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中国南方铜鼓文化对东南亚铜鼓产生影响的成因摘要:自古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就是山水相邻的友好邦国,且有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密切往来。在远古时代的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各地区,铜鼓被认为是最有代表性的青铜重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东南亚地区铜鼓文化的发展和形成,深深地受到中国南方铜鼓文化的影响。关键词:铜鼓文化 东南亚 影响铜鼓是东南亚与中国南方地区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发展中一种特别重要的青铜器物,即具有东南亚文化和中国南方文化的内涵,又被认为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跨时空、跨地域的独特文化现象。可以说,“没有哪种文化载体,能像铜鼓似的以其深广的内容和顽强的生命力,去适应急剧发展
2、的历史变迁和复杂的族群分化,以及本土文化与移民文化的相互渗透”。一、铜鼓的概念与分布铜鼓,顾名思义,就是用铜铸造的鼓,其外形像圆鼓,鼓面上有各种样式的图案纹饰,有蛙纹、太阳纹、鸟纹、船纹等。有些学者用精简形象的语言概括它的总体特点为:通体皆铜,一头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目前,在全世界各地,中国发现和保存的铜鼓最多,广泛地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岭南和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海南、湖南等地,有中国铜鼓学界所说的 8 种类型铜鼓等。东南亚国家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也出土了很多铜鼓。其中,越南出土的最著名的“东山铜鼓”也查明有 112 面,包括扬名世界的玉镂鼓、
3、沱江鼓、黄下鼓等 I 型铜鼓等。这些越南铜鼓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云南万家坝铜鼓的影响。二、中国南方铜鼓对东南亚青铜鼓产生影响的原因南方铜鼓在云南起源后,开始辐射周边省份并向东南亚地区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的南方与东南亚各民族之间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着频繁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一)地理环境因素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的一切社会生产活动都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东南亚青铜文化铜鼓的源起和发展也不例外。东南亚位于东半球亚洲地区的东南部,与中国南方的广西和云南山水相连。而且,东南亚地区有很丰富的水系分布,大多数水系的源头都是来自中国的西南地区。
4、所以,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铜鼓在中国云南产生后,这些地区和云南有着密切的水上交往关系,所以形成了受中国因素影响很强的“东山铜鼓”文化。(二)经济交流因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南方铜鼓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和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一直保持密切的经济往来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古代印度著名书籍治国安邦术的记载,在盛唐时期,诗人白居易就在诗歌新乐府骠国乐中描述了唐贞元十七年缅甸到长安朝拜献乐的景象:“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千击文身踊。”充分表明了铜鼓文化已经出现在了当时缅甸与唐朝的经济
5、活动中。在近现代,中国铜鼓与东南亚地区的活动更为密切。据蒋廷瑜先生的研究表明,新加坡林徐典博士家里珍藏的两面铜鼓中,有一面是经由商人转卖,从中国流入新加坡的。新加坡国家自己本没有出土過任何铜鼓,实则只是中国流传到新加坡的出口鼓。(三)民族迁徙因素促使中国南方铜古文化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古时候的民族大迁徙。例如,在中国古代的尧、舜、禹时期,“三苗”部落在中原争战之后,分别迁移到了西北、西南和南海沿线地区。这些迁往南方的“凿齿”和“三苗”等部落民族中,有部分群体是以鸟这个形状作为他们的图腾崇拜的,因此,中国古代南方地区的铜鼓纹饰中有很多鸟元素。例如,云南省开化镇发掘的铜鼓鼓面的纹饰形状像一只
6、大鸟,四川出土的一面铜鼓中也有形似大鸟的人像,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现的铜鼓中更是有很多羽人像,东南亚的铜鼓中也有许多这样的鸟元素。(四)社会文化功能因素中国南方铜鼓文化之所以能够广泛地影响东南亚地区铜鼓的鼓面纹样和使用习惯,也与中国铜鼓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强烈的感召力、吸引力有密切的关系。铜鼓有赛神和祭祀的功能,有鼓乐助兴的功能,有作为军事指挥排兵布阵的功能,更有作为权力地位象征身份的功能,这些功能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人民对铜鼓社会文化功能的定位。例如,东南亚国家老挝的拉棉民族人民就认为拥有铜鼓是有钱财的象征。缅甸的一些克伦族人也经常拿铜鼓作为赎金和聘礼。也是因为铜鼓太过贵重,所以一些有地位的达官贵人总是在临死的时候要求用铜鼓作为陪葬。注释:李伟卿:铜鼓及其纹饰,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3 页。徐中舒:巴蜀文化续论,四川大学学报,1960 年,第 1 期。参考文献:1刘焱鸿.铜鼓再释以万家坝墓葬群为个案的学术思想探讨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01).2胡建.南越国铜器船纹水上航行能力的解析J.广州文博,2018(00).3徐祖祥.俚人:一个尊崇铜鼓的部族J.中国民族教育,2018(12).(作者简介:殷旭倩,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文化遗产)(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