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考点考试内容及要求命题规律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b);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c)(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高考考查重点内容,考查形式多为对具体思想观点的理解(2)本部分现实意义突出,要注意当前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太学的创建(b);科举制的文化影响(c)宋明理学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b);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b);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c)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c);顾炎武的主要思
2、想主张及其代表作(b);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b);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c)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b);火药的发明和使用(b);印刷术的发明、进步及其影响(b)(1)重视对古代中国科技特点、成因及影响的考查;重视考查不同时期文学艺术的特色、发展趋势及反映的时代背景(2)重视对古代文字演变及书法艺术的考查;考查对京剧艺术地位和特色的认识等中国的古代艺术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b);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b);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b);京剧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诗经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
3、响(b);“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b);著名词人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b);元杂剧著名作家关汉卿(b);明清四大长篇小说(b)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一、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儒家孔子春秋政治方面: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推行“德治”,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教育方面: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局面;讲授课程以六艺为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方面:编纂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是其弟子所编)孟子战国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提出“君轻民贵”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
4、思想的基础儒家荀子战国天人关系:强调 “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道家老子春秋哲学上:主张“道”是世界的根本;事物具有相反的两面,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社会庄子战国把“道”作为最高原则;强调“齐物”“逍遥”墨家墨子战国主旨:“兼相爱、交相利”(与儒家思想爱人之心的不同:儒家是有等级区别的爱人,墨家主张的“兼相爱”没有等级区别)“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等法家韩非战国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结合,又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
5、可”“事异则备变”的变革观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1)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2)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了“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还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3)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特别是发挥了孔子的“礼”的思想,强调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1)“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
6、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汉代儒学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社会原因:汉武帝时代,“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个人原因:董仲舒改造的儒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2)新儒学体系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主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
7、五常”特点及实质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之长,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新儒学的生命力。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影响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皇权,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太学的出现(1)创建与发展:汉武帝创建,此后规模不断扩大。(2)意义:太学的兴立,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东汉时期的太学清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较早的史例,迫使黑暗
8、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3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概况: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时期,直至清代,延续1 300多年。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全面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2)积极作用: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将考试本身作为选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出追求公平公正的出发点。(3)消极作用: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文人学士醉心于功名利禄,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对董仲舒新儒学主张的评价及启示1“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符合时代潮流,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
9、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封建王朝重视儒家思想,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但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利于学术发展和思想解放。3“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思想,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
10、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特别是“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1. (201811月浙江选考,T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解析:选C。从题干中获取关键信息“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据此即可判断“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为法家思想,故选C。2. (201711月浙江选考,T2)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
11、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解析:选C。引文出自荀子解蔽,意在表达不应根据个人的好恶而偏爱某一家思想,而应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吸收各家的精华,故选C。3. (201711月浙江选考,T5)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解析:选A。官学的建立进一步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
12、、宋明理学1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人物时代思想主张地位程朱理学程颐程颢北宋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认为天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理学的开创者朱熹南宋在理气关系上认为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在理学修养上认为要学习、实践,“慎思明辨,格物致知”;认为“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在社会政治理论上以道统论为依据,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将大学论语中庸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陆王心学陆九渊南宋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主张“发明本心
13、”心学的开创者王守仁明朝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修养的关键是“致良知”;强调要“知行合一” 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心学的集大成者2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以来,国家分裂,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2)唐代中后期,韩愈和李翱分别从“道统”思想和“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孟之道,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3)北宋士大夫们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下,以唐为鉴,复兴儒学,使得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孕育而生。3
14、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1)理学的概念: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2)成熟:南宋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3)发展: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明代的王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1)代表作:明夷待访录。(2)主张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最精彩处);提出君臣平等思想;主张限制君权,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15、3)影响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1)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2)主张政治上: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认为保护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梁启超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1)代表作:船山遗书。(2)主张政治上: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批判秦朝以来的暴政。哲学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他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4明
16、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提倡“经世致用”。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2)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价值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弱的历史趋势,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重视工商业,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发展的要求。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形成了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
17、假说教。2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1. (201811月浙江选考,T6)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A知行合一B本心即天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解析:选D。题干中“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为朱熹理论,故D项符合题意。2. (20184月浙江选考,T7)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8、,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重建儒学信仰 人人都有良知无私则无心 道德自我完善ABCD解析:选D。由材料“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可知王守仁主张人人都有良知,故正确;由材料“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可知王守仁主张道德的自我完善,故正确;材料未提及重建儒家信仰,且这一任务心学出现时已经完成,故有误;“无私则无心”是李贽的观点,故有误。故D项符合题意。3. (20194月浙江选考,T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
19、怀是()A“经世致用”B“人心一点灵明”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根据材料“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中体现的是“经世致用”的情怀,A项符合题意。“人心一点灵明”体现的是心为天地万物之主,B项排除。“循天下之公”体现的是反对君主专制,C项排除。“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体现的是对君权的限制,D项排除。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1)发明:考古表明,西汉早期可能已经发明纸。(2)改进: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3)影响纸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
20、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纸的发明影响最为深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传入欧洲后,促进欧洲文化发展。2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1)发明:战国时期出现“司南”; 北宋技术成熟(指南鱼、指南针)。(2)应用指南针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北宋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的记载。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然后传入欧洲,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为明代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提到“火药”。(2)使用唐末宋初用于军事,出现了火药
21、箭、火炮等;北宋时还发明了火箭、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的三种火药配方;明代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12、13世纪,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准备了条件。4印刷术的发明、进步及其影响(1)出现: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代表作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2)进步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泥)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旌德县志是他用这种方法印制的代表作品。明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较多使用。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是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3)影响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2、德国受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而制成金属活字)。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地位与影响1特点(1)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2)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3)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4)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遏制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以及促进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2地位与影响(1)地位:13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世界,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2)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
23、社会转型。1. (201811月浙江选考,T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象郡、“直道”、灵渠、小篆ABCD解析:选B。根据表格信息可以判断出现于战国,出现于宋朝,出现于元朝,出现于秦朝,故选B。2. (20174月浙江选考,T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A抱朴子B武经总要C萍洲可谈D梦溪笔谈解析:选B。指南鱼在北宋时开始出现,其前身被称为
24、司南,能同时介绍这两项成就的是武经总要,故B项符合题意;抱朴子是晋代葛洪所著,当时指南鱼和火药都还没有出现,排除A项;萍洲可谈是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的著作,故它不会同时记载指南鱼和火药配方,排除C项;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学科门类,然而并没有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故D项错误。3. “生得轻巧白净,中国创造发明。传播文化知识,深受人类欢迎。”对于这一谜语谜底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始于战国行于后世而精于宋 B能代表汉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C由阿拉伯人向世界各地传播 D传入欧洲后消除了对宗教的迷信解析:选B。根据材料“生得轻巧白净”“传播文化知识”可
25、知,这一谜语的谜底是汉朝发明的“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纸能代表汉代科学技术水平,故B项正确;A项是指指南针;C项是火药;D项说法错误。中国的古代艺术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中国古代的汉字与书画艺术1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汉字的起源中国最早的文字为甲骨文和金文字体的演变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人物及作品(1)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2)东晋: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代表作品为兰亭集序等(3)唐代:楷书家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怀素和张旭的狂草别具魅力(4)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以行书名世(5)元代:赵孟兆页创赵体(6)明代:文征明和董其昌等书法家声誉最高2.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1)成熟
26、: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2)分类以题材不同,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表现技法上,又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主要特点是“画中有诗”。二、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诗经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多首诗歌。内容上分为风(精粹)雅颂三部分;句式以四言为主,语言丰富,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2)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27、也是楚辞体的杰出代表作,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与“风”(指诗经)并称“风”“骚”。其句式灵活,易表达情感,开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为赋的诞生奠定基础。2“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人物生活时代作品特点代表作品地位李白盛唐时期狂放炽烈,想象丰富,雄奇豪放,瑰玮绚灿(浪漫主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蜀道难“诗仙”杜甫唐由盛转衰时期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现实主义)春望北征三吏三别“诗圣”(作品被称为“诗史”)3.著名词人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时期派别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特点北宋婉约派柳永雨霖铃以市井风光入词、语言清浅婉约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打破诗
28、与词的界限;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南宋婉约派李清照声声慢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豪放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强烈的爱国情怀;鲜明的个性风格4元杂剧著名作家关汉卿:关汉卿创作出多部揭露黑暗现实、讴歌反抗精神的剧目,代表作是具有强烈现实批判性的作品感天动地窦娥冤。5明清四大长篇小说(1)时代背景: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2)明清四大长篇小说小说作者时代主题或者影响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为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西游记吴承恩明代通过传统取经故事,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
29、的精神红楼梦曹雪芹清代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通过贵族家庭由盛转衰的变故,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三、京剧的产生和发展1徽班进京:乾隆年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三庆班”,随后来京的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2正式形成:大约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杂剧中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3京剧的特征: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角色划分严格,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4地位:京剧的艺术成就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
30、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春秋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内容丰富,或间以杂言,现实感强。2战国楚辞的句式非常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4唐诗流派、诗人众多,既有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又有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5宋词节奏优美,符合各阶层的需要,更加接近平民,休闲娱乐功能强。6元曲的语言通俗、幽默,句式灵活,是综合性舞台艺术。7明清小说反映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侧重于对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的描绘。1. (20194月浙江选考,T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言辞隽永的诗句流
31、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选B。根据材料“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诗句出自离骚,属于战国时期屈原的作品,B项符合题意。“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宋朝苏轼的诗句,A项排除。“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是唐朝杜甫的诗句,C项排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朝李白的诗句,D项排除。2. (20194月浙江选考,T5)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字体是()甲骨文行书小篆金
32、文隶书草书楷书ABCD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书、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皆属于主要字体,正确,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排除。3. (20174月浙江选考,T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绘画强调写意传神,材料中描述了绘画中四季与人的感受之间的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逼真摹写之意,排
33、除A项;材料中也没有花鸟的相关信息,所以不能得出山水画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排除B项;绘画中四季与人的关系不能说明就是以人为核心,排除D项。课后作业(三)(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宣扬“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这些主张的着眼点都在于()A宇宙时空B君主权力C社会秩序D个人价值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治国主张,出发点是针对当时诸侯纷争的局面,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故选C项;道家涉及宇宙时空的探求,而其他派别并未涉及,排除A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和墨子的思想都未体现加强“君主权力”,排除B
34、项;材料体现的是稳定社会秩序,不是体现个人价值,排除D项。2(2019浙江高考模拟卷)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解析:选D。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自由,从材料中看不出思想界的统一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中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为乱贼形象,不能说明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普遍认可,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与墨家思想没有交叉,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35、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人们的思想顾忌较少,为孔子形象变异提供了文化背景和必要的社会条件,故选D项。3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而著称的帝王。下列有关汉武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继承秦制,并有所发展B打击富商大贾,强化经济控制C独尊儒术,扼制学术自由D设立太学,培养通识人才解析:选D。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由此可知设立太学不是为了培养通识人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4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
36、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由此可见()A董仲舒的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B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其“天人感应”说奠基C西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道德信仰的危机D这种人性论的新思想违背了正统儒家思想解析:选A。董仲舒的人性论非圣人之性,也非斗筲之性,而是中民之性,这实质上是“中民之性”论,其人性的主体是“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董仲舒认为“中民之性”包含情,甚或性即是情,具有贪、仁两面,与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皆不同,董仲舒提出民性有“善质”而“未善”,民之向善需要王者的教化,从而从人性之论为天子的“出场”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其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故选A项。B、C两项在
37、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董仲舒的新思想不是违背了而是发展了正统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5唐宪宗曾将法门寺佛骨迎入宫中供养,韩愈认为“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义”,要求皇帝“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同时他认为道教“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材料反映了韩愈()A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B迎合君主专制集权需求C主张重振儒学正统地位D论证伦理秩序的合法性解析:选C。材料中韩愈主张“抑佛抑道”,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这引起很多儒士的不满,主张重振儒家正统地位,故选C项;根据材料“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义”“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
38、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可知,韩愈主张灭佛抑道而不是吸收融合佛道思想,排除A项;韩愈批评皇帝崇佛,“迎合”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伦理秩序的合法性问题,排除D项。6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解析:选C。依据材料“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
39、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信息可知,作者强调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故C项正确;“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无法全面体现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就已受到极大破坏,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故D项错误。7黄斡(11521221年)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先生”的著作是()A四书章句集注B阳明先生文录C天下郡国利病书D船山遗书解析:选A。本题
40、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信息“黄斡(11521221年)”,此时中国应处于南宋时期,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是南宋的儒学大师朱熹,A项正确。B项阳明先生文录是明朝王阳明的著作,C项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著作,D项船山遗书是明末清初王夫之的著作,均不符合题意。8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道:“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思想意在()A宣扬“知行合一”B否定孔子思想C反对“格物致知”D强调主体意识解析:选D。“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但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可
41、知,王阳明不是要否定孔子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朱熹的“格物致知”,故 C项错误;据材料“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可知,该思想意在强调主体意识,故D项正确。9“其(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他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有对专制君主的批判有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ABCD解析:选A。本题采用排除法即可作答。黄宗羲的观点并不代表资产阶级的愿望,中国的资产阶级直到19世纪六七十
42、年代才产生,甲午战争后才登上政治舞台,故有误,A项正确。10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达到顶峰。下图为中国四大发明传播示意图,其中在宋代已广泛运用于航海,并为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重要条件是()ABCD解析:选C。宋代已广泛运用于航海,并为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重要条件的是指南针,结合图片可知与航海有关,故符合题意,故选C项;、都是在陆路传播的,排除A、B、D三项。11(2019杭州高三月考)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多元兼容、雅俗共赏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逐
43、渐平民化、世俗化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ABCD解析:选A。“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对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且吸收了不同的文学形式,诗词小说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正确;从诗歌到明清时期的小说,文学形式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为大众所接受与熟悉,正确;从诗歌到小说,不能说诗歌等前代的落后,后代的先进,排除。故A项正确。 12下图是元代吴镇的芦滩钓艇图。下列选项对该画的描述正确的是()A注重客观景物的写实描摹B强调个性, 追求抒情写意C技法上属于工笔画的范畴D苏轼开创了这种独特画风解析:选B。该画为文人画,注重意境,而非写实和工笔,其鼻祖为王维,而不是苏轼。二、非选择题13社会转型
44、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分别服务于“
45、专制主义”和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具体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具体表现。解析 (1)结合百家争鸣的史实,可知服务于专制主义的是法家,体现民本思想的是儒家,列举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和儒家代表,并说明其具体主张即可。 (2)结合现代中国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建立过程,说明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具体转变。答案 (1)专制主义: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君主要以法治国,厉行赏罚。以民为本:孔子、孟子。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2
46、)表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14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美)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面向21世纪的科技(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
47、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2)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解析 (1)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分析出来,其特点与中国经济结构特点和经济政策有关。(2)从推动西方国家社会转型或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回答中国三大发明的影响。答案 (1)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2)火药武装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使他们战胜了封建势力,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