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05423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福建省莆田市七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8小题,15分)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句子是“_,_”。(2)秋兴中运用情景交融手法,营造了孤寂萧瑟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的两句“_,_”。(3)杜甫在登高中的“_ ,_”,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4)咏怀古迹抒写昭君身世家国之情的两句是“_,_”。(5)马嵬运用反衬手法,将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跃然纸上的诗句是“_,_”。(6)荀子劝学中表明学习要持之

2、以恒的两句是“_,_”。(7)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_,_”。(8)过秦论中秦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_。【答案】 (1). 地崩山摧壮士死 (2).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 丛菊两开他日泪 (4). 孤舟一系故园心 (5). 无边落木萧萧下 (6). 不尽长江滚滚来 (7). 画图省识春风面 (8). 环佩空归夜月魂 (9). 空闻虎旅传宵柝 (10). 无复鸡人报晓筹 (11). 锲而不舍 (12). 金石可镂 (13). 师者 (14).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5).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型默写和

3、理解型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型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摧、钩连、丛、园、萧、尽、省、佩、宵、柝、晓、筹、锲、镂、受、施。【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

4、”,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蜜汁羊肉

5、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

6、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

7、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

8、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番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2. 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对

9、烤肉刘的饭馆及顾客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充溢着浓郁地域风情色彩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的抒情韵味。B. 店里的流动客人来自四面八方,通过对男人和女人动作的细节描写,体现他们不拘小节,不讲文明的恶习。C. 第4、5段中通过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愤怒的情感态度,也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D. “捡烂纸的老头”平日“穿得很破烂”,省吃俭用,“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捆得很整齐”,这说明他是嗜钱如命、性格矛盾的人。3. 本文题为“捡烂纸的老头”,但开篇两段对烤肉刘的饭食和顾客的描写不厌其烦,而结尾两段写老头的死及留下钱财等内容极为简略,作者

10、为什么这样安排?4. 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答案】2. A 3. 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4. 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解析】【2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

11、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体现他们不拘小节,不讲文明的恶习”错误,从文中来看,小说介绍店里的流动客人来自四面八方以及对男人和女人动作的细节描写主要是为了说明老头出现的场合是一个下层人吃饭的小馆子。C项,“第4、5段中通过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愤怒的情感态度”错误,从文中来看,应该是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并非“愤怒”。D项,

12、“这说明他是嗜钱如命、性格矛盾的人”错误,从文中来看,老头穿得破烂、省吃俭用,有点钱就留着,其实这是生活于社会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的普遍的生活方式,怕露富招来偷窃,招来借钱的人,也怕银行不可靠,抱着现金(而不是存折)睡觉最有安全感,这也是底层人物普遍的心理。并非“嗜钱如命”,性格也并不矛盾。故选A项。【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文题为捡烂纸的老头,但开篇两段对烤肉刘的饭食和顾客的描写不厌其烦,而结尾两段写老头的死及留下钱财等内容极为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然后找到开头两段写烤肉刘的饭食和描写顾客的

13、内容以及结尾写老头的死和留下钱财的内容,再结合这些段落所在的位置来分析这些内容的作用。从文中来看,开头两段用很多的笔墨来写烤肉刘的饭食和店里的顾客,如“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女工们手指甲缝都是黑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饭菜既美味而又实惠,这里的顾客来自四面八方,基本上都是市井之人,且举止随意,这两段的内容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14、,营造出市井的氛围,为捡破烂老头的出场做了铺垫;再看小说的结尾,“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番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小说的结尾交代了老人死后留下巨款,而至于这些巨款作何用途,小说没有介绍,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的空间。开头繁笔,结尾简笔,二者形成反差,这就让文章舒缓有致。考生要积累如下术语,如“营造氛围”“为铺垫”“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等。【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你认为作者刻画捡

15、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然后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捡烂纸的老头”的人物形象特点及性格特征是什么,作者对这个“捡烂纸的老头”的情感倾向是什么,“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社会现实意义。回答好这几个问题,答案也就有了。从文中来看,捡破纸的老头性格怪异,老丑邋遢,内心自尊,他代表的是生活中那些卑微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但这些小人物也有丰富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作者刻画这一形象希望人们能够关注这些人物,给以理解和尊重。【点睛】解答句段作用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

16、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比如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一是看与标题的关系,即点题,照应标题,二是看与下文的关系,引起下文,如为下文写做铺垫(张本,埋下伏笔),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中间段一般是承上启下,结尾段是呼应开头和标题,卒章显志。(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

17、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_5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6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斧斤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斯天下之民至焉A. 与相同,与相同B. 与不同,与不同C. 与相同,与不同D 与不同,与相同6.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五

18、十者可以衣帛矣。B.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C. 黎民不饥不寒。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填然鼓之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 弃甲曳兵而走8. 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生产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B. 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C. 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D. 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

19、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9. 翻译: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5. B 6. C 7. D 8. C 9. (1)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2)老百姓不挨冻受饿,能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人啊。【解析】【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言虚词的把握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 题中种“以”是“按照”; “以”解释为“用”; “之”代词; “之”结构助词“的”,与不同,与不同,B项判断正确。【6题详解】试

20、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把握能力。选项中A. “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B项中 “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C“黎民”与现代汉语相同;D“然而”古义为“这样却”。答案为C项。【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题干中所给例句中的“鼓”是名词作动词,解释为“敲鼓”,选项ABC中,都是名词作动词,D项中没有活用,“走“是古今异义词,解释为“跑”。8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C项, “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21、”表述错误,应该是要批评,梁惠王推脱责任的错误认识。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9题详解】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语句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析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句式,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题中(1)翻译

22、关键词“胜”“是” “养生丧死”;(2)翻译关键词”王” “未之有”。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

23、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参考译文: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

24、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

25、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雨陈与义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栏。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惜无陶谢手,尽力破忧端。【注】此诗作于宣和七年(1125),当时诗人因奸相王黼被罢官而受到牵连,被贬为陈留(今河南杞县)酒税。陶谢,即陶渊明和谢灵运。10. 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的首联对仗工整,上半句停顿应为“沙岸/残春/雨”,“残春”在这里意为晚春。B. “花带泪”用拟人手法写经雨之后花瓣上残留着雨滴的景象,蕴含

26、着诗人的感伤之情。C. “日晚蔷薇重”一句是说天色已晚,原本明艳的蔷薇花因光线昏暗而变得色彩黯淡了。D. 颈联中的“寒”字是作者的身心感受,表现了雨后天气的寒凉和诗人心中的悲凉。11. 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遭遇来看,其中“忧”的具体内涵有哪些?【答案】10. C 11. “忧”具体包括:被贬偏远之地的感伤。客居万里之外的忧愁。残春寒雨中的落寞、悲凉(伤春之感)。【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

27、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项,“原本明艳的蔷薇花因光线昏暗而变得色彩黯淡了”理解错误,“蔷薇重”应理解为经雨之后,蔷薇花因被雨水沾湿浸润而显得沉重。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赏析诗歌情感,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本题要求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遭遇来看,其中“忧”的具体内涵有哪些。“忧”字在诗歌

28、的尾联惜无陶谢手,尽力破忧端,诗人说可惜自己没有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诗才,不能借吟咏来消除忧愁烦闷。诗人要借助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诗才吟咏什么样的“忧”,抓住诗句中“万里”“惜”“残春”和注释中“被贬”即可分析出诗人“忧”的具体内涵。【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

29、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愁”等词语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五)语言文字运用3分12.仿照画线句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下面文段所表达的意思完整。思念是一种享受。比如,在万木凋零的秋天思念起小草萌芽的早春,在繁花似锦的春日思念起十月的枫红,_,_ ,都会给人的精神带来一丝慰藉。如果把春夏秋冬比作人生四季,那么思念就是四季的彩虹。【答案】 (1). 在闷热如煮的夏日思念起冬

30、日飞舞的雪片 (2). 在冰河封冻的严冬思念盛夏亮晃晃的日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根据前语境“在万木凋零的秋天思念起小草萌芽的早春,在繁花似锦的春日思念起十月的枫红”,并举出“秋”和“春”的特色,确定所填两处应该一一对应,并举出“夏”和“冬”,再根据每一句的造句特点确定所填两句的表达模式为“在的(季节)思念或(思念起)的(具有季节特点的意象)”,第一处省略号选择表现季节特点的四字短语,第二处也是需要富有季节特色的能够表现意象特征的形容词。(六)

31、作文(40分)13.以“残缺也是一种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答案】残缺也是一种美我们追求美,我们追求完美。然而,那断臂的维纳斯令我们心醉,那种因残缺而更显美丽的魅力震撼人心。残奥会,一个残疾人竞技的舞台,一个残疾人展示顽强精神的舞台,一个残疾人对抗命运的舞台,它,使人落泪;它,使人心醉。奥运会的闪亮之处是力量,是智慧,是技术;残奥会的动人之处是克服困难的勇气,是挑战生命的决心,是直面人生的坚强。奥运会,一个使全球人民疯狂的体育盛会,然而,残奥会,注视你的眼睛有几双?也许,我们习惯了,我们习惯了我们的健康,我们习惯了他们的存在,我们习惯了对他们的漠视。残奥会,是你,让我

32、们关注他们,让我们脱去冷漠的外衣,让我们领略来自残缺的力量和它震撼人心的美我们或许没有思考到残缺意味着什么,因为我们从不曾体味过拥有残缺的苦楚;我们或许没认识到残缺的不便,因为我们从不曾经历过这种不便;我们或许不知道接受残缺的过程多么困难,因为我们从未接受过这种残忍的酷刑。或许我们对他们的漠视来自于不了解甚至不理解,而通过那些生活小细节才可知、可感的关于残疾的意义,健康人很难明白。残奥会,为残疾人提供舞台,展示自己,告诉他人我能行!它让残疾人收获自信,收获荣誉,收获成就;它让他们卸去平常生活的不如意,通过体育收获快乐,收获成功!残奥会告诉我们残缺不是耻辱,它让残疾朋友们获得了同健康人一样的权利

33、,举办运动会的权利,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获得尊重与荣誉的权利,获得掌声的权利,坦然享受阳光的权利残奥会让我们看到了人的潜能无限,人可以多么坚强;残奥会将那些平常隐藏着的美德发掘,告诉我们残疾人朋友多么可爱,多么优秀,多么完美!关注残奥,关注生命,关注完美,而残缺也是一种美。美在坦然面对残疾的噩梦上,美在执著追求生活的意义上,美在坚强对抗巨大的困难上那一张张写满刚毅的脸,那一个个尽力拼搏的身影,他们,让我佩服,让我心疼,让我流泪。关注残奥,铭记英雄生活中平凡又不平凡的残疾人朋友。关注残奥,献出爱心告诉孤单的心灵,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漠视他们。关注残奥,残缺也是一种美。【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通过直接

34、命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表达能力这是一道富有思辩色彩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蕴含其中的哲理,进而确立最佳立意角度本题题目“残缺也是一种美”是一个比较富有象征意义的生命词汇,“残缺”是一种不公正的待遇,但是我们如何去看待“残缺”,对于不幸中的人们,我们应该如何去尊重、敬畏,同时在把握时还需要仔细品味相关词汇的内涵色彩注意语言表达要具体、通顺。点睛:相关素材积累:残缺的美是一种艺术。优雅而高贵的爱之女神维纳斯,只有在其断臂时。那种来自灵魂的美之震撼才会完全释放出来,让人惊叹。不论是风平淡无惊的眼眸,还是微微上翘、勾勒出一抹若有若现笑容

35、的嘴唇,亦或是站出完美弧线的腿,似乎都不如那断臂的身躯来的自然,来的绝美。只有残缺,才能演绎这人类艺术中巅峰之作。残缺的也是一种美。 残缺的美是一种幸运。贝多芬双耳失聪,使他能从尘世脱身,远离无端的喧嚣,让他得以沉侵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得以触碰到人类灵魂深处做柔软的东西,得以谱出像命运那样震撼人心的乐曲。残缺,也是一种美。 残缺的美是一种希望。残阳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它的残缺。每当站在窗前,欣赏着它美妙的身姿,如血的鲜红,心中总会有种莫名的震撼。正因为有残缺,所以才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渴望。残缺,也是一种美。 残缺的美是一种需求。正因为世间并没有完美,所以我们才要拼了命去追逐它。正因为世间有了残缺的存在,我们才那么在意成功,那么渴望追求未来,我们才那样得以充满无限的活力。残缺也是一种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