母亲去世后,孤独和对母亲的深沉思念使作者极度悲伤,但在悲伤中回忆母亲对自己的爱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说悲伤也成享受。5.作者从老人“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和“忠实”于自己的本性这两个方面具体描述了他“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文中写到老人“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 岸”及“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
23、,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这些是老人对待自己的职业尽心尽职和默默坚守的精神的具体体现。文中又写到老人不要他人的钱、泡茶给路人解渴等,都是老人“忠实”于自己本性的具体表现。6.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善于水战,用火攻大败曹操。此后曹操退守中原。孙权巩固江东,刘备趁机占领荆州和益州。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7. A8.文化歧视,(1分)社会黑暗(1分9. 10.C11. B12.参考:同意。因为秋江待渡图所表现的是人生对无限的可能性、渺不可及的世界的理想世界的的向往和等待;而诗经蒹葭中人物所追寻的“在水一方”或者“伊人”,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境界。13.不同意
24、。因为秋江待渡图所表现的是人生对无限的可能性、渺不可及的世界的理想世界的的向往和等待;而诗经蒹葭纯粹是一首思念情人的恋歌,诗中“在水一方” 的“伊人”,就是指意中人。而诗经蒹葭是一首招贤诗,诗中“伊人”,指隐居的贤人。评价标准:能比较画作的寓意与蒹葭诗篇的主旨(2分),能就“精神的期许”、 “理想的向往”、“生命的等待”等内涵予以揭示评价(2分),语言表达(1分)。13.近体诗咏史诗14. D15. D16.“飘蓬”、“霸才无主始羡君”、“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二人皆有盖世才华, 陈琳曾不被重用,而作者一直怀才不遇。17. (1)访 (2)用为动词,住旅馆。(3)仔细的 (4)靠近18. D19.天地间的四季,最伤人的是酷夏,最好的是初秋。20. B2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