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论如析薪第11课劝学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基础处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跂而望矣() 假舆马者()舟楫() 君子生非异也()跬步() 驽马()金石可镂() 蟹六跪而二螯()(2)多音字省 假2辨形组词(1)(2)(3)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学不可以已:_(2)虽有槁暴:_(3)金就砺则利:_(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5)吾尝终日而思矣:_(6)而神明自得:_(7)圣心备焉:_(8)无以至千里:_(9)功在不舍:_文本互动一、整体感知1梳理文言知识(1)通假字以为轮,其曲中规:_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君子生非异也:_(2
2、)古今异义以为轮古义:_今义:_善假于物也古义:_今义:_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今义:_用心一也古义:_今义:_(3)一词多义于而之以绝(4)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不能十步: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5)文言句式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_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_无以至千里:_2梳理文本结构二、深层探究3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4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论证了什么问题
3、?5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6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三、技法迁移多层设喻形象说理文本回顾本文第一、二两段论述学习的意义是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第一段:“学不可以已”,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作者连用了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所用喻体常见易懂,通过连类比物,自然使读者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 “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木为轮,绳木而直,砺金则利,说明经过人工改造,客观事
4、物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同理,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技法点拨喻证法是为了展开一番议论或阐明一个道理而设喻,使道理简洁明了。如弗兰西斯培根的论求知中有这样一段话:“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习尝试则可检验知识本身的真伪而修正。”这里的比喻就很好地说明了人的天性与求知学习之间的关系。运用喻证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用来比喻的事物应该是常见的,易于被读者接受和理解。比喻的事物必须与观点所包容的本质问题有类似的特点。例如:“如果说虚伪是一朵美艳无比的塑料花,永远不会结果的话,那么,诚信就是埋在地下多年
5、的酒,一旦开启,就会散发出悠长而醇厚的味道,因此,我们必须远离虚伪,坚守诚信。”塑料花与虚伪,它们类似的特点是空有其表,窖藏的酒与诚信的共同点是货真价实、注重内质。技法运用以“生命”为主题,写一段话,注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50字左右)练以致用【答案解析】基础梳理1(1)zhnruqpcn xnzhqyjxnkunluo (2)shnxnjiji2(1)蓝天篮球(2)槁木稿纸(3)挺立铤而走险3(1)停止。(2)即使。(3)接近,靠近。(4)行,名词,行为;过,名词,过错。(5)整,全。(6)神明,本文指高尚的精神,而今天可指神的总称或指精神状态;自,自然;得,获得。(7)圣心,圣人的思想
6、;备,具备。(8)没有用来的办法。(9)功,成功;舍,停止。文本互动1(1)“”通“煣”,用火煨烤木料,加工使之弯曲“有”通“又”,再一次“知”通“智”,智慧“生”通“性”,资质,禀赋(2)“以(之)为”的省略,把(它)做成。/动词,认为。凭借,借助。/与“真”相对。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帮凶、走狗。两个词,因为用心;用,连词,因为。/集中心思。(3)介词,“从”介词,“比”连词,表转折,“却、可是”连词,表递进,“并且”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连词,表承接,“就”代词,“它”,代“轮”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它”,代
7、所刻的东西与“可”合用,表示“可以,能够”介词,“把”介词,“用来”横渡终止隔断到了极点非常(4)名词作状语,“每天”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泳”数量词用作动词,“走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5)判断句,格式为“者,也”判断句,用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状语后置,第一个“于蓝”,表示动作“取”的处所;第二个“于蓝”表示比较,“于”相当于“比”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于水”,表示比较,“于”相当于“比”定语后置句固定格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2第1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比喻学习论证3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
8、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4“青”“冰”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5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论述的。6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
9、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2)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反复设喻,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三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四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技法运用(示例)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吟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