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0321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22版新高考一轮历史江苏专用学案:模块3 第12单元 第34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34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一、宗教改革1背景(1)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意识增强,专制君主兴起。(2)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不满。(3)思想上: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4)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2概况(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3)实质:宗教改革是16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3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

2、救因信称义的主张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观简化宗教仪式每个人都可和“上帝”直接交流,无需神职人员干预和繁缛的礼拜仪式(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圣经至上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不用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否定教皇权威坚持国家权力(世俗统治权)高于教会;罗马天主教会不应该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推行世俗婚姻僧侣可婚配和还俗,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1)“因行称义”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和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2)“因

3、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简化了宗教仪式,解放了人的个性。(3)“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4影响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二、启蒙运动1背景(1)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3)政治基础: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束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4)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的推动,思想解放。(5)斗争武器: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2性质:欧洲的一场反封建专制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3内容(1)

4、核心(指导思想):理性主义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运用人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2)主要内容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4代表人物阶段国家思想家思想主张代表作品兴起英国霍布斯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建立国家利维坦洛克提出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制政府论高潮法国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反对君主专制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论法的精神卢梭国家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权学说

5、:“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法治学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形式:主张直接民主经济论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社会契约论扩展德意志康德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由也要能自律纯粹理性批判国会是立法机构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怎样的原则?这受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提示:原则: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思想家:孟德斯鸠。5影响(1)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又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2)丰富和发展了人

6、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3)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推动了法国大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4)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启蒙运动(1)主张“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启蒙思想家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2)法国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君主专制方面的差异人

7、物主张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3)欧洲其他国家的代表国家代表人物地位主张英国亚当斯密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德国康德是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1宗教改革运动的“与上帝对话”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就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的“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马克垚

8、世界文明史思维激活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2启蒙运动破坏了传统制度和习俗(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思维激活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究1宗教改革史料一我陷入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神的裁

9、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摘自路德文集史料二天主教徒保有着尽可能谨小慎微、不冒风险的生活态度,宁可收入微薄地过活也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名利双收。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德国俏皮话说得好:“要么吃好,要么睡好。”显然,新教徒吃得高兴,而天主教徒则乐于睡得安稳。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1)史料一反映了马丁路德对罗马教会的怀疑,实际主张“信仰得救”,但并未否定宗教神学信仰,强调神的伟大。(2)史料二通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要么吃好,要么睡好”的对比,肯定了新教徒对现世

10、幸福的追求。(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和罗马教会在有关人的得救方式上的不同。(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教徒吃得高兴”的含义。这意味着宗教改革是如何推动欧洲近代人文精神发展的?提示(1)罗马教会主张要按照教会规定的行为,按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马丁路德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就能够赎罪,而不用靠教会、神职人员和烦琐的圣功。(2)含义:新教徒敢于投身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也就是商业竞争。发展:肯定了人具有自由和自主的信仰权利,追求现世幸福。宗教改革中人文精神的表现(1)“因信称义”彻底否定了教皇和罗马天主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

11、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定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4)宗教改革的最大影响在于成功地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探究2启蒙运动的内容及特点史料一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主张把他们的个人

12、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将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二从爱丁堡到那不勒斯,从巴黎到柏林,从波士顿到费城,文化批评家、宗教怀疑者、政治改革者形成了一个松散的、非正式的、完全没有组织的联盟。启蒙人士统一在一个雄心勃勃的纲领之下,尤其是自由的纲领。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要求把自己当作一个人,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人。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1)史料一从政治、经济、宗教三方面理解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2)史料二主要从范围、组织形式、内容、纲领提出等角度说明了启蒙运动的主要特点。(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

13、学知识,指出欧洲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对西方文明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进行了重建。(2)根据史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特征及其主要共识。提示(1)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2)特征:启蒙人士众多、分布广;形成非正式联盟;有一定的纲领。主要共识:注重个人道德与自由;自视为人并承担责任(或自我尊重与负责)。法国启蒙思想的内容及运动特点(1)内容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神学,反对王权,反对特权等级。宣扬天赋人权,提倡自由、博爱、平等。要求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2)特点批判对象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批判方式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诉诸理性,启

14、蒙思想家宣传理性,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强大的反映批判领域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即使是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的目的也是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历史作用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做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立足家国情怀认识中国儒家思想对启蒙思想家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欧洲人物著作人物著作李贽焚书藏书霍布斯利维坦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王夫之船山遗书读通鉴论卢梭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狄德罗百科全书唐甄潜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上表列举了17、18世纪部分中外思想家及其

15、代表作品,表格反映了丰富的信息,请从中选择相关信息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解析图表中所列中国思想家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欧洲思想家则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二者都代表中西方当时历史发展的新动向,但前途则各不同,因此论题可采用比较的观点,如以“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为论题,探讨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的原因。答案示例:主题: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评述:17、18世纪的东、西方,都出现了一股批判君主专制

16、制度的新思想。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当时封建专制统治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革命产生一定影响,但无法撼动封建统治的根基,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欧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并深刻地影响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引发社会巨变。其原因在于,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尚未形成资产阶级。而统治阶级仍实行文化高压、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革新。总之,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各国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学说,这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中国儒家思想对启蒙思想的影响(

17、1)德国学者利奇温在论及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时,说:“孔子成了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一种力量,这个震撼人心的时代的保护神也成为欧洲的兴趣中心。”(2)英国学者李约瑟则认为:“18世纪,学者发现人性本善的观点在中国一向是奉为正统的,而不是被看作异端。正是这些发现为法国革命开辟了道路。”(3)美国学者顾立雅更是得出了“中国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原动力之一”这样的结论。(4)启蒙运动中的一些大思想家,像伏尔泰、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很多思想都与儒家有渊源,早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事实。【考法示例】还原社会情境,灵活考查宗教改革(2020全国卷32)15491560年,约4 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

18、的日内瓦,其中1 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A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知情境:本题选取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的社会现实,还原社会情境,深化认知宗教改革的影响。明立意:以法国逃难者来到日内瓦后的影响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抓关键:“15491560年”“1 536人是工匠”“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是解答本题时必须关注的信息。理思路:解答本题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

19、问题:一是15491560年法国发生了什么?二是逃难到日内瓦的法国人带来了什么?三是这些人到日内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分别是宗教改革、技术、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然后,将其连接起来稍作分析,本题的答案(D项)就出来了。【真题体验】题组一宗教改革1(2018江苏高考15)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C材料反映了16世纪天主教会的腐败堕落,其中“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

20、督徒越坏”说明当时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对上帝的信仰状况,且后来的宗教改革仍然强调信仰上帝,故A项错误;欧洲的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智者运动,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题组二启蒙运动2(2016江苏高考15)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C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大旗,反对天主教会和

21、封建专制,他们不迷信于上帝,不反对宗教信仰,也不否定神创论,尊崇理性与科学,C项正确。3(2013江苏高考15)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A“进步”“理性”“引领”说明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世界的繁荣主要体现在经济上,而经济的繁荣依靠的主要是科技;材料没有涉及王权问题,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2、。4(2012江苏高考13)“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伏尔泰D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欣赏、阐释古典文化中充满人性的美;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并不反对宗教本身,故A、B、C三项错误;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故选D项。5(2020.1浙江高考

23、17)1753年,法国第戎学院举行题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起源为何?其是否为自然律所认可?”的征文比赛。受到该题目的刺激和启发,有思想家说:“学院竟然有此胆量提出”,“我即刻着手探讨了”。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及其撰写的作品是()A伏尔泰哲学通信B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C康德实践理性批判D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B根据材料“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起源为何?其是否为自然律所认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思想家是撰写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作者卢梭,故选B项;A项未涉及人与人不平等的起源,排除;C项未涉及人与人不平等的起源,排除;赫胥黎是生物学家,且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出版于1863年,

24、排除D项。6(2020山东高考11)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B社会的改造问题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B根据材料“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可知此时的启蒙思想家已经理性地思考人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关系,主张人可以改造社会环境,故选B项。7(2017江苏高考2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

25、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

26、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强调了人性,但并未摆脱神学观;由材料一“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

27、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可知,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等方面分析。第(2)问,由材料二“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概括即可。第(3)问属于开放性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

28、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3)评析: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1(2021常州中学)你认为导致由图一向图二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图一中世纪欧洲社会结构示意图图二16世纪欧洲社会结构示意图A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矛盾的消除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C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影响和促进D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被驱除社会领域B在图一中,教皇处于社会结构的顶端,其权力最大,到图二时,不仅国王和贵族的权力有所上

29、升,而且还出现了“社会力量”“新教路德宗、加尔文宗”等两股势力与教皇并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宗教改革,而宗教改革出现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教会与世俗王权之间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其矛盾不会消除,排除A项;启蒙运动出现于1718世纪,与图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启蒙运动时期,宗教神学被驱除社会领域,排除D项。2(2021扬州中学阶段检测) 16世纪,英格兰教育家马尔卡斯特说,“我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虽仰慕拉丁语,但更崇拜母语”;同一时期,马丁路德创造了“德语”,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武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

30、欧洲()A民主思想广泛传播B民族意识逐步形成C文艺复兴渐入高潮D宗教改革纵深发展B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更崇拜母语”“马丁路德创造了德语”“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武器”可知,宗教改革时期,将圣经翻译为本国民族语言的做法促进了民族意识逐步形成,故选B项。3(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考试)伏尔泰根据元杂剧改编的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在言语间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各种弊端。他们研究中国的共同目的是()A促进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B为各自的思想寻找依据和佐证C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D探寻推翻法国君主统治的对策B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从各自的方面正面赞扬

31、中国或反面抨击中国,他们这样做都是为各自的思想寻找依据和佐证,B项正确;“全面了解”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孟德斯鸠并不主张民主共和,排除C项;孟德斯鸠主张君主制,排除D项。4(2020南京、盐城一模)“他们有两大信条:一是相信万物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人类社会也受其支配。二是相信人类过去充满了黑暗和愚昧,而人类未来则是一片光明。”材料中的“他们”()A最早体现自我意识的觉醒B强烈反对宗教信仰C否定教权主义和专制王权D大力倡导因信称义C启蒙思想家相信人类社会也存在运行规律,主张以理性驱散黑暗和愚昧,否定教权主义和专制王权,与材料中“两大信条”相符,故选C项;最早体现自我意识觉醒的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与

32、材料中“两大信条”不符,排除A项;“强烈反对宗教信仰”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项;倡导因信称义的是宗教改革,排除D项。5(2021淮安中学)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出他主张()A社会契约论B人民主权说C三权分立说D君主立宪制B依据材料可知,卢梭强调“行政权的受任者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说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吏来自人民的授予,受人民的监督,服从人民的意愿,故选B项;社会契约论是一种国家学说,强

33、调国家产生于统治者与人民的约定,排除A项;三权分立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用权力来制约权力,防止专制维护民主,排除C项;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指以世袭的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但君主权力受到宪法或者法律制约的一种政体,排除D项。6(2021宿迁期初调研)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的自由分为两种:自然自由和社会自由。人类必然要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而自然自由在社会状态下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政治自由,政治自由的政治状态为人类最完美的状态。据此,卢梭意在说明()A政治自由的内涵及其重要性B人民主权利于实现政治自由C确立民主政治需推翻君主制D社会契约论是启蒙思想核心A根据材料可知卢梭把“人的自由分为两种:自然自由和社会自由”,并强调“政治自由的政治状态为人类最完美的状态”,强调政治自由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故选A项。- 1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