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二课第4节《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说课稿.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020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二课第4节《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二课第4节《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二课第4节《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说课稿武威第六中学 蔺敏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的授课内容是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下面我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说说这堂课的课前设计,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指正!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第二课第四节的内容。以千言万语总关“音”为课题,共四节。前三节内容分别介绍汉字的注音方法,汉语的同音现象及误读和异读。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是“押韵”和“平仄”。介绍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押韵和平仄知识,旨在使学生了解诗歌押韵和平仄的基本知识,品味古典诗歌的音乐性、韵律美,拓展语文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基于这些,我做了如下

2、设计。一、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的教学要求和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为:1.知识目标:(1)了解诗歌的分类。(2)了解诗歌押韵、平仄和对仗的基本知识,体会古典诗词的音乐性和韵律美。(3)掌握近体诗押韵、平仄和对仗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鉴赏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诗词的音韵常识,体味古典诗词的韵律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绝句和律诗的押韵。2.律诗的平仄格式。三、教学难点:1.古典诗歌的韵律规则。2.律诗的平仄格式。3.韵律知识的高考对接运用。四、课时分配:拟定两课时完成本节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了解诗

3、歌的分类和押韵的基本知识,对接高考运用。第二课时:了解并初步掌握近体诗的韵律规则和平仄格式。品味近体诗的韵律美。五、教法和学法: 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结合本课内容的特点,我设定的教法是: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讲授、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一方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另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通过朗读体会、品味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美,形成听觉上的审美感受,达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4.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略)2.研习讨论。(1)通过我家的小院引出“押韵”的定义。

4、(2)通过分析客中作理解押韵的概念。(3)分析怨情和望庐山瀑布这两首绝句的韵脚,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绝句押韵的规律。(4)分析律诗商山早行和黄鹤楼,探讨律诗的押韵规律。3.高考链接。(1)阅读杜牧的四首诗,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2)请为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排序。活动过程中以“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为原则,强调三个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质疑答疑,总结规律。教师做必要点拨。通过课堂活动使课本知识与高考知识点对接,完成能力培养的目的。4.拓展延伸。课外研读李煜的虞美人和张养浩的山坡羊述怀,总结词和曲的押韵规律。七、布置作业,巩固知识:1.试概括词和曲的押韵规律。2.预习平仄的内容。八、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